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国公府的小媳妇 >

第29章

国公府的小媳妇-第29章

小说: 国公府的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凝芝扶起她,拍了拍她的手,笑道:“那我就受着了。既拜了我为师,我就先赏徒儿一对镯子吧。”
  说完,她从旁边妈妈手里接过一对镂空嵌宝石金镯子,亲自给孙希带上。
  孙希一脸俏皮,屈膝福了福道:“谢谢师傅。徒儿一定好好学习,万不能丢了师傅的脸。”
  崔凝芝拧了一把她的嫩脸,笑道:“调皮。”
  太夫人见两人相处融洽,很是开心:“好了,你们俩半斤八两,都是皮猴。孙媳妇今儿入族谱,准备一下,该拜祖宗了。”
  孙希见祠堂里跪拜的蒲团和供品早已在她和崔凝芝你来我往中布置好了。
  抱竹从太夫人屋里的容妈妈手里接过线香,分给崔然夫妇俩。
  孙希在崔然身旁亦步亦趋地跟着,恭敬地跪在蒲团上,然后焚香祷告,将线香插入鼎炉,方才礼毕。
  孙希侧脸观察崔然神色,一派从容淡定。
  她心里暗忖他对于刚才自己的表现,可满意否?
  二房李氏这时候走过来,对着太夫人道:“祖母,嘉宁居里已经备好了饭菜。”
  太夫人笑道:“如此,我们便移步嘉熙居,一道用膳吧。”
  众人随行着朝崔府正院走去,孙希跟在崔然三兄弟后面,她身后,跟着李氏,李氏后头,跟着一群艳妆丽服的妇人。
  孙希心想,这些应该都是崔廷的姬妾吧?果然人数众多。
  她眼角余光瞥到处,影影绰绰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但对方气质,分明与她之前见到的大相径庭。
  不及细想,李氏快几步上前,与她并行。
  她小声说道:“大嫂,我与四司六局的人一道布置的饭菜,也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若有不好吃的,尽可与我说,以后我让府里厨房改善。”
  四司六局,原本是前朝秦炀帝的宫廷配置,最初只给皇家服务。
  到了本朝,变成了宫廷和豪门的常设机构。
  所谓四司,即厨司、茶酒司、帐设司、台盘司。
  厨司负责后厨配菜和烹饪;
  茶酒司专管请客和送客;
  帐设司专管搭棚子,撤屏风、铺地毯、摆桌椅;
  台盘司专管端盘子端碗。
  六局,则为果子局、蜜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和排办局。
  果子局专门承办宴席上的果盘;
  蜜饯局专门承办宴席上的甜点;
  菜蔬局专门承办荤素大菜;
  油烛局专管照明和取暖;
  香药局专管收拾香炉和提供醒酒药;
  排办局则专管插花、挂画以及擦桌子摸板凳等清洁和装饰工作。
  四司六局各有负责人统筹。
  孙希笑道:“弟妹有心了,我从侯府带过来很多进补和民间名菜食谱,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研究。”
  孙希见李氏睫毛一闪,侧过脸对着她笑:“大嫂说的是,我虽掌管着崔府的厨司,果子局、蜜饯局和菜蔬局,对于饮食,终究不及大嫂见识广博。听闻申老太太是有名的金舌头,大嫂于她膝下长大,定是深得她老人家真传。”
  民以食为天。
  李氏能从崔夫人手里接掌府里的吃食,怪不得能联合崔凝芝跟谢氏分庭抗礼。
  孙希见人夸她祖母,也不谦虚,笑道:“祖母自是顶级食家,我不过萧规曹随。”
  两人一路寒暄着,很快走到了嘉熙居。
  女眷和男人分开坐席。
  崔然回头跟孙希打招呼:“你在内堂与她们一道用膳吧,我去前头了。”
  孙希很恭顺地嗯了一声。
  待众人入座。
  孙希见崔夫人和李氏立在太夫人身侧,便也很自觉站在一旁,准备服侍布菜。
  (


第69章 多个女人多台戏
  太夫人笑意盈盈,看着她三人道:“连日的喜事,你们也都累了。今天也不必守规矩了,都坐下一道吃吧。”
  孙希和李氏一同望向谢氏。
  谢氏笑着道:“母亲体恤,那我今日就领着俩儿媳妇托懒一回了。”
  从清晨折腾到现在,孙希早饿了。
  看着红木黑漆大圆桌上的满满一大桌吃食,她偷偷咽了一下口水。
  宝妆花彩艳,果品味香浓。
  荤有猪羊鸡鸭鹅鱼诸般肉,
  素有蔬肴笋芽木耳并蘑菇。
  几样香汤饼,欢喜团,透酥糖,荔枝膏,紫苏膏等甜点应有尽有。
  谢氏扶着太夫人先落座在主家桌主位。
  崔凝芝坐她右侧。
  孙希趁着间隙偷瞄了一眼隔壁桌,那里坐着崔廷和其他各房的姬妾们。
  她在人群中发现了刚才的女子,巧得很,那女子,也在看她。
  四目相对间,女子眼底一闪而过的惊讶。
  孙希锁眉,暗忖:“孟娇怎么在这儿,崔然难道安排她入府了?”
  不等她细想,谢氏过来,笑盈盈地给孙希介绍崔府的女眷们。
  未嫁之前,申老太太就已经把崔府内宅的各位主家夫人给孙希详细描述过。
  崔家外宅的爷们,也粗略说了一些。
  崔太夫人生育了三个孩子:嫡长女崔凝芝,嫡长子崔毅,嫡次子崔渊。
  另有姨娘生的庶三子名崔谦,还有两个生母不明的庶女,名崔凝梦和崔凝婉。
  崔凝芝不曾外嫁,状元郎唐叙之入赘了国公府,现在京中任职朝奉郎。
  崔渊在工部任职员外郎,夫人陈氏,出身海宁名门,其父陈博轩官至户部侍郎。
  崔谦在吏部任职主事,夫人许氏,其父是江宁转运使许振。
  两个庶女全都外嫁。
  崔凝梦的夫婿秦怀志,现任徐州知府。
  崔凝婉的夫婿蒋珏青,现任江宁知州。
  还有各房所出的女儿们,要么崔某某,要么秦某某,要么蒋某某。
  女眷人数虽多,但孙希前世是做传媒公关的,首要技能就是对各种面孔的记忆。
  何况她的大丫鬟中,抱春记忆尤佳,她跟在孙希后头,也一个劲地跟着苦记,查漏补缺。
  遇着比她辈分大的,如二房三房的夫人们,还有两个嫁出去的崔凝梦和崔凝婉等人,她就会得到她们赠送的荷包,金镯子,或耳环等。
  辈分比孙希小的,如各房的奶奶们和女儿们,她就要拿出早就备好的荷包、金锞子还有各种吉祥玉佩,送给她们。
  幸亏卢敏准备得充足,等送完礼,抱夏抱着原本满当当的锦盒,空荡荡地只剩下一些金银锞子和几个小月牙玉佩。
  孙希级别辈分太高,长辈人数有限,完全入不敷出。
  作为两世财迷,孙希顿感肉疼,这严重违反市场经济的原则啊。
  介绍完,谢氏落座于崔太夫人的左侧。
  孙希等其他各房太太媳妇们都依齿序坐下。
  崔太夫人首先动筷,一边笑着说:“大家都吃吧,耽搁了这许久,都饿得很了吧?今儿全是自家人,都随意些吧。”
  众人这才开动。
  桌上的东坡肉,码得整整齐齐地方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
  孙希夹一块,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味蕾得到了极大的享受。
  看来崔府厨子烹饪,颇得食物要领,且色香味俱全。
  食不言,寝不语。
  众女眷用完膳,丫鬟们端着水盆、茶盏和帕子鱼贯而入。
  都是出身官宦之家,端茶漱口、帕子擦拭,全都一水儿地流畅优雅。
  有些年龄小的,身量体力不足,但架势还是在的,旁边的嬷嬷还跟着在指正。
  孙希想起小时候林妈妈训练自己的时候,自己一度好几个月,抬起胳膊就酸痛。
  这种经年累月才能养成的优雅仪态,是每个官宦小姐的必修课。
  太夫人笑着朝众人微微颔首,说道:“昨日然儿大喜,大伙儿一起招待外宾,没时间聚首。”
  “今日我们自家人聚在一起,一来叙叙旧情,排遣一下往日的念想。”
  “二来,我想趁着人齐,大家一起玩个游戏,至于奖品,就由我这个老婆子出,算是感谢大家连日来的辛劳,不知道大家,可还愿意?”
  崔凝梦笑着奉承道:“母亲的主意,定是有趣的,大家一定玩得其乐融融!”
  崔凝芝拉了个长音:“呦……哪儿都有你来捡巧宗,母亲还没说什么游戏呢,你怎就知道,这游戏有趣?”
  话音刚落,崔凝婉也跟着附和:“长姐说的对,有些人就算拍马,也总落于下乘。”
  崔大夫人谢氏悠悠然端起茶碗浅啜,坐山观虎斗。
  崔二夫人陈氏和崔三夫人许氏似也看惯了这种场景,只默默低着头,不作声。
  孙希心想自己刚入门,还是不要陷入这危险的缠斗为好。
  太夫人面色慈祥,笑得如春风般和煦:“三姐妹久未见面,如今难得聚首,性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娇气,爱斗嘴,可见虚长这些年岁。”
  崔凝芝正待反驳。
  太夫人瞪他一眼,继续道:“这大喜的日子,长辈们就该给小辈们树立一下榜样!容妈妈,你说下游戏规则吧,省的她们为这种小事吵嘴。”
  容妈妈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听说这游戏,最近在宫中很是盛行。”
  “游戏规则很简单,也很公平,奖品人人都有可能拿到,但也有可能一无所获,全凭大家运气。”
  她朝着门口拍了拍手,桑枝等丫鬟便抱着两个大斗进来,放在内堂中央。
  女眷们见其中一个大斗中,放了一大堆大小和形状都一样的小纸筒,两头用红丝缠住。
  另一个大斗上,是许多竹牌子,上面写着貌似是菜名。
  容妈妈介绍道:“大斗里的每个小纸筒,都是用大小和形状一样的长条,写上今日饭桌上的菜名,然后再卷起来。”
  “大家轮流从斗里取一个小纸筒,再从另一个斗里取一块竹排。”
  “打开小纸筒,如果上面的菜名和你摸到竹牌子上的菜名一致,那就可以到太夫人的黑楠木盒子里抽取纸条,纸条上写着你能得到的奖品。”
  “若不一致,那就要就要受罚了。”
  人群中一个的小女孩子发问,声音稚嫩:“容妈妈,那罚钱吗?我没有钱,”
  (


第70章 玩游戏暗耍心机
  众人闻言全都哄堂大笑。
  太夫人也笑得往前仰,不住拿帕子擦眼角。
  谢氏笑着打圆场:“童言无忌,灿姐儿,你放心,太夫人要是罚你钱,我替你出了。”
  灿姐儿很开心,道:“大夫人说话要算话,我是小孩子,没有钱。”
  众人听完,笑得更欢了。
  崔凝芝也忍不住凑兴:“那弟妹连我那份也出了吧,我也没钱。”
  谢氏故意扭过头,向太夫人告状:“母亲您听听,我们家的大财主,却跑到我面前哭穷,您可要为我做主。”
  太夫人终于擦干了笑出来的眼泪,拿着帕子指着崔凝芝和谢氏,笑骂道:“你们两个皮猴,在我面前做戏,其实都想着从我这儿拿奖品呢。”
  “容妈妈,记住了,这两个人,要是摸得不一致,可要狠狠地罚,重重的罚。”
  容妈妈笑着应了一声:“是,太夫人。”
  接着又道:“罚的内容,另一个黄梨木盒子里的纸条里有写,也是大家自己去抽取。”
  说是公平,到底还是按着尊卑顺序,一个个上前抓的。
  崔凝芝辈分最大,又是嫡长女,自然是头一个。
  只见她左手随意从大斗里拿出一个小纸筒,右手从另一个斗里拿了一个竹牌,上面写着紫苏膏。
  她拆开红丝线,打开小纸筒,大声读道:“紫苏膏。”
  两者一致,中奖了。
  孙希心想李氏既管着厨司,想来斗里的小纸筒,是她负责准备的。
  她要做什么记号,应该也是易如反掌。
  她叹息这么小的游戏,也要暗箱操作,古人真是无趣。
  崔凝芝抽到一个陈色上佳的玉镯子。
  太夫人故意重重叹了口气,道:“叫这皮猴逃了,反而顺走我一件宝贝。”
  谢氏第二个。
  但她运气就没崔凝芝那么好,两者不一致。
  抽到手的惩罚小条子是:吟诗一首。
  这对于谢氏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二房陈氏第三个,没中,罚了用楷书写一首古诗。
  三房许氏第四个,中了奖品,拿了一个金罗汉。
  ……
  如此一个个轮序下去。
  不一致的居多。
  待到了孙希,她小心地从斗的底部抽上来一个竹牌,又随意拿了个小纸筒。
  接过打开一看,不一致。
  她叹了口气,摊摊手道笑道:“运气不佳,得不了祖母的宝贝了。”
  李氏笑道:“嫂子赶紧去抽罚条,我们都等着呢。”
  孙希笑着走向那黄梨木盒子,抽出纸条,打开一看,竟是:“古筝一曲。”
  何以这般巧?
  孙希侧头看向李氏,正好对上她的黑眸。
  黑眸如潭,一颗小石子飞入,划破了水面,溅起几朵浪花。
  小石子飞扑了几下,终究沉入了那深不可测的潭底。
  此刻,李氏眼中。
  孙希,是小石,
  自己,是深潭。
  她笃定,李氏知道纸条的内容。
  看来她们也是有备而来,私下打听了我不少底细。
  崔凝芝见孙希低头迟疑,迈一步到她身边,瞅了一眼纸条,笑道:“我还以为你抽到了什么,原来是古筝。”
  李氏眯起眼,笑着道:“素闻齐国公世子夫人琵琶乃京中一绝,大嫂是夫人的嫡亲胞妹,想必于音律上的造诣,必定不逊于你大姐。”
  谢氏深知孙希从小不喜弹奏古筝等乐器的,忙解围道:“笑笑极善女红书法,精力都在那上头了,哪还有余力去学习古筝?”
  崔凝芝拖长话音:“哎呦喂,大嫂,女红活,那是个女子,都应该会。至于书法,我们世家女子,哪个不善于书写一两种字体?这都是什么了不得的技艺。”
  “我听说你母亲,也是极通音律,善于弹琴。一曲高山流水,艳惊四座。”
  二人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自己若不会古筝,那在世家女子之中,不说废物,也实属平庸。
  而且,还堕了卢敏和孙宁这俩才华横溢之人的颜面。
  她这定阳县主,世子宗妇,这算是丢了大脸了。
  孙希心头一动,她终于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了。
  对方只知自己从小便不喜古筝琵琶等乐器,却不知她这幅身躯是穿越而来,有很多他们不知道的技能存在。
  前世的莫南,虽说钢琴和古筝半途而废,但为了高考可以加分,好歹把古筝练到了专业八级。
  她自问没有这个天赋可以成为古筝名家,所以进了大学之后,就废弃不弹了。
  大学里偶尔的文艺演出,文娱委员会拉她凑数。
  比上不足,比下终究有余。
  每次演出结束,业余听众们便掌声雷动,表扬她这个完全靠身体记忆毫无情感投入的古筝演奏者。
  小时候被卢敏逼着学古筝,她是真的厌倦了,于是故意弹得很差。
  穿到古代以来,她很少弹奏古筝。
  但能考出古筝专业八级者的身体记忆,相信练习过古筝的人,都懂。
  何况,她也不是,全无练习的。
  孙希想起,自己的嫁妆清单里,有卢敏专请当代名匠制作的古筝、古琴和琵琶。
  她当时还嗔怪:“我又不喜这些,带上也没用啊。”
  卢氏道:“给你女儿学。你没出息,我的外孙女,怎么也要学起来。”
  歪打正着,今日正好借那名匠精品一用。
  孙希心内有了成算,笑着吩咐抱夏:“你去库房拿一下我的古筝。”
  一再忍让,还是换来二人如此对待。
  这件事策划加实施,费时不少,非一日之功。
  看来她们,一早就打算好。
  即便自己嫁入崔府为世子宗妇,也只能是个傀儡,别妄想管家掌权。
  那就莫怪我一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