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

第19章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第19章

小说: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老大姐买了十斤精米,付完钱和票,却发现米袋子落在家里了。
  买米没有袋子,总不能两手捧回去吧!
  钱玉珠板着脸,对老大姐说:“供销社不提供袋子,你自己回家拿吧。不过,我劝你抓紧时间,因为精米只剩半包了。”
  老大姐也急:“不行啊,后边还有这么多人排队。等我从家里回来,肯定买不到了!”
  “命里无时莫强求,那您就甭买了呗!”
  围观者都笑话起来。后排还有几个顾客,语气不善地催她快点。
  老大姐又愧又急,进退两难。
  于小莲实在看不下去,主动开了口。
  “阿姨,我这有个布袋子,是自己缝的。平时装书,昨天刚洗过,您要是不嫌弃,就先用着吧!”
  说着,她去了趟休息室,取出一只山寨版的军用书包,递给老大姐。
  真是雪中送炭啊,老大姐激动得无以复加,“好姑娘,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下午我就还回来!”
  于小莲笑得腼腆:“阿姨,做好事不留名,下次您来买东西,顺路送到供销社就行。”
  钱玉珠翻了个白眼,“于小莲,就你爱装好人!”
  老大姐默默记下,再三谢过后,抱着精米离开了。
  不少人说于小莲傻,说这书包肯定有去无回。
  于小莲也不辩驳,很快,一场小插曲无人在意。
  中午,刘二梅回家休假,谭桂香过来接班。
  忙碌之间,一下午很快过去。
  傍晚,临下班时,一个穿着工服的男青年走了进来。男青年身材高大,模样敦厚,吸引了不少目光。
  他走到布匹区,礼貌问候:“谭阿姨,您好!”
  谭桂香见到熟人也很高兴:“是小郑啊,你妈身体还好吗?”
  “托您的福,挺好。”
  郑青松顿了一下,小声说:“正是我妈让我来……找一个名叫于小莲的姑娘。”
  “你找小莲?”谭桂香不解地看向身后。
  一个黄花闺女,莫名其妙被男青年找上门,于小莲愣了一下,又羞又气,“找我干嘛?我不认识你!”
  郑青松立即慌了,“于,于小莲同志,你别误会,我是来还书包的。今天上午,谢谢你帮助我母亲买米……”
  他双手捧着,几乎举包齐眉,耳根通红,不敢再看她。
  原来,他是上午那位老大姐的儿子。
  于小莲闹了大红脸,依旧横眉冷对,“不客气,为人民服务。”
  郑青松离开后,谭桂香了解事情原委,大笑:“那位老大姐,怎么可能借包不还,人家可是镇妇联的主任!上次我提过的亲事,就是这家。”
  钱玉珠傻眼了:“不会吧,郑青松是妇联主任的儿子?他不是食品厂的技工吗!”
  “妇联主任的儿子,就不能当技工了?人家有模样、有能力,前途还不是明摆着?”
  妇联主任干得好,万一调到县城,说不定全家都能落脚。
  于小莲无视她们的对话,钱玉珠却咬得牙根疼。
  “那老太婆,身上的列宁装洗得发白,裤子还打着补丁,怎么看都不像主任嘛!”
  谭桂香像在看憨憨。
  补丁怎么了?
  这年头,干部都讲究清廉,就连总理都勤俭节约,穿过打补丁的衣服,有意见吗?
  。
  校嘉华复工没几天,于小莲就主动找到她,说要请假。
  稀罕了,这姑娘一不回家,二不消遣,竟然要请一整天假?
  校嘉华故意逗她:“你不说原因,我可不批。”
  闷葫芦低着头,快把衣角揉成渣渣。
  校嘉华看看外面,叹气:“奇了个怪,最近有个男青年,一下班就在门口转悠,也不进来买东西。该不会是个二流子吧?不行,我得请公安同志调查调查……”
  “社长,您别,郑大哥是好人!我们俩,其实是在处对象……”
  可以,郑大哥都叫上了。
  于小莲磕磕巴巴解释半天,校嘉华全程忍笑,傻丫头才后知后觉,“社长,原来您都知道啊……”
  是啊,纸除了包不住火,还包不住八卦!
  “去吧,加强双方了解,享受自由恋爱,别辜负了大好的年华。”
  校嘉华笑着推她出门。
  往后一个月,供销社里都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吃到于小莲的喜糖。
  喜糖没吃到,校嘉华却先收到了一个“噩耗”。
  “你说什么?全国知名的《先进日报》,要!采!访!我?”
  “呃,刘镇长在电话里是这么说的,记者明天就到……”
  徐采购以为她的激动是出于高兴。毕竟,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媳妇,再能干,也没经历过这种阵仗。
  做为先进人物,被报纸采访报道,简直光宗耀祖,能压在箱底,吹几辈子啊。
  “听说,五星制皂厂的黄副厂长,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后,在表彰大会上不肯居功,说你才是幕后救厂的最大功臣,报社的记者同志很感兴趣,一定要见见你……”
  原来是黄新萍……乌龙竟是自己,校嘉华欲哭无泪。
  别人或许觉得,登报无上光荣。但是做为一名穿越人士,校嘉华上辈子见过不少金融大佬,倒在风口浪尖,被全网热嘲。
  当初,校氏集团遵从祖训,一路闷声赚大钱,在业内稳扎稳打,才会做到全球500强。
  更何况,这个时候,低调保平安才是王道,绝对不能见光死。
  她必须,再找一个“替功羊”。


第29章 树洞
  镇供销社。
  做为“自学成才”、提供香皂配方的民间化学小能手;徐民强接受了《先进日报》的采访。
  “呃,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有一次,在化学书上看到做香皂的原理;就报给五星制皂厂……黄副厂长经过多次试验;才有今天的结果……”
  徐采购回答着记者提问;时不时看一眼身后的校嘉华,全身写着心虚。
  他想不明白;社长为什么要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他自己。
  一开始,他是不愿撒谎的。
  校嘉华灵魂三问:“徐大哥;你想立功吗?你想回城吗?你想和老婆孩子团聚吗?”
  徐民强泛着泪光;每一个问题对他而言,都是肯定的。
  他想调回县城。尤其上次探亲后;妻子的不舍,孩子的哭泣;都让他心如刀绞。
  “那么;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你是供销社最优秀的员工,提拔上调早该轮到你;我只是顺水推舟。”
  校嘉华微笑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资料。
  “更何况;你跟了我这么久,全程参与咱们社和五星厂的合作。做香皂的工艺、流程;你和我一样清楚。这其中本来就有你的一份功劳。你只是选择性地讲述事实;怎么能算撒谎呢?”
  徐民强犹豫许久,最终没有拒绝。
  稿子背得磕磕绊绊。所幸,记者同志没有在意这些细节。
  他们感动地总结:“徐采购;您太谦虚了,肥皂厂能盘活,您和黄副厂长,都推说是对方的功劳。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工友之间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
  “说得好,向先进模范学习!”
  校嘉华带领社员,啪啪啪在旁边热烈鼓掌。
  宾主尽欢。
  记者们突然发觉,这家供销社,人员和睦,货品琳琅,氛围热忱……就连社长也比其他供销社年轻,美丽。
  他们给徐采购拍了独照,还拍了几张供销社的场景,总算结束了这次采访。
  一上午,校嘉华全程躲着摄影师,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
  她很快忘了这件事,继续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门店经营中。
  。
  五星香皂已经打开周边几个省的市场,随着厂房规模的扩大,与之相关的原材料产业也大有提升。
  炼油,中草药,香精,甚至包装用纸,每一样都需求巨大。
  订单增加,意味着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有了工作,就会有工资,有了工资……当然是去供销社买买买呀。
  校嘉华趁热打铁,联合几家农村供销社,有计划、有目的地收购原材料,反销给五星厂,支持对方供应链的运转。
  黄新萍特意跑来道谢,在国营饭店订了顿大餐。
  她嘴上打趣:“笑笑,可真有你的!我花钱从你这买原料,再把成品低价销售给你,简直变成你的代工厂!”
  做为校嘉华提供改良配方的回报,黄新萍曾承诺,五年之内,几乎按照成本价,优先满足镇供销社的采买需求。
  一开始不觉得有什么,时间长了,出货多了,让利累积下来,她才觉得肉疼。
  但是,和校嘉华这个人才相比,黄新萍又觉得那点钱根本不是事。
  校嘉华得了便宜也不卖乖,对黄新萍商业吹捧一番。
  她最后笑道:“黄姐,拜托您以后,在公众场合、领导面前,爱我就不要提起我,好吗?”
  她只想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啊。
  “为什么呢?”黄新萍不解,“名利不分家,是相辅相成的。把名号打出去,才会有更多人,带着利益来找你。”
  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黄新萍又猜:“你这么低调,不肯出来做事,是因为丈夫,还是因为孩子?”
  她早已视校嘉华为莫逆之交,对她的家庭状况也有所了解。
  一个双十年华的好姑娘,丈夫是入赘的,成分不太好,还养着两个过继来的儿子,怎么看都是老天不公。
  “你丈夫是军人,不太好离婚。干脆来我五星厂,位置待遇随便挑。至于孩子,反正不是亲生的,真不养,你爹娘还能为难你?”
  真是三句话不离挖墙角!
  校嘉华没兴趣当厂工,也没兴趣闹离婚,毕竟,她还没撩到白恪言,离婚不就亏了吗?
  两个拖油瓶,更不是束缚她的理由。
  黄新萍现在看重她,更多是出于利益。一旦合作伙伴变成上下级,她们未必还有闲情逸致,像现在这样,面对面聊天饮茶。
  一个人的格局有限,只能随着阅历和境遇改变。
  时局还不允许“先富带动后富”,校嘉华只能顺势,先在小镇混吃等死。
  “黄姐,不管怎样,谢谢您的好意,有项目再聊。”
  校嘉华取出饭盒,把没有碰的鱼和肉单独打包,离开了国营饭店。
  。
  意外的是,这天中午,没人对大鱼大肉感兴趣,大家都围着闹着,看最新一期的《先进日报》。
  于小莲大声读着报纸,文章花式夸奖了徐采购,还介绍了镇供销社的经营状况。
  校嘉华挤进去瞄了一眼,差点吐血三升。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照片也出现在报纸插图里了?
  徐采购知道她的忌讳,立即解释:“社长你放心,文章没有提你名字,只用了一张室内场景照。你应该是误入的……”
  校嘉华仔细看了看,确实,照片主体是琳琅满目的货架,在柜台里核账的她,只有一个侧影。
  摄影师的技术实在不敢恭维,没有PS就算了,画面全是黑白,连她百分之一的美貌都没有拍出来。
  顶着乱糟糟的丸子头,绿军装的袖口也有些皱,正是她平时忘我工作时,不修边幅的样子。
  心塞!
  趁着午休时间,校嘉华实在忍不住,给白恪言写了一封信。
  上个月她写信,告诉白恪言两家供销社的电话,还说了不少工作方面的事,俨然把他当做倾诉的树洞。
  白恪言迟迟没有回信,就连津贴,也是由单位转寄过来。校嘉华知道,他在基地要保密,并不介意这些。
  谁会指望树洞回复呢。
  这次在信里,她聊了一些家长里短,比如大嫂生女、报社采访等等。可惜照片过于原生态,她想了想,还是不要邮寄报纸了。
  信尾照例写着:【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勿回。】
  白恪言虽然在做科研,但在军工挂职,更多算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对一名军嫂而言,很多时候,丈夫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寄信的时候,校嘉华多寄了几块药皂,让他用不完可以送战友。
  实现香皂自由的家庭,就是这么豪横!
  。
  这封信寄出没几天,供销社一直好事连连。
  《先进日报》的名人效应起了作用,供销社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不少群众慕名而来,找徐采购签名,交流工作心得。
  校嘉华看在眼里,无比庆幸当初的决定。
  顾客多得站不下,校嘉华向刘镇长申请,扩充了供销社的门面,还增加岗位,招聘了两个年轻的营业员。
  两名新社员,一个叫左小军,刚满十八岁,是工农兵高中毕业生。
  小左同志初入社会,人勤快、嘴巴甜,抢着干重活。进来没几天,就成了妇女之友,和几个姐姐相处得很愉快。
  另一位名叫罗淑芝,三十多岁,是煤厂的下岗会计。她第四个孩子刚断奶,无比渴求这份工作。
  考虑到罗淑芝的生活压力,校嘉华让她跟着徐采购,做一些财务工作。
  新社员入职不久,供销社就接到了喜讯——上级公司发来的晋升通知。
  采购徐民强,由于工作突出、事迹突出,被提拔为县城洗化厂的会计,即刻调回城!
  也就是说,徐民强终于能回家了。带着荣誉,堂堂正正。
  许德顺,总公司的货品主管,亲自送来了晋升通知。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在一起,感慨万千,就差抱头痛哭。
  校嘉华特意提前两个小时闭社,请大家在国营饭店聚餐,为徐民强送行。
  喝了两杯小酒,徐民强更激动。
  他向校嘉华作揖敬酒:“校社长,谢谢您!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我,大恩大德,我没齿不忘!”
  校嘉华怕他酒后失言,客套几句,急忙饮了茶。
  她转问总公司的许德顺:“许主管,我们社的精英调走了,你们可得派个能干的过来。”
  许德顺对校嘉华相当高看,她管理的供销社,上个月可是全县的销冠。有什么小道消息,也愿意透露。
  “校同志,你放心吧,王经理已经给你们安排新采购了。聪明能干,包你满意!”
  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人,他又不肯说,非要卖关子,还美其名曰“惊喜”。
  然而,四月下旬,梁高峰带着总公司的调任通知,来镇供销社报到……
  校嘉华没有感到惊喜,只感到了惊吓。
  。
  “梁采购……好久不见。”
  还能怎么办,人家在供销社有关系,有背景,校嘉华只能微笑欢迎。
  眼前的一切,都在梁高峰的预料之中,他春风得意:“笑笑,咱们是老校友,不用这么生分,你叫我高峰就行。”
  此话一出,炸出不少吃瓜群众。
  当着众人的面,校嘉华严肃道:“梁知青,供销社是工作场所,请不要夹带私人情绪。叫我社长或者校同志,否则,不管是谁派你来的,我都不接收。”
  真是一如既往铁面无私。但很奇怪,梁高峰看着眼前明艳动人的小媳妇,明明被训斥了一番,心里却很宽慰。
  过去三个月,他一直待在青河村。和大部分知青一样,对农村的好奇,早被无尽的枯燥代替。
  尤其,校嘉华去镇上以后,大队里依然留有她的传说。
  他知道,她改良了香皂,盘活了工厂,提升了镇供销社的营业额,就连农村供销社的生意,都被她抢走了不少。
  这和他印象中那个胆小木讷,只会偷偷红着脸,给他多打饭的姑娘完全不同。
  梁高峰是个聪明人,很清楚自己的外貌、家世、学历,在同龄人中的优势。
  校内校外,他心安理得地接受女同志的示好,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唯独对校嘉华,越来越好奇。
  心痒难耐。
  得不到的才最好,这是某些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