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国公府的小媳妇 >

第14章

国公府的小媳妇-第14章

小说: 国公府的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宁对此司空见惯,身子动也不动。
  孙希也觉卢静汀说话过分,不想帮她,就站在原地不动。
  卢静汀的大丫鬟翠珠眼见自家主人要被卢静璇打到脸,吓得赶紧冲到卢静汀前面,用身体护主。
  卢静璇的大丫鬟云桑也不甘示弱,上前一把拉倒翠珠,卢静璇瞅准时机越过云桑,“啪”的一巴掌打在卢静汀左脸上,白嫩的小脸蛋,通红五个手指印。
  卢静汀捂住脸,哭着跑了出去。
  孙宁冷笑一声:“一个姨娘养的,值得你亲自下手打她吗?也不怕脏了自己的手。”
  “这贱蹄仗着父亲宠她,下人们谁敢动她?甘姨娘的手段,她们都怕了。”卢静璇怒气未消,大声咒骂卢静汀。
  孙希看着这与自家截然不同的嫡庶姊妹相处氛围,不禁感慨万千。
  摊上不省事的姨娘,嫡出的女儿还要受庶女的气。
  孙宁安慰地拍拍卢静璇的背,让她再不要生气,气大伤身。
  转头责骂孙希:“你好端端的提什么崔子期,让那卢静汀借机讽刺璇姐姐。”
  孙希大感冤枉,她哪里知道会造成这种局面。
  但此刻卢静璇正在气头上,她也不好火上浇油,只好道:“璇表姐,是我不好,不该提起那可恶的崔子期。”骂崔然,她很顺口。
  卢静璇见孙希脸满委屈,知道此事不能怪她,怪只怪卢静汀那贱人见缝插针地羞辱她。
  她伸手捏捏孙希的小圆脸,说:“此事不怪你,我和卢静汀积怨已久,我早就想揍她了。”揍这字,卢静璇说得特别恶狠狠。捏在孙希脸上的手,不自觉也跟着她的心情,使了恨毒的劲。
  孙希脸颊被捏得发疼,心里痛骂崔然这祸害,让她无端遭受池鱼之殃。
  此刻庆国公府外书房,崔然的书童庆喜,看着主人右眼通红,心疼害怕得直流眼泪:“公子这是怎么了?这小人回去该怎么交代啊,老夫人非打死我不可。”
  崔然气冲冲道:“别嚎哭了,快拿药膏出来,我回府自会与祖母说明缘由,不让她打你。”
  庆喜小心地给崔然眼周围上药,崔然突然没来由的打了几个喷嚏。
  庆喜怕崔然着了凉,吩咐随行的小厮来旺去包裹里拿件大氅给崔然披上。
  又让小丫头给崔然上姜汤驱寒。
  崔然闭目养神,胸口一阵阵揪着疼,深藏许久的隐痛,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孙府众人回伯府的马车上,卢敏一行人心思各异。
  孙宁担心自己明年及笄,不知父母给他寻的夫君会是何人,若是夫妻不睦,小妾得宠,自己又该如何自处。高嫁下嫁,各有利弊,真是难以取舍。
  卢敏一心想着要给孙宁找一个家世好、人品好、相貌好的公侯家子弟,最好是嫡长子或者嫡长孙,不管承袭爵位还是恩荫入仕,那都是家族头一份。但这些,都还要托她嫂子的门路,不免有点心烦气躁。
  孙希揪心着自己的香囊还在崔然手里,他们家的人,处处透着古怪,过些天上定国公府做客,也不知道能不能‘全须全尾’的出来。
  孙云一跃而成忠勇伯府嫡长子,身价飞升,今日在外祖父家外书房,他又遇到定国公府的小公爷,他问了他是否有意向考取进士科。
  谁知崔然说他多半不会,因为他们家可世袭定国公,且恩荫得来的官位也不会低,无须再去进士科走千军万马独木桥。
  孙云觉得也对,心想自己现在也有忠勇伯的爵位可承袭。
  但他又想起父亲的教诲,自己刻苦攻读,科考多年,现在放弃,实在可惜。
  再说有进士身份加持,在官场上也更受人尊重。


第32章 活色生香定国府
  自那日与定国公府的崔夫人约了去她家,卢氏便一直心怀忐忑,心中太多疑团未解。
  但她还放不下脸面去和她嫂子求和,母亲那边又没传来消息。
  眼看赴约时日渐近,卢氏日益不安。
  孙希却日渐自在,她一向豁达,既然事情没有答案,那就不妨先放下,船到桥头自然直。
  定国公府派过来接她们的马车是巳初三刻到的,卢敏正好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
  到崔府的时候,已是隅中。
  卢氏和孙希下了马车,从偏门进去,早有婆子备了软轿,孙希暗暗观察崔府众人看她的神态,却发现都没有什么异常的。
  待到了一处垂花门,婆子便掀了轿帘,扶卢氏孙希下轿,崔夫人早在门口等着了。
  卢氏脸上都是笑,走上前去和崔夫人道:“劳你在此久候,我怎么过意得去。”
  “贵客盈门,我没在大门迎接,已是失礼了。”崔夫人笑着对卢氏道,眼神却不经意地往孙希身上飘。
  崔夫人这话,其实是虚晃自谦,有爵之家的正大门,一般不常开,除非有重大丧喜事或位高尊者临门。
  崔夫人亲自在垂花门迎接,已是对卢氏的重视了。
  卢氏笑道:“崔夫人言重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崔夫人便道:“快到午时了,我已命人备了午饭,我们先去用膳。”
  卢氏谦让了几回,便跟着崔夫人到了一处院落。
  孙希一路跟着走来,觉得定国公府的园林和庆国公府相比,多了几分富丽与庄重。
  进了院门,迎面一带翠嶂挡住视线。
  走过去,便是林荫小道。两侧藤萝掩映,怪石成林,逸趣横生。
  崔夫人带着卢敏等人来到一处四周环水的大凉亭,亭上匾额写着“湖心亭”,已有婆子丫鬟在那摆放茶匙碗筷。
  崔夫人介绍道:“这便是我们家的伽蓝湖。先祖在湖上盖了湖心亭。今日我们在亭中用膳,顺道观赏湖中风景,岂不乐哉。”
  湖心亭,亭如其名,在伽蓝湖中心,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从远处看去似凌空欲飞状。
  亭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有四根,全是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匾额红底鎏金。
  卢氏微笑着道谢:“崔夫人用心了。”
  “一会儿还有些小玩意献上,卢姐姐到时候莫见笑。”崔夫人笑意盈盈道。
  卢氏惭愧道:“崔夫人说笑了,你这般用心,倒叫我们过意不去。”
  “卢姐姐莫要客气,您若不嫌弃,你我姐妹相称,岂不亲切?”崔夫人一双清眸热烈真挚。
  卢氏此时虽心有疑惑,但想着这点小称呼还要推辞,不免无礼,于是道:“妹妹这般待我,我只好托大,当你一声姐姐了。”
  崔夫人似乎很开心,她看向卢氏身后的孙希,招手让她过来,因还在大伯丧期,孙希今日,依旧穿的朴素。
  她从怀里拿出一个赤金长命锁,锁的上方是吉祥云图头,下方是蝙蝠,两旁是吉祥花卉,中间写着长命百岁四字。
  她小心将锁地挂在孙希的脖子上,一边说:“上次初见,我也没带什么礼物,这个长命锁,还望姐姐一定要收下。”
  孙希甚至觉得崔夫人的语气,带着一丝恳求和讨好,她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卢氏不好意思道:“妹妹这般多礼,以后切莫再如此了。”
  孙希对着崔夫人屈膝福了福,“谢谢崔夫人厚礼。”
  三人落了座,崔夫人对着旁边的妈妈使了个眼色,那妈妈拍拍手,她下首的大丫鬟便喊道:“有请茶博士。”
  过了半盏茶不到的时间,上来一个中年妇人,她屈膝对着崔氏等行了礼。
  崔夫人笑道:“林博士不必多礼。卢姐姐不知,为了请到她,可费了我不少人情。
  孙希心想这就是大周朝的茶艺师吧?
  班女夫子曾在课堂上讲过大周朝的茶艺。
  饮茶之风,在大周朝十分盛行,文人学士品茶,妙趣横生。
  周朝人饮茶,讲究观色、选水、闻香、品味。
  只不知这茶博士,有何高等技艺,这般难请。
  崔夫人摆摆手,示意茶博士开始。
  只见那中年妇人先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放置于四个黑瓷盏中,先冲少量沸水,调匀成茶膏,再一边注沸水,一边用茶宪打击、搅拌。
  崔夫人笑着问孙希:“希姐儿可有学过茶道?”
  “班夫子曾教过一些,但我只记得皮毛。”孙希小心道。吹牛不可取,这是她一贯为人宗旨。
  崔夫人似乎很惊讶:“可是名动天下的班暝班女夫子?”
  “是的。”孙希如实回答。
  “你们家能请到她,真是不简单。”崔氏由衷赞道。
  “也因我家老太太跟她家有些渊源,这才请到的。”卢氏谦虚道。
  “班女夫子出身少师府,自小便有贤名。想来她教授的茶道,定另有高论。”崔夫人道。
  这高帽压下来,孙希不说点什么,就要给班夫子丢脸了。
  卢氏笑道:“希姐儿才上了一年学堂,还什么都不懂,崔妹妹莫见笑才好。”
  “我们自家人,一起玩笑说说,什么要紧。希姐儿,你说说看?”崔夫人笑着说道。
  “我也想听听笑笑妹妹的点茶高论。”忽闻的一声少年郎的清脆声音,众人转过头,见崔然正往湖心亭走来。
  待他走近,孙希见他右眼淤青一片,不免有点心虚。
  崔夫人笑道:“前几日我们家子期摔倒了,不小心磕到眼睛,现在还没好呢。这样子便出来见客,真是没有规矩。”最后一句,她语带埋怨,对着崔然说的。
  谁知崔然却道:“笑笑妹妹和我是老熟人了,不会介意的,是吧?”
  孙希尴尬极了,只好打讪讪道:“子期哥哥眼睛肿了,还是这般好看。”
  崔然乐得大笑:“难得妹妹夸我,一会儿带你去文昌阁,多选点好书带回去。”
  崔夫人也乐得眉开眼笑:“卢姐姐,你看这两孩子真是投缘。”
  卢氏抿嘴一笑,心内大喜:“你们家小公爷为人温厚有礼,谁人不喜欢?”
  孙希知道卢氏想要自己跟小公爷有个总角之情,将来议亲,有个备选。
  她腹诽卢氏真是想得过早。
  “妹妹说说看,班夫子教了什么茶道?”崔然笑嘻嘻道。


第33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孙希迎上崔然的清眸,心想是时候展现自己真正的技术,来敲山震虎一番了。
  她清了清嗓子道:“《茶录论茶》有云:茶色贵白。但要做到纯白,尤其不易。煮茶时火候不足,或压榨时去汁未尽,茶色就会偏于灰白。”
  “采摘不及时,茶色会偏黄白;烘焙茶饼过头了,茶色又会偏红。故龙团胜雪,乃茶之极品。”
  “茶之选水,当然以清轻甘洁为美,泉水为上,井水次之,江河水又次之。而泉水之最,当属惠山泉。”
  崔氏面露赞赏,想不到一个五岁女娃,竟能知道这许多。
  卢氏也很是骄傲,打算回去好好奖励小女儿一番。
  崔然却道:“妹妹照本宣科,自己可有什么见解?”
  孙希神情一滞,忽想起上学时背的一首绝句,这个诗人很偏门,不知名,她决定赌一把:“我有次饮茶,写了句诗,子期哥哥可愿一品?”
  “哦,妹妹竟会作诗。”崔然讶然。
  卢氏也很震惊,在她印象中,小女儿于琴棋书画方面,一直兴致了了,更别提作诗。
  “无事偶来成独坐,落花风度煮茶声。”孙希顿了顿道。
  崔氏拍手赞道:“好诗,希姐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情。”
  卢氏心内乐开了花,脸上却只露出欣慰的笑:“妹妹谬赞,只是语句尚算工整罢了。”
  崔然喃喃自语,似还沉浸在诗里的意境。
  “夫人小姐,快来欣赏茶百戏。”一老妈妈朗声道。
  众人都看向那茶博士,只见她不停地打击、搅拌碗里的茶汤,慢慢的,茶面出现了各种奇怪的花纹。
  有的像鸡鸭,有的像狮虎,有的像蟑螂,有的像小花,纤细如画,变化无穷。
  须臾之间,茶汤呈现的画像随即消散不见,令人叹为观止。
  众人正自渍渍称奇,那妇人说道:“奴婢还能将刚才小姐所做诗句,点幻在茶碗之中。”
  “真是好手艺,你若真能做到,我大大有赏。”崔氏笑道。
  那妇人一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她提壶冲茶,边冲边搅,眨眼间连分两碗,每碗茶汤上面,分别出现一句诗。
  崔夫人大夸那茶博士技艺高超,卢氏等也赞赏不已,她吩咐妈妈拿十两金子赏给那茶博士。
  茶博士听了大喜,连连磕头谢赏。
  卢氏孙希大感开了眼界,暗叹这天下之大,能人异士真是层出不穷。
  伽蓝湖畔,松柏长青。
  崔然目光炯炯,盯着孙希胸前的长命锁。
  孙希不自然地直了直上身,浅浅一笑,故作请教:“子期哥哥一直没有说话,在想什么?可是小妹的诗有什么不妥。”
  崔然微窘,侧头道:“妹妹此句意境悠然,视野清奇,是难得的佳句。”
  孙希不意崔然居然如此夸她,大感意外,同时庆幸自己赌对了,清朝举人的诗,果然在大周朝,还无人知晓,额,至少,崔然不知。
  崔夫人见两孩子聊得兴起,招呼道:“快午时了,大伙都饿了吧,我们先用午膳吧。”转头对一直随侍在她身侧的妈妈道:“屈妈妈,吩咐四司六局,照我之前安排的,传膳吧。”
  那妈妈福了福,便下去准备了。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屈妈妈便领着一群丫鬟婆子回来了,人手拎着一只八角食盒,浩浩荡荡,鱼贯而入。
  先有一手臂粗壮的中年妇女抱着一座汉白玉雕成蓬莱仙山式样的插山,放置在黑漆八仙桌上,仆妇们将菜碟子一层层的放上去,食物仿佛置身在瑶池仙林,且错落有致,如一幅好画。
  孙希暗赞好精巧的心思。
  崔夫人笑道:“粗茶淡饭,给姐姐和希姐儿填填肚子罢了。”
  “妹妹花了这许多心思,真是叨扰。明儿开春,一定要来我府上,尝尝我们家从江宁带来的名厨的手艺,虽比不上妹妹府里的,但胜在有江南野趣,妹妹可以尝尝鲜。”
  崔夫人芙蓉脸面,笑得更是灿烂:“那我到时候可要厚着脸皮自己上门了。”
  卢氏见崔氏言语有趣,心里更是喜欢她几分。
  崔然也跟着上前凑趣:“晚辈有幸在府上叨扰过一日,又在老太太屋里用过一顿晚膳,那味道,至今念念不忘。”
  “那便和你母亲一道来。”卢氏笑得灿若桃李。
  “我这儿子跟我一样,是个贪吃的,姐姐放心,到时候他的伙费,我一定另外拿银子补上,必不让姐姐亏空的。”崔夫人很认真地说道。
  卢氏和孙希再也忍不住,拿帕子捂着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孙希心想崔子期只遗传了他娘的皮相,这有趣的灵魂怎么一点没继承到。
  两人又说笑了一回,崔然在旁也插科打诨了几句,崔氏便招呼卢氏等用午膳。
  食不言,寝不语。
  待用完膳,丫鬟们上来给崔氏等洗手漱口净面,一整套动作下来,流畅熨帖,众人皆是敛气屏声。
  崔然站起朝崔夫人和卢氏作了作揖,道:“孙夫人,母亲,你们在此喝茶消消食,我带孙希妹妹去文昌阁找书吧?”
  崔夫人笑道:“是了,希姐儿孝顺,要给祖母找书来的,正事儿可不能耽误。”
  孙希眼带恳求,望着卢氏,谁知卢氏根本没意会到她的意思,反而点头:“子期行事周全,笑笑有他带着,我很放心。”
  崔然摸摸孙希的发包,笑着说道:“孙夫人同意了,你跟我走吧。”
  崔夫人和卢敏两人看着崔然和孙希远去的背影,相互对视,默契一笑。
  崔然领着孙希到了园门前,进了门内,一片江南庭院风情。亭榭曲廊,池桥走廊、叠石假山互为凭借,浑然一体。
  他俩走到一处三层高的阁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