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国公府的小媳妇 >

第94章

国公府的小媳妇-第94章

小说: 国公府的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夫人的脸,一天赛一天的黑。
  所以,孙希只要没事就带着承哥儿和和慕熙去宁禧堂陪崔夫人说话。
  宫里不时传出消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听闻皇帝不知何故,在椒房殿斥责了皇后,皇后顶了嘴,皇帝拂袖而去。
  云贵妃盛宠优渥,一连半个月,甚至连月圆之夜,祖宗规矩该陪着中宫皇后的日子,皇帝都留宿在千熙殿。
  而朝堂上,同样不太平。
  孙河被皇帝破格提拔为右丞相,全权主持革新改制事宜。
  大周朝以左为尊,谢如雅是左丞相。
  但朝中之人,从上次事件之后,已明显感觉到谢丞相不得君心。
  倒是孙河,如今成了陛下最信任和倚重之人。
  所以谢如雅虽为左相,但底下一些墙头逢迎之人,已经开始慢慢倒向孙河一派。


第233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
  朝中世家大族这边,却一色的没有太大响动。
  崔然与孙希私下分析,卢太师虽致仕多年,但威望犹在。
  北方世家,向来以卢氏一族马首是瞻。
  世家望族传承几百年,一个个都精明得很。
  不会因为一时的风吹草动,而改变立场。
  所谓流水的皇帝,不变的世家。
  所以皇帝对此,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而大周朝边境,也不太平。
  靖海侯前脚刚被皇帝派去边关平定南岳滋扰。
  西夏李元明后脚,就领着残部在边境抢劫大周朝百姓。
  正如允良之前所料,皇帝并没有派遣此前在西夏平叛战役中大胜的崔然前往边境,而是重用他重视提拔的寒族将领魏凯旋担任主帅。
  魏凯旋初到边境,杀敌热血沸腾,在张家堡将与西夏军激战,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
  捷报传回汴京,皇帝大喜。
  崔然却心有忧虑,对于那边的地形和李元明的行军手法,他太了解,太熟悉了。
  他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上奏皇帝说了自己的忧虑,请求皇帝派他领军前往西夏边境。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魏将军当初也是与你一道在边境杀过敌的,你也曾言他是个将才,勇猛无敌。怎么,如今倒不信任他了?”
  崔然深深把话咽回去,他总不能说魏凯旋是个将才没错,但他不是个帅才呀。
  这么说,皇帝又会误会他之前是存心在坑他。
  他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皇帝已经如此忌惮他了,再多说,只怕更加引起他的反感。
  只好最后说了句:“魏将军毕竟领军经验太少,不如……”
  皇帝掐断他的话:“你之前领军经验也是不足,还不是照样打败西夏铁骑?”
  崔然张了张口,终究不敢再说什么。
  最后只好悻悻然,退出了大殿,一脸灰败回到了迦叶轩。
  孙希见他神色不对,忧虑道:“这又是怎么了?”
  崔然眼圈一红,神情悲怆:“陛下一意孤行,之前的战友,怕是回不来几个了。”
  孙希皱眉:“陛下不允许你去支援?”
  崔然颓然地摇了摇头,拳头紧握,指节咯咯作响。
  他的脸,如被寒霜冰冻的花朵,黯然而惨白。
  魏凯旋带了五万帝国精锐去了边关,其中大部分寒族将领,都是上次平叛的功臣。
  但之前的统帅是骠骑大将军田瀚国,如今田大将军为陛下所忌惮,自然不会再让他带重兵前往边境,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更难掌控田将军。
  果然,过了不到七天,前方传回战报。
  崔然忧虑的事,还是无可奈何地发生了。
  原来魏凯旋击退西夏军后,率领军队开始狂追。
  整整追了三天,人困马乏,连口粮都不够了。
  终于,他们到了任水川,魏凯旋下令休整。
  他自认为计划很周全,因为在他面前就是羊牧隆城,自己的援军秦止和韩琪与自己相距仅五里。
  而羊牧隆城里的守将刘慎更是一员猛将,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
  他和秦止、韩琪约定,明早一起汇兵一处,一起追击,汇合羊牧隆城。
  次日,两军却并未汇合,为的是快速行军追击西夏人。
  然而行军路上,他却发现了几只奇怪的盒子,里面有翅膀拍打和哀鸣的声音。
  于是他命人打开盒子,谁知,却有上百只鸽子腾空而起,鸽子越飞越高,鸽声越传越高,越传越远。
  紧接着,西夏军队埋伏在周边的士兵,如潮水一般涌将出来。
  为首的,正是李元明本人。
  他带着他的十多万人马,而魏凯旋当时身边,只有不到两万士兵,而且是疲惫不堪的。
  瞬间的中计,已经让军心不定,加之疲惫,大周的士兵仿佛以一片孤叶阻挡西夏军的滚滚洪流。
  大周军的劣势太明显了,惊惶之下,他们连基本的阵势都还没排列好,屏障更是一点也无,能做的,只有迎战和冲锋。
  魏凯旋甚至连自己的大儿子坠马而死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情急之下,只能命令自己另一个儿子率军冲向高坡,希望居险而守,能够有所转机。
  然而这时西夏人选择的战场,一切退路都已被封死。
  他眼睁睁看着他们坠崖而亡,自己,则身中数箭,且被李元明一枪刺中咽喉,壮烈殉国。
  本打算与他汇合的秦止和韩琪,也是几乎同时在姚家川遭到了伏击。
  虽然开始还有援兵,但主帅魏凯旋全军覆没之后,西夏军开始合围,再无侥幸出现。
  众将士奋勇杀敌,但败局已定,都是垂死挣扎。
  羊牧隆城守将刘慎最为忠勇顽强,他本不必死在那里。
  但他听说魏凯旋被西夏军围打,立马带兵杀到。
  然而当时西夏军的铁桶阵已成,他带着一万人马疯狂冲击,要将魏凯旋救出,然而以一万对十万,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他手掌流血,依旧死战不退,最后死于乱箭,正可谓力竭而死,何其悲壮。
  最后只有秦止和一千多个士兵逃出。
  暮色来临,西夏人逐渐退去,周军尸横遍野。
  短短一天,魏凯旋带过去的寒族名将几乎损失殆尽,士兵阵亡四万多。
  如此惨败,朝野震惊。
  皇帝颓然坐倒在金銮殿,大半朝臣心如寒冰。
  但朝会之上,又不能当面指责皇帝决策失误,误派大将。
  他们只好将矛头指向当初推荐魏凯旋为帅的右丞相孙河头上。
  孙河顿时被御史言官们喷成了筛子。
  崔然、田瀚国等人,俱低头不语,脸黑如锅,一个赛一个的黑。
  但边境这样的情况,势必要再派大将前去阻击。
  皇帝身子很快不适,躺倒在御座上。
  宣了太医来看,表示至少要休养半个月。
  皇帝无法上朝,但边关战事紧急,总不能放着不管。
  最后,虚弱的皇帝躺在御床上,有气无力发了话:“朕心悲怆,政事先交由谢丞相来处理。”
  谢如雅跪在御床前,磕头道:“陛下信任,老臣原不应辞。但此事事关重大,还望陛下与朝臣们一起商议决策。”


第234章 善后工作遇阻碍
  皇帝的脸上看不出很明显的表情,声音也显得没有温度,只剩下病弱中残喘之气:“谢丞相这是要逼朕吗?”
  谢如雅吓得赶紧俯下身子,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臣不敢。”
  接下来,是死寂一般的沉默,殿内落针可闻。
  君臣俩几乎能听见彼此呼吸的悠长之声。
  时光仿佛也就此凝滞不前,化成一层层不见形的凝胶,逼得谢丞相的额头沁出一滴滴的冷汗。
  良久,他额头的冷汗落下,落在厚厚的喜鹊登枝厚绒地毯上,转瞬不见踪影。
  皇帝似在闭目养神,许久许久,终于说了一声:“爱卿起身吧。”
  他睁开眼,淡淡地看着谢如雅艰难地起身,也不命人搀扶,只轻咳了一声,道:“丞相和田将军先商量出个方案,与众卿家商议后,再来呈明吧。”
  谢如雅欠身应了声:“是。”
  皇帝眉头紧蹙,不耐烦地摆摆手:“朕累了,丞相跪安吧!”
  谢如雅答应着,恭谨地退出了寝殿。
  回到内阁议事厅,孙河、孙允良、田瀚国和宁北侯等人早已在那儿候着了。
  他们见谢丞相来了,忙起身围到他身边,一个个神情急切,等着他传达圣意。
  谢如雅蹙着眉头,忍住膝盖的疼痛,抚须沉吟道:“陛下让我和田将军商量个方案,再与诸位大人商讨。”
  右丞相想起之前在朝堂之上,自己因魏凯旋战败而成为众矢之的,便心有愤愤。
  他咬了咬牙,厉声道:“那,那战败的将军们,该如何处置?”
  谢如雅瞠目,讶异地盯着他的眸,怔了好半晌,这才冷笑道:“孙丞相想怎么处置?”
  孙河被他瞧得浑身都不自在,只好硬着头皮道:“自是按军法处置。”
  众人大悍,都觉从未见过如此自私卑鄙之人。
  之前孙河任御史,还曾因力谏皇帝,不让陛下重用云贵妃外戚,逼的皇帝都下不来台,在朝中颇有忠正直谏之名。
  如今看来,此人惯是沽名钓誉之辈,只因大周朝素有祖训,不可杀谏臣,所以他才敢行此大胆之事,为自己博取美名。
  崔然再也忍不住,阔步走到他面前,双目胀红,大声道:“诸将力战而死,没有贪生怕死,望风而逃。”
  “明知是死地却仍旧死战不退,不畏惧,不屈服,为国尽忠,即便败了,也无愧为国之烈士。”
  “抚恤封赏,尚且不及,怎可轻言处置?”
  孙河被他一番逼问,气得差点晕厥。
  他恼羞成怒,拂袖而起:“崔子期,你不过一介小将,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
  田瀚国大怒,吼道:“子期不行,那我呢?!你当初非要让魏凯旋做主帅。”
  “我们都曾力谏,至少让杨北征老将军为监军。你可有听进去?!”
  “如今造成这等惨事,你居然将责任全推给魏将军,魏将军虽难逃败军之罪,但他毕竟为国战死,轰轰烈烈,虽败犹荣!”
  “家属,怎么就不能得到丰厚抚恤?”
  孙河被这一顿斥责,弄得里外不是人,脸面更是丢到了爪哇国。
  他眉眼一转,大声讥讽道:“骠骑大将军好大的官威,当初你怎么不跟陛下请命,自己去做主帅?又何至于发生如今这等惨事?”
  “你以为不想吗,还不是……”
  眼看田将军要口出大逆不道之言,崔然马上截断他的话头,朗声道:“还不是你步步紧逼,说田将军不给属下将领机会,只想独揽兵权?!”
  孙河被怼得无话可说,只好“哼”一声,转身走出议事厅。
  他还没走到门口,谢丞相叫住他:“孙右相留步,抚恤将士的事情,陛下虽未明言,但也刻不容缓。”
  “你还是留下吧,待事情了了,你,我还有田将军,要一道去陛
  孙河冷笑:“有你们就够了,还要我作甚?”
  允良见局面不好看,再闹下去,反而不利于事情的处理。
  他勉力堆起笑脸朝孙河道:“右相大人,内政乃您的职权所在,怎可假托旁人呢?您还是坐下吧。”
  说完拉着孙河的袖子,把他牵回刚才他坐着的椅子上。
  孙河找回些脸面,冷哼一声,嘴角抽了抽,道:“那你们想怎么样?”
  崔然脸色铁青,竭力压抑住自己,才忍住没说话。
  谢丞相知道外甥因之前的战友死伤殆尽,心绪不平,便吩咐道:“子期,你先回去休息吧。”
  崔然咬牙,咽了口口水,低下头道:“是。”
  迦叶轩。
  暮色掩映,有乌鸦扑棱棱惊飞起来,纵身飞向远树。
  秋日的风仿佛分外阴冷些,天色越发暗了。
  那乌黑的半面天空,像是滴入清水中的墨汁,渐渐扩散得大,更大,一点点吞没另半面晚霞绚烂的长空。
  孙希见崔然脸色不好看,便摒退了抱夏等丫鬟仆妇。
  她静静靠在他的怀里,榻边高杌上,小小一尊挂耳熏香炉里焚着百合花蜜香,烟雾袅袅升起,散开如雾。
  崔然伸手轻轻一撩,那烟就散得失去了形状。
  他轻声道:“希儿,之前我应该拼死向陛下请命去西夏抗敌的,是不是?”
  孙希闻言惊得直起身,盯着他,心酸道:“即便,即便你能不理会陛下对你的猜忌。”
  “你也无法保证,你去了,败局就会扭转呀。”
  崔然眸光一阵黯然,眼中的痛苦,挥散不去。
  孙希见他这么痛苦,心下不忍:“我知道你心里内疚,不好受。”
  “你为他们家人争取优厚抚恤,已是尽了同僚之义了。”
  崔然深吸了口气,颓然道:“我还是顾忌太多,是我的错。”
  孙希柔声劝慰:“这件事,根本不是你的错。”
  “你据理力争又如何?你自我请命又如何?”
  “陛下已对我们起了杀心,他是不会改变他的决定的。”
  “如果让你再立功,那他就更难除掉你了。”
  话音刚落,窗外忽然一声雷鸣。
  她吓得蜷缩进男人的怀里,手腕上的一串金镯呖呖地响,房中的轻烟也似跟着抖了抖。


第235章 局势定亲人聚首
  崔然抱紧怀中的妻子,一声叹息:“你不是一向不怕打雷闪电的吗?”
  孙希眼圈一红,泪滚落了下来:“我才说那句话,天就响起了惊雷!我……我怕……”
  崔然伸手替妻子拭去泪水,搂过她的肩膀,语气如哄小孩子一般:“别怕,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
  孙希闻言,更是哽咽难言,小声啜泣起来。
  崔然苦笑:“你今天这是怎么了?一点都不像往常的你!”
  她咽下一口苦水:“你别哄我了,不出意外,你怕是又要出征西夏了。”
  “可如今那边的残局,哪有那么好收拾?”
  雷鸣总伴随着狂风,窗户原本只是虚掩。
  被风一吹,一下就开了。
  屋里的帐幔被狂风吹起,夫妻俩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崔然敏捷地翻了个滚,下床走到窗边,把窗户关上。
  电闪雷鸣间,男人的深瞳,如刀刻般坚毅。
  内阁议事厅的大臣们经过连日的商议,终于制定了抚恤此次战死的将士方案。
  虽然孙河曾建议,战死的士兵应当厚恤。
  但主帅魏凯旋,以及副将秦止和韩琪虽战死,但难逃领军不力之罪。
  谢丞相等人直接无视他,并未将他的建议列折呈报。
  但孙河不放弃,到了皇帝床前奏对的时候。
  他还是力谏陛下对那三人实施处罚,并一脸忠正之色,表示那魏凯旋虽是自己举荐的,但是自己的一颗心是无私为国。
  魏将军打了败仗,理应受惩,自己绝不徇私,为他脱责!
  尽管谢丞相和田将军进谏说此举会寒了众将士的心,但皇帝似乎也对魏凯旋等人恨之入骨。
  最后居然听了孙河的谏言,不但对魏凯旋、秦止和刘慎三人的家属没有战死抚恤,更是将三人革了职,死后也不得享受哀荣。
  此政令一出,朝中不仅仅是寒族将领,便是世家子弟出身的将帅们,心都彻底凉了。
  原本谢丞相和田将军上呈给陛下的出征主帅人选,一个个要么推辞自己老了,要么说身体不适,没有一个肯去。
  皇帝骄傲惯了,自然不会向下臣屈服。
  发出去的政令,那是怎么也不会撤回的。
  两边就这样对峙僵持着,皇帝总不能把躺在病床上的将军们,拉起来上马去打仗。
  只是皇帝养病的清凉殿,每天要摔碎几十个茶碗。
  与此同时,西夏边境不断传来战报:李元明率军攻打麟州城。
  麟州城守将张跃率军顽抗,屡战屡败,眼看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