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

第291章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第291章

小说: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刚回营地时安澜还在因为不确定新生儿会长成什么样子而烦恼;但既然留下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操心也无用,她就干脆把杂念和停滞住的“主线”一起放下,给自己排了些“日常任务”。
  摆在第一列的当然是“抚育小象”。
  从湿地深处到软放归区是种不小的环境变化,两名新生儿或多或少都有不安的反应。
  亚贾伊拉的女儿胆子很大;安澜对待它就像对待一只刚刚被领会家里的小猫,并不做什么特别的举动,只是确保它饿了有饭吃,困了地方睡,等它自己适应了环境,就迫不及待地从柜子底下——准确地说是母亲的后腿边——钻了出来。
  鉴于软放归区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区域,每天都有保育员进行排查,象群对它的管束也不太严格,于是抖擞起来的小家伙就到处撒欢、探险,一时间竟然比在岛上时还要自由自在、没心没肺。
  这一头不太需要家长组操心,只要记得在它玩得太疯的时候抓回来摔打摔打就可以算完成任务,可另一头……就让人有操不完的心了。
  赞塔分娩得不算顺利,小象落地后半天没站起来,跟回营地的路上更是跌跌撞撞,时不时就需要距离最近的长辈用象鼻牵引、搀扶,也正因如此,赞塔一刻都不想它离开自己的视线。
  安澜和诺亚一开始总是彻夜难眠,害怕它会因为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保育员产生应激,加重病情,但时间一久,他们同样放下了这种无用的杂念——至少营地可以给小象做检查,时刻注意它的身体状况,如果真有什么问题再对症下药,现代兽医学可比象群在野外能做的多得多了。
  果不其然,回到营地之后,兽医开始频繁造访软放归区,偶尔还会拿来加了料的配方奶。安澜看到他们心里有成算,很配合地剥夺了小家伙的“自由玩闹权”,于是在姐姐到处撒欢的时候,做弟弟的只能待在象群里蔫巴巴又眼巴巴地看着。
  直到调查进入正轨,它的情况才稳定下来,被大家长允许加入“探索世界”的队伍,那时,营地给两名新生儿起的名字也差不多到位了。
  据李八卦时所说,全达拉加几乎所有雇员都加入了抽签的队伍,退休好几年的阿斯玛也找“代抽”凑了波热闹——并且还成了最后的赢家之一。
  贾伊拉的女儿被命名为“贾思丽”,即“勇敢者”、“冒险家”,一个相当常见但又可敬的寓意。
  赞塔儿子的名字就比较有意思,当时抽到命名权的李看着小家伙明明只挨了一下打却无师自通地摆出一副“我好柔弱啊”的模样、跑到年长者们跟前晃荡,立刻一拍大腿,想出了自己的答案。
  “瓦纳福克”,做贬义时是“虚伪”、“伪装者”的意思,但在被亲昵地使用时也等同于在抱怨它像个戏挺多的演员,一个“小心机鬼”,甫一被李提出就得到了当班保育员哭笑不得的全票通过。
  还别说——
  “冒险家”和“心机鬼”一相逢,便胜过卧龙凤雏。
  一个小孩自己折腾只能算皮,两个小孩加在一块的威力远远超过了“睡眠毁灭者”的地步。
  保育员们每天都能看到贾思丽和瓦纳福克在母象们边上追来跑去,一会儿撞上这个,一会儿撞上那个,偏偏二代象群里的母象们还都没和新生儿打过交道,除了安澜管教得严格一点之外,其余母象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小孩骑在头上,阿蒂拉更是亲自下场参与玩耍,俨然又一个阿达尼亚。
  最倒霉的还要数诺亚,妥妥的“受害者”一名。
  新生儿原本就能模糊感知到象群里的等级,明白他处于食物链最低端,他在体型猛长之后又表现得比从前更加温和,连抬腿都小心翼翼,恨不得像卡车一样在屁股后面装个倒车雷达,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照顾的不是非洲象幼崽,而是什么刚孵出来的宠物小鸡,于是难免被追着欺负。
  好在,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里就不得不先说说安澜排的第二项日常——和卡拉象群进行深入交际。
  当初把老象群“哄”回来的时候,她是围着外婆说了一吨好话,把树林里的危险说得前所未见。
  老族长本就在犹豫,安澜又拿出了以前人类救助受困小象的事情来举例,阿达尼亚还在边上帮腔,安妮特和安娅也态度软和,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没过多久它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回到营地后不久,大象电台里传来了更多哀恸的声音,卡拉象群很是风声鹤唳了一段时间,但因为营地附近的生活很安逸,偶尔还会有人类送来补饲,象群成员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是正确的选择,不仅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族长的阿梅利亚对她另眼相看,其余有顾虑的成员也都心悦诚服。
  两个象群之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双方带着的小象也就被允许在大门关闭时“隔栏相见”,在大门开启时共同玩耍,只要不离开家长监管的视线。
  ……要不怎么说制裁熊孩子的只能是熊孩子呢。
  自从五头小象开始扎堆玩耍之后,“菜鸡互啄”事件就频频上演,卡拉象群的年长者们个个经验充沛,二代象群的母象们也都被安澜劝服,掀掀眼皮不理会,于是新生儿们不是在赛跑,就是在顶牛,偶尔还要苦练假哭的技巧,天一黑就呼呼大睡,完全丧失了粉碎其他成员梦境的能力。
  就在这折腾孩子和被孩子折腾的日常里,二代象群找到了新的生活节奏,保育员们注意到了它们的进展,也适时给安排了新的日常任务。
  那是在回到营地第四周的周五,几头亚成年忽然被带入了软放归区边隔出来的圈舍,距离保育员平时堆放补饲干料的进食点只有四十米远。
  被隔出来的亚成年一共有三头。
  年纪最大的一头对所有成员来说都不陌生,正是当年被救助后因为心理问题迟迟不曾加入象群建设计划的萨拉比;另外两头都是后来救助的小象,一头在七岁左右,一头约莫只有五岁大。
  营地的意思很明显,是想把这三头亚成年拉出来和二代象群隔栏接触一下,混个眼熟。
  其实有幼崽在边上时这样做是稍显不妥的,但因为这几年象群回来的次数太少了,安澜又一直把带崽母象安抚得很好,他们才敢猛踩油门。
  事实证明:安澜对象群的掌控力的确很高。
  接下来的半个月,她像蜘蛛一样在两个群体之间穿针引线,成功地让绝大多数成员适应了这三头亚成年的存在,然而没等她开始做纳新计划的第二阶段,管理局就公布了调查结果。
  要完!
  原本就有很多人在浑水摸鱼,现在倒好,一个“天灾”,一个“自然淘汰”的挡箭牌顶在前面,难说有多少不法分子正在场外窥伺,哪怕雨季到来,死水变成活水,蓝藻带来的危机不再,已经被激起的暗流也需要时间和外力去平息。
  在这种情况下,适应了环境的成员都需要特别小心,哪还有时间去给刚刚踏出营地的亚成年做基础教学?反正营地没长脚,等明年余波平息得差不多了,幼崽也大一点了,再回来接它们,不是更从容、更安全吗?
  安澜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干脆放弃了“推进度”,开始按照九名成员的体量给象群做雨季规划。
  可惜此时的她还没意识到一件事——
  这个世界上并不只有随时随地都可以抽的固定卡池……还有让人咬牙切齿、捶胸顿足、推倒全部计划也得抽的限定卡池。


第447章 象之歌(53)
  进入雨季;降水变得格外频繁,蓝藻危机算是过去了,保育员们也没有了非要把二代象群留在营地里的理由;从早到晚都开着铁门。
  接连数天;暴雨倾盆,软放归区里的池塘再度满溢,大水卷着泥土在树林里横冲直撞;把李前年从老家移栽过来的两棵桫椤泡得半死不活。
  安澜本想让贾思丽和瓦纳福克先习惯习惯风雨的强度,但两头小象一个比一个心大,别说害怕了;泥浆没过脚面都拦不住它们作夭,于是她干脆命令象群“准备行装”,选了个晴天踏上返程。
  临走前她还特地往卡拉象群跑了一趟;本来是想和家人道个别;顺道告诉外婆树林里已经安全了;没想到那边也在做长途跋涉前的准备;估计是早就观察到了软放归区里的动静。
  ……姜真的还是老的辣。
  安澜摇摇头;把精力重新放回了象群里。
  因为营地喂得好;半年过去,两只幼崽都长得敦实了不少;瓦纳福克的体弱症状也基本消失,这会儿眼看长辈们都态度软和,没人管着,两个小的就跟第一次出去春游的小学生一样;恨不得把每一处草丛里的每一只蜻蛉都吓得原地飞起。
  她带队慢悠悠走着,只见贾思丽和瓦纳福克急吼吼地往前跑,又兴冲冲地回来;没过多久,贾思丽就被地上小动物的洞穴吸引了注意力,一只眼睛贴在洞口,脚掌跟着刨土,扬起来的尘灰统统飞向了后方玩得比它还疯的成年象……嗯?
  安澜狐疑地眨了眨眼睛。
  毫无疑问,站在贾思丽左后方两米处甩动鼻子的正是诺亚本亚,他大概是想被地上开得很艳的花朵吸引了注意力,试探着拿象鼻去揪,结果发现这种小花底下连着藤状物,用力轻了拔不起来,用力重了会把花瓣揉碎,只好在那吭哧吭哧。
  半分钟后,诺亚放弃了蛮力破局,退而求其次之,只摘下了颜色最鲜亮的一朵。他站在那兀自欣赏了一会儿,似乎对自己挑的东西很满意,于是兴高采烈地转过身来——连打了八个喷嚏。
  安澜:“……”
  敢情是来这给草地浇水来了。
  她叹了口气,路过自家伴侣时很是安抚地拍了拍他的面颊。诺亚正在和继续打喷嚏的欲望斗争,分明已经差不多可以被称为陆地巨兽,这会儿却缩成小小一坨,好像只垂头丧气的大狗。
  与头象互动在家族中就是被看重的讯号。
  一旁的阿蒂拉看到安澜在轻拍诺亚,三步作两步贴了过来,莱娅也从另一侧跟来凑热闹,明明是漫步在宽敞的草原上,忽然就变得莫名拥挤。
  安澜又叹了口气。
  她熟练地牵了牵两个姐妹的鼻子,心神却在往最近几天显得同样拥挤的大象电台飘去。
  随着风波消弭,曾经充满哀声的电台里吹来了春风,不少同类在呼唤亲友、急于确认它们的安危;还有一些象群因为减员严重,有了照顾幼崽的余裕,幸存成员赶在雨季进入发情期,于是与远处的雄性同类你来我往、上演爱情战争。
  大象们唱得认真,安澜听得也很认真——算算时间快要一年了,如果没有在旱季中折戟的话,去年离群的五头小公象应该都已经踏上了回迁之旅,至少能给家里捎个“一切都好”的口信。
  这天入夜,她都没听到类似的声音。
  象群回到岛上后,仍然是一片沉寂。
  一直数着日子数到象群安顿下来的第三周,大象电台里才有了些让人高兴的动静。
  穿过相亲广场一样热闹的各大频道,安澜和诺亚先后捕捉到了几个熟悉的嗡鸣声。
  那声音有些微弱,甚至可以说羞涩,仿佛第一次在广场上摆摊吆喝的年轻人,与边上的热火朝天格格不入,尽管如此,二代象群仍然认出了它们,并且第一时间回应了它们。
  得到回应的五头小公象欣喜若狂,不仅呼唤声变得自信而有力,方位也陡然一转,但在双方距离不到三公里时,它们忽然停住脚步,在原地徘徊了足足两天时间。
  安澜猜测哥哥们应该是在等待单身汉群体中的年长者们外出“赴约”,毕竟它们提前得到过警告,知道象群里有幼崽,贸然靠近只会挨揍,带“人”靠近怕会被揍得更狠,磨磨蹭蹭才是应有之义。
  ……过去的一年也把它们改变了许多。
  两天后,当五头年轻公象出现在河对岸时,她确认了自己的推测,喜忧参半。
  贾希姆较之离开时更加稳重,隐约还有了几分领导者的魄力,过去它不会主动揽事,现在俨然把四个弟弟都看做责任,成了小团体的节拍器;
  哈米西不再显得惫懒,而是左顾右盼,不停地观察着周边的环境;尼雅虽然一如既往地贪吃,走到河边都不忘嚼纸莎草,但也时不时在拍耳朵;
  塔姆看起来变化最大,简直像个行走的“被生活磨平棱角”表情包,尽管仍有攻击欲,眼神沉沉,却并没有做出任何会让同类误解的举动;
  阿拉法特则展露出了古怪的谨小慎微,在河边犹犹豫豫地伸出前腿,像猫沾水一样触了触,脚掌还没浸湿就又抬了起来,眼神瞥向前方的兄弟。
  总而言之——小分队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
  安澜看它们不太敢靠近,就让亚贾伊拉和赞塔带着小象,自己去跟许久没见的哥哥们打招呼。稍晚一些,诺亚也来了。七头出身营地的非洲象于是并排站着,舒舒服服地嚼了会儿草叶。
  太阳落山前,亚贾伊拉匆匆过来打了个招呼,贾思丽一贯胆大,也在河边探头探脑,但以贾希姆为首的年轻公象们只是老老实实地站着,偶尔打量两眼,并没有流露出想和它认识的意思。
  这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让安澜有点想笑——
  毫无疑问,男孩子们不是在旅途中自己挨过揍,就是看前辈们挨过揍,才把“别靠近幼崽”记在了心里,哪怕好奇也一步都不敢越雷池。
  但她高昂的情绪没能维持很久。
  在表达完彼此的思念之情后,贾希姆,这头一向扮演大哥角色的年长公象,就说出了这次它哪怕不确定家族情况也要带队回来问候的原因。
  根据它的说法,单身汉群体在不久前于北方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每一次,它都听到了大型硬壳果子爆裂般的声响,然后就嗅到了血的气味。
  这事第一次发生时,整个单身汉群体都被吓得跑动起来,年轻的公象们更是四处躲避,第二天傍晚,勉强振作起来的它才把兄弟们呼唤到一起,让它们不至于被动地流落成独行侠。
  贾希姆的低吼声断断续续,似乎自己也在思考该组织语言,不确定怎样说才能让他们理解;与此同时,它的情绪也十分低落,显见是受到了同类死去的影响,说不定还被唤醒了儿时的记忆。
  那个瞬间,安澜也想到了小公象们害怕的原因。
  她不会忘记,也没有一天曾忘记过,这些今日已经融入了荒野的小象在被营地拯救时几乎都是孤儿,是偷猎和人象冲突的产物,多年过去,也不过只有寥寥几个幸运儿被确定了出生的族群。
  贾希姆带回来的故事让人害怕,也让人唏嘘,最糟糕的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提出有更多两脚兽在同类死去的地方调查,算算公象群体的脚程,再对对位置,合法猎杀区竟然又南下了五公里。
  为什么呢?
  是因为旱季损失太大,原区域不好蹲点了吗?
  还是因为前来购买狩猎许可的人类看厌了在那块区域活动的象群,希望到更接近湿地深处的地方来寻找大体型、大重量的长牙象?
  安澜无法得知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她能做的只有谢过贾希姆特意带回来的消息,安慰了这个仍然在心神不宁的兄长,并劝它尽早想办法说服老象,以小团体的形式更换迁徙路线。
  无论如何,出去闯荡还是有用的,过去一年给它们刻下了伤疤,但也让它们更加适应环境,对生存有了更多思考,甚至到了可以未雨绸缪、发出提醒的地步,这样一来,在为期两周的短暂团聚过后,安澜也能更放心地把它们再次送走。
  而她自己,则是开始了不定期的等待。
  旱季的蓝藻致死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