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错之嫡女的快意人生-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锦夜深目看着他,“先不说回不回去的事情,我只问你,西边的事,可有破解之法?”
第六百三十章又有噩耗至
曹明刚一个头,两个大。
破解之法有啊:国库丰盈,粮草充沛;有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大莘上上下下团结一心。
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西边的事可破解。现在呢,大莘有什么?
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曹明刚不想把话说得太露骨,“王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事自然有龙椅上的人思虑,王爷需要思虑的是,何时动身回京?”
李锦夜脸色微微一沉。
曹明刚上前一步:“王爷,西北的事情这么大,老皇帝的身子能不能熬得住还是个问题?此刻动身快马加鞭,十二日内必定赶到京城,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时,施典章恰好赶来,听到了曹明刚最后那几句话,也劝道:“王爷,动身吧,马匹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匹匹都是我两广最好的骏马。”
李锦夜并非不想走,他只是觉得此刻赶回去,意义不大,御敌的人怕是早就出征了,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施典章,两广如今还有多少粮食可挪出来?”
话落,施典章和曹明刚两人同时肃然起敬,原来王爷是想在两广筹集些粮食,再归京。
施典章在心里盘算了下,道:“回王爷,我这头牙缝里能挤出几千担来。”
“远远不够!”李锦夜直视他:“再给我想办法!”
施典章眼睛眉毛都快愁到一处去了,挠了挠头皮,咬牙道:“两广的名门望族、乡绅富商都有囤粮的习惯,王爷若能说动他们捐粮……至少能再捐出个两万担来!”
李锦夜皱了皱眉头,当机立断道:“那便一个一个给本王请进府,无论如何,本王要带五万担粮食回去!”
五万担?
施典章吓得腿一软,不敢耽误,立刻派手下去请。
李锦夜等他离开,这才扭头冲青山道:“粮食一旦凑集,我们立刻动身,我会让施典章派人直接将粮押送到西边。你派暗卫先一步出发,给王妃送信。”
青山抱拳道:“王爷,小的这就去准备。”
曹明刚听罢,先是错愕了下,随即接话道:“王爷是料定西北这仗必打无疑?”
“对,而且不会是一天两天就可解决!”
“可是,要凑齐五万担,归京的时间就得往后延了,王爷,京中瞬息万变啊!”
“曹明刚,你没有跟本王入过凉州,所以,你永远都想象不出,当一座孤城被围时,浴血的将士饿着肚皮杀敌时的那种绝望,你也无法想象出凉州城破,对大莘的百姓意味着什么?”
李锦夜抬头看了看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斩钉截铁道:“这粮……本王是逼定了!”
曹明刚听罢,只觉得心潮澎湃。
他没有跟错主子,李锦夜虽然一心想坐上那个位置,但国难当头,他却是抛私利,存大义。
他若为帝王,当是一代明君啊!
“走吧,曹明刚!”
李锦夜一脸疲惫,眼底的青色浓得跟这夜色一般:“这一夜,注定是睡不着的!”
……
李锦夜睡不着;
远在京城玉渊睡不着;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夜也睡不着。
宝干帝撑着两只微肿的眼皮,盘坐在龙榻上,一旁的李公公慢慢给他揉着胸口。
龙榻前,户部尚书周启恒,兵部尚书郑明安,禁军统领齐进,晋王李锦云齐齐站立在面前。
宝干帝目光冰冷地在每个人脸上扫过,“西边一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四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兵部尚书郑明安只得往前一步。
“回皇上,臣以为一是派太医入镇西军,查明瘟疫来源,并研制出有效的药控制瘟疫;二是调兵到凉州城,抵御匈奴。”
宝干帝阴森森地看着他:“如何调兵?谁为将领?”
郑明安道:“镇西军尚有十万大军未染瘟疫,以臣之见,先调镇西军过去,由程大将军亲自领兵,匈奴只有五万,十万对五万,凉州可守!”
镇西军军营与凉州城不过数百里,快马加鞭最多五六个时辰,若京城出兵,路上耽误的时间远远不止这几个时辰。
齐进思忖片刻,觉得此计可行,忙附和道:“皇上,臣同意郑大人的意见!”
周启恒道:“臣也同意!”
晋王想了想:“儿臣同意!”
“粮草呢?”宝干帝看向周启恒。
这个时候,周启恒也只能硬着头皮道:“我立刻召户部和兵部开紧急会议,商议调集粮草之事。”
“好!”
宝干帝命人起草秘旨,并亲自在密旨上按下自己的私章。
晋王则拿过整个太医院的名册,抽调出年轻的太医二十名,连夜赶赴镇西军中。
破晓时分,户部筹集的粮食由北城门鱼贯而出,却只有五千担,这还是京城两个最大粮库大半的存粮。
周启恒等粮出了城,回到宫中复命。
宝干帝听罢,长松口气,疲倦的倒在龙榻上。
有兵,有粮,还有程潜,凉州城的危急应该是可以解了罢!
老皇帝鼻息间发出一声比一声重的鼾声,周启恒行礼退去,李公公则上前忙将帐帘放下。
周启恒走出殿外,才发现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疲倦,这一夜,可真是漫长啊,得回府好好睡上一觉才能缓过来。
人老了,熬不得夜!
眼皮一抬,他看到远远的有个人几乎是狂奔而来。
别又是什么军报吧,周启恒心想。
待那人跑进了,他定晴一看,腿一软差点扑通跪倒在地上,“齐,齐大人,这又是怎么了?”
齐进满头满脸的汗,发丝凌乱,也顾不上回他的话,径直冲进了寝殿里,“皇上,皇上,镇西军急报!”
周启恒一听镇西军三个字,几乎连滚带爬的跟了进去。
而此刻的宝干帝正睡得迷迷糊糊,听到齐进的声音,吓得心悸不止,李公公忙把张虚怀请进来。
几针下去后,宝干帝才算睁开了眼睛,“说,又有何事?”
齐进看着皇帝苍白的脸色,喉结上下滚动了几下,跪倒在地,颤声道:“回皇帝,镇西军中又有五万人染上瘟疫。”
“什么?”
宝干帝浑浊的眼睛几欲要瞪出眼眶:“你,你再说一遍?”
第六百三十一章其心可诛
“皇上!”
齐进咬咬牙,接着道:“凉州刺史已经向程将军求救,程将军得讯,领五万人马出征……半路遇上……遇上匈奴阻截,匈奴那头有两万余人,个个都是马上精英,如今五万人,只余三万!”
宝干帝一惊,随后猛地抓起床单,手指攥得太紧,以至于都颤抖起来,“你……你说什么?”
“皇上,整个镇西军到目前为止,只剩下……只剩下三万人!”
宝干帝回手将玉枕抄起来,一下砸在地上,玉枕被他磕掉一个角,发出一生脆响:“……朕的二十万大军啊!”
他低低的从喉咙挤出一句话,无力的靠在床头:“……反了,反了!”
周启恒的脸色是从未有过的惨白,跟吊死鬼似的。
两万匈奴再加五万围困凉州城的,整整七万人。
而镇西军只有三万人,还不知道这三万人里会不会还有人染上瘟疫,倘若有,这三万人都未必能保得住。
那么再往下推演,凉州城连着百姓在内,只有万余人……周启恒简直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毛骨悚然。
一旁的张虚怀更是冷汗直往下滴。
凉州这座孤城于他来说,是噩梦一样的存在,如今噩梦重现,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的知道,数日后的凉州将会成为怎样的人间地狱。
匈奴人,以瘟疫开道,其心可诛啊!
……
京中大宅,牌匾上书“杜府”二字。
一声嘶鸣声后,杜齐刚从马上翻下来,把缰绳往下人手里一扔,撩起衣角进了府门,一路直往书房。
书房里,陈清焰正等着,见他进来,忙迎上去:“情况怎么样?”
杜齐刚想勉强笑一下,都笑不出来:“很不好,镇西军只剩下这个数!”
他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陈清焰低呼一声,跌坐在梨花木椅中,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这,怎么可能?”
“若是几天前,便是借我十个胆,我也不敢这般去想,但现在……事实就摆在面前。”
杜齐刚紧皱眉头:“我在想,咱们要不要动身回南边去,这京城也不保险啊!”
陈清焰轻轻地闭上眼睛:“杜兄,国难当头,咱们就这么灰溜溜的跑了,非大丈夫所为啊!”
“那你想做什么?”
杜齐刚叫他这话气得直哆嗦,“我们不过是行商做买卖的,能顶什么用,上阵杀敌吗?你可别逗了!”
“还不到跑的时候!”
陈清焰起身,走到窗户,一掌将紧闭的窗户推开:“镇西军只剩三万人,要解凉州的局势,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派镇北军前去支援;二是抽调京中精锐前去迎战。”
“你分析得没错。”
“镇北军离得远,最稳妥的办法是抽调京中的人迎战。”
“很对!”
陈清焰突然回身:“老皇帝年事已高,绝无可能领兵出征;安亲王远在两广,来不及赶回来;那么,京中有威望,能一呼百应,领兵出征的人只有晋王!”
“他?”
杜齐刚顺着本能的反应,迅速道:“不是我说自家人的风凉话,他的能力、谋略远远不够,更何况,贵妃娘娘也不会让他出征的。”
“他的能力和谋略的确不够,但他是皇帝的儿子,能代表天子,天子出征,鼓舞的是士兵们的士气。两军交战,士气最为重要。”
陈清焰揉了下眉心:“若晋王出征,我看咱们没必要急着赶回江南。”
“当真?”杜齐刚将信将疑。
陈清焰重重的点了下头:“国难当头,我不会开这种玩笑,程潜此人,数年前与安亲王一同守住了凉州,他虽是高门出身,但从小便在军营历练,为人更是难得的骁勇善战,由他帮衬着晋王,只要粮草充裕,镇北军接应及时,咱们大莘未必会输!倘若镇北军接应及时!”
杜齐刚看着他俊秀苍白的脸,心里叹了口气,若是蒋家不倒,这人绝非池中之物。
“但你说……贵妃娘娘会让晋王出征吗?”
陈清焰一惊,哑口无言!
这,他就说不好了!
……
安亲王府里。
江锋看着海棠花下的小姐,眼中闪过心疼。
半个时辰前,她得到了镇西军最新的情况,便一言不发的站到现在,连早饭都没用。
罗妈妈从屋里走了来,朝江锋递了个眼神,示意他赶紧上前去劝劝。
江锋想了想,硬着头皮上前道:“小姐,朝堂上有的是聪明的人,这些大事……”
“江锋!”
玉渊冷冷打断:“我只是在想,匈奴人是通过什么把瘟疫传染到军营里的?水源,吃食还是别的?还有,匈奴人是如何从死人身上提炼出瘟疫来的?据我所知,他们那边的医术比着大莘落后了不止一大截!”
江锋半句都答不上来,只能干瞪眼。
玉渊转过身,定定地看着他:“那四个暗卫出发了?”
“回小姐,昨天半夜他们就走了,这会应该在路上。”
玉渊点点头:“三爷呢?”
“三爷昨天衙门里紧急召唤,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怕是在筹集军粮和军饷,我打听到早晨从北城门运出的那批军粮,才五千担!”
“五千担,远远不够啊!”
玉渊的脸色苍白无比,“当年王爷守着凉州城,光我托苏长衫运去的粮,就有三万担!”
这事经办的人就是江锋,他岂能不知道,“小姐,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不还有个高的人顶着吗?粮食的事情,你别愁!”
“王爷那头,有没有消息来?”
“没有!”
玉渊眼角跳了几下,脸上绷出了几道担忧的弧度,轻轻叹了口气,道:“我饿了,用早饭。用完早饭,你陪我去鬼医堂。”
“小姐是想和温郎中研究瘟疫吗?”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我在想他应该是见过瘟疫的。”
玉渊缓缓抬步:“不能什么都指望着索伦啊,咱们也必须做点什么才行,否则我这心里……”
七上八下的总没个着落!
江锋心中一动,忙道:“小姐用饭,我这就去备车。”
这时,有小厮匆匆跑来回话,“王妃,王妃,温郎中父女来见!”
玉渊脚步一滞,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快,快把人请进来!”
第六百三十二章其心可诛
温郎中进到花厅,满头满脸的汗,显然是急出来的。
一见着玉渊的面,他连茶也顾不得喝,便道:“王妃,镇西军中有瘟疫这事,可是真的?”
玉渊一听这话,直觉不妙,“你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温郎中何等人物,一听这话便知道瘟疫一事假不了,忙道:“虽然朝廷封锁了所有的消息,但总会有消息流到外头,鬼医堂人来人往,哪会不知道?”
玉渊轻叹了口气,“瞒不住也好,这脓疮总有一天是要挑破的。温郎中,你找我是……”
“我想问一问王妃,知道不知道这瘟疫是什么症状?”
玉渊瞬间琢磨出些意思来,忙道:“难道温郎中有治疗瘟疫的办法?”
“王妃别急,听我细细说来。”
温郎中深吸口气道:“王妃读过史书,一定记得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和淝水之战。”
“略知一二。”
“温家祖籍原是建康。自孙吴时代起,建康便是帝王之宅,永嘉之乱后,晋朝延百官衣冠南渡时,迁居建康,使得江南昌盛之极,但在淝水一战之前,建康城曾发生过一次巨大的瘟疫,这瘟疫由长安一带传至江南,以至于长安以南,长江以北十室九空,人口锐减。”
玉渊听得津津有味。
温郎中又道:“我的祖上为了警示后人,便把那次的瘟疫的症状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些年我走南闯北,也见过不少的瘟疫,但都是小规模的爆发,且每次症状都不同。”
“温郎中!”
听到这里,玉渊突然出声打断他:“你的意思是说,瘟疫的源头不同,症状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没错,一定要知道源头,知道症状,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再好的太医也无济无事!”
玉渊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太医院派去的,都是年轻的太医,虽然身强力壮,却有一个短板。”
“哼!”
温湘的声音冷冷斜出:“这些人都出自医药世家,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知道人间疾苦,若真论起看病的本事来,还不如我温湘,指望着他们去治瘟疫,我看皇帝是老眼昏花了!
话落,江锋的余光不由微微地扫了过去。
玉渊被这话弄得哭笑不得,说:“温郎中可有什么打算?”
温郎中瞪了女儿一眼,道:“我想先请王妃如实告诉我,镇西军中瘟疫的情况,再说我的打算。”
玉渊也不瞒着,将她所知道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温郎中听罢,整个人都呆怔了,喃喃道:“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简直就是历史重现,眼看着天气马上要暖起来……王妃啊!”
玉渊与他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惧。
许久,温郎中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咬咬牙道:“王妃,我想去镇西军中走一遭。”
“郎中!”玉渊瞳孔蓦地一缩,“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知道!但医者父母心,现在死的不是一个两个,是成千上万,万一传到京城,传到江南……”
温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