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霞嫂子,你太客气了,几块糖而已。我还要谢谢你们,平时对大宝和石头的照顾。”
程春霞:“野菜干都是自家晒的,也不值啥。山上还有很多,下了工咱们一起去挖,我教你辨别。”
“那可太好了!”
校嘉华又说:“可是今天不行啊,我要送大宝去上学。”
这下轮到程春霞意外了。
校家老二牺牲后,留下的两个娃是出了名的惨。昨天晚上,小石头哭得厉害,婆婆回来后却说孩子没挨打,她是不太相信的。
没想到现在,校嘉华还愿意送大儿子去读书……看来,到底是读过书的姑娘。
程春霞对她立即改观,“孩子大了,读书是好事。你送大宝,带着石头不方便,先送到我们家吧。家里大人都要去上工,只有婆婆和丫丫在家,能顾得过来。”
多年的乡亲了,校嘉华知道她们是村里的模范户,人品毋庸置疑,也愿意把小石头先留下。
“春霞嫂子,谢谢你!”
她蹲在地上,平视着小石头,认真和他商量:“校恩佑小同志,我今天要送哥哥去上学,你能乖乖地,在丫丫家里等我吗?”
小石头乍一听,当然是不情愿的,嘴巴一撅又想哭。但是母亲的眼神非常坚定,他想,她应该……会来接自己的吧。
丫丫挣脱程春霞的手,热情地牵住小男孩,“石头弟弟,快来我家玩,骑小车车呀!”
“啊?”小石头眼睛一亮,跳下椅子就跑开了。
校嘉华:“……”
小兔崽子,说好的依依不舍呢?!
。
“娘,你真的要送我去上学吗?”
校大宝紧张又激动,一路上问了三遍。
“是啊,眼不见心不烦。”
“我才不烦人,我很听话的。”小家伙嘴角快要咧到耳根去。
“那就好好学习,千万别丢了老校家的脸,要知道我可是个高中生!”
“我新爹爹还是大学生嘞!”他小声嘟囔。
上辈子谁不是?校嘉华好笑。
“不过,在去学校前,我们要先去一个地方。”
“去哪里?”
“去大院,把药给你爷爷送过去。”
校嘉华把药包放进校大宝的背篓里,往劳动棚走去。
第9章 钓鱼
一大早,村民和知青们都去农场上工了,看守劳动棚的人不多。
白忠实病得不轻,这两天破例不用去农场,可以留在棚里休息,但琐碎的活仍旧免不了。
校嘉华赶到时,白忠实正坐在地上,头晕脑胀地剥玉米。他身边,玉米粒堆积了满满一盆,太阳出来就能摊开晒。
“爷爷,我帮你剥!”校大宝很懂事,远远地冲他喊。
白忠实吓了一跳,连忙护住手上的活,“不不,别连累你们。”
“爸,别担心,我是笑笑,给你送药来的。”
校嘉华有些心酸,老人这个样子,恐怕很难正常交流。
她拉住校大宝,卸下他身上的小背篓,“你去把郑爷爷请过来,我们得想办法熬药。”
她又冲他眨眨眼,“就……用你自己的方法。”
校大宝秒懂:“得嘞。”
广袤的农场上,村民和知青们正干得火热朝天。
没有收割机,男人只能一棵一棵把玉米掰掉,然后由女人剥穗打捆,高高挂起来晾晒。
几个小孩子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捡些漏网之鱼,偷偷拿回家烤着吃。
校大宝刚混进去,有人打趣他,“校大宝,你姑妈昨晚又打你了?”
校大宝凶巴巴地骂回去,“呸,我娘没打我,她还给我扯了布,要给我做新衣服呢!”
众人大笑,只当他是说梦话。
赵勇砍掉一捆玉米杆,替校大宝解围,“你们别这么说,笑笑不是那种人!”
周围人交换了眼神,表情都很暧昧。赵家小子这点心思,村里谁人不知道呢?
赵勇脸红了,继续埋头苦干。
“看什么看?耽误了收成,你们都给老子喝西北风去!”村长赵富达吼了一声。
他这个小儿子,品行没得说,就是太优柔寡断,所以他才会咬咬牙,送儿子去当兵。
趁大伙安静下来,校大宝扔掉玉米穗,往玉米杆上一躺,开始打滚:“呜呜,赵爷赵叔,我肚子疼……”
大家吓了一跳,赵勇立即跑到他身边:“大宝,你怎么了,我送你去公社诊所?”
“不用不用,我好像吃坏肚子了。”校大宝捂着肚子,“你让郑爷爷帮我瞧瞧,上次我着凉,就是他给瞧好的。”
“爹?”赵勇不忍心地看着赵富达。
郑大夫以前是正儿八经的市人民医院主任,比公社的赤脚医生强多了。如今虽然被打成了坏分子,村里人有什么疑难杂症,都喜欢偷偷找他瞧。
为了村民的健康,赵富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村长点头同意,对赵勇说:“治病要紧,你先带大宝和老郑回去。”
下放人员的劳动区是单独划分的,由公社派来的人看守。
校大宝眼见得逞,急忙弹起身。
“不用不用,我和郑爷爷回去就行,不能耽误社会主义农场的收成!”
赵富达笑:“小家伙,觉悟还挺高。”
。
郑大夫一把脉,就知道校大宝是装病。
但他回到棚里,看到满满一袋药时,心里无比激动。
“这些药太难得了,白老有救了!”
校嘉华遗憾地说:“可惜有两三种西药和中成药没有买到,镇上没有,要去县城才行。”
“无妨,有这些,至少能把命保住。”郑长安一边说,一边点柴熬药。
校大宝蹲在旁边打下手。
喝下药,白忠实的意识清醒了一些。
他认出校嘉华,混沌的双目流下泪水:“笑笑,谢谢你,恪言能和你结婚,是我们白家的福气。”
校嘉华:“爸,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
此地不宜久留,离开时,校嘉华拿出剩下的药,交给郑大夫。
“这里面有一些是常规药,应该不有人会来检查,您留着,谁有个头疼脑热、感冒风寒,也好应急。”
郑长安心中一恸:“孩子,谢谢你!”
校嘉华摇头:“您客气了。大宝在附近读小学,还需要什么药,您再通知我。”
去学校的路上,校大宝说,“娘,等我长大了,也要挣很多很多钱,给爷爷奶奶买药,治好他们的病!”
校嘉华笑着鼓励他:“加油哦!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建设,去发展。知识改变命运,未来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靠你们啦!”
“嗯,为了以后让咱们农场用上收割机,家家户户有电话和电视,我会好好学习的!”
“呵,别光喊口号,希望你在学校待两天之后,还能这么有信心吧!”
。
青河村的耕读小学,设在一座改良的土地庙里。
教室只有两间,八岁以下的是低年级,八岁以上的是高年级,大部分孩子念到高年级,就彻底回家务农了。
学校每天安排两个老师,由大院的十几个知青轮班教学。
今天值班的老师是蔡小菊,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
“校同志,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你愿意送孩子上学,真是太好了。”
她热情地介绍,“这里每天上两门课。上午十点开始,下午四点结束,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午饭可以自备干粮,也可以去农场的食堂吃,但要花粮票。”
“娘,我有高粱馍馍。”校大宝晃晃背篓。
“吃冷饭可不行。”
校嘉华拿走背篓,只把装有笔和本的布袋扔给他。“里面有粮票,中午去食堂解决。”
她又对蔡小菊说:“蔡老师,孩子就辛苦你们照顾了。”
蔡知青挺直肩膀:“为人民服务!”
。
校嘉华独自离开学校,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走到竹林里,她需要一把上好的鱼竿。
鱼线是供销社买来的棉线,鱼钩是被烧弯打磨的绣花针。她试了好几次,一把看上去勉强还行的鱼竿,终于做好了。
校嘉华沿着青河走,找到一片蒲草和芦苇较多的地方,老僧坐定。
不得不说,钓鱼,这个上辈子唯一的休闲爱好,给了她极大的帮助。
曾经,校嘉华喜欢一个人去海岛钓鱼,是为了暂时性逃开纷扰,一个人静静地想事情,让自己保持理性和沉淀。
而现在,校嘉华重新拿起鱼竿……是为了让自家崽有肉吃。
高粱馍馍做成的鱼饵不太理想,校嘉华等了半天,鱼钩一动不动。
她只好忍着心理不适,在河边挖蚯蚓,换掉鱼饵。
老道的钓鱼经验,让她很快钓上来两条草鱼,每条都有两斤重。
这运气,简直欧皇附体了。
家里没有存储条件,校嘉华见好就收,早早收工,打算明日再战。
来到邻居家,小石头正和丫丫扯着一根橡皮筋,玩得不亦乐乎。
“宝贝儿,看看这是什么?”校嘉华亮出战利品。
“鱼,鱼?”
两个宝宝激动坏了,他们显然也知道鱼肉的鲜美。
“琴婶,送给你们。”校嘉华大方地分出一条。
王桂琴连忙拒绝:“这怎么能行,太贵重了,这得多少钱才能买到!”
“没花钱,我自己钓的!”校嘉华向她展示背上的鱼竿。
“笑笑,你可真厉害,以前多少人下河钓鱼,几乎没人能成功钓上来!”
校嘉华也不好解释,钓不同品种的鱼,和鱼钩的形状、好坏有莫大的关系。
她只能将此归结为运气。
“琴婶,鱼钓得多,我家吃不完,您不收就浪费了。而且,这鱼虽然新鲜,我也不知道怎么料理,您可得教教我!”
两个孩子早已垂涎三尺,王桂琴也不再推脱,“我先教你做清蒸鱼,回头再钓了,你就做成鱼干,可以放很久。”
“琴婶,谢谢您。”
下午,校嘉华拎着一整条清蒸鱼回屋里,去掉骨头剔出肉,细心地喂给小石头吃。
“我们吃一半,剩下的留给哥哥好不好?”
“好哒,哥哥,上学,辛苦……”和丫丫待了一上午,小石头的语言能力简直突飞猛进。
傍晚,校大宝终于放学了。
他走进院子,步伐却有些沉重,连满院的鱼肉香,都没有注意到。
“怎么了?”校嘉华奇怪地问。
“娘,我不想上学了……”
校大宝哭丧着脸,“数学,还有拼音,也太难了!”
第10章 表白
校嘉华也知道,耕读小学的授课内容参差不齐,孩子刚入学,跟不上进度,产生退缩心理很正常。
但像校大宝这样,第一天就打退堂鼓,也是高估他了。
校嘉华没说话,端出半条清蒸鱼,校大宝的眼立刻直了。
孩子吃了鱼,把盘子舔得干干净净,更加坚定了一件事,“娘,我不上学了,我要跟你学钓鱼!”
上学是为了以后顿顿有肉吃,现在老母亲自己会钓鱼,那他还上个什么劲。
校嘉华看了他半天,轻笑:“好啊,明天你跟我去青河。”
校大宝反而不太自信:“娘,你不骂我吗?”
全村骄傲的高中生,竟然不辅导他一下,就这么同意了?
校嘉华宽容地说:“人各有志,你还是个孩子,我绝不勉强你。”
第二天上午,母子三人迎着朝阳,来到青河岸边。
校大宝放下心爱的弟弟,围着校嘉华鞍前马后,学习钓鱼步骤。
校嘉华演示了一遍,十几分钟就钓上来了一条青鱼。
“学会了吗?”她问。
校大宝刚点头,校嘉华就啪的一下,把鱼扔回了河里。
“娘,鱼,鱼!”校大宝急了,仿佛老母亲丢掉的是一亿个白面馍馍。
校嘉华耸耸肩,把鱼竿递给他:“接下来看你的了,大宝这么厉害,肯定能钓上来更多。”
说完,她就抱着小石头,找个树荫去纳凉了。
校大宝有模有样地坐下,一开始信心满满,死死盯着河面。
但他的鱼钩好像被冻结一般,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始终不见动静。
有好几次,他不耐烦地甩出鱼钩,别说鱼了,连一根水草也没捞着。
他身后,校嘉华倚着老槐树,已经睡了两轮回笼觉。
快中午的时候,校大宝又急又累、又热又渴,终于忍不住,向校嘉华求饶。
“娘,我不想钓鱼了,还不如坐在教室听课呢——”
校嘉华睁开眼睛,肃着脸:“不行,既然你自己选择了钓鱼,就要坚持到底。不然我和小石头今天吃什么?”
“可是钓鱼好累呀!”校大宝手臂发酸,鱼竿也颤抖着握不住,“娘,我真的坚持不住了。”
小石头也跟着起哄:“哥哥,大笨蛋。”
校大宝:“闭嘴,你才笨!”
校嘉华对校大宝说:“钓鱼再累也比学习轻松吧?你不喜欢学习,就只能在家干苦力了!”
“不不不,钓鱼一点也不轻松,我还是更喜欢读书写字!娘,求求你了,让我去上学吧。我再也不偷懒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会不会太勉强?”
“一点也不勉强!我最喜欢学习了!”
终于,校嘉华微笑走过去,“放下鱼竿吧。”
“中午吃完饭,你自己回学校。哪里听不懂,要虚心向老师求教。”
“嗯嗯,保证完成任务!”握笔杆可比握鱼竿幸福多了,校大宝总算满血复活。
校嘉华接过鱼竿,调整了一下鱼饵,沉下心,很快又钓上来一条草鱼。
校大宝很挫败:“娘,你怎么这么厉害,这些鱼就跟能听懂你的话似的!”
校嘉华告诉他:“古代有个美女,名叫西施,长得特别美丽,倾城倾国。她去河边洗纱衣,小鱼儿都喜欢围着她看,忘了游走。这就是沉鱼落雁里,‘沉鱼’的典故。”
“娘,你真有文化。你是不是想说,钓鱼要有耐心,要等鱼儿围上来了才能动手?”
“不是,我是想说,美女才有这样的待遇,人丑就要多读书。”
“……”
扎心了,老妈。
。
挫折教育的成果非常明显。
连续好几天,校大宝一放学就回家写作业、背拼音,连小伙伴喊他上山挖荠菜,都不肯去。
为了培养他的学习韧劲,校嘉华并不轻易辅导,尽量让他自行攻克问题。
校大宝很聪明,不到一周,就掌握了乘法口诀和拼音,追赶上来。
校嘉华乐得清静,去河边钓鱼的频率也增加了。
每次收获颇丰,多出来的鱼不能买卖,她除了送给爹妈,遇见乡邻也很大方。
崔丽芬是个仔细的,专门给闺女编了个防水的鱼篓。还把鱼切片,用盐腌好,晒成鱼干,教她存起来,省着点吃。
很快,村里人知道校嘉华会钓鱼,纷纷上门取经。校嘉华没想过靠钓鱼发家,对鱼竿鱼钩的制法并不吝啬。
小小善举,村里人却对校嘉华大为改观,再也不在背后,议论她是什么清高的中学生了。
但问题是,旁人有了工具,却未必有她这份闲心。在农场干了一天活,回家倒头就想睡,谁还有心思垂钓?
更何况青河里的鱼并不多,徒劳无果也是常有的。
热度很快散去,校嘉华仍旧保持平常心,隔三差五带着鱼竿出门。
小石头虽然年幼,却是个沉得住气的,校嘉华钓鱼时,他会安安静静坐在旁边玩泥巴。
校嘉华怕他闷坏了,不利于学说话,偶尔也把他送到琴婶家,让他和丫丫一起愉快地玩耍。
再过三天就是中秋节了,为了给孩子们加餐,校嘉华又来到河边。
她坐在矮石上,聚精会神地冥想了一会儿,才甩开鱼竿。
中间换了几次鱼钩,一上午的工夫,就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