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说:
加更在十二点
第160章
“晓松; 拿人家大娘的衣裳,是不对的。”
张寡妇教育着儿子。
“你少管我,我爱干啥就干啥。”
张晓松甩开了他妈的拉着他的胳膊; 把他妈甩到了地上; 一旁的小花嘴唇紧抿; 看着他大哥的背影,忍不住攒紧了小小的拳头。
“妈,你起来。”
小花想把他妈从地上拉起来,可他力气太小了。
“小花; 妈没事。”
张寡妇从地上站了起来,她真是不知道拿这个大儿子咋办才好了; 自从丈夫去世,他就越来越不听她的话; 只听他奶奶的。
她已经尽量在弥补没有父亲的他了; 她感觉很愧疚; 对孩子的愧疚,都是她没本事,才让他们跟着她吃苦。
过了几天; 姜苗家的炕已经做好了,花了整整六块钱,胡同里的人都嫌贵; 舍不得请人做,只有杨嫂子家盘了个和姜苗家一样的。
晾了几天,等干了,姜苗和王妈这才搬了回来; 姜苗家这个炕很长; 横着睡几个人都没问题; 孙大娘的老伴手巧,给姜苗编了一张草席,铺在炕上刚刚好。
姜苗嫌硬,又垫了两床被子,当晚就烧了炕,睡到半夜,竟然被活生生热醒了。
这天,刚好也没啥事,姜苗和王妈就去城外砍柴去了,把柴火晒干,留着烧锅烧炕都行,趁这几天天气好。
去城外的路上,见好多去买煤球的人,现在天气冷了,大伙都开始囤煤球了,她们家囤了半屋子的煤球了,这个冬天不用再去买煤球了。
雪天不仅冷路还滑,最好不要出门。
其实姜苗她们每个月的煤球凭证压根不够一次性买这么多的,这多亏了沈三儿,给她寄回来一堆的票证。
“粮食站最近来的那批粮又被人给抢光了,我家就领回来五斤,这够咋吃的啊?供销社的菜价格贵的不行,原来五分钱就能买一斤豆腐,现在要八分钱哪……”
去供销社买菜回来的杨嫂子,和旁边的人抱怨着,走进了胡同里。
张二宝见人来了,连忙若无其事的往外走,杨嫂子见他胳膊里挎着篮子,以为他要去买菜,也没放在心上,打他身边过去了。
他见人回家了,又连忙往回走,站在姜苗家门口,做贼心虚的往四周一个劲的瞅,他之前去过姜苗家一次,不过那是晚上,没找到啥好东西,就橱柜里的半块馍被他拿走了。
他今儿一早就瞅见酒厂厂长的儿媳妇和她那个老姨出门了,看样子,没有个个把时间回不来,就在他准备翻墙的时候,身后突然冷不丁的响起了王大爷的声音,
“张二宝,你在人家女同志家门口干啥子?”
张二宝吓的魂都快飞了,一扭头见是王大爷,
“王大爷,你干啥啊,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吓死个人,我没干啥啊,我就站这歇歇。”
张二宝慌张的不行,眼神乱飘。
“你歇个锤子,告诉王大爷,你这小子是不是想干坏事?”
王大爷背着手,弯着腰,就仿佛那街道干部似的。
“干啥坏事啊?你这老头,不好好在家呆着,出门干啥?我张二宝那可是三好青年,能干啥坏事啊?”
王大爷才不信他的鬼话,撇了撇嘴,
“你可拉倒吧,就你还三好青年,我告诉你,王大爷盯上你了,你休想干坏事。”
“你这老头,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你盯我干啥?我可是个好人……算了,我张二宝懒的和你计较。”
张二宝提起自己的空篮子,就要走,被王大爷拦住给教育了一顿。
“张二宝,大爷劝你别干坏事,好好做人,做个正直的人,做个不偷鸡摸狗的人……”
“你这说的都哪跟哪啊,我听不懂,我张二宝就是个正直的人……你别拦我,我要回家给我媳妇做饭去了。”
张二宝面上强装镇定,可一个劲的咽唾沫。
“去吧,王大爷专瞅着你哪。”
王大爷放下了胳膊,让张二宝走了,张二宝脚步慌乱的不行,今天真是出师不利,碰上个管闲事的王大爷,他以前也不是那爱管闲事的人啊……
王大爷这个人,提起来就让人想笑,是个老无赖。
……
姜苗和王妈拉着柴火进了巷子,大老远就看到一个背着手的背影,她怎么瞅着像王大爷。
“这不是江云吗?”
正在给人送煤球的江云,一抬头就见许久未见的于燕站在门口,她的脸色顿时白了,于燕她怎么在这?
“这是我舅舅家,我们正在这开读书会哪,江云,你也一块来吧。”
“我还是不去了,我家里还有事哪。”
江云现在只想赶快把车上的煤球都搬下来,然后拉着车子赶快逃。
“拉煤的同志,能不能麻烦你把煤球帮我搬进来?”
从屋里走出来一个穿蓝褂子的中年妇女。
送煤球的一般都会把煤球帮人家卸到灶房,对方这样说,江云也不能拒绝,只好抱着把卸在地上的煤球,抱在怀里,进屋了。
一进屋,只见一屋子的人,而这些人都是她认识的,甚至有几个男同志还追求过她,她迅速的低下了头,跟着于燕她舅妈去了灶房。
她从灶房刚出来,立马就有一圈人把她给围住了。
“江云原来是你啊?要不是刚刚于燕和我们说,我们真没认出来送煤球的人竟是你……你现在真的在送煤球啊,我还以为是别人胡说的哪,你咋沦落到送煤球了啊?”
“就是,真是想不到,当初眼高于顶,傲的不行的江大小姐,有天竟然会干这种活……”
“你这拉煤球一天能挣几个钱啊?”
在场的人都有点认不出这是当初那个江云了,只见她头包着一块脏兮兮的毛巾,脸上更别提了,穿的衣裳就像那些大娘穿的。
这还是那个只穿上海那边的高档裙子,戴手表,穿运动鞋的江云吗?
这和之前的她,真是不一样,她看着像老了很多似的,当初追求过她的男同志,看到现在的她,脸上都露出了一抹嫌弃。
在场的这些人,他们一个个都穿着毛衣,讲究的很,其实他们一直都没变,变得是江云,现在的江云站在这,显得格格不入,曾经江云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可现在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他们脚上穿的有皮鞋,有运动鞋,而江云则穿了一双黑布鞋,前面还破了个洞,脚指头都有点露出来了,她使劲蜷缩着脚趾……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窘迫,她的脸已经烧的通红通红的了。
最尴尬的境遇,莫过于一身狼狈的出现在曾经那些她瞧不起和巴结的人面前。
“小燕,这是你朋友啊?早知道是你朋友,我就不让她把煤球搬进来了。”
于燕的舅妈热情的给江云拿了一瓶汽水。
“阿姨,我不渴。”
江云摇了摇头,没有接,一个人冲出去,又继续搬起了煤球,把于燕舅妈整的挺尴尬的,她收起了汽水。
“江云,别搬了,你过来说说话,咱们都好长时间没见了。”
于燕说着,就要来拉江云,江云没法子只能在椅子上坐下,她看着面前桌子上摆着一堆她从前连看都不看的零食,垂下头,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肚子也在这个时候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江云,来吃块饼干。”
于燕好心的递给她一块饼干,她为了面子,摇了摇头,嘴硬的说道,
“我不饿,我不想吃。”
于燕见她这样,只好把饼干又放了回去。
坐在沙发上的这些人,都打量着如今的江云。
江云被看的难堪极了,她只想赶快离开这。
“于燕,我家真有事,我要走了。”
江云站起来就要走,被于燕的舅妈给拦住了,
“你是小燕的朋友,我多给你点钱,真是麻烦你来送煤球了。”
江云看着递过来的钱,感觉比被人扇了两巴掌还难受,这把她当啥了?当成了要饭的吗?
“阿姨,不用,我家不缺这点钱。”
江云把属于自己该拿的钱拿了,然后逃命似的出了屋子,于燕的舅妈还拿出两双旧鞋不由分说的塞给了她。
还是八成新的运动鞋,她一早就注意到她的鞋子漏脚趾了,这么冷的天,还穿单布鞋,真是够可怜的……
江云拉着空车,没有再去送煤球,她的脸到现在还热着哪,把于燕她舅妈施舍给她的那两双旧鞋,她拿起来扔到了路边的臭水沟里。
今天的她在那里受到了这辈子最大的羞辱……
她失魂落魄的回到家后,就听屋里的宋婷说,
“是小云回来了吗?妈饿了……”
江云听着耳边宋婷的声音,看着院子里那一堆还没来的洗的衣裳和床单,她还洗不上她尿的……
她从没有像这一刻如此不想听到宋婷的声音,她听到甚至都忍不住想吐……她厌恶,她恶心……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接她妈宋婷的话,而是坐在院子里,整个人麻木的像是失去了生命似的。
她没有尊严了,她的尊严在于燕那里已经碎成渣子了,在她爸出了那事,她和宋婷搬出来住后,她的自尊心一天比一天的强,可现在她连这个东西都没有了。
她现在甚至都不敢回想,不敢回想那些人看到她,脸上的嫌弃,鄙夷,奚落……这是她活了二十二年,最大的噩梦。
江云一直提心吊胆的维持着,拉煤球故意不去以前的熟人家,可她千算万算还是没有躲过去。
她痛苦的已经哭不出来了,耳边还不断传来宋婷的声音,她受不了了,她想摆脱她,摆脱这种日子……
……
不知不觉中,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了。
姜苗和王妈还有老李坐在堂屋里,仨人围着个炉子,满屋子飘着红薯的香甜味,还有土豆的焦香。
她们正在烤红薯,顺便把土豆也烤了,红薯正在滋滋的沿着缝隙往外冒着糖水……
这红薯和土豆是老李带来的,他不知道从哪弄的,今儿一早背着个袋子,过来了,姜苗已经好多天没见他了,他下乡淘古董去了。
有的时候一去都是半个月,这次不算长,五六天就回来了,他拿着淘来的宝贝来姜苗这显摆。
“这是宋代的?这不和平常的碗没啥两样吗?”
姜苗看着手里普普通通的碗,有点不信,这样的碗,外面多的是,她记得国营饭店盛馄饨用的就是这样的。
“你个白脖,这是正儿八经的哥窑。”
老李见姜苗不识货,气的不行。
“这是我用半袋子小米换来的。”
姜苗咳嗽了一声,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她在这方面确实是个白脖。
“这咋看啊?”
姜苗向老李请教。
“叫声师傅,就教你。”
老李还摆起了谱,他之前想学英语,就拜了姜苗为师,他也想让姜苗拜他。
姜苗也不矫情,用筷子插起一个开裂流糖水的红薯,双手抱拳,
“师傅。”
“好徒儿。”
老李乐开了花,喜滋滋的把红薯接了过来。
“以后,咱俩各论各的,你是我师傅,我是你师傅。”
他终于扬眉吐气了,一边吃着烫嘴的红薯,一边教着姜苗如何辨别哥窑。
王妈在一旁翻着火堆里的栗子,瞧着这拜了各自当师傅的俩人,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第161章
悄无声息中年关将至。
姜苗穿着王妈给她做的花棉袄; 供销社买的棉鞋,脖子上还围了一条红毛巾,编著两个麻花辫; 要多土都有土; 原本王妈想用蓝色的布给她做棉袄; 姜苗非让用一块碎花的布,说看着热闹。
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大清早的胡同里的人就起来铲雪,姜苗每次都是最后一个; 王妈不让她铲雪,可她想伸展下筋骨。
可每次都是铲两下; 就倚在门框上磕起了瓜子,和人唠嗑。
“瞅见没; 懒蛋蛋一个; 都啥时候了才起来; 咱这雪都铲一半了,她要是再晚起来会,她家门口的雪我看不用铲就化了。”
赵大娘和张婶子凑在一起对姜苗指指点点的。
“我看她正巴不得哪; 才铲几下,就撂挑子不铲了,整天那嘴就没闲过; 不是磕个瓜子就是吃啥核桃花生的,她这样的,又懒又馋,人家酒厂厂长的儿子是咋相上她的?”
张婶子纳闷的不行; 在她眼里; 这个小姜除了那张脸长的好看外; 其他都是毛病,不仅心肠冷,嘴巴还特别的坏。
住在张寡妇隔壁的胡大娘也在门口铲雪,偷偷的往赵大娘和张婶子那瞥了好几眼,觉得她们俩是在说她的坏话。
自打上次她和赵大娘因为她孙子偷她裤衩的事掐过架后,俩人一直都没搭理对方,走在路上也装作不认识似的。
“小姜,你家年货都置办齐全了没?”
杨嫂子凑了过来问姜苗。
姜苗刚刚正在和张寡妇说着办年货的事哪。
“除了炮仗还没有买,其他的都差不多了。”
“别看你爱人不在家,你和你老姨只有俩人,这动作倒快,我家五口人,到现在东西还没买齐哪,这两天供销社人太多了,让我家男人去买条子肉,去了几次都没挤进去。”
过年这段时间,供销社的东西多了起来,上边说了,不管咋样,都让大伙过个好年,即使这饥荒还没过去。
“过年置办啥啊,去年过年厂子里还给每个人发一条子猪肉,今年连个肉腥都没见。”
孙大娘抱怨道,她儿子在面包厂,昨天下班回来,把厂子里发的东西拿回来了,一张细粮票,一包红糖,一个大白菜还有两斤粉条。
“就是,我家男人去年他们厂子里还给每个人发两条咸鱼,今年就两斤豆腐,一斤冰糖,四个大萝卜。”
杨嫂子提起这事,就来气,原本还指望厂子里发点肉啥的,过个好年,现在别说肉了,连个鸡蛋都没有,人家家具厂还给工人发的有鸡蛋哪,甭管鸡蛋多少,总是个意思。
一旁的张寡妇听着她们说这些,心里羡慕的不行,她在鞋厂上班,厂子里只给每个人发了几个土豆。
姜苗倒是不愁,像鸡蛋,粉条,大白菜啥的,昨个她公公沈文清给她带了一袋子,还给她拿过来一条五花肉,还有三盒上海那边的高档点心。
沈三儿也寄回来两个大包裹,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还有两个铁盒子装的巧克力,里面还装了两个新年红包,一个是给王妈的,一个是给她的。
王妈脖子上戴的那条羊毛围巾,就是沈三儿寄过来的,知道她老寒腿,还寄过来很多膏药以及营养品,送给姜苗的是一条很贵气的珍珠项链。
姜苗屋里桌子上摆的那些擦脸膏啥的,都是他寄过来的高档货,一到冬天,姜苗身上就起干皮,蛤蜊油不要钱似的往身上抹。
“小姜,你爱人他啥时候回来啊?”
杨嫂子忍不住看向姜苗,这小姜的爱人,自打结婚,她就没怎么见过他,他也一直不在家,听小姜说,他的工作是在外地。
这眼瞅着小姜的肚子也大了,马上又要过年了,说啥也该回来看看。
“他过几天就回来了。”
其实他过年不一定能回来,那里发生了一些事,他被困住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往后他们还有无数个新年要在一起过哪,不急在这一时,反正她在家里有王妈,她们两个人哪,不像他,一个人在京城,形单影只的。
姜苗回家的时候,就见王妈正在切胡萝卜丝,案板上已经放了许多的盆子,准备炸丸子,有腌好的鸡肉丸子,葱花馍丸子,胡萝卜丸子,梅干菜肉末丸子……
一到过年,就炸丸子,包饺子,是林城这边的传统。
姜苗在一边帮忙打下手,小傻狗在灶台前面烧着过,它现在已经被训练出来了,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