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帝月谋 >

第72章

帝月谋-第72章

小说: 帝月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芬坐到一边,将冯昭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遍,“真就活过来了,我们都瞧过,没呼吸了,这样也能救活,曾师祖好厉害。”
  玉虚子是颜道长装扮的啊,可这事儿,冯昭不能说,她只能尴尬地笑了笑,“他们俩确实有些关系……”
  巧芬蹦跳了起来,“天啦,我们曾师祖真的是神仙。”
  那一天见到玉虚子真人的皇城百姓可不少,可见进去,不见出来,便越发神奇,好些百姓还想看看玉虚子真人的仙颜,结果没见到,那些见到的,便开始吹嘘,说他们见过神仙云云。
  “我绘道门三圣,也谢救命之恩,这是绘了太清道君,你们来得好,帮我调颜料。”
  巧芬来了,冯昭绘画的时候,就讲工笔画法的技巧,以及工笔画刀、画笔的各种用法,说得很是详细。
  又让巧芬从绘简单的开始,比如花朵、树叶等。
  为了绘得最好,冯昭太清道君的绘了两幅,挑了最满意的收了起来,次之的放到另一边。两幅绘完已经是一个月后。
  再绘上清道君时,同样从勾图到完成亦用了一个月,但功底更显细腻。
  冯昭完成玉清道君画像后,便绘了玉虚子真人画像,是照了颜道长那日的打扮来的,这次同样绘了两幅。
  巧芬已经掌握了工笔画技巧,绘出的兰花、梅花颇有神韵,蝴蝶亦绘得不错。
  冯昭一时兴起,绘了幅《猫与秋菊图》,观察了别苑黑花猫,白泽书院亦不知谁养的一身纯白毛的白猫,再有一只黄色猫猫。在两株黄色的秋菊下,菊开得婀娜多姿,有盛放的,亦有含苞的,还有打着花骨朵的。三只小猫被一个绣球所吸吸,黑花猫正抬爪玩球,刚一拍球已跑远,白猫正蹑手蹑脚的感来,黄猫神采奕奕,球的滚动绘法在画有一道残影,为整幅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这日里,天气大好,巧芬与素雪备了材料开始装裱书画,这是一的里,冯昭所有的字画,装裱是个细致活,冯昭亦在一边帮忙。
  熬浆、虑浆、打浆、抹浆,而裱画的浆必得细腻如**,又有几分透明,方可使用,不是经年的老手,很难制出上等好浆,而抹浆装裱也需力道匀称,反复上浆、抹浆。
  巧芬只能在她自己画上练手,生怕将冯昭大半年的心血给弄坏了,难怪在外头,装裱一幅画,少至几两银子,动辄几十两,这实在不是件人人都能完成的事。
  几人正忙碌间,负责后院的微胖仆妇进来,欠了欠身:“禀夫人,颜道长与杨姑娘来了。”
  三人互望一眼,颜道迈入后园,一眼就看到忙碌的三人,加快脚步,走到跟前:“《猫与秋菊图》的画技与神韵大进一步,尤其是这球和三只猫绘得极好,这球仿若在滚动。”他抬了抬手,衣袖一挽,接过素雪手里的工具,亲自装裱起来:“昭儿甚是孝顺,绘了道门三圣,还送此画给为师。”
  冯昭每每出了一幅好画,必是被颜道长给拿去,但她亦收藏了不少颜道长的好字画,颜道长拿走一幅,亦同样会予她留一幅。
  杨玲珑站在冯昭身边,忐忑不安,好几次欲言又止。
  巧芬打趣道:“杨师姐,今儿怎了?”
  “小师叔……你……你救救我义兄!”杨玲珑说出口,人已跪在地上,“我义兄失踪十二天了。半年前,陛下在御史台增设明镜司,虽挂在御史台,却直受陛下执掌。我义兄是上任虎掌旗,现任明镜司南使一职,监督观察大周南方一带的官员和民情。”
  通政卫有十二掌旗,明镜司有五方钦使,自有明镜司后,他们连连出手,将拥有通政卫官职身份的权贵进行了连番打击、弹劾。
  明镜司在御史台,一旦查骇确有其罪,就会交给御台们弹劾处置。御史这半年在大周天下的名声、民心直线上升,就连皇帝也好几次夸赞,“正直不阿、浩然正气乃御史本色!”还有一个年轻不知死活的,每次都出风头,因着这儿,还得了皇帝重用,连升三级。
  御史们似得了某种提示,最近谁跩弹劾谁。
  通政卫最近两月就像一条疯狗,先是中使莫名失踪,明镜司四处寻人,失踪一月后再找到,已惨死在护城河上,生前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这次是他义兄失踪,杨玲珑觉得怕了。
  冯昭问道:“失踪了?”
  如果是失踪,杨玲珑不会来求她,定是知道人在哪里,可他们又不敢动。
  杨玲珑咬了咬唇,“明镜司得了消息,我义兄被关入南安郡王府的秘室里,早前中使也是被关入那里。南安郡王府干了许多天怒人怨的事,明镜司的掌司诸葛大人盯上了南安郡王。当年在通政卫的时候,两个结了怨,诸葛大人唯一的妹妹被南安郡王虐杀。三个月前,明镜司有人为了讨好诸葛大人,派人掳走寿春郡主,郡主失踪三天,亦用当年同样的手法,凌辱寿春郡主,这件事惹怒了南安郡王,他开始报复明镜司。”
  冯昭问道上:“明镜司都是些什么人?”
  “掌司、五使皆为幸存下来的开国功勋之后,被通政营当成孤儿养大,这也是第一任通政卫掌座失算之处,开国功勋之后进了通政卫。他们早前还真当自己是孤儿,可有了第一个利用职权查身世的,这一查之下,发现自己的身世秘密。之后便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去查。
  家族被灭,他们会查真相,其间发现了通政卫捏造证据,编造罪名,诬陷功臣。他们虽是通政卫的人,却对通政卫恨之入骨。我义兄几人不愿再呆通政卫,他们想站在明处,为天下和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
  但底下的人,总有几个野心勃勃想要建功立业,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
  诸葛大人与南安郡王相斗,诸葛大人抓了杨绎、章铜二人,已经传话给他,若是敢杀南使,他就弄死这二人,还说他们是南安郡王害死的,是南安郡王不换人。”
  通政卫内斗得天昏地暗,现在分成了两部门,更是斗成乌眼鸡,以前还多有忌讳,现在更是名目张胆。
  “今天清晨,南安郡王派人送了我义兄的两个手指头,诸葛大人切了杨绎、章铜一人两根手指头。请小师叔救我义兄!他是鲁国公程家最后一个男人了,请小师叔救他一命……”
  颜道长抬眸,似在轻叹,又似在宽慰,“昭儿,想去就去罢,换上你的诰命晋国夫人盛服,南安郡王不是明面上装胆小怕事么,拿出你的威仪。”
  冯昭笑了又笑,“突然回家,从天而降……”这一招好,当即拍了杨玲珑,“快回宁心堂,将我的诰命袍服预备好了。”
  “谢小师叔!”
  杨玲珑得了话,转身飞奔而去。
  冯昭想到杨玲珑姓杨,“南使是鲁国公后人,玲珑姓杨……”她眯了眯眼,想得很是投入。
  颜道长道:“玲珑才是镇国公的嫡脉后人,是第一代镇国公杨无病的嫡长曾孙女。现在的杨牧是庶子。中间的变故是因各家族的内斗,更有安康长公主的手段。大公子杨政原是镇国府世子,二公子杨牧即现任镇国公年轻时貌比潘安,气度不凡。安康长公主为了让自己的丈夫成为世子,她的儿子能袭爵位,阴谋残害了杨政一家四口。”
  若没有恢复第二世的记忆,冯昭不会知道其间的阴私。
  杨政当时是镇国府世子,恰逢岳父六十大寿,他娶的妻子乃是家里的幼女。夫妻二人携上长子与幼女,回顺天府给岳父贺寿。路上遇到了贼匪,一家四口与所携的护院、随从无一幸免。
  第二代镇国公夫人忽闻唯一的嫡长子一家惨死,吐血昏迷,拖了不到半月撒手人寰。
  她死之后,第二代镇国公杨逊扶安康长公主的亲婆母、云姨娘为正室,成为镇国公夫人。再三年后,安康长公主的丈夫杨牧被扶为世子。
  杨政除了嫡长子与嫡女杨玲珑,他其实还有三个庶出儿女,但自来没有斩草不除根的道理,即便这是庶出。在杨政遇难后八年时间,杨政的三个庶出儿女以不同的方式死去,二公子骑马时意外落马摔死,三公子与朋友游湖淹死,庶女听说是自小便有心头痛的毛病,是患病而死。
  杨政妻生嫡长子时,因胎大难产,生了三天三夜才落地,伤了元气,后来调养数年不见有孕。在嫡长子八岁时,替杨政先后纳了三房姨娘,庶子女添了三个,原以为不会再有孩子,长子十六岁时,杨政妻意外再孕,这个孩子便是杨玲珑。
  可世人对这段往事,知道的不多,只晓镇国府有杨牧、二房杨攻,多不知道在杨牧之前还有一个杨政。
  冯昭现在忆起半年多前,杨玲珑和安康长公安顶撞的事,她回来便跪地请罪,看似偶然,现在想来却是必然。玲珑知道自己的身世,她恨安康长公主手段毒辣,害死她父母长兄,那日才会借二万余两银子讥讽安康长公主。
  冯昭进入假山秘道,在那道暗门处,本想作记号,发现旁边亦有人作下记号。沿路回到宁心堂,自紫檀衣橱出来,她不在的时候,这处出入口再次进行了修整,藏有机关的地方又弄了一层木板,要进行需推开木板,再开机关,有了双层,更难被发现。
  杨玲珑备好袍服,进内屋时,见冯昭已在沐浴,“给夫人请安!”
  “好了,我自己洗。”
  “是。”
  宁心堂的人立时将冯昭归来的消息散发出去。
  还未待冯昭沐浴完毕,宁心堂外头候了不少的人:冯祥、各处的管事都聚在那儿,人人神色激动。
  仆妇低声议论:
  “夫人被玉虚子仙人带去天上了吧?”
  “天上的神仙是什么样儿的?”
  杨玲珑给冯昭挽了一个雍荣华贵的发式,戴上凤冠,插一对东珠钗,再戴一第红宝石抹额,首饰多一件太多,少一件太少,但每一件拿出来俱是价值不匪,着上大红色丹凤朝阳诰命袍服。


第174章 糊弄南安王
  冯昭对着菱花镜反复端祥,指了指眉心处:“用大约胭脂绘梅花妆,就用工笔画法。”她取了最细的笔,沾了胭脂对着镜子绘起来,“气势要足,将出门的人挑好,侍女、护院。”梅妆一成,原本的七分颜色,立时变成了十分,她再取了脂粉,给自己化了一个淡妆,用的是现代妆容,让眼睛立时明亮有神了几分,眉毛更美,整个人越发美得不是真人。
  杨玲珑令千斤去办。
  千斤颠颠地出去了一趟,不多会回来禀道:“禀小师叔夫人,人都挑好了,入选的侍女都回去更衣打扮,护院六十人。”
  “在外头候着。”
  红霞一脸兴奋状,将入秋的新裳穿上了,还按着千斤传话的要求,梳统一的发式,着统一的衣裙。
  “出发!”
  冯昭呼了一声,千斤兴奋异常地跟在她身后。
  杨玲珑道:“夫人,我不好出现在南安郡王那儿,你带千斤去即可,千斤的武功极好,有她护你足矣。”
  冯昭应了一声“好”,刚迈出宁心堂,外头的人微怔之后,立时海呼:“拜见夫人!夫人万福安康!”
  冯昭道:“现下,我有要事办,侍女、护院都跟上。大管家,我刚回来,明日你们再来禀事。”
  冯祥连连应声。
  千斤拉了红霞一下,“快走,让丫头们排队跟上。”
  算上千斤共有十三个侍女,她们即新鲜又好奇。
  陆妈妈面露惊色,“夫人跟着仙人去了一回,变得更好看了。”
  “也不知道神仙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儿的。”
  冯昭出了二门,二门外亦有无数婆子、小厮在张望,一个婆子心下一惊,扯着嗓子高呼:“夫人出门喽!”
  其他婆子看着她,正待责备,只听冯昭说了一句:“你干得不错,夫人回府、出门都得报。”
  被赞的婆子越发得意了,这是她与高总管学的,觉得人家那一嗓子喊出很有气势。
  旁边的婆子道:“就你能,我的声音可比你好听多了。”
  冯昭出得大门。
  不是马车,而是圣人车,轻纱飘扬,花香袭人。
  千斤爬上车,“杨师姐说备圣人车。”
  “去天龙巷。”
  天龙巷多是住着皇家宗室的人,整个巷子的府邸有大有小,天龙巷不是只有一条巷,又分南三巷、北三巷与中三殿,拢共有九条巷子,南三巷都是身份高贵的皇族,中三巷则是萧氏中领有官职的宗室中人所住,北三巷则是萧氏普通人住的。
  他们虽是萧氏民众,但因姓萧,又有皇家血脉,亦领朝廷供奉,这便有了一大群姓萧的纨绔,镇日斗鸡溜狗,不干正事。
  冯昭出门,不知是谁高呼了一声:“晋国夫人!是晋国夫人……”
  年轻的望门公子、书院的学子,跟在马车后头,与现代的追星族颇有几分相似,还有的激动非常。
  冯昭被玉虚子带走,给她的身份增加了一层神圣、神秘的面纱,能被世外神仙搭救的人,自不同的,不是有大造化,就是承运于天,和凡夫俗子大有不同。
  圣人车前,有十二名侍女提着花篮,里头装满了花瓣。
  冯昭问千斤:“这是谁出的主意?”
  千斤很是得意,“小师叔夫人,我的主意,嘿嘿,怎么样儿,你回来沐浴的时候,我让丫头们在花园里采的花瓣,还着人去外头买了一些,是不是很有气势?”
  冯昭头顶飞过一群乌鸦,“会不会太张扬?”
  她要的是气势,又不是张扬。
  千斤道:“小师叔夫人可是仙人的徒孙,还是他最喜爱的徒孙,怎么能跟凡人一样。”
  出了平阳巷,刚到皇城最繁华的大街,就听有人惊呼一声:“晋国夫人回来了!晋国夫人回来了!”
  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云聚在大街上,后方看热闹的,追星的,黑压压一大片,后面的人还在追,近了天龙巷,冯昭低声道:“二巷!”
  一巷是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及皇帝的两个兄弟的府邸,二巷则是皇族郡王、候爷们的府邸。
  一巷的人听到外头的喧闹声,往外头一看,我的个天,竟然是仙人之姿,后头乌压压一大群人追着。
  千斤低声道:“就是这一家。”
  不用她说,那大门上不是挂着偌大的匾额:南安郡王府。
  冯昭抬了抬手,“本夫人观此府邸上空黑气萦绕,必有不妥,叫门罢。”
  她的声音不低,后头追着的百姓听见了。
  晋国夫人被她的仙人师祖带走后,这是学了不得了的大神通回来,还能瞧风水观气运了?
  冯昭纯粹是胡诌。
  千斤跳下圣人车,“砰砰砰”地敲了一阵儿,看门的门丁一看外头,什么时候皇城出了这么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当即打开大门,冯昭在红霞与另一名侍女搀扶下跳下车。她微抬一颌,终于下来了,在百姓眼里,这不是凡人,根本就是仙子。
  内着素绫中单,外罩大红丹凤朝阳盛装,披帛曳地,逶迤一条长虹,缀以镂雕玉螭凤纹青褐佩环,袖口、衣沿绣以极贵的凤羽,描金重绘,美轮美奂。
  冯昭一进来,身后立时紧跟四个面生的护院,她低声道:“知道在哪儿?”
  领首之人点了一下头,冯昭道:“去罢。”
  “还得夫人助阵。”
  他们这样进去,南安郡王就会下手。
  但冯昭,南安郡王不敢。
  甚至于南安郡王对冯昭其人,有好奇,有探究,可皇帝下了令,无论是明镜司、还是通政卫的人,一律不得查冯昭的事,否则他会严惩。
  冯昭、晋国夫人,而今成了皇帝的禁忌,上至太后,下至满朝文武都知道冯昭简直就是皇帝的命根子。
  冯昭死时,皇帝不想活,差点把自己给饿死,就像丢了魂儿,太后赶至,先是劝慰开解,后是怒斥训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