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国公府的小媳妇 >

第7章

国公府的小媳妇-第7章

小说: 国公府的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希黑眸清澈,盯着崔然,不置可否。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帝京冬夜,寒气逼人。
  申太夫人并孙希一行人到达东京忠勇伯府门前,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
  崔然等人拜别申太夫人,打道回定国公府。
  早有允善媳妇李氏领着众姨娘丫鬟等在大门口。
  老太太等下了车,便由李氏扶着坐上辇轿。
  一路穿堂过道,至垂花门前缓缓落下。
  众婆子上来打开轿帘,李氏上前扶老太太下轿。
  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正中是园林假山,山下有洞。
  穿过山洞是一座平厅,厅后是正房大院。
  正面六间上房,皆是雕栏画栋,对联匾额,字字贴金。
  众人走进朝晖堂,伯爵府大公子现任忠勇伯孙允善居所。
  老太太快步走到床边,见允善躺在床上,眼睛半闭,脸色透着不正常的白。
  两颊潮红,直喘气,旁边彩环拿着痰盂立在床头,彩霞拿着锦帕在揩拭允善嘴角。
  老太太再也忍不住,大哭道:“善儿啊,你怎么了?”
  林妈妈赶紧领着秦大夫过来为大公子把脉。
  允善虽袭了忠勇伯,但因常年缠绵病榻,未领实职。
  看到母亲,他便想强撑起来,奈何一用力,又咳嗽起来。
  老太太按住他:“你别动了,躺着,让秦大夫好好看看。”
  朝晖堂左厢房。
  老太太坐在暖炕上,大娘子李氏侍立在旁,双眉紧皱,常年的忧虑,让她比同龄妇人更显苍老。
  “老夫人,请恕老夫回天乏术,伯爷,怕是就这几天了。”秦大夫为难道。
  申太夫人虽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话,一下心神俱碎,坐不住往后仰倒。
  众丫鬟妈妈赶紧撑住老太太,扶到炕上躺好。
  孙希爬上炕,握紧老太太的手,哭道:“祖母,你别吓我。”
  老太太缓了口气,拍着炕沿,训斥李氏:“允善病成这样,为什么不早点来信?”
  李氏垂泪:“母亲息怒,您一定要保重自个身体。原本秋日里伯爷吃了二爷寻来的张大夫开的药,已有所好转。太医们来瞧,也都说伯爷熬得过今年冬天,过了开春,继续调理好的话,还能,还能再撑几年。”
  “既如此,为什么又会这样!”老太太垂泪哽咽道。
  李氏斟酌着说辞,继续道:“可不曾想,过了冬至,伯爷突然就没命的咳嗽起来,太医们都说是寒气入体,导致病入膏肓,药石无灵,张大夫也无能为力。所以我才急派孙管家前往江宁,请老太太回来主持大局。媳妇怕您骤闻此信,身体不支,才瞒着……。”
  “寒气入体?你们怎么照顾的?”老太太坐起来,厉声道,“荀妈妈呢,赶紧给我滚过来。”
  李氏赶紧跪下,荀妈妈匍匐着跪到炕边,害怕得浑身发抖。
  众丫鬟妈妈也跟着乌泱泱跪了一地。
  老太太目光凛冽如腊月冻霜。
  荀妈妈声音颤微着:“老奴悉心照顾伯……爷,不敢有丝毫懈……懈怠……怠,冬日房里三个大铜火炉,窗户也是拿纸糊得严严实实,外围还钉着毛……毛毡……皮袄子,就怕漏风,朝晖堂就连门帘子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袄子。”
  “既如此,怎还会寒气入侵?”


第15章 允良携眷始入京
  “老奴真的不知啊!”荀妈妈看向李氏,眼神惊惧。
  “你主持中馈多年,看着办吧。”老太太看着李氏说,目光凛冽,怒气未消,“扶我去见善儿。”
  李氏战战兢兢,陪着老太太一路走往朝晖堂,期间无话。
  允善喝完参汤,精神稍稍好许。
  李氏扶老太太到床边,林妈妈早摆好黄杨木椅,搭着秋香色椅搭并石青色引枕。
  老太太落座后,允善转过头道:“母亲,你回来就好,允良呢?”
  “允良府衙有事,绊住了。过几天,也会到的。”
  “我这身体,怕熬不到他来了。”允善神情黯然。
  “你别胡说,大夫都说熬过这个冬天,到了春分,便舒坦了。允良正派阿福去寻访薛神医,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允善叹气:“母亲,你不用瞒我,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有些事,不安排好,我便去了,也不安心。”
  老太太眼眶发红,揉着允善的手:“你别想太多。好好休息。”
  “母亲,我自袭爵,便没一日身子是好的,忠勇伯府冷落了这么些年,圣上仁厚,体恤我们祖上功勋,才未曾夺爵降等。我膝下无子,只两个姐儿,也……咳……从未……”
  李氏上前给允善拍背,打断道:“伯爷,你少说话。”
  允善推开李氏:“我从未想过要过继子嗣”,他目光清冷,看向李氏,字字铿锵:“你,也不许!”
  李氏垂下眼,不敢再发言。
  “前段时间我已向皇上请旨,我百年之后,希望能让允良承爵。二弟这几年为官处事,长进不少,人也稳重许多。”
  “我当初非让母亲陪他外任,就是希望二弟能快点成熟。我们家,不能再出无实职的忠勇伯了。”
  “伯府这么多年,全靠祖宗产业维持。我已命账房将父亲传下来的祖业悉数登记造册,孙府只两房,人丁凋零,万不可再分家。”
  另又说了李氏和孙琼孙瑶兼各房姨娘,要二弟和弟妹照顾等言。
  老太太一一都应了。
  忠勇伯爵府寿安堂。
  更鼓声响,已是子时。
  孙希已歇在碧纱橱。
  申太夫人坐在暖炕上,背靠着石青色引枕。
  林妈妈侍立在旁,小声道:“老太太,我问过秦大夫了,他说伯爷是忧思过度,气急攻心,才导致病情加重。寒气入侵,怕只是其一。”
  “你可有细问荀妈妈?”
  “荀妈妈已被关在柴房,明天便送往夫人陪嫁的庄子上去了。我找了彩霞的干妈申嬷嬷,才打听出来。”
  “可是与李氏有关?”
  “老太太猜得不错。前段时间夫人的姐姐来访,她夫家是永宁侯顾家。”
  “可是旁支子侄过继承爵的那家?”老太太问道。
  “是的,夫人母家不过四品文官,她姐姐原本嫁的是永宁侯四房的庶子,原老侯爷无子,过继了夫人的姐夫为嗣子。他家降等袭爵,现领着永宁伯。”
  “我看荀妈妈眼神闪烁,便知此事不简单。李氏常年管家,积威尚在。想来是她姐姐出的主意,让她在孙家子侄里选嗣子了。”
  “但此事需得开宗堂,改族谱,申嬷嬷说大少爷坚决不同意,李氏便每日哭天抢地,说大少爷不体恤她和琼姐儿。”
  老太太冷笑:“我怎不知她的心思,若是允良袭爵,礼法之自然。以后伯府,她必得退居。若是嗣子承继,必尊他为嫡母,伯府自然还是她说了算。”
  “老太太说的不错,申嬷嬷说为此事,夫人没少跟大少爷争论吵闹。”
  “人都有私心。但她不该因此事烦扰我善儿,他原本便是心思重的孩子,又极重情义,她拿琼姐儿说事,善儿病情怎会不加重?”老太太气得拍案。
  第二日一早,彩霞便来寿安堂请老太太过去朝晖堂,说是伯爷有请。
  林妈扶着申老太太过去,见室内除了几个伺候的丫鬟,并无别人。
  允善挥手让下人们都出去。
  房内就只剩下他和老太太。
  允善后背垫着大红金钱蟒引枕,清俊的脸上一片平和。
  老夫人握住他的手,安慰道:“你别想太多,你的心思我都明白,我既回来了,便由不得她做主。”
  允善点点头:“我也不怪她,她这些年,守着我这个病秧子,也不容易。她出身不高,目光也短浅。若是别人承爵,难道能比允良对她好?我从小一块长大的弟弟,我自己清楚。我百年后,这个家交给他照顾,我一百个放心。”
  “这些年,因为我这病,母亲和二弟也操劳了,以后二弟回京,母亲替我谢他。”
  “亲兄弟,有什么好谢的。”老太太哽咽。
  允善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放到老太太手里,“这是我给允良的信。原本,有些话我该当面交代。”
  “可眼下,我怕是不成了,这封信,母亲到时候交给允良。”
  “好,都依你。”老太太眼圈发红,“你好好休息,别思虑太多,府里的事都交给我。”
  三日后,忠勇伯孙允善过世。
  皇帝降下抚旨,令其弟孙允良袭爵,调职回京,任吏部侍郎,即日回来奔丧。
  待允良携眷入京,东京忠勇伯府早已内外皆素白,乱哄哄人来人往。
  路旁彩棚高搭,俱是各家路祭,允良一路告罪过去。
  又有孙管家小跑着过来,在允良耳边附言几句。
  允良便辞了众人,进门先去看母亲。
  卢氏等入府,见一应丧仪陈设,都是现赶着新做出来的。
  丫鬟仆妇一色行色匆匆,这个正摆着茶,那边主事的又让去端饭。
  正陪着孙府侄少爷们举哀,又被指使着去迎客。
  整个府邸忙得热火朝天,却杂乱不堪,不成体统。
  卢氏等看得不免皱眉。
  到了寿安堂,里面哭声震天,吓得允良加快脚步往里冲。
  只见老太太双眼紧闭,躺在床上,嘴唇颤抖,朱太医正在给她把脉。
  卢氏悄悄拉过林妈妈,问是怎么回事?
  林妈妈答道:“前些天老太太在伯爷灵前,已哭晕过好几次。今早出殡,我们都不让老太太出去了,老太太非要去,伯爷夫人也上来劝,谁知老太太看到她,指着骂了几句,气得往后就倒下了。”
  “这里面可是有什么缘故?”卢氏惊讶。


第16章 允善灵前危机伏
  “这个,老奴也不是很清楚。”主人家事,她不敢随意多嘴。
  “老夫人只是一时气急攻心,加之前段时间忧虑伤心,这才一时不支。请伯爷和夫人别太担心。待我开了药方,老夫人按方服药,便无大恙了。”朱太医道。
  允良这才放心,谢了太医,吩咐下人按照药方抓药服侍老夫人。
  待一切妥当,允良便疾步往允善停灵处走,一面吩咐:“我看府内众人忙乱哄哄,不成样子,大嫂定是伤心过度,无暇主持中馈,你和我看完大哥,马上去大嫂处,看看有什么帮忙的。”
  卢氏都一一点头应了。
  孙希听到祖母无恙,便辞了寿安堂众人,带着丫鬟抱夏,也跟着卢氏往外走。
  到了灵堂,允良看到棺材,眼泪再也止不住,热滚滚夺眶而出。
  卢氏想起往日大伯和善,也不免垂泪。
  孙希自认和大伯感情浅薄,但作为亲侄女,在丧礼上,样子还是要摆出来的,便也跟着卢氏小声抽泣。
  孙氏子侄们见新任忠勇伯回来了,便都有了主心骨。
  众人见允良哭的伤心,素知他们兄弟感情深厚,怕允良伤心过度,但接下来的丧仪还需要他主持大局,便都上来劝说,让他保重自身。
  允良在江宁骤闻噩耗,一路忍过来,此刻看到大哥灵位,全身积压的情绪顿时都倾泻了出来,如何劝得住?直哭得肝肠寸断,又皆长途劳累,一下晕倒了。
  孙家子侄们都吓得不轻,一下都慌乱起来,一齐挤上来查看允良情况,灵堂顿时混乱不堪。
  孙希此刻心里其实很有主意,她前世经营的是广告传媒公司,对付临场事故最有经验。
  但她此刻是五岁孩童,又皆对古代丧仪不甚了解,不敢乱下吩咐,露了怯,反而不妙。
  不过她知道此刻最要紧的便是请朱太医过来,为老爹诊断病情,才好稳定人心。
  卢氏一时关心则乱,扑在允良身上大哭,孙希附耳:“母亲,现下最要紧先请朱太医来为父亲诊治。”
  卢氏毕竟出身世家大族,遇大事,不慌乱,是准则。
  她很快调节好情绪,略一思忖,便大声吩咐道:“周妈妈,你去请朱太医过来为老爷诊治。老爷身体一向康健,定是一路赶着过来,老太太又突然晕倒,接连打击之下,才会伤心过度导致昏厥。”
  “孙家众位亲友,大家即刻散开,一方面给老爷喘口气,另一方面留出道,让朱太医可以尽快进来为老爷诊治。”
  “申嬷嬷,孙管家,你去大夫人处请示,各处对牌和人员布置,列一张清单给我。”
  “秦妈妈,你去请二房三房四房老夫人太太并各奶奶们到清徽堂,这边忙完,我马上过去与众位亲眷商量大伯接下来的丧葬事宜。”
  “林副管家,你去集结孙府家丁,除各处重要位置放数人先顶着外,全部到朝晖堂后院集合,听我吩咐。”
  “林妈妈,你去……”
  “方妈妈,你把……”
  “秦妈妈,你去……”
  众人一时都赞新晋伯爷夫人临危派将,井井有条。
  有几个知道卢氏底细的亲眷小声夸道:“范阳卢氏,果然名不虚传。”
  孙希看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是一双星星眼,恨不得拿笔一项项记下来。
  转而一想,反正是自己亲妈,以后有的是机会请教,到时再记不迟。
  朱太医很快就过来了,略一把脉,从药箱里拿出一只药瓶,往允良鼻子下熏了熏,没几秒钟,允良便睁开了眼。
  朱太医毕竟是混惯官场的老油条,很上道,赶紧下诊断书:“伯爷身体无碍,只是太过劳累,又皆伤心过度,才一下支撑不住而已。且去后堂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卢氏、孙希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孙家众子侄这下都紧着劝说允良赶紧去后堂休息,等下出殡还有更多事情要忙。
  允良和卢氏等这才出来,一路疾行到他们伯爵府的居所——凝晖堂。
  到了东厢房主卧内,允良才悄声对卢氏道:“我听下人言语,大嫂可能犯了大错,但此时不可闹开。否则明天,我们忠勇伯府便是全京城的笑话。你赶紧吩咐下人仆从们闭嘴。”
  “我也是这么想,才吩咐管家们去拿对牌钥匙。又顾着大哥脸面,才说去请示嫂子。我知道眼下最要紧的是丧仪,外面彩棚,全是各族亲眷,亲王郡王,还有侯爷公爷,旧日上司同僚下属。伯府现在乱的不成体统。老爷此刻梳洗整理下衣衫,赶紧去前头迎客,孙家子侄,你去吩咐,分组行事。内堂老爷只管交给我。别叫外头看了笑话才是正经。”
  “夫人说的是。”允良此刻觉得,范阳卢氏,关键时刻,还是极为顶用的。
  “父亲放心,女儿也会帮着母亲的。”孙希赶紧乖觉地凑上前道。
  “笑笑乖。”允良甚觉欣慰。
  待允良走后,孙希便一路跟着卢氏,看她准备如何整顿伯府。
  她此刻觉得自己的事业心又被激发了出来。
  自从穿到古代,她原本一心打定主意要过舒服的小日子,上辈子过劳猝死,让她没了心气。
  虽出身伯府嫡女,但她一心只想着嫁入一般的小富之家,养养鱼,赏赏花,养养生。
  嘴馋了吃点佳肴,累了睡个午觉。
  无聊了嗑嗑话本,突然有事业心了摆摆主母的派头管管家。
  她遇到的第一个外男便是崔然,他和她又年龄相仿。
  她一直远着他,一方面是向长辈们表明姿态,自己绝对无意侯门公府。
  另一方面,她是个理智自我的人,像崔然这样的公府子弟,通房妾氏必不可少,作为一个现代人,心里还是难免有一辈子一心人的妄想。
  再退一步讲,如果自己高嫁,娘家肯定使不上力,自己在夫家有没有话语权,全靠丈夫的怜惜和关爱,碰上个愚孝的,婆婆这关就让你头痛不已。
  若是低嫁,一来自己母亲是范阳卢氏,百年望族,父亲又是伯府嫡子,自己即便善妒,也有母家可以施压撑腰。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