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宠难为-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渊。”
白皎然声音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意味,
“你不给我看,我只会更担心。”
一句话,堵住了韩渊所有的避实就虚。他楞了一下,突然意识到,与白皎然已经是三年未见。
三年时间,不知白皎然在官场上都经了多少风雨?韩渊明白,再怎么样,他也不会是三年前那么好骗的少年了。
“皎然。”韩渊声音里多了些涩意,“真没什么好看的。”
“……”
“你看,我不是好好地在这儿呢么。”
“是吗?好好地在这儿?”
白皎然轻笑一声,“今天的战报,我都看过了。原来韩大人的‘好好地’就是在战场上挑衅木朗,让他迎面射上几箭,好去鬼门关上走一遭?”
话音未落,白皎然手腕一翻。那一床薄被扬起来,卷着大团大团染满鲜血的绷带一起滚到了地上。
叮当两声,随之掉落的还有两个倒钩。拖着半截箭杆,染满鲜血。那钩尖锋利狰狞,上面还挂着几丝血肉。
看到那倒钩,白皎然脸色更冷三分。
可这还没完。韩渊原本藏在被子下面的手里,还攥着一块布巾。此刻也再藏不住,白色布巾上两排模糊的牙印明晃晃露在外面。
有时候人捱不住疼,能把牙根都咬出血来。这事儿,白皎然也听说过。
若只是地上狼藉一片,他依旧能撑着个冷若冰霜的脸。可看到那牙印的时候,他终是眼睛一颤,眼圈儿红了。
“混蛋……韩渊!”
“别哭啊。”
韩渊伸出手想去摸他的脸,却被白皎然躲开了。他心里更急,腿上却不敢动,只能仰着头巴巴地看着。
白皎然偏过头,腮边到下巴的线条就分外显眼。此刻大滴大滴的眼泪沿着这线条滑下来,将白皎然官服的领子都给染湿了。
第5章 …39
“别哭了……哎呀,你一哭,我心里慌得很……”
韩渊语气里破天荒带了些惶急,
“你听我说,我不是自己去找死!我没那么有病!皎然,我是为了救陛下……我知道你在等我,怎么可能冒险?”
若是第二个人听韩渊这么说,只怕能一口啐到他脸上——战场上单枪匹马跑去敌人眼皮子底下撂狠话,换了身上两处箭伤,血淌了一马车。这不叫冒险,什么叫冒险?
可白皎然真的抬起头,专注地盯着韩渊看。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要是自己找死,我昨天会动你么?对你做了那些事,若我不好好活着……你怎么办?你这样的人,能受得了?那样你这半生就白认得我了!我岂不是真成了一个负心冷血的混蛋!”
“……”
“我是为了救陛下!徐浩然手里兵力不够,要等后面援兵压上来。眼看着木朗要动手烧了陛下藏身的茅舍,难道这时候我在后面装孙子?我不过是想激他动手,叫他不敢动陛下,再挑起两边混战,乱成一团我们才好浑水摸鱼……我承认,我知道有风险。可我不是自己找死……皎然,这不一样,我是没有办法!我知道听起来像是借口,可你得信我……”
“我信你。”
白皎然轻轻一声,打断了韩渊的辩白。他表态太干脆,反而换了韩渊有些不敢相信。
“你……真的信我?”
“我信你。你自己说了,你昨日马车里那样对我,今日就不会弃了我而去。这一句,是我认识的那个韩渊。”
“皎然……”
“虽然还不太清楚你怎么办到的,但这话我信了。”
白皎然脸上的冰霜融化了些,却依然带着忧虑,
“你拼着命不要,去救陛下……那陛下他,脱险了么?”
“我不知道。但方才侍卫说,前方战况不错,我猜问题不大。若你实在不放心,我们就去前线走一遭。陛下真的脱险了,也好迎接圣驾。”
说着,他单手撑着床板,想要起身。可两处伤口同时传来剧痛,他呻吟一声,差点跌落床下。
“你别乱动!”
肩膀后面被一只手臂环住,白皎然焦急的声音传入耳中。韩渊侧过脸,白皎然眉眼近在眼前,长长的睫毛颤动。
“啾”地一声。近水楼台,不亲不是韩渊。那张白净的脸腾地胀红,白皎然狠狠瞪了韩渊一眼。
“干什么?不给亲?”
韩渊哼哼起来。
“我疼得厉害,亲亲你或许好些。若你亲我,恐怕就更好些。皎然,我今夜遭了这么大的罪,你忍心不管么?快来亲我一下,给我止止疼……”
“你,你正经些……别乱动了!伤口又出血了……”
两人正腻歪着,门口却传来一阵马蹄声,直接闯到了医帐中,才勒马停下。骏马嘶鸣里夹杂着焦急的人声,传遍了整个医帐
“白大人!您在何处?前线急报!十万火急!”
白皎然与韩渊对视一眼,同时松开了对方。二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紧张——十万火急的前线消息,必是最重要的战报。
看来,前线已经分了胜负!
但这不是叫他们同时提起一颗心的缘由。
那兵士显得太过六神无主——按理说这一场该十拿九稳。为何这报信的兵士语气这样惶恐?
“我在这里!进来!”
白皎然一声应答,门外兵士随即进门。也顾不得行礼,他扑通跪在地上,
“白大人,前方战报!我军大胜,剿灭叛军近万人,缴获战马数千匹,擒拿叛匪木朗等人!”
两人同时长长松了一口气。心放进肚子了,韩渊勉强坐直的身体微微一晃,单手撑在床铺间,才算稳住身子。他偏过头看着白皎然,轻笑一声。
“大捷的战报,就该报得欢欣鼓舞些。最好几里地外就敲锣打鼓。这个徐浩然,干嘛搞得这样紧张?我还以为……”
他却不再说下去,随意问了一句,
“既然是大捷,想必陛下也安然无恙了?”
静待片刻,却无人应答。韩渊撑着床铺的手臂绷直了。他抬起头,对上兵士惨白的脸。
“怎么回事?说!”
“陛下他……他……他已经驾崩了!”
嗡地一声,天旋地转。重伤失血,加之整整两日奔波不休的后患终于涌了上来,韩渊竟然两眼一黑,身子向后倒去。
却被一只胳膊扶住了肩膀。
“韩渊,别急。”
白皎然声音也有些抖。这颤抖声音入了韩渊的耳朵,却叫他心里一惊,原本有些撑不住的精神竟再次振作起来——这么大的事,总要有人善后!他若是此刻倒下了,白皎然怎么办?
韩渊咬住舌尖,强迫自己再次坐稳身子。
“我没事,你别急才是。”
说着,韩渊转过头看向白皎然。却没想到,那人清秀脸上失了血色,眼神却很沉稳。
“你在这里休息,这件事我来处理。”
“……”
“你放心,我心中有数。天塌不下来——就算天塌了,我是大燕的宰相,我也不能慌。”
“天塌下来也不慌?哈,那刚才……”
一句话才吐了半句,韩渊突然住口。白皎然抬起眼皮看他,淡淡一声,
“刚才不一样。”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出事的人不一样。
四目相对,韩渊心中突然亮了一道闪电——他总觉得白皎然还是过去那个白皎然,需要他保护着,引导着,甚至善意地瞒着哄着。
甚至昨天重逢后,白皎然心性与从前那个天真的少年相比,也好像变化不大。
——可那是因为,这是在他面前。
——也只有在他面前。
白皎然安抚地握了握韩渊手掌,就想抽身而去。却被韩渊反握住手腕,
“你去前线?”
“嗯。”
“一起。”
“你信不过我?”
“你是当朝宰相,三年时间,将大燕朝堂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份能力,我怎么会信不过?只是我……我必须亲自去看一眼。”
白皎然看着韩渊的脸——认识了这么久,他没见过韩渊这样失魂落魄的神情。
“好。你随我一起来。”
……
韩渊是被人抬上马车的。原本那个一直跟着他的侍卫还想来帮个忙,一路伺候着。白皎然却挥挥手,叫他也走了。
只留下那些人带来的被褥,用来韩渊垫在身下。以免路途颠簸,伤口恶化。
路上,白皎然握住了韩渊的手。两人的手一样冰冷湿凉。
镇定归镇定。若说真的毫无所动,又怎么可能?
韩渊抬头看白皎然,冲他笑了笑。本意是安抚,却笑得那么勉强。
“韩渊,你留我在后方,是怕我以身犯险后,你却做不到当断则断?”
白皎然突然开口。韩渊闭上眼,笑了笑。他的皎然,三年来果然长进不少。
“是啊。旁人我都舍得,你我是真不舍得。只好将你留在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免得误了大事。”
“说谎。”
“有什么好说谎,是真的舍不得你。”
韩渊睁了眼,却没有看白皎然。那目光就那么投向车顶,视线里一片晃动的影子。
“可惜现在,我实在打不起精神细细说给你听了。”
“我当然知道,你是真的舍不得我。”
“……嗯。”
“可你说旁人你都舍得,却是在说谎了。真出了事,你一样舍不下旁人。”
“……”
“比如今日,你冒着那么大风险去救陛下……只怕,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大燕的皇帝吧。”
“……”
“还有杜大人,你当初也是这样拼命地救了他。差一点,也是搭了性命进去,让自己万劫不复。韩渊,我方才突然想明白了。你才是最心软的一个。说什么忠君还是忠国只能选一个……说什么该断则断……真的事到临头,最不肯放弃的还是你自己。你就算搭上自己,也要去救他们的。”
“谁说我要搭上自己?”
韩渊回了一句,
“我从没有做过搭上自己的准备。今日这只是意外。”
白皎然不说话了。他看着韩渊的手掌一点点攥成拳头,手背上蜿蜒青筋鼓出来,像是在对谁发狠。
“……真的只是意外而已。我没想过自己会死……更没想过冒着这么大风险想出来的计策,居然没有成功……陛下,他竟然……”
——还能对谁发狠?他现在最痛恨的,恐怕只有他自己。
白皎然心中涩意蔓延。
——是啊,这样骄傲的一个人。他用了这样冒险的一个计策,原以为能够将君主、朋友和大好河山全都保全下来,甚至不惜搭上自己性命。
他几乎成功了——却在最后时候,听到功亏一篑的消息。他心里该多么难受?又多么自责?他一定在想……若是当初我不对自己这么自信,不一意孤行地选了这最冒险的“万全之策”,结果会不会不同?
韩渊目光茫茫地投在车厢顶上,白皎然的眼神却一直不曾从他身上挪开。两人各怀心事,都没有开口。
一路上,马车内如此安静。只有车轮在地面滚动的声音,一直不曾停歇。
第5章 …40
马车驶进山谷。韩渊远远看到那近乎完好无损的茅舍,他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已经猜到了故事的结局。
茅舍没事,里面的人自然也该毫发无伤。那么在这样一场大战胜利后,李广宁死亡的原因,就绝不可能是他最初所担心过的“面对木朗的胁迫,君王保全了皇家尊严,是宁死不屈”。
他的死,只会有一个理由。
——那就是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白皎然。”
“怎么?”
“我之前安排了一个替身,与陛下容貌七成相似。本来是打算瞒过木朗,接陛下脱险……你去把他叫过来吧。”
“你想做什么?”
“陛下不能死。不能死在这个地方,以这一种方式……”
韩渊声音透着狠意,
“让那替身来犒赏三军……告诉徐浩然,茅舍里面的只是事先安排好的替身!是为了迷惑木朗,为了全歼叛军……陛下从不曾来过这座山谷,他一直都在后方坐镇!”
“韩渊!”
白皎然惊得汗毛倒立,
“你这……这是……韩渊,你胆子太大了!”
“不然呢?难道要让这些平谷关兵士知道,他们出生入死所营救的陛下,却是殉情自戕而亡?而他所殉情的对象,却是三年前就该被处死的逆相杜玉章?”
“你说什么?!”
“来不及解释了。总之……茅舍的那个人只能是替身!绝不能让边境官兵知道真相!告诉他们,茅舍内的替身是误以为是叛军胜了,所以以身殉国,不愿顶着陛下的身份被叛军折辱……所以他们铮铮忠骨,也是我大燕忠良!该被好好运回京城,妥善安葬。”
韩渊声音沙哑虚弱,脑筋却很清晰。他飞快布置着,
“皎然,你先照我所说去做。先将陛下尸身用冰块保存,拖过这几日风口浪尖,再运回京城安葬。回去后先整饬政务,平稳开启监国事宜,陛下驾崩之事暂且秘而不宣!这事情若处理不当,你我也愧对陛下嘱托……愧对大燕百年基业!皎然,你听我的么?”
“我……”白皎然脸色依旧有些白,却点了点头,“我自然听你的。”
“好。”
恰好此刻,马车也在茅舍前停下来了。徐浩然蜡黄着一张脸,前来向他们行礼。才抬头,这剽悍爽朗的年轻将军,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花。
“陛下,陛下他……”
“将军稍安勿躁。”
韩渊从马车里坐直了身子。白皎然想扶他一把,却被他轻轻推开。
“徐将军,实不相瞒。我与白大人为保此役万无一失,事先其实做了些小小的安排。”
他对白皎然使了个眼色。白皎然便接着说下去,
“徐将军,其实那茅舍里面的……并非真正的皇帝陛下。”
……
三日后。
平谷关靠近草原,常年干燥多风,夏日更是炎热。但在这重兵把守的城关外,却有一处天生寒洞,深不见底。其中有冷风阵阵,若是下到三五十丈的地方,更是滴水成冰,极为寒冷。
在这寒洞内,有一处人工开凿的寺庙。本来,是本地达官贵人夏日乘凉的地方。此刻,里面却停了两具简易的棺木。
这里地处隐蔽,无人会来打扰。虽然平谷关有守军看管,但他们都在较远处扎营,只管看守着不要外来之人误闯就好。
所以没有人发现,其中一具棺木有着开合的痕迹。更没人发现,那棺木之中,其实已经空无一物了。
而在距洞口不到一丈的地方,有一个人趴卧在石头上。他好像是无意昏倒于此,更像是被随意丢在此处。
那人一动不动,脸色白得像纸。他胸前连一丝起伏都没有,似乎早就没了呼吸。
阳光从洞口投了进来,在地上一点点挪着方向。日落西沉时,夕照终于爬到了那人的脸上。
那容貌倾国倾城。尤其是一双桃花眼,虽然合着,依然美得叫人挪不开眼睛。只是眼窝发青,唇色苍白。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活人。
突然,那人的嘴唇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然后他睁开了眼睛。
“咳咳……咳咳咳……唔啊!”
一口浓稠的血被他吐了出来,那血色黑污,带着腥味——从颜色到气味,都很不新鲜。这还没完,他捂着胸口,又呕出几大口血,在地上汇成一滩。
直到这时,他才从自己紧紧按着的胸膛里,感觉到了心跳声声,由弱变强,有力地跳动着。
他扶着墙壁站起来。脚下有些软,身子也有些打晃。可他胸膛里总是如影随形的疼痛与憋闷,却渐渐消弭不见了。
“奇怪……”
杜玉章眼神迷茫。不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