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帝月谋 >

第38章

帝月谋-第38章

小说: 帝月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能改变冯晚的命运。
  冯氏人丁兴旺,尤其是二房冯焘,膝下嫡子、庶子六个,再育孙子辈,仅嫡孙便有十一个,庶孙更是二十多个,两房很快就派了来帮忙料理后事的叔伯、太太。
  冯昭吩咐了碧烟、红云、罗妈妈服侍好冯晚。
  她则在四月二十日这日召集了两房家主。


第130章 过继
  对于余氏临终所说的事,府里的下人并未传扬出去,两房也不晓此事。
  “三房的大叔父、二房的大叔父,今日我说两件事,第一件:我娘遗命,让我请辞晋国夫人,另荐过继子承袭爵位。”
  两房人面露兴奋之色,晋国公的爵位,但要大周在,这爵位在。
  但他们不知,这是大周皇家承诺冯然后人的,即便过继了,也不是冯然的血脉。
  皇家要不放过谁,只有千百种的理由和藉口。
  冯昭凝了一下,“第二件,待七七之后,我会与妹妹婉华扶棂回太原祖籍守孝。另,平阳巷冯府,留下太多我与妹妹的回忆。无论继嗣子是谁,这里都是我和妹妹的家,我不会给任何人。
  届时,若朝廷敕造府邸,或是要继嗣子自行建造,若是后者,我会另赠两万两银子。嫡长房的家业,我会从里面分一份给婉华做嫁妆,剩下的取出半数分派给二房、三房,另一半留给未来的晋国公。过嗣那日,我会交接清楚。你们两房各荐三个人出来。”
  二房、三房各三个名额,而相看了谁,还是冯昭说了算。
  “在这期间,两房人不要来打扰我和妹妹的平静生活,我若图利,就不会让出爵位,毕竟世间最可靠的,抵不过儿子。我只盼这个继嗣来的兄弟,他日能护佑吾妹婉华,莫让她被婆家欺负。”
  冯崇礼迭声道:“这是自然,就算没有过继,你们俩也是冯家嫡长房的嫡亲血脉,没道理由外人欺了去,即便是她的婆家也不行。”
  冯昭与陆妈妈递了个眼神,“这是我与朝廷写的文书,就劳三房大叔父呈递皇帝陛下。冯昭一生,无心儿女私情,唯愿余生游历万里山河,感悟颜体书法。”她一抬头,头上的孝帽一落,露出了披肩的短发,她竟已削发为道,做了女冠。
  两房的人连连惊讶。
  孟氏悲从中来,冯家出了一个天姿出纵的女儿,却这般就看破红尘了,“寿娘,你这是何苦啊……”落音之时,冯晓已扑了过来,蹲在脚下,哭得不能自己:“昭姐姐,我知道你苦,被恶人辜负,又遇大叔母仙逝,一时想不开,可你怎么出家了,昭姐姐……”
  两房叔伯恶狠狠地看着周遭下人,却见陆妈妈、碧桃等人一脸惊愕之色,冯昭竟是连他们也瞒过了。
  冯昭扫过众人,神色淡然自若,“叔伯们勿须责怪,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这浊浊红尘,尔虞我诈,我实在是累了、乏了,倒不如就此清静、干净。”
  她顿了一下,依旧平静如陈述般地道:“四月二十六酉正,我娘的棂柩出殡送往城外明月观停棂。”
  她看了母亲留下的匣子,才知道城外的明月观竟也是嫡长房的。
  只要她不说有多少东西,旁人也不知道。
  冯崇礼道:“大侄女,这过继嗣子,是要年纪比你小的?”
  还得与她是辈的才成。
  若是年纪比她小的,三房冯崇文膝下,只一个冯景达到要求,三房还有小二房、小三房、小四房、小五房,他们那儿还是有嫡子的,庶子嫡子肯定不合适,这样算下来,便只小二房有两个能达到要求。可除了冯景天资不错,这小二房的两个嫡子都扶不上强。
  “我已是出家人,只要他能护我幼妹便可,比我年长,我也不在乎的。”
  冯崇文听了这话,觉得将冯显过继也不错,一则冯显早已成亲,孩子有好几个,二则他能撑起来。
  冯昭道:“宫里陛下那边,两位叔伯怕是得打点好了,我承诺会本着公平公正来挑选嗣子,最优秀者为未来的晋国公。叔伯们还有什么想问的?”
  “没……没了。”
  冯崇俭道:“大侄女,那个……那个,到时候能多挑一个不,大房人丁太单薄了,要不多挑一个,也记到你爹娘名下,呵呵……”
  嫡长房有多富有,他可是知道的,二房最优秀的儿子是他的嫡次子,现在不在乎年纪比冯昭大,他更有信心了,可要说天资和三房的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冯崇礼喝斥道:“没听说过继嗣子过继几个的,这是乱了规矩。到时候我们都听大侄女的。”
  “多谢各位叔伯体谅,近来辛苦叔伯、叔母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一家人。”
  过继两个,到时候嫡长房的产业就落不到他们身上,过继一个,还能分一份,嫡长房有多有钱,他们可是知道的,光是四大直隶府的铺子就很赚钱。
  二房有几个姑娘聚了过来,“昭姐姐,我们都晓得,你心里苦,真恨不得能替你分担一些。”
  冯崇文道:“都散了。”
  他率先领了儿子、媳妇去前头的灵堂。
  冯昭起身去明珠阁,冯晚病了,病得昏昏沉沉连做饭都在喊娘。
  冯氏族里的几位姑娘过来瞧过,每次她不是在吃药,就是在睡觉,若是醒着时,亦是不停地抹泪。
  冯昭问了冯晚吃药、吃饭情况。
  碧烟如实答了。
  大娘子要过继嗣子,往后,她们的去处就难说了,但冯晚身边的人,是会跟着冯晚去高家的,冯晚已经订亲,因母亲病逝,需得守孝三年。
  余氏这一死,冯晚就成丧母之女,若未订定,婚事更艰难。
  冯昭探过冯晚,出来时,就见明珠阁外头立着几个族里的嫂子,对着她笑得真诚甜美。
  “嫂嫂们找我有事?”
  “府里办丧事,叔伯都有事做,兄弟们又在灵堂守着,我们几个是来找妹妹领差的。”
  冯崇礼、冯崇文已进宫,将她的请爵奏疏呈交皇帝,现在更有上好的理由,说誉国夫人殁了,而冯家嫡长房没个摔盆捧灵之人,需尽快过继一个嗣子,封其为晋国公,请皇帝陛下应允。
  两房的人已有人选,冯崇文把三个儿子的名字都写进去;冯崇礼自家两个嫡子与胞弟家的嫡子。两个老狐狸压根没想由冯昭来定,而是要请皇帝定人选。
  到时皇帝定下人选,既不能说冯昭的不是,更能杜绝两房人因爵位撕破脸,一切矛盾都能没了,可以说皇帝的意思,不服众也得服众。


第131章 秘闻
  在他们看来,冯昭毕竟是个小丫头,没想连番打击,就要出家当道姑,这可真是让他们不知道说什么好。
  三个嫂子的丈夫都是名单上的,但想到分嫡长房产业,少不得要讨好冯昭,她手松一点、紧一点,那就是一大笔钱。
  冯崇文、冯崇礼兴致勃勃地入宫拜见皇帝。
  皇帝接过请爵的奏疏,尤其看到上头“万念俱空,看破红尘”等字眼,气得他几乎要暴跳起来,当即抓起奏疏给撕了成了几块,勃然怒骂:“臭丫头,冯然、冯崇德就她一个嫡脉后人,她要出家当道姑?朕看哪家道观敢收,谁收她,朕就拆谁的道观?”
  冯崇礼吓得胆颤心惊,大气不敢出。
  冯崇文壮着肚子,“陛下,这……誉国夫人仙逝了,四月二十六要出殡停灵于清风观,没个捧灵牌的实在不成。冯昭那孩子也是被迫无奈……”
  “过继嗣子?你们也想吧?啊!”要说不想,他可不信,“你们俩是不是要我大周亡国,啊——”
  皇帝扯着嗓子一拍龙案。
  他是吃了炮杖,怎么火气这么大?以往那个仁厚君子呢?
  冯崇礼嘀咕道:“怎么又扯上大周亡国,好似大周兴亡都系在冯昭一身……”
  高总管也被皇帝吓了一跳,要誉国夫人死的是他,可誉国夫人死了,他又有些懊悔,尤其昨晚通政卫偷了冯昭的一页手书,竟是一首看破红尘的诗词,去意已决,皇帝先是赞冯昭才华不俗,乃是奇女子,还颠颠地拿了手稿去给太后看。
  哪知太后看罢,却仿若天都塌了,原来,萧、冯两家还有一个秘史“萧家太阳冯家月,日月同辉天下兴”。太后直呼,“万万不可让她出家,若她出家,你就成大周的千万罪人!”
  皇帝今儿在琢磨如何哄好冯昭,偏他两个叔伯送了继嗣子请爵的奏疏。
  这丫头连爵位都瞧不上,荣华富贵皆可抛,一门心思要出家。
  冯崇礼一嘀咕,冯崇文立时忆起那个传言,在太原老一辈里,知晓的都是七十岁左右的冯氏老者。他亦是听父亲说过两回,但没往心里去,这会子见皇帝着恼,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那个日月同辉天下兴的预言,不一定就指的是她吧?”
  皇帝愤愤地瞪着冯家兄弟。
  他抬了抬,气哼哼地一抬手,示意高总管来说。
  高总管看看左右,“你们都退下罢。”
  高总管见众人退去,留下的就只得四人,再有的便是这大殿里藏着的暗卫,皇帝怕人行刺,毕竟他登基虽有仁厚之名,也杀过皇族兄弟,最是怕死。
  高总管拂尘一挥,“六十年前,曾有世外玉虚子道长入世,途经太原,适逢太祖皇帝与杨皇后大婚,玉虚子到萧家吃了一杯喜酒。为示道谢,替太祖皇帝相面,道‘太祖皇帝龙章凤姿,乃是真龙天子’。”
  太祖皇帝萧冲十六岁成亲,那时候还只是一个少年,此人就能看出他能当皇帝?这是萧家秘闻,冯家兄弟从未听过。
  高总管轻咳一声,“太祖皇帝只当是戏言,笑问道‘道长以为,在贺喜人当中,谁为相为将?’当时有冯家姻亲李家公子同来,又有太祖同窗杨国舅,更有冯家嫡长子冯然,他指着李家子弟道‘他之后人出文臣’,又指着杨家公子道‘此人是你舅兄,他日可为武将’,他再用手指一点,指着冯然道‘萧家太阳冯家月,日月同辉天下兴’,对太祖与冯然道,你二人各将这句话写一遍给我瞧看。”
  冯家兄弟听得这等秘闻,越发凝神频息地聆听:六十年前的事,全给那人说中了。杨无病乃第一代镇国公,说是一代名将,一点不为过;想来李公子正是李相的父祖一辈。
  高总管道:“太祖皇帝与冯然执笔写下这一句,玉虚长道长瞧过之后,哈哈大笑,说,冯然唯一独子,而其独子唯一嫡脉孙女。”
  冯崇礼惊得目瞪口呆,连这也算准了,六十年前,冯崇德还不知道在哪儿,便是冯昭更没影儿了,可人家便已经算到,“大堂兄,这真是神仙下凡啊!”
  “玉虚子道:此女若不堪为后,她后人必得姓冯,定出六位皇后,其中有三,之一为大兴皇帝之后,再一为力挽狂澜之后,之一为中兴皇帝之后,冯之六后能延萧氏天下之国运。冯家女子尊如月,日月同辉天下兴。天下可兴,天下大安……
  当时,太祖皇帝问曰‘若此女做不了皇后,亦无后嗣当如何?’他答:大周不足百年而终。”
  冯崇文听到这儿,心儿一擅,神仙批命,全都准了,皇家不敢不信,他们赌不起,皇帝厚封萧家嫡长房,不是嫡长房的功绩,而是因为这段神仙批命的秘闻。
  皇帝气哼哼地道:“她想出家当道姑,哼,门都没有。你们拖着她,待朕再想想,不给冯家嫡长房生下男丁延续血脉,朕灭你俩全家!”
  换成哪个皇帝知晓此事不可为,也得灭人全家,这冯家嫡长房前头人丁单薄,似乎后劲很足啊。六位皇后,全在这一脉的后人里头,大兴、力挽狂澜、中兴,这是说明六位皇后里会有三位乃是名垂千古的贤后、圣后。
  冯崇文默了又默,皇帝认准了玉虚子的批命,所以才会如此生气,觉得冯昭是要毁他江山,他哪里会乐意。“若冯昭能为皇后,又当如何?”
  皇帝气笑了。
  她当皇后,她是和离妇,虽有皇子纳寡妇为妾,可这正妃、侧妃却不允许,别说皇后,便是妃位都不行。
  高总管沉吟道:“玉虚子……”好像没说。
  皇帝默了片刻,他自认没有这个可能,冯昭怎么可能做皇后,他看重的几个儿子几似都有嫡妃、侧妃,后宅没她的位分。但万事无绝对,答道:“若真如此,便是冯昭之子承袭嫡长房,再从冯家子里挑一人婚配。”他冷笑两声,“她做不了皇后的。”
  如果不是她嫁过一回,还真是不错的人选。
  唉,这事儿就不想了,还是让她先育子嗣要紧。


第132章 相信预言
  皇帝摆了摆手,“过继请爵之事,休要再提。此事切莫张扬,若敌国听闻,徒生事端。”
  冯崇文应了一声“是”。
  兄弟二人退出御书房,交换了眼神,当即回到平阳巷冯府。
  待二人回来,两房的兄弟子侄都围了过来。
  冯崇俭追问道:“大哥,陛下定谁了?”
  “谁也没定。”
  “为甚?”
  冯崇文怕他不知深浅,“陛下只认誉国公的血脉,旁人的一概不认,坚持要大侄女留下血脉。还说如果冯昭未留血脉子嗣出家,就灭了我们两房。”
  明明说的是你、我两家,什么时候要灭我们两房。
  众人吓了一跳。
  “为什么只认禄国公血脉,我们也是忠义候后人,是冯家人,哪里比不得?”
  冯崇礼道:“陛下把奏疏都撕了,将我们俩狠狠训斥了一顿……”
  往后交好嫡长房,能出六位皇后,难怪大周皇帝要保冯家嫡长房共享荣耀尊崇,原来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保江山。
  六位皇后,呃,呃……真多,历史上也没哪一家出这么多的皇后,但皇帝信了,且确信无疑。
  而此刻皇帝还在琢磨,如何对付冯昭。
  臭丫头,自削头发当道姑,这等事,她也能想得出来。
  “高伴伴,你说这事怎好?”
  为皇帝解忧,乃是总管太监最高职责。
  “回陛下,待七七之后,你令太后下懿旨,将她妹妹婉华县主召入宫来,说太后怜她年幼丧母,愿亲自教导。这丧母之女,婚事艰难,有了这道懿旨,再无人拿此说话。又能令天下夸赞。”
  皇帝微微颔首,臭丫头现下最在乎的就是这个妹妹,爹娘都没了,家里只姐妹俩相依为命,这主意好。
  皇帝沉吟道:“她要扶棂回太原,暂且由她,届时,她要嫁妹,总得入皇城,届时要接人可以,先带着晋国公来,朕将她儿子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冯旦,哈哈……”
  和他斗,她还嫩了些。
  高总管想说,冯昭这辈是日字辈的,这名儿不对,看皇帝正高兴,也不予提醒,皇帝说什么名儿那就是什么名儿。
  冯晚昏昏沉沉睡了五天,直至第六天病情好处,能下地行走,坚持要到灵堂跪灵,冯昭劝不住,只得吩咐罗妈妈等人小心照应。
  四月二十六出殡停棂,因余氏要葬回太原墓园,按理余氏无儿子,是不能葬进去的,但是余氏功在天下,又封了誉国夫人,冯家并没有人拒绝。
  捧灵牌的经冯崇文、冯崇礼商量,定为三房的嫡次子冯昆,冯昆夫妻乐得不行,只当是皇帝示意,要定他为嫡长房做继嗣子。
  冯昭、冯晚跟着他身后,从冯府出来,一路上有世交、姻亲设的灵棚。在灵牌、灵柩经过时,遥遥拜祭,待出得城门,城外亦有学子、文人、当地里长、乡绅等组织的祭棚。誉国夫人乃当世奇女子,重建白泽书院,开放明园,还曾数次捐赠银钱给灾民,乃是真真的大善人。
  一路到了清风观,将灵柩停放在清风观事先准备好的房间,冯昭付了香油钱、法事钱等,一出手便是一万二千两,请观中的道长做一场法事。
  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