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国公府的小媳妇 >

第92章

国公府的小媳妇-第92章

小说: 国公府的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祖父认为,这些箱子,是个烫手山芋。”
  “以我们目前的局势,还是不要将手伸那么长为好。”
  孙希忐忑不安:“那,百官隐私,都在陛下那儿,陛下手中犹如握着百官命脉。”
  “我们想拉拢人到我们这边,不是更加难上加难?”
  崔然神情肃穆,一脸正色:“有些事,过犹不及。陛下,他这辈子都不明白。”
  “昨日聚会,外祖父有句话说得好,不聋不哑,难做家翁。”
  “外祖父的贤德,是众所周知的。”
  “人皆言,他人如其名,性子温文尔雅,宽容有度。”
  “但我们陛下,却是个眼里难容沙子的。”
  孙希直起身:“那你今日面圣,可要万分注意,可别让他从你面上瞧出什么端倪。”
  崔然嗤嗤一笑:“这你大可放心,我从小在陛下身边做伴读。”
  “早学会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了。”
  孙希重重叹了口气:“你这样的性格,其实是把双刃剑。”


第228章 齐国公府见圣驾
  崔然挑眉,饶有兴味:“愿闻其详?”
  孙希白了他一眼:“你从小在我面前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我看不透你,害怕嫁给你。”
  “推己及人,陛下看你,亦如我看你。”
  “父亲曾说当今陛下,年岁虽轻,但一向目光如炬,但他却看不透你。”
  “你说他不忌惮你,还忌惮谁?”
  其实她很抗拒做什么高位之人,她从小的理想就是嫁个中等官宦人家,躺享富贵。
  或者在公侯之家的小院子,做个嫡妻,然后生几个孩子,侍弄些花草,老了,逗孙为乐,寿终正寝。
  划重点,寿终正寝,不是什么过劳死,砍头死,流放死,或者白绫一条,毒酒一杯。
  可是有什么办法?现在已经入了崔府这个‘虎狼窝’。
  虽说公狼待自己专一,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呀。
  崔然震惊地看着她,久久缓不过神来。
  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
  到底自己从小之志,便是那九五至尊的高位?
  还是如今自己认为的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
  车轮轱辘轱辘,颠簸的马车,搅乱了他的思绪。
  不由他细想,孙希的话坚定了他的果决之心。
  “崔郎,前事已注定,不可更改。”
  “陛下对你的印象,也已定型。”
  “事到如今,你我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崔然慢慢地向后靠去,腰间的软枕,很是舒服。
  马车到了齐国公府门口,崔府已是中门大开。
  以齐国公和盛阳长公主为首,崔明昊、孙宁等崔府中人,俱穿着各自品级的衣服,在门口站着,等着迎接圣驾。
  他们看到定国公府的那辆石青帷饰绣带的黑漆齐头三驾马车,便知崔然夫妇到了。
  下车见过礼,孙宁便笑着跟孙希道:“大门口狭窄,客人们都在内堂等着了。待宫里来人宣旨,你们再出来接驾。”
  盛阳长公主笑容可掬地看着崔然:“子期如今愈发意气风发了,当了父亲,人也瞧着成熟了不少。”
  崔然拱了拱手,回答得很风趣:“哎,上有老下有小,家计艰难,难免变得沧桑。”
  齐国公闻言,抚须哈哈大笑:“子期还是像小时候那么顽皮。”
  盛阳长公主笑得更欢了,忍不住打趣:“就你夫人今天这一身行头,你还敢在我面前哭穷。”
  “满汴京,谁不知道你们家霓裳阁,客似云来,都快赶上汴京第一大绣庄锦绣庄了。”
  站在孙宁后面的几个盛装丽服的小媳妇闻听此言,一齐直直的盯着孙希看。
  但瞧她一身大红真丝织金鸾凤云纹广绣翟衣,罩着薄如蝉翼的金丝绣花团凤褙子,梳着朝天如意发髻,簪着五凤朝阳的紫金展翅飞凤挂珠大钗,耳上戴着流苏赤金耳环,拇指大的红宝石晃得人眼花。
  孙希赧然道:“公主说笑了,那都是谣言。霓裳阁不过就是我们几个妯娌,闲极无聊,打发时间,闹着玩罢了。”
  “闹着玩,也能做成如今这样的规模,也是你们能干了。”公主笑着夸道。
  孙宁想着,这开铺子毕竟是商贾行为,再说下去,也不好听。
  她笑着岔开话题:“公主,还是让希儿先进内堂吧,过会儿陛下娘娘来了,我们还站在门口说笑,就大不敬了。”
  孙希巴不得这一声儿,心里大赞还是自家亲姐姐知道疼人儿。
  谁知话音刚落,便有太监宫卫打伞鸣锣前来宣旨。
  众人忙不迭按着品级齿序站好,迎接圣驾。
  皇帝皇后亲临府邸,于臣下,是无上的荣耀。
  齐国公府本次宴会,原本请的人便不多,待帝后进了内堂,坐了主位。
  众人跪下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万千千岁。
  司礼太监唱:平身。
  帝后并肩而坐。
  皇后身着凤袍,眉目端然的坐在皇帝身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皇帝对皇后虽然客气尊重,但眼中毫无恩爱之情,
  众所周知,帝后只是表面和谐,自也见怪不怪。
  不多时,宴席开始,紫檀木大桌上名酒热炙,腊味野珍。
  箜篌悠悠,令人心旷神怡。
  皇帝扫了周围一圈,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齐国公这府邸,朕登基前是常来的,登基后,已是许久未来,崔公,大变样了呀。”
  齐国公赔笑道:“托陛下洪福。”
  皇帝见崔然夫妇坐在孙宁夫妇下首,朝他笑了笑:“子期,你也在呢?”
  孙希心下一惊,陛下这句话的意思,好像不知道他们来似的,难道,是他们猜错了,不是陛下授意盛阳长公主让他们务必来的?
  还是,还是他故作不知?
  崔然起身行了礼,神态从容,话不多说:“是的,陛下。”
  皇帝微微颔首,薄唇一扬,朝众人道:“朕敬诸位一杯。”
  说完一饮而尽,底下众人皆起身谢圣上。
  皇帝侧过身,看了眼身边的皇后,笑道:“前几日听皇后说,定阳县主在汴京开了个绣庄,还开了个什么衣裳亮相会,引得满东京世家贵族女眷争抢门票?”
  皇后笑得端庄:“是有这么一回事。便是连宫里的妹妹们,也争相想去看看那钗环的款式。但碍于宫规,只有托相熟的贵眷去帮忙争抢一番了。”
  皇帝挑眉,朝孙希道:“哦,不是说绣庄吗?怎么还会有钗环?”
  孙希起身回禀:“衣裳配饰,相映成趣。绣庄主营绣品和衣裳,钗环也会搭配着售卖。”
  皇帝神情稍霁:“怪不得,这些日子,宫里的嫔妃,钗环首饰与之前相比,倒是多了些精巧别致,想必是县主的心思了?”
  孙希双颊一红:“都是掌柜的主意,我也就只会在家画点绣样和钗环款式。”
  皇后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柔声细语道:“县主女红一绝,宫妃们的宫服虽有规制,首饰却是可以酌情搭配的。”
  “县主好头脑,把生意都做到宫里来了。”
  盛阳长公主笑着接茬:“刚才子期还在我面前哭穷呢,这俩夫妻,一个赛一个的精,这是要闷声发大财呢。”


第229章 人设陷崩塌危机
  皇后睫毛随着她头上的赤金步摇微微颤了颤,语气酸酸的:“看来宫里的司珍房和司制房,该向县主取取经了。”
  孙希脸抽了抽,不知道帝后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现在的情况是,她的霓裳阁生意太好,帝后似乎不喜,还给她按了个抢宫里生意的'罪名'。
  而且,这对夫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加上盛阳长公主这个笑面虎。
  这件事处理不好,传出去,会变成帝后不喜定国公府,这个,造成的蝴蝶效应那可是相当惊人的!
  当初凭借定阳县主这个名号赚了多少银子,那今后也会遭定阳县主这个名号反噬,自食其果。
  这和现代传播学中的代言人效应是一个道理。
  代言人人设崩了,其代言的产品也必然为消费者所不喜。
  但古代的人设经营,不像现代那样,能掌握在当事人手中。
  现代社会,只要你爱国利民,遵纪守法,立身正派,再注重一下言行,人设一般不会轻易崩塌。
  但在古代,一个人的人设,特别是贵族世家的女眷,完全取决于夫家和娘家的权势地位,而这完全取决于圣心。
  往白了说,就是皇帝看你爽不爽!
  若绣坊的生意垮了,崔府内部矛盾将会激化,外面也势必会形成不利于崔府的舆论。
  牵一发而动全身。
  思及此,她拽着裙摆的手紧了紧。
  崔然的手慢慢伸了过来,握住她的娇软的柔荑。
  他掌心的温度,传递过来,温润安定了她糟乱迷茫的的心。
  她定了定神,微微昂首,但脸上丝毫不显骄矜之色,语气也是不卑不亢:“皇上皇后胸怀宽广,海纳百川。”
  “所以看见臣妇设计的小首饰,也不吝夸赞。”
  “但臣妇惶恐,不敢自视过高,哪里敢在司珍房司制房的前辈们面前班门弄斧?”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皇帝总不能打自己这句话的脸,那无疑就是当着满席宾客的面,说自己心胸狭隘了。
  但皇帝若接受了自己拍的马屁,众宾客心中又难免会遐想:连臣下一个小小的绣坊生意都容不下,啧啧……
  自己原本无意当面将帝后一军,但他们已经打上门来了,反正内里已经撕破脸了,自己又何必畏缩着不前?
  皇后显然没有看破这一层,盯着孙希的黑眸,哂笑道:“定阳县主倒是有自知之明。”
  “既如此,宫里的妃嫔,应该只是贪一时的新鲜罢了,到底司珍房司制房的手艺品味,更是不凡。”
  皇帝看似漫不经心地瞅了皇后一眼,目光里没有责备,但说的话,却让皇后的脸,被打得火辣辣地疼:“定阳县主自谦了。手艺,品味,自然是切磋中互相成长,算不上谁向谁取经。”
  他的语气意味深长,愣谁都觉得话里内外,意有所指。
  皇后闻言,一阵气噎,脸上一下挂不住了,差点咬碎一口银牙。
  但她又不敢在群臣面前发作,下皇帝脸面。
  若说刚才孙希的话是绵里针,那皇帝这话,便是石头缝里塞棉花—软硬皆施。
  在座的都是人精,心里一下了然;皇帝与定国公府,在博弈,且目前看来,是各有凭恃,旗鼓相当。
  崔然夫妇心里也一下确定了,定是皇帝授意长公主,务必请他们到府上参宴的。
  看来,皇帝私蓄的暗卫首领的尸体,已被他们找到了。
  想起那晚的狂风暴雨,崔然心想:匆忙之间,难道手下的洞挖得不够深?尸体被雨水冲刷出来了?
  幸而秦悦伤重昏迷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皇帝心里可能还在猜想之中。
  他大概以为暗卫首领处决秦悦的时候,才被崔然杀害,那么岩洞里的秘密,崔然还未必知晓。
  糟糕,中计了,棋差一招,被皇帝诈了。
  自己刚才就这么毫不客气地顶回去。
  皇帝这下可以确定了:他们已知道了岩洞里的秘密!
  孙希惶然之下看向崔然,只见他神情淡淡,只默默抚着腰间的玉珏。
  他一向都是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才会有这个动作。
  他想干什么?
  她情急之下,目光直愣愣射向长公主,却见她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她比任何时候都要讨厌这张笑脸。
  她觉得这笑,像是一道催命符。
  那么宁姐姐,她此刻又是扮演着什么角色?
  刚才她在门外为自己解围,显然是没有参与长公主和皇帝对他们夫妇俩的设计。
  那么,难道,长公主因为她是自己的亲姐,而对她有所防范,瞒住了一些事?
  她觉得此刻,姿态还是不要过高,跟皇帝硬杠,对崔家没什么好处:“臣妇小打小闹,让陛下见笑了。”
  皇帝微微颔首,便看似不经意间,将这个话题岔开:“崔公,听闻你偶得了米芾的《蜀素帖》?”
  众所周知,《蜀素帖》乃当世珍品,书写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齐国公笑着答道:“陛下若喜欢,老臣这就献上。”
  皇帝饮了口茶,语气柔和:“君子不夺人所好,崔公素爱书帖名画,还是自己留着欣赏吧。”
  齐国公喜笑颜开,也不推辞:“谢陛下体恤,老臣也就这点爱好了。”
  皇帝又朝孙河道:“孙爱卿最近辛苦,谢丞相上呈的《流民图》和奏折朕已看过,孙爱卿实地考察,是否言过其实?”
  孙希想起崔然之前跟他说过的话:陛下痴迷政斗,疏于江山社稷。
  百姓之福祉,朝廷之实情,他全然不顾,他只怀疑这是谢丞相趁机弄权,故意将灾情扩大,拿走国库的银子。
  他美其名曰赈济灾民,实际上,是借此妖言惑众,说革新改制导致灾民增多,以此扰乱朝中正在观望革新改制的贵族世家的心。
  自去年开始,中原大旱,滴雨未降,农作物全部枯死。
  农民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
  而皇帝却罔顾民情,为了新法的顺利施行,增加赋税,充盈国库,以显示自己颁行的新法,是利国利民的。


第230章 前朝后院俱失火
  孙希觉得,这个皇帝倒像是现代社会某些只追求政绩,以及表面数据好看的庸官。
  孙河起身回禀:“革新改制以来,我朝国库充盈。
  “个别地区有难民,那也是无可奈何,非新法之罪也。”
  “谢丞相提议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举措,实在是饮鸩止渴,浮于表面,沽名钓誉之举耳!”
  孙希明显感觉到,崔然握着自己的手,指节咯咯作响。
  她心里大骂,孙河说的这是什么屁话,不管哪朝哪代的明君,遇着大旱饥荒,不是开仓放粮,就是减免赋税。
  他居然说,此举是饮鸩止渴,浮于表面,还沽名钓誉?
  我倒想听听,他还能说出什么花来?
  皇帝听了这话,却似乎十分受用。
  他朝孙河笑了笑,举杯浮一大白。
  孙河受到鼓励,继续慷慨陈词:“此天灾,非人祸也。”
  “陛下应诏有司祠雷师、雨师,以甲、乙日择东方地作坛,届时陛下和国师亲上祭台祈雨!”
  “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糍饵,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
  孙希心里一万头沙琪玛奔腾而过,原来这就是孙河所谓的治本之法?
  这才是真正的沽名钓誉好吗?
  在人间虚活五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说法。
  作为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穿越者来说,皇帝用设坛祈雨这种方法去祈求天降大雨,无疑是痴人说梦。
  果然当权者看你不爽的时候,你不管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罪该万死!
  但她扫了眼在座的宾客,全都一副非常赞同的表情。
  崔然亦如是,只不知他是真赞同,还是假赞同。
  皇帝龙心大悦,大笑道:“孙爱卿言之有理,这便着手去办吧。”
  众人一道起身,跪谢皇恩浩荡。
  孙希低着头,不断默念入乡随俗,入乡随俗,否则不被人当做妖怪给焚烧了,也会被皇帝给宰杀喽。
  毕竟,皇帝小气,不舍得好不容易充盈的国库,又被灾情给掏空了。
  皇帝奇葩,他信任重用的大臣,更是奇葩中的战斗机。
  可惜了谢丞相的一片拳拳爱民之心,竟被说成了沽名钓誉。
  谢丞相若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要吐多少桶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