古代公主穿八零后赢麻了-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绍庭便起身,向江家人端端正正行了个礼:“以后就有劳大家了。”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2月10号那天; 龙门山脚下一处大院门口又传来一阵鞭炮声。
这里恰好位于青河村和龙门村中间,因此吸引了两个村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大伙儿赫然发现这个荒了两年的院子被修整一新,大铁门重新上了漆; 上面悬挂着一块木牌,蒙着一块红布; 中间还缀着一朵大红花。
更令人意外的是,许绍庭和他那个漂亮却又似乎不大好接近的新媳妇儿站在大门口,江家人也聚在旁边,个个面带笑容。
众人不禁纳闷了; 这是怎么个意思?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 许绍庭便朗声道:“各位父老乡亲; 我们的熙和农业加工厂今天正式开张了; 主营项目包括榨油、谷物脱壳磨粉、饲料加工生产和酒水酿造等等,价格优惠,质量保证; 欢迎大家有需要的时候前来光临惠顾。”
所有人一听顿时都惊呆了。
什么什么?什么加工厂?
许家不是穷得连喜酒都摆不起吗,怎么突然就开了个厂子?
许绍庭也不多说,伸手把红绸揭开; 露出木牌上刻的一行虬劲有力的大字——熙和农业加工厂。
紧接着去年帮江海涛种葡萄的小吴和小陈一个敲锣一个打鼓; 两个小伙子是许绍庭元旦后就招来的第一批员工; 已经提前经过加工设备的培训。但因为两人没专门玩过乐器,所以配合不大好,节奏有点乱。
江家人都不善言辞; 只能跟着鼓掌。
只有囡囡蹦蹦跳跳地欢呼:“开业大吉; 开业大吉!”
其他人则一声不吭; 面面相觑; 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尴尬在无声蔓延。
许绍庭早就预料到这种场面; 不管围观之人是什么反应,清了清嗓子后接着说:“加工厂目前人手不够,需要招聘五名员工,要求年龄18到45岁之间,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待遇是每月工资40块,早上八点开工,午休一个小时,下午五点下班,周末轮休,加班会给加班费,月底绩效好还会发奖金。乡亲们如果觉得合适,现在可以报名。”
不可能吧,一个月40块?!县里国营大厂的职工工资也就这么高,节省一点足够一家人吃用了。
许家二小子哪来的钱,怎么会出手这么大方?
透过大门可以看到厂房里确实摆着不少机器,加上这么大个院子,只怕没个几万块钱下不来。
许家什么状况大家有目共睹,天上是不可能掉金元宝的,这开厂的钱从哪里来的那就很可疑了。
村民们全都不敢相信,总觉得这里面说不定有什么猫腻。
奖金什么的都是没影的事,空口说大话谁不会,要是把人骗进去,干一个月后不给钱咋办?
也说不定过两天就有人来把厂子封了,根本开不下去……
半晌,人群里响起一个犹豫怯弱的女声:“我、我能报名吗?”
大家转头一瞧,是龙门村一个姓孙的寡妇,前两年丈夫病逝,留下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公婆年纪又比较大了,种地种得很吃力,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
而且,寡妇门前事非多,她家还不止是穷的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霎时齐刷刷地投过去,孙蜡梅垂下头,神情局促。
眼下是农村一年中最萧条的时候,春耕还没开始,又快过年了,种地的人都闲着,准备年货过年。
她鼓足所有勇气才出声报名,万一不行也就是白干几天活,反正这阵子闲着也是闲着。要是许家真能说到做到,那一个月就有40块,比种地强。
许绍庭歉然回答:“孙大姐,对不住,加工厂起初的工作会比较辛苦一些,很多都是体力活,所以暂时只招男工。等过段时间有起色了,工种细化一些,会考虑再招女工。”
他也想帮孙蜡梅,但眼下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和条件,只能以后再说了。
不知是谁嗤笑了一声,孙蜡梅脸色发白,神色黯然,正想转身离开,江舒云却开口问:“孙大姐,你会针线活吗?”
孙蜡梅嗫嚅道:“会一点,我家孩子的衣服是我自己做的。”
江舒云温言道:“我准备开个绣坊,你可以去我那边试试。如果合适,工钱不会比加工厂低。”
许绍庭前两天把一楼的杂物房收拾出来了,有三十来个平方。
她就规划了一下,隔成一大一小两间,小的用来作化妆间,大的则是绣坊。现在化妆用具、缝纫机和制衣的木台子都已经备好入场了,“云熙绣坊”的牌子也挂起来了。
今天本来是要给加工厂举行开业仪式,绣坊缓两天再开,现在顺道一起宣传一下也好。
村民们顿时又睁大眼睛,什么,还有绣坊?
孙蜡梅踌蹰片刻后应道:“那我就试试吧。”
江舒云就对许绍庭说:“我跟妈还有大姐先带孙大姐回去了。”
许绍庭柔声道:“嗯,你们去吧,这边有我和爸照应着,不会有问题。吃饭也不用等我,我就在这边做了吃。”
他在加工厂里搭了个厨房,可以就地开火做饭,以免回家耽误功夫。
江舒云点点头,带着孙蜡梅回去了。
有个青河村的老汉看了半天热闹,忍不住问:“许家二小子,你说价格优惠,我家有500斤稻谷要脱壳,你收多少钱?”
许绍庭说:“大爷,脱谷是1斤2分钱,500斤就是10块。您是我们今天开业第一个客户,就给您打个八折,只要8块钱。”
现在市面上脱谷一般是1斤2分5厘到3分钱,他给的这个价格算下来500斤能省好几块钱,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老汉马上道:“这可是你说的,我这就回去把谷子拉过来,到时候你可别赖帐!”
许绍庭笑道:“当然不会,有这么多乡亲在场,您放心好了,脱完谷后才收您钱。”
老汉立即掉头往家里跑。
有人不甘落后:“榨油呢?”
“榨一斤油加工费5分。”
“没有优惠吗?”
“给您打个九折。”
“那行,我要榨一百斤!”
许绍庭说着从大门边拿起一块事先写好的价目牌:“其他乡亲也一样,只要是今天来的,所有价格都打九折。”
大伙儿一瞧,上面的价格都挺实在,比其他加工厂确实要便宜,何况今天还打九折,那更有吸引力了。
有些人顿时沉不住气了,争先恐后地开始报名。
这跟来上班不一样,上班需要的时间长,能不能拿到钱说不准。粮食加工的话当天开工,现场结算,欺诈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许绍庭和江海涛以及小吴小陈立马就忙碌起来。
另一边厢,孙蜡梅到了许家,四下打量。
许家的房子在乡下算得上体面了,而且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跟她以为的脏乱完全不一样。
一楼朝阳的一间屋子门边挂着个木牌,用隶书写着“云熙绣坊”四个字,很有古韵。
江舒云领着孙蜡梅进了绣坊,问道:“孙大姐,你会用缝纫机吗?”
孙蜡梅羞愧地说:“我没用过,家里买不起。”
“没事,缝纫机不难,你就先用这几块碎布头随便做点东西吧。”
江舒云拿了个针线篮给她,孙蜡梅略略思索了片刻,把几块布头拼了拼,然后就拿起针线开始缝。
动作挺麻利,针脚也比较细密。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孙蜡梅做了个小手包,还自作主张绣了几朵小花,说不上多么精致,但配色不错,整体比较协调。
江舒云便道:“可以,你留下吧。每个月基本工资40块,和加工厂那边一样,中午可以管一顿饭,跟我们一起吃,月底再按效益提成。”
这样就行了吗?孙蜡梅有点不敢相信,也不知道提成能拿多少,但有40块就够了,于是马上就同意了。
“孙大姐,你今天有事吗?”
“没事,我两个孩子有爷爷奶奶在家看着。”
“那不如就从今天正式开始算吧。”
“好啊!”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陶春兰和江秋月已经开始动工了,一个绣花,一个做鞋子,有条不紊。
囡囡也不吵不闹,自己在一边玩江海涛用木头给她做的玩具,什么小人小羊小兔子之类的。
孙蜡梅注意到墙上还挂着一件女装半成品,复古的款式,领口袖着缠枝莲纹,做工和刺绣都非常出色,令人叫绝。
孙蜡梅忍不住问:“这件衣裳是你们做的吗?”
江舒云说:“是啊,你要是能达到这个水平,完成一件就能提成十到二十块。”
孙蜡梅惊呆了,讷讷道:“可是,我没这么好的手艺,也不会绣这种花。”
“没关系,我可以教你,先从用缝纫机开始。”
“好的!”
孙蜡梅心里霎时燃起了希望,跟着江舒云来到缝纫机边,认认真真地开始学。
期间许母在门口探头探脑地瞧了一眼,江舒云问:“妈,有什么事吗?”
“没事。”许母若无其事地走开。
她是不觉得鼓捣这些能赚多少钱的,但有点事做总比天天窝在楼上睡懒觉要强。
第58章
孙蜡梅头脑不是太机敏; 但她肯学,吃得了苦,一天下来也有不小进步; 可以比较自如地操作缝纫机了。
到了下午五点钟,江舒云让孙蜡梅下了班。陶春兰和江秋月多做了一会儿; 但也在太阳落山的时候道别回去了。
这里毕竟是许家,许母又不是个好相与的人,陶春兰不想江舒云跟她婆婆起摩擦,就尽量不在这里多呆。
中午她们也是自己开火; 做的从家里带的米和菜; 喊许母一起吃的午饭。
许母先开始推拒了两下; 后来还是吃了。
晚饭是许母做的; 她看江舒云就不像是会干家务活的人,怕她真把房子点着了,这才不得不自己下厨。
不过婆媳俩吃完后天都黑了; 许绍庭还没回来。
江舒云在绣坊里一边画图一边等着。
到了快九点,她心里开始不安,到门口张望了一下; 想着要不要去加工厂看一眼。
外面夜色浓重; 通往龙门山脚下的那条路没有灯; 黑乎乎一片,只能依稀看到加工厂的零星几点灯光。
这时,有人从门口经过; 招呼了她一声:“许家二媳妇儿; 你家那个还在忙着; 让我替他带个话; 说等下就回来了; 让你别担心。”
“知道了,谢谢大爷。”
江舒云松了一口气,回到屋里继续打草图。
直到十点多,外面传来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某人回来了。
江舒云刚走到绣坊门口,许绍庭正好推着车进院子,一只手里举着个手电筒,看到她后就说:“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休息?”
江舒云回击道:“是啊,这么晚了,你才知道回来?”
“抱歉,今天太忙了,以后别等我了,早点睡。”
许绍庭快步上前,手臂一伸,揽住江舒云的腰,将她一通猛看:“叫我瞧瞧,瘦了没有。”
江舒云嗔道:“这才一天而已,瘦个什么。”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许绍庭外套上沾了不少油灰,三两下脱掉扔在一边,然后把人抱进怀里,深深嗅了一口发间馨香的气息。
江舒云情不自禁靠在他胸膛前。
虽然这家伙身上带着机油和各种粉尘味,并不好闻,但却令她安心。
许母在屋里听到些动静,一出来就看到小两口相拥在一起的画面,只得又退回房间。
随后许绍庭将人打横抱起,噔噔噔上了楼。
两人洗漱完又温存过后,总算能好好说一会儿话了。
江舒云把孙蜡梅的情况讲了一下,许绍庭握着她的手亲了亲:“公主殿下辛苦了。”
江舒云莞尔:“还好。你呢,人招到没有?”
“暂时还没有,不过今天接了不少活,机器基本上没停过。你爸上了年纪,傍晚的时候我就让他下班回去了。”
除此外酒也还没开始酿,实在忙不过来。
“刚才我算了一下帐,今天总共毛收入将近一百二。”
第一天开工,这个效益相当不错了,扣除人工和水电房租等各项成本,利润也有上百块。按照这个速度,不用一年就能把银行贷款还清。
只是人手不够的话就会比较劳累了。
“没事,现在很多人在准备过年,等年后重新开工,乡亲们看厂里没出什么意外状况,就会有人愿意来做工了。”
说着稍稍一顿,低笑一声,“再说驸马爷龙精虎猛,这点工作累不到我。”
江舒云觑他一眼:“是么。”
“当然,不信我与公主再战三百回合。”
“喂!”
……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由于到了年跟前,接下来的几天加工厂接的活都比较多,许绍庭每日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不止是青河村和龙门村的人,周边另外几个村子听说这里价格实在,而且做得又快又好,也陆续跑到这边来加工农产品。
粮食加工后剩余的米糠麦麸和豆渣玉米渣之类的东西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后就是牲畜饲料,可以喂猪喂羊。
许绍庭卖的很便宜,当作给乡亲们的春节福利,一袋50斤只要一块五,比县里卖的便宜将近一半。
这天下午来了个中年男人,开口就要500斤。
早上刚有两个人来买过,许绍庭不确定库存有没有这么多,就让对方稍等片刻,自己去核对一下。
小吴看到男人就说:“李叔,你来替赵家养猪厂进料啊?”
听到那几个字眼,许绍庭不由脚下一顿。
附近开养猪厂的人不多,而老板姓赵的就只有青河村那一家。
这个男人正是李倩如她爸,在赵家养猪厂喂猪,被小吴点破之后脸色有点僵硬地应道:“是啊。”
许绍庭本来要去库房,转身又走回来,客气地说:“李叔,您还是请回吧,赵家的猪身娇肉贵,我们厂的饲料油水不多,要是吃得掉膘了那就不好了。”
李倩如他爸没办法,只能空着手回去了。
小吴也是青河村人,对赵家发家之后就鼻孔朝天瞧不起别人的作派早就看不顺眼了,何况现在进了熙和加工厂,那就是和江许两家是一条船上的人,当即愤愤不平道:“呸!姓赵的一家人真是越有钱越抠门,这么点便宜也要来占,许哥你不卖给他们就对了。”
“我是未雨绸缪,实话实说,就算他按原价买我也不能卖。”许绍庭笑了笑,“要是他们家的猪吃了我们厂里的饲料,万一哪天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怪罪到我头上,那我可担待不起。”
小吴朝他竖了个大拇指:“没错,那是太有可能了,赵家人就算没理也得往回捞三分呢,还是许哥英明!”
……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九,许绍庭又放了一星期的假,初六再开工,让小吴和小陈过年期间在亲朋好友中间活动活动,争取拉两个劳动力过来。
江舒云这边同样如此,要在五天内完成两个订单,赶在腊月二十八交给客人。
孙蜡梅用熟了缝纫机后可以完成裁剪缝片的初步工序了,江舒云打算过了年教她熙绣技法。
孙蜡梅听说过年要放假一周,还有点不想休息。如果可以的话她天天来上班都行,这样就可以尽快挣到钱了。
不过许绍庭还是想歇一歇的,不希望江舒云太辛苦。趁着过年也可以总结一下开业以来出现的一些情况,找出应对方案。
除了人手不够以外,最麻烦的是运输问题。
比如有些人要从家里拉稻谷来,或者在加工厂买了豆渣回去当饲料,大部分人是赶着牛车骡车一趟一趟地拉,少的就自己肩挑手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