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学渣被逼考科举 >

第91章

学渣被逼考科举-第91章

小说: 学渣被逼考科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想到那么多的金银财宝,他们心里还是痛得很,舍不得。
  有人试探着问道:“程知府,云州府手头该松了,光买耕牛与农具,应当花不了这般多的钱财,程知府可是要拿去购买粮食,缴今年的税粮?”
  程子安神色自若道:“不,拿来修水利。”
  大家不解,道:“水利?”
  程子安道:“粮食短缺是长久的问题,受限于种子,粪肥,耕种力,天气。前三者中,粪肥勉强好解决些,种子与耕种力,一时难以提高。对于天气来说,天威莫测,听起来最是难解,倒是可以对付一二。修建沟渠,防止洪涝灾害,能减少些损失。”
  “修建沟渠,征召民夫服徭役就是,哪须得钱财?”
  程子安哦了声,道:“伍县令,你家的老牛,累得躺在地上都口吐白沫,喘粗气了,你可还会给它套上枷,让它下地犁地?”
  伍县令尴尬了下,心道这些穷苦的百姓向来如此,谁叫他们命不好,投生在穷苦之家。
  累死累活,挣不到糊口的粮食,是他们太笨,有本事就去考科举,考中之后做官,就能享受荣华富贵了。
  伍县令道:“朝廷向来有规定,粮税,服徭役,缴纳人头税等等,这是他们应做之事。程知府好心暂且免了赋税,难道服徭役时,还要供给他们饭食?”
  程子安想笑,但他没笑出来,问道:“伍县令饿不饿?”
  今日太忙,已经过了午饭时辰,伍县令先前没察觉道,听到程子安一问,不由得感到肚皮空空,道:“下官是有些饿,不过程知府忙,先做正事要紧。”
  程子安笑说好,“你们先去用饭吧,伍县令且先等着,我还有些事情问你。”
  其他人陆陆续续走出值房,伍县令见莫柱子提了食盒进屋,程子安吃了起来,他坐在一旁,闻着莲子汤的清香,肚子便更饿了。
  程子安并没有要招呼他用饭的意思,边吃着饭,边问伍县令一些问题。
  伍县令喝了口薄荷茶,暂时缓解了下,回答着程子安的提问。
  用过午饭,莫柱子收走了食盒,其他县的县令也用过饭进了屋,惟有伍县令一人饿着肚皮,继续议事。
  一下午下来,伍县令喝了一肚皮的薄荷茶,不断跑茅厕。跑到最后,他浑身无力,手都开始发抖。
  天色转暗之后,程子安道:“你们回去福客来吧,伍县令留一下,我还有些事情要与你说。”
  伍县令这时心里明白了些,他感到苦不堪言,莫柱子又送了食盒进屋,揭开食盒,炊饼的气味飘散,实在是受不住了,心跳得飞快。
  程子安净手过后,拿起炊饼撕开,慢悠悠吃着。
  伍县令白着脸,起身长长作揖下去,道:“程知府,下官知错,还请程知府大人大量,莫要与下官一般见识。”
  程子安咦了声,道:“伍县令何错之有?”
  伍县令挣扎了下,硬着头皮道:“百姓吃不饱饭,身子瘦弱,实在经受不起徭役之苦。”
  程子安唔了声,笑了起来,笑意却不达眼底,眼神冰冷,道:“平民百姓不是人,他们是牲畜,是奴隶,这是他们应得的,是他们的命不好,死活与人何干?”
  伍县令冷汗直下,惶恐不安地道:“程知府一心为百姓着想,是下官见识浅薄,程知府莫要怪罪。”
  程子安感到意兴阑珊,挥挥手道:“你回去吧。”
  伍县令如释重负,赶紧作揖施礼,慌忙转身往外走去,捂着空荡荡的肚皮,招来等候着的师爷,厉声道:“快些回福客来,让他们不拘什么饭菜,抓紧送一份上来!”
  师爷不知发生了何事,忙不迭向福客来跑去。
  伍县令喘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苦不堪言小声嘀咕道:“哎哟,真是恶煞老夫!瞧上去年纪轻轻,生得又俊美,竟然这般多能折腾人的手段!”
  先要彻底改变云州府的现状,除非打破官绅不平等的制度,还有粮食亩产提高,百姓能吃饱饭,大周能免除各种对种地百姓征收的赋税,包括粮食,人头税,徭役等等。
  哪一样都难,程子安现在要做的,是将云州府仅有的劳动力保存下来,先让他们活下去。
  收缴来的钱财,除了买粮食应对各种饥荒,灾害,支付民夫服徭役的口粮,还要留存一部分,作为后面启动的免费学堂资金。
  买粮也不能随便买,要是大手笔粮食购入,会造成粮食价钱上涨,谷贱伤农,谷丰亦伤农。
  这中间受到影响的,还有一部分城内无地,靠着做小买卖买粮吃的小商户。
  各县的县令随着程子安一起,带着善于种地的老农一起,顶着太阳下地,学习种植之道。
  苏钱粮与庆川,莫柱子等人,一同被派了出去,与往常那样前去各州府,购买农具耕牛。
  至于种子,程子安给周边的州府知府写了信,与他们更换种子。
  小麦的麦种乃是从收割回来的小麦中,选取最饱满的留下来,作为来年的种子。
  种子需要不断迭代,以现在的水平做不到,程子安只能选取了调换种粮的办法,稍微做出改进。
  相邻的两个州府很快来了回信,痛快地答应了交换。
  程子安再将此事安排了下去,吩咐各县各户收取的新粮,选取一部分出来,如数登记在册,还回来的麦种,再照着原来的斤两,如数还给他们留作种子。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程子安报以重大期望,准备拿来替代一部分口粮的芋头成熟,准备收取。
  这天,程子安带着各县县令与老农们,来到了老张的村子羊角村。
  地里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草木逐渐泛黄,芋头叶片的边缘也开始由浓绿,围上了一圈黄色的边。
  得到消息的方老丈等人,早早就在村口等着,见到他们一行前来,赶紧上前见礼。
  程子安笑着颔首,道:“方老丈无需多礼,别耽误了时辰。”
  方老丈应是,招呼着身后的汉子妇人们,道:“听好了,下锄挖的时候,要仔细些,别伤了芋头!”
  谢县令已经来过一次,他倒是没多大反应。其余人皆很是好奇,他们都吃过芋头,不懂为何程子安这般大动干戈。
  来到了河滩边,方老丈选好方向,扬起出头挖了下去,小心翼翼弄开土,沿着旁边连挖了几锄,芋头整颗被挖了出来。
  方老丈握着一颗被伤了皮的小芋头,很是惭愧地道:“对不住,小的挖伤了一颗。”
  程子安仔细盯着硕大的芋头,与旁边的一些小芋头,头也不抬道:“没事,再继续,将一亩地挖完,清理过泥土后过称。”
  方老丈赶紧应了,丢下芋头,前去继续挖。其余人也跟着挥舞锄头忙碌,妇人们帮着仔细清理泥土,放进箩筐中。
  待到一亩地挖完,开始过称。
  程子安屏住了呼吸,等着最后的亩产数据。
  其他县令们见到程子安难得的严肃,望着装满的箩筐,明白了些什么,情不自禁激动不已,满怀期待盯着秤。
  作者有话说:


第127章 127 一百二十七章
  ◎无◎
  最终; 记账的程箴仔细算了又算,猛地抬起头,面上同样是难掩的激动; 喊道:“一亩地的芋头; 共计七百三十斤!”
  所有人都盯着程箴,空气像是凝固了般; 现场鸦雀无声。
  程箴呆了下; 禁不住看向程子安。
  程子安面无表情; 一时看不出什么情绪。
  谢县令哆嗦着,嘶声力竭道:“七百三十斤?!”
  “七百三十斤?!”
  接连二三的难以置信声音响起,怀疑过后,便是兴奋地欢呼。
  方老丈蹲在地上,手扶着锄头把; 满是泥土皲裂枯瘦的手,不断抹着脸上的泪。
  七百三十斤,哪怕除掉泥土,根须; 芋头皮,满打满算; 至少能净得六百斤的芋头!
  在风调雨顺年间; 大周鱼米之乡的江南,一亩地,或者一亩稻田; 最高粮食产量也不过三百七八十斤。
  这三百七八十斤; 还要除掉七成到八成的壳。芋头的皮只有薄薄一层; 无需晒干; 一百斤洗干净的芋头; 有九十五斤能吃。
  程子安看着他们的欢欣鼓舞,他当然也高兴。
  芋头绵软易消化,营养丰富,产量高。
  程子安不清楚在粮食产量低的年间,为何没能当做主食大力推广种植。
  除了不易保存之外,程子安估计还有别的原因,他跟着下了一段时日的地,了解到芋头喜欢湿润肥沃的土壤,有些干旱之地,灌溉难,不适合种植。
  除此之外,定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病虫害,芋头种的更新换代等等。
  谢县令急急凑上前,拱手道:“恭喜程知府,贺喜程知府,这可是天大的功绩啊!程知府将此事写折子禀报朝廷,圣上定会龙心大悦,程知府凭着此功劳,就能被铭记千古!”
  高县令伍县令他们不甘落后,谄媚地上前,纷纷恭喜道贺。
  程子安对这种做派作风,感到很是眼熟,那股喜悦一下就没了,惟余无尽的悲凉。
  好大喜功,祥瑞,溜须拍马,升迁,高官厚禄。
  程子安实在没心情搭理他们,对方老丈道:“继续挖,分开地段计数,看哪种地的产量最低,哪种最高,最后分析缘由。你们,”
  他看向跟来的各县种地好手,“你们前去学习,有不懂之处就问,方老丈,你们将所知道的,悉数教给他们。”
  大家又被震惊了,这可是芋头,高产的芋头,能填饱肚皮的芋头,哪能就随随便便教给了这些种地的庄稼汉?
  何况,还没回禀给朝廷,要是被别的州府得知了去,这份功劳岂不是被抢了?
  就是要教,也要教给能信任之人,让他们签卖身契,赏赐他们几个大钱,自己的庄子先耕种,赚了功劳,再赚大钱!
  谢县令损失了大笔的银子,他还有庄子,打算让佃农们都将田地全部拿来种芋头,顿时急了,上前一步,道:“程知府,此事不妥啊!”
  程子安面色冰冷,道:“我知道你的不妥,功劳与钱财还没赚到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传了出去。”
  谢县令愣住,既然程子安都清楚,他为何还这般做?
  程子安瞥了谢县令一眼,朗声道:“你们听清楚了,耕种小麦的地,明年依旧耕种小麦,不许全改种芋头。”
  伍县令道:“下官知晓程知府谨慎,打算一步步来。可下官不明白,既然程知府做了此种打算,为何又让我们来学习?”
  程子安道:“让你们来学习,是要让你们将空置,比如河滩,沟渠边的空地利用起来。除此之外,要拿出一部分田地做试种,不同土壤,施肥,虫害等等,皆要如实记录。看最后的收成如何,以及种植一两年之后,土壤会变得如何,再做详尽的安排。芋头并非突然出现,以前为何没能到处都种,这里面肯定有缘由。你们谁能保证,只要种芋头,就能得到丰收?要是收成不好,土地还被种坏了,到那时,你们要如何收场?”
  众人那颗火热的心,被程子安兜头的一盆凉水下来,浇灭了大半。
  程子安眼神扫过去,厉声道:“要是贸然大范围种植,就是一个字:死!”
  大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
  谢县令耷拉下了脑袋,想了想,装着胆子道:“程知府,休说云州府,就是全大周的粮食亩产也就这般了,好不容易得了高产的芋头,还不一定能成。程知府,来年的欠税,莫非还要问我们自掏腰包补齐不成?”
  程子安淡淡道:“你们只要不伸手,拿不该拿的,朝廷那边,我自会顶着。”
  听到程子安表了态,大家心头微松。
  程子安总不会在云州府做一辈子的知府,他们就算升迁无望,待到程子安调离之后,再想法子就是。
  中午就吃烤芋头,程子安让村民选了挖坏的芋头,在地头分开几个火堆,将芋头扔进去烤。
  芋头烤熟之后香喷喷,软糯可口,众人坐在树荫下,吃得还挺欢快。
  宁县令坐在了程子安的身边,他也不怕烫,连着吃了两个芋头下肚,咂摸着嘴里的滋味,感慨地道:“以前下官也吃过芋头,房前屋后会种上几颗,平时拿来添一碗菜吃,谁都没想拿来替代米面。下官觉着,程知府考虑得周全,里面定有缘由。下官先前在一旁看着,虽都是河滩边,不同的地,收成不一样,有高有低。大周天下如此大,就是云州府,土地也一部样,遇到天干一些,种小麦还能有几颗收成,种芋头就不一定了。”
  程子安道:“宁县令观察得仔细,我也是这般考虑。除了土地之外,还有种子,芋头不好保存,朝廷常平仓需要粮食储存,以应对各种饥荒,打仗等等。圣上与朝廷都会有考量,种植芋头,我打算拿来填补一部分粮食短缺的问题。三台县也如此,宁县令你要多看这些,以后回去酌情让百姓栽种。”
  宁县令应是,忧心忡忡道:“既然芋头不好保存,到了来年,地窖存储的芋头种,不知还能剩下多少,可够耕种?”
  程子安也不清楚,沉吟了下,道:“不行的话,就从南方气候炎热之地购置种子。”
  大周最炎热之地,当属于与南召接壤的吉州,离云州府约莫有五千里的路途。
  宁县令道:“吉州府不一定种植了那般多的芋头,加之路途遥远,送过来路上会坏掉不少。这运来的种子价钱,只怕得要天价了!”
  程子安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道:“要做几手打算,保证有足够的芋头种子。从吉州运来的芋头种,就算价钱高,我相信第一年,收成肯定还不错。银子不能吃,芋头能吃,眼下不能计较成本。另外,云州府也要想法子,能有足够的芋头种,比如温棚,一茬茬耕种,来年的种子就有了。”
  世家豪族的庄子有温棚,京郊亦有,大冬天能吃到水灵灵的新鲜菜蔬,比燕窝鱼翅还要金贵,都是钱财换来。
  宁县令听到程子安要将银子花在发给百姓的芋头种上,斟酌了下,终是忍不住问道:“程知府,这般多的钱财,府衙可承担得起?”
  程子安道:“这些都在芋头坏掉,不够明年种子的前提下做出的预计,今年先搭温棚,种上一批,柴禾花销少,不算太贵。地窖存储芋头坏掉的话,明年也能得出一些经验,改善储藏的方法。”
  百姓的经验丰富,远超过农书上的记载。识字的百姓极少,一辈子都没看过农书,他们照样会看天气,知道在何时耕种,收割。
  以前没人重视过他们,向他们去学习,诗词策论文章中,遍寻不着能真正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连续收了两天的芋头,程子安算了下平均亩产,大致在六百五十斤左右。
  选出坏掉与母芋头,其余的全部储存在了地窖中。
  各县县令回了辖下,将本县好的芋头收集起来存储,作为来年的种子。
  另一边,向百姓拿了饱满的小麦,前去临近的州府换种子。
  程子安则马不停蹄,前去了党山县,亲自勘察后,再次写了折子进京。
  承庆殿内。
  圣上放下手上的折子,抬头看向躬身肃立在一旁的许侍中,呵呵笑了几声。
  许侍中不敢抬头,道:“圣上可是有吩咐?”
  圣上恼怒地道:“你瞧这个程子安,成日尽给我生事。云州府好好的十一个县,他偏生要拆掉,变成九个县!”
  朝堂上的事情,许侍中从不敢多言,闻言只是赔笑。
  圣上再拿起吏部呈上来的派官名册,脸色阴沉了几分,道:“怪不得如此,云州府真是成了香饽饽啊!”
  放下派官名册,圣上低头沉思,这时,章尚书请求觐见。
  圣上传了章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