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盛唐小女官 >

第35章

盛唐小女官-第35章

小说: 盛唐小女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这么一个几岁大的小娃娃,居然能听他弹琴听得落泪不止。
  等听了李颀的话,董庭兰又恍然了悟。
  ……原来这是王摩诘的弟子,难怪了。
  一曲既尽,宾客自然又举杯欢饮起来。
  三娘她们吃饱喝足,对喝酒不感兴趣,想出去玩耍。驸马萧衡便吩咐人跟着他们出去,正巧王维酒量不太好,便也起身说道:“我去看着她们。”
  李颀也不拦着,径自拉着几个嗜酒的新朋友、老朋友一起喝个痛快。
  王维随着两小孩到了屋外,只见夜幕早已悄然降临,周围竟是黢黑一片。
  正是夏末秋初、风高气爽的好时节,又是逢上月牙儿小得看不见的朔日,满天星斗历历棋布,瞧着格外赏心悦目。
  小孩子的情绪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刚才还在哭鼻子的三娘这会儿又快活起来了,借着星光与灯笼的光亮左看右看。
  王维正看着两个小孩儿高高兴兴地在外头玩耍,忽听三娘惊喜地喊道:“看,萤虫!”
  按照古时的说法,大暑之后“腐草为萤”,也就是说季夏时节萤虫最多,到了立秋倒也还能瞧见它们打着灯笼寻找伴侣的身影,不过大抵都是些落单的可怜虫了。
  萤虫大多只出现在乡野间,三娘和萧戡看到它们的机会都不多。她俩开始跑来跑去逮萤虫玩,逮到以后还屁颠屁颠拿去向负责出来看顾她们的王维献宝。
  第一次近距离看清萤虫模样的王维一阵沉默。
  ……真是谢谢你们了。
  三娘很有探究精神地想琢磨怎么囊萤夜读,萧戡听她讲完囊萤夜读的故事后二话不说掀起自己的衣摆,嗤啦一声撕下片薄薄的白绸来,积极问三娘:“用这个裹吗?”
  王维:?????
  小孩子对这种说干就干的操作似乎接受良好,三娘就没有王维这么惊异,而是提出另一个重大难题:“我们没有针线,怎么把它缝成囊?”
  萧戡也恍然想到了这一点,抬起小脑袋左看看右看看,最后把目光转到仆从提着的灯笼上,和三娘说起自己的主意:“把它们放进灯笼里,再用这布把开口处盖起来,这样萤虫就飞不出来啦!”
  两小孩嘀嘀咕咕地商量好了,便开始更卖力地去祸害人李颀庄子上的萤虫。底下的人怕他们累着了,也一起帮忙抓,没过多久就成功把周围的萤虫都惊走了。
  好在战果也是十分丰厚的,被他们腾出来当萤灯的灯笼里已经塞了不少萤虫,可惜比之周围的灯笼光芒还是有些微弱,其中一部分萤虫受了惊吓后便不再发光了,似乎不太适合拿来夜读。
  那若明若灭的萤光倒是挺好看的。
  三娘刚才抓萤虫抓得满头大汗,此时凑近看见萤虫在灯笼里盲目乱飞、挣扎徘徊,又忍不住对萧戡说道:“要不把它们放了吧。”
  萧戡天生一股子莽劲,做事向来不爱问为什么,闻言二话不说把覆在上头的白绸挪开。
  点点萤虫争相飞出。
  三娘拉着萧戡退后一些,眼也不眨地看着萤火四散开去。
  “我不该怂恿你跟我一起抓它们的,还是让它们自在地飞来飞去比较好看。”三娘认真和萧戡反省自己的做法。
  萧戡看看天上渐渐飞远的流萤,再看看灯笼底下那几只被他们祸害到已经飞不起来的萤虫,点着头说道:“那我们以后不抓了!”
  王维见时候不早,笑着提醒道:“走吧,该回去歇着了。”
  三娘向来听话得很,玩了大半天也确实累了,乖乖跟着王维回去了。
  夜里三娘冲了个澡,把跑出来的汗都洗得干干净净。
  结果第二天就碰上了身上变得酸酸臭臭的萧戡。
  三娘:?
  三娘不动声色地挪得离萧戡远一些,跑去寻王维展示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习琴成果。
  她绝对不是老师不在就不好好练习的坏小孩!
  对这么小的“学生”,王维自然是鼓励为主,又教了她两首简单曲子指法供她平日里练习。
  三娘信心满满地说道:“等九月放授衣假,我一定过来弹给您听!”
  王维含笑应了个“好”字。
  三娘这才依依不舍地和王维话别,与萧戡他们一起踏上归程。
  很快地,驸马萧衡带着儿子回到公主府。
  新昌公主刚哄睡一双小儿女,听人说萧衡父子俩回来了,忙出来看看儿子的情况如何。
  这一看,唇角就止不住地抽搐。
  大的满身酒气就不说了,小的身上臭烘烘是怎么回事?
  还有儿子的衣摆怎么缺了一大块?
  他们到底去干了啥哟!
  爹带孩子出门,细心程度大抵是“崽活着就行”,想维持崽干净可爱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竟是连件换洗衣裳都没有带。
  新昌公主无奈地让人把儿子拎去洗澡,边跟着往里走边伸手戳着他脑门说道:“你看看你,身上一股子酸臭味,别人闻见了不知道怎么嫌弃你!”
  萧戡听后睁圆了眼,气愤地说道:“好哇,难怪回来的路上阿晗不爱和我挨着坐,原来是嫌弃我身上臭!”
  新昌公主:“……”
  居然已经丢过人了!
  新昌公主无情地吩咐底下的人把他多搓两遍。


第57章 
  又过了几日; 仁风里那边的宅院修整好了。仁风里离建春门很近,离南市也很近,竟是和他们在长安的宅邸差不多。
  以郭家祖父几十年的积蓄不是买不到更好的; 只是如今在天子眼皮底下,你又是买庄子又是置宅,莫不是生怕旁人不知道你兜里有钱?
  如今朝廷正缺钱呢; 年初圣人才刚下旨抄没了长安一富商的家财,谁都别撞枪口上去。
  何况郭家祖父是想把这处宅院留给三娘的,自然不能买太贵,就像妻子说的那样; 当家的得考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 真叫儿孙因为这件事生出嫌隙来反而不美。
  就按三娘得的赏赐来买吧,三娘不仅因为两次御前召对拿了赏赐; 还因为与皇长孙李俨一起发现那位懂得雕版印刷的老僧而得了厚赏; 换算下来买下这处宅邸和嵩山别业绰绰有余。
  更别提玉真公主和新昌公主也给她赐了不少好东西。
  哪怕这两位公主算是公主之中相对节省的,她们赏赐下来的东西依然样样都是上品。
  要知道开元初李隆基减少公主食邑; 把皇妹降到千户、皇女降到五百户。结果公主们纷纷抱怨这么点食邑连出行的仪从都征调不过来!
  而一个中下县的人口也不过千户左右; 下县更是直接不满千户。
  倾举县之力都没法满足公主日常起居所需要的人手,可见她们的生活得是多么豪奢。
  皇家从指缝里漏出来的好处,都足够三娘有安身立命之本了。
  有宅有地,想做什么都不慌!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仁风里离百孙院太远,三娘想继续去蹭课不太容易。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可以非休沐日留郭幼明陪三娘继续住官舍,等休沐日她们再回仁风里。
  或者早上坊门一开就由郭幼明骑马带三娘过去上课也行。
  左右皇孙们上课不算太早。
  三娘听了这么两个选择; 立刻表示要骑马。
  郭幼明无奈地说道:“那我得天天陪你早起了。”
  三娘眼巴巴地看着她家八叔。
  郭幼明把人拉进怀里可着劲揉搓了几下,叹着气说道:“算了算了; 谁叫我是你叔?”
  郭家祖父说道:“你是该勤勉些了,你看你都十五了,该相看人家了,可别继续见天儿游手好闲、东走西晃!”
  郭幼明眼看郭家祖父要还要继续念叨他,二话不说扛起三娘就跑,生怕自己马上就得肩负起传宗接代、养家糊口的重大责任。
  三娘环着她八叔的脖子闷笑起来。
  等郭幼明带着她跑出老远,她才把下巴枕在她八叔肩膀上,很有些惆怅地说道:“要是八叔也有了孩子,肯定就不能经常陪我玩了。”
  郭幼明道:“那你让你阿翁别这么快催我娶妻生子。”
  三娘鼓了鼓脸颊,闷声说道:“可是我又不想八叔你孤家寡人。”
  郭幼明道:“叔对你这么好,你不给叔养老送终?”
  三娘顿时感觉自己小小的肩膀又一次变得沉重起来。
  从她八叔找阿翁要钱花的频率就知道养她八叔可费钱了。
  好愁人哦!
  郭幼明见她还真认真考虑起来,不由抬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逗你玩的,过几年我肯定会成家立业,生几个弟弟妹妹给你玩儿。”
  郭家祖父看着叔侄俩在外头凑一起嘀嘀咕咕,总感觉他们没说什么好事,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家儿孙都太多了,光是婚事就得寻摸不知多少家,真是叫人头疼。
  七月初便有个吉日,郭家祖父想着在自己家给三娘过乞巧节挺好,便决定就着吉日搬了过去。
  哪怕置办的宅子不算太大,乔迁该有的流程还是应当有的,须得提前几日把帖子发出去,多邀些人到家中暖暖宅。
  别人来不来不要紧,你帖子必须得送到。
  三娘得知还有这么一桩要事,登时来了兴趣,积极问道:“我也能写吗?我能邀人来玩吗?”
  郭家祖父揉着她脑袋笑道:“你邀人到自己家玩有什么不可以的?”
  三娘立刻凑到她祖父旁边跟着学帖子怎么写。
  郭家祖父便给她解说邀请帖的写法。
  三娘指着落款问:“这里能写‘阿晗’吗?”
  郭家祖父沉吟片刻,点着头说道:“既然是你邀的人,你便写‘郭晗’更正式一些。”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女子大多以姓氏称“某氏”,有时候连墓碑上都是这么写,许多人从生到死都无人知晓她的姓名。
  可三娘是决心要出去与许多人往来的,总得有名有字才行。像那什么谢道韫、韩兰英不都有自己的名字吗?听闻那韩兰英文采斐然,还曾被皇帝封为博士哩。
  他家孙女以后说不准也能当博士!
  郭家祖父大方地把一叠帖子分给三娘去写。
  因着要邀请的都是些重要朋友,祖孙俩一起埋头奋笔疾书。结果郭家祖父这边没写完,三娘那边就凑过来问他多讨要一叠。
  郭家祖父:?????
  你的朋友怎么这么多!
  三娘就给他数了一圈人,从李泌他们数到每天早上遛弯时都要打招呼的钓鱼佬。
  “要是有人知道我给别人都写了,没给他们写,他们会不开心的吧?”三娘和郭家祖父说出自己的想法。
  郭家祖父自己也是这个想法,只是他是怕得罪人,三娘则是由衷觉得别人会因为这点小事难过。反正纸张也不值什么钱,他便大方地给三娘再匀了一叠。
  第二天三娘就揣着一大包帖子开始沿街发放。
  看得贺知章都一愣一愣的。
  他这么爱交朋友的人都没像她这样博爱过。
  贺知章忍不住问:“你们家新宅子坐得下这么多人吗?”
  三娘呆住。
  她只想着人人都有份,还真没想到家里能不能挤得下。
  贺知章见她少有地露出这种茫然之色,哈哈笑道:“没事,不是人人都会过去的,你们到时候错开点来招待客人便好。放心吧,你家里人会安排好的。”
  三娘这才放下心来。


第58章 
  三娘给每个认识的人都送了帖子; 告诉大伙自己搬家到仁风里了,有空的话可以过去玩耍。
  她还认真记录每个人是早上有空还是下午有空,按照贺知章的建议搞分批接待; 顺便琢磨从早到晚该带大伙玩什么游戏。
  比如散学归家时看到洛水边上那个眼熟的钓鱼佬,她就跑过去问人家要不要去仁风里那边临近的河段钓鱼,顺便到她家吃顿饭。
  据说乔迁时来帮忙暖宅的人越多; 住进去的人运气会越好!
  钓鱼佬年过半百,须发只见零星的白,身上却有一股子离尘脱俗的气质。他瞧了眼三娘递过来的帖子,把手中的钓竿放到一边; 打开看了眼; 笑道:“你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三娘登时翘起了小尾巴。
  “颜先生也这么夸我!”
  她乐滋滋地和这位钓友分享自己的小快乐。上次她的习字结果得了颜真卿的夸奖,散学时逢人就给人家看一看; 连眼前这位萍水相逢的钓鱼佬都被迫看过她的习作。
  钓鱼佬名叫岑勋; 乃是相门之子,家中曾出过岑文本、岑长倩、岑羲三位宰相; 堪称是“一门三相”; 可惜其中两个都命途多舛、下场不佳。
  比如岑长倩在武家如日中天的时候力保睿宗皇帝,被武家人罗织罪名灭了满门。
  再比如岑羲跟着太平公主政变,也被杀了……
  所以岑家的成分算起来非常复杂,以至于李隆基对岑家人的感情也非常复杂,反正吧,大抵是不太想看见他们。
  岑勋不咸不淡地在洛阳一带待着; 想居闹市便居闹市、想入山林便入山林,日子过得倒也还算自在; 并不在意自己能不能入仕为官。
  这不,都发展出古时隐士必备技能(钓鱼)了。
  一代隐士姜太公的成功事迹带火了这个技能一千多年!
  岑勋见三娘这般积极相邀; 点着头应道:“行,到时候我过去看看。”
  三娘走了半天,觉得有点累了,也学岑勋坐到洛水边的石阶上,与岑勋说起自己填满书房的宏伟构想。
  小孩子就是这样,甭管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要做什么事都得嚷嚷得人尽皆知。
  说漏了一个人算她输!
  岑勋边重新拿好钓竿边夸道:“有志气。”
  一大一小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半天,三娘才挥别岑勋归家去。
  转眼到了乔迁当天,许是因为逢上休沐日,李俨他们一大早便过来了。
  李俅早前从萧戡那儿得知他们去了嵩山玩耍,还在嵩山那边置办了产业,这些天都很有些闷闷不乐,憋足劲要给三娘准备超越萧戡的乔迁礼物。
  可惜李俨直接把他掏空小金库的想法打了回去,要兄弟俩合送一批书给三娘。
  他们早前弄的书船如今都还在洛水上来回飘行,书船上的书已经多不胜数,读书人们都夸圣人和东宫仁德。既然他们能拿到这么多书,自是要亲自去挑一批最好的送给三娘。
  书船的主意可是三娘给出的。
  这礼物既有意义,又不会惹人非议。
  李俅口头上应了,到了今儿一大早还是忍不住把几套簇新簇新的击鞠用具塞上马车,对他哥说道:“这几个鞠球不值钱的!”
  李俨无可奈何,只得由着她去。
  其他人也都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托他们帮忙带出门,主要是李俨一个人带不动这么多小孩去太远的地方,所以只能由他们兄弟俩作为代表送贺礼了。
  李俅一到仁风里,便抱着击鞠用具跑去找三娘玩,说是等他们都学会骑马以后就可以一起击鞠了!
  所谓的击鞠就是打马球,初唐时生活在藏地的吐蕃人最喜欢这种马上运动,太宗皇帝看了几场以后觉得颇合自己胃口,便命人学会来打给他看。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唐贵族子弟无论男女都有打马球的爱好。
  就连当今圣上李隆基早些年也曾奉中宗皇帝之命与驸马都尉杨慎交等人组成击鞠队,代表大唐与吐蕃人派来的队伍比赛。
  最近李隆基也不知是不是想起了当年那位球友杨慎交,打算把武惠妃所出的咸宜公主嫁给杨慎交之子杨洄,已经命人在东都这边择地营建咸宜公主府。
  所以说,皇帝都擅长打马球,甚至还打得过吐蕃强队,可见大唐马球之风多盛!
  三娘和李俅都还不能上马,只能拿着马球杆子追着球到处乱跑,不时哐当哐当地格挡对方试图抢球的球杆,竟也玩得不亦乐乎。
  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