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 >

第65章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第65章

小说: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晚渔并未发现他的异样,又自顾自笑道:“但我知道,你不会是他,他现在应该在和他的新婚妻子温存。不说这个了,你救了我,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男人从怀里拿出一枚玉牌,上边刻着三个字‘暗影阁’,玉牌左下角还刻着一个烛龙似的图腾。
  “你是暗影阁的人?”她微微有些意外。
  暗影阁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还救了她?
  男人点点头。
  “你叫什么?”她又问。
  男人眸底闪过一丝不耐烦,但还是指了指玉牌上的烛龙。
  “你……不会就叫烛龙吧?”
  男人又点头。
  “你是不是不会说话?”
  又是点头。
  “原是如此,你为什么要救我呢?”她问了这句话后,又觉得自己有些傻,“对了,你不会说话……不过还是很谢谢你,要不是你出现,我估计就没命了,我要怎么感谢你呢?”
  她看了自己一眼,身上出了从侧堂里带出来的供品果子,就没有旁的东西。
  “这样吧,三日后你若是还会出来,就在对面的慈幼院等我,我给你谢礼,我自己绣的荷包,不是特别贵重之物,你莫要嫌弃。”
  烛龙这次没点头,像是嫌弃她的谢礼。
  “你不要就算了,我知道你们暗影阁的规矩,拿钱办事,可我眼下没有银子,等过段时间赚到银子,再给你好吗?”
  烛龙摇了摇头,指尖戳向她腰间。
  她以为他是在轻浮她,下意识扬手给了他一耳光。
  下手不是很重,她怕被人听到。
  烛龙有些委屈,又指了指自己的腰间。
  “你是还想要荷包,是吗?”
  点jsg头。
  看来是她误会人家了。
  江晚渔略带歉意,“那三日后午时左右见,现在还得劳烦你一件事,能不能把我带下去,我还得去对面的慈幼院。”
  他没有一丝犹豫,将她横腰抱起。
  落地后,她被他轻轻放下。
  刚想跟他道谢,她却发现,人已不见踪影。
  真是个怪人。
  她不去多想,径直进了慈幼院。
  夏逢带她到一处僻静的地方,谈起往事时,每每落泪。
  她蓦地想起爹爹临死前交代她的事,遂问起夏逢慈幼院里有没有年纪与她相仿,腹部有胎记的孩子。
  夏逢思考良久,道:“倒是有一两个这样的孩子,但有一个两个月前因为伤寒而亡,今日就剩下一个孩子与你年纪相仿。”
  “是谁?”
  “你见过,夏裕。”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是夏裕……?
  夏裕比她还矮一个头,痴痴傻傻,模样也不过是十岁孩童。
  他竟与她年纪一般大?!


第134章 他到底是什么人?
  听完夏逢的话,她才知道夏裕的身世有多凄惨。
  夏裕年已十七,比她大几个月,可矮矮瘦瘦,长得像个十岁孩童一般。
  究其所有,他自幼被人下毒,丢在了慈幼院门口,大嬷嬷将他抱了回来,这才帮他捡回一条命。
  慈幼院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很贫苦,夏裕体内残余的毒物,是直接致使他变得痴傻、没法长大的一个原因。
  慈幼院最初是前朝皇帝设立,专门收留为千旭国殉难的遗孤,起初每个月朝廷都会往下拨款一百两银子,用以支撑慈幼院的发展。
  谁知,变天了。
  现任君主更改了前朝不少制度,百姓们刚开始叫苦怨天,后来也不得不被迫接受。
  慈幼院亦是如此,从刚开始的一百两渐渐削减,至如今每个月只有十两银子。
  还得大嬷嬷每个月去求户部的人,他们才会不情不愿地施舍十两银子。
  慈幼院原本有近百个孩子,银子削减后,孩子们食不饱病不医。
  短短十年,就有将近半成多的孩子死于恶疾不医。
  如今,慈幼院只剩三四十个孩子,仍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大嬷嬷没有银子再请奶娘,也不敢再接收新的遗孤。
  这也是夏裕那日为何会出现在旌畴庙的缘故。
  夏裕痴傻,但他知道庙堂里会有吃食,所以才费尽心思挖了个洞,只为进去偷供品。
  心中压抑得难受,她找了个理由站起身,欲要去找夏裕确认他腹部是否有胎记。
  刚走到后院,就看到几个孩子趴在地上,嘴里吚吚呜呜叫个不停。
  “夏伯伯,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今早他们还好好的!”
  夏逢赶忙上前,扶起那几个孩子。
  江晚渔也上前帮忙,顺势检查了孩子们的眼耳口鼻。
  嘴唇青紫,脸色发白,额头也很烫。
  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些孩子患了伤寒。
  脑子里飞速闪过关于伤寒医治的方子,她问夏逢:“夏伯伯,慈幼院里可还有年轻力壮者,这些孩子染上了伤寒,需得马上用药。”
  夏逢也知情况不妙,“除了我和大嬷嬷之外,还有一个常年借住在此处的穷书生,他也在前院给孩子们教书,我这就去唤他来!”
  夏逢前脚刚走,后脚大嬷嬷又抱着一个患病的孩子从里屋出来。
  看到江晚渔,大嬷嬷有些惊讶,“这位小公子是何人?”
  “我爹是夏逢先生的故交,我姑且算是他的小侄,你便是夏伯伯所说的大嬷嬷吧?”
  “是嘞是嘞!你是客人噢,老身惭愧,眼下院子里的孩子不知怎么了,大概是没空招待你了!”
  大嬷嬷面有愧色,向江晚渔解释之时,她抱着的孩子又开始哭闹,嘴里不停地喊痛。
  “嬷嬷……嬷嬷,肚子里像是有好多虫子在咬,好痛……”
  “晓亮乖啊,不痛不痛,你和哥哥姐姐们先忍忍,嬷嬷这就给你们去找郎中,好不好?”
  “大嬷嬷,我会些医术,就等夏伯伯把另一位教书先生叫来,我开个药方让他先去抓药。”
  大嬷嬷一喜,“真、真的?那太好了!这些孩子早晨时还好好的,不知道怎么就……唉!”
  因为是夏逢带来的人,大嬷嬷一点也没有怀疑她说的话。
  “大嬷嬷,他们从早至今,都吃过些什么东西?”她还是得再确认一遍病因。
  “吃了一些窝窝团,看眼已是月尾,朝廷的银子也快花光了,窝窝团是五日前蒸的,哦还有隔壁卖肉老徐送的半挂猪肉,上次煮了一直没舍得吃,想着今日是晓亮的生辰,老身这才给孩子们分着吃!”
  “上次是多久?”
  “没多久,也就十日前罢!”
  “十日前?!”
  “对、对啊!老身已经用竹罩子将吃食盖起来咧,虽说周围生了些蝇蛆,但老身把它们都赶走了,还用熟水洗了一遍。吃起来有点发酸,可好歹也是肉啊,孩子们已经好久没吃到肉味了。”
  江晚渔神情一瞬紧绷。
  十日前!
  这煮熟的吃食根本不能放置这么久,特别是禽类,难怪这些孩子们会肚痛发热。
  他们不是染上了伤寒,而是痢疾!
  大嬷嬷带皱的眼角处夹杂着许多情绪,自责道:“小公子,老身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那些窝窝团和肉害得孩子们变成这样?”
  江晚渔没法开口。
  看起来,确实是大嬷嬷害的这些孩子。
  可她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为了孩子们能吃到肉,她舍不得吃一口,将肉留到今日,却不知肉放久了,其实与剧毒无异。
  追根溯源,是朝廷无用。
  “晚渔,秦先生来了!”夏逢终于带来慈幼院里的另一个教书,“来,纸和笔墨,你且将就着这桌案写。”
  “好。”
  她提笔蘸墨,挥挥洒洒在纸上写好了药方。
  大嬷嬷看到纸上这么多味药,瞬间慌了,“小、小公子,能否开少些药?能治好孩子们就行,用不着效果这么快,咱们已经没有什么银子了……”
  她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倒是那些染了痢疾的孩子声音此起彼落。
  听到孩子们啼哭的声音,大嬷嬷终是于心不忍,“罢了,老身还有一只镯子,当掉应是能换个十几两银子。”
  夏逢极力反对,“不行!这是您战死的孩子留下的唯一遗物,要当也是当我房里的几幅墨宝,它们无甚意义,当了也不心疼。晚渔,药方写好了就给秦先生快些去抓药罢。”
  欲要递给秦先生之时,她忽的注意到,后院角落长着几株白毛毛的东西。
  她抓着药方的手又收了回来,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走向角落里的植株。
  “晚渔……”
  夏逢还想再次催促她,却被她笑着打断,“无需去药房抓药了,这儿就有现成的药!”
  除她之外,每张脸上都写满了疑问。
  “我在医书上看到过,这株叫白头翁的草药,正是专门治疗痢疾的良药,只需用水煎服,喝下后腹痛便可改善,喝三剂可彻底痊愈。”
  “那还等什么?快快快,小秦,你去摘了洗干净,给孩子们煎水!”
  “好,我这就去!”
  秦先生折下白头翁,匆匆往厨房去。
  孩子们喝下后,静躺一刻钟,痛感果然减轻不少。
  “小公子啊!今日真是多谢你了,若不是你在场,也不知这些孩子还得受多少苦,都怪老身没用,给孩子们吃了不好的东西!”
  大嬷嬷一边抹泪,一边躬身感谢她。
  她才十七的年纪,哪能承受得住长辈的大礼?
  “大嬷嬷,您快别这样说,我不过是举手之劳,您也别太自责,您、夏伯伯和秦先生三人,拉扯大这些孩子不容易,若没有你们,孩子们早已冻死饿死了。”
  “唉,朝廷这是要逼死我们啊,这里的孩子是战死沙场将士们的遗孤,他们的爹爹都是为国捐躯,为何要落到这般田地?”
  江晚渔不知如何安慰她,只好拍了拍她的背。
  大嬷嬷哭干了眼泪,又重新振作起来。
  “好了,让你听我这老婆子一直抱怨,怪不好意思,你今日来是探望夏先生的吧?夏先生辞官后,一直在这里给孩子们教书,不仅不要月钱,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吃食,是个极好的人!”
  由经大嬷嬷这一提醒,她才想起自己要找的人。
  “大嬷嬷,夏裕在哪儿,能让我看看他肚子上有没有胎记么?不瞒您说,他可能是我现在正在找的人。”
  “胎记?老身将他抱回慈幼院的时候,确实在他身上见到了胎记,还是个菱星形状,老身当时就感叹这孩子不简单,谁想……唉!”
  大嬷嬷将她带去柴房,夏裕就在里边玩耍。
  夏裕痴痴傻傻,与别的孩子人相处不来,大嬷嬷担心他会被其他顽皮的孩子欺负,索性就让他单独住在柴房,每日都会过来陪陪他。
  “大嬷嬷!”房门打开,夏裕一下子就扑向大嬷嬷。
  注意到江晚渔的时候,他咧开歪斜的嘴,“哥、哥哥!”
  她回以微jsg笑,心中却不是滋味。
  “裕儿,坐好来。”大嬷嬷拉开夏裕的旧衣裳,袒露出他的肚子。
  江晚渔定睛一看,果然没错!
  肚子上一颗菱星胎记,年纪比她大一些。
  这就是她爹、景伯要寻找的孩子!
  难怪爹爹和景伯找了这么久,都没能找到这个孩子。
  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这个年纪比她大的孩子,看起来只像是个十岁孩童!
  “小公子,裕儿是你要找的人么?”
  她微微颔首,大嬷嬷一阵欣喜,“是不是他的爹娘正在找他?”
  她摇摇头,大嬷嬷脸上的欣喜转瞬而逝,甚至多了几分警惕。
  “大嬷嬷,我现儿也不知找他的人是何用意,但我向您保证,不会让他陷入危难。”
  听到她这句话,大嬷嬷的警惕才渐渐消散。
  既然找到了这个孩子,她就得快些找红西,通知景伯。
  江晚渔与夏逢寒暄几句后,又与慈幼院的人告别。
  回到玉笙居时,天色已暗下。
  转了一圈,又喊了几声,红西都没有回应。
  “姑娘,那家伙被大人叫去了,走之前留了一句话,说是姑娘有事找他的话,便等等。”
  “好。”
  她进房换了裙装,出来时红西正从主院那边回来。
  垂头丧气,蔫了吧唧,背还弓得很低,像是没力气挺直。
  “红西,你这是怎么了?”
  红西颇为枉屈地掀起眸,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说了一句没事。
  因为他保护江晚渔不利,还纵容她擅自行动,被祁屹训斥了一顿,还扣光了他一个月月钱。
  原本他还得吃十下藤鞭,好在江晚渔没事,祁屹又担心他会给玉笙居带去麻烦,才免了他的鞭刑。
  祁屹今日休沐,送五公主回房后,又折返玉笙居,看到了他和江晚渔出府。
  祁屹放心不下,换上暗影阁的衣服跟了出去。
  若没有祁屹的出现,江晚渔说不定就会出事。
  红西也有些自责,“渔儿妹妹,下次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行动了。”
  “现在我好好的在这儿,何必说这些?对了,这次幸亏有一个暗影阁的人救了我,是你找来的么?”
  红西:“……不是。”他有多大的能耐,找个少主给他办事?
  “这就怪了,那他怎么这般及时出现,还救了我?罢了,下回我会给他付银子。”反正那人也不会说话,即便他看到了什么,她也不怕。
  “红西,我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景伯要找的那个孩子,找到了。”
  红西像是不敢相信,怔怔地看了她几息后,才回过神来。
  激动地抓住她的手臂,“真的找到了?没有认错?”
  她正色道:“我检查过他肚子上的胎记了,绝对没有认错,他比我大几个月。”
  红西像是得到了罕世的宝物,原地蹦了好几下。
  嘴里喃喃自语,“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他,我们有希望了!”
  “红西,这个孩子到底是什么人?”她心中疑惑极了。
  “现在还不是时候,渔儿妹妹抱歉了,我们所谋之事太大,这十几年来我们躲在暗无天日的鬼街,筹谋这一切,不能有半点差错。”
  江晚渔不再问下去,从红西的话,她大致已经猜到。
  “那你快些去向景伯禀告罢,不过这个孩子现在的情况不太好。”
  “什么意思?”
  “他自幼中毒,流落在慈幼院,朝廷削减了慈幼院的月银,负责照顾孩子的大嬷嬷无能为力,只捡回他一条命,毒却没有能解,他落得个痴傻的毛病,十七岁的年纪长得像十岁孩童。”
  红西面色铁青,吸了几口气,闭了闭眼睛,才忍住没在她面前发怒。
  “我先去找老先生,看看他如何说,渔儿妹妹,我不在的时候,你莫要出玉笙居。”
  “好,我答应你。”
  红西踏风而去,又有人踩着夕阳而至。
  “沈郎中,你怎么来了?”
  “自然是有事,还是大事,对你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沈培然还背着个药箱,像是刚从哪儿问诊过来。
  她迎他坐下石凳,倒了一杯热茶,“沈郎中,你快说罢,莫要吊我胃口啦。”


第135章 你不准看多她一眼!
  “上回有个赵大娘,上我的医馆找你,说是你给她开的方子真神了,她连续喝了几剂药,真的怀上了!她以为秦老还住在我这儿,所以才上医馆寻你,想要当面谢谢你!”
  “这件事被赵大娘满街宣扬,马口街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去,好多有那方面隐疾的人日日上医馆蹲守,想求你诊治,我的医馆可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
  赵大娘?
  不就是秦爷爷住在小巷时的街坊邻舍么?
  上次她随手给赵大娘开了个暖宫的方子,没想到这么快就见效,还怀上了孩子。
  “这些都还不算,你猜这些人之中,还有谁也过来了?”
  “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