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躺平日常-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伉恍然大悟。
与此同时,刘彻也在跟金日磾等人聊这事。刘彻其实想炫耀:“春望,有没有想过太子只用‘书院’二字就令所有质疑他的人哑口无言?”
春望摇头:“殿下真要修书楼?”
“大农令不知道墙壁不用夯土和木材,不但省时还省钱,大农令拨给他的钱足够他再修一处藏书楼。”刘彻也是近日才知道大农令根据建筑图拨钱,而非造价单。
刘彻怀疑儿子故意的。可惜没有证据。
第210章 邀功
多了一处书楼考场这边的风水格局就变了。太子只能再次召见他父皇养的术士。
比武场、考场和书楼不一样; 前两处不常用,书楼日日对外开放,倘若周围光秃秃的; 实在难以令人流连忘返。恰好地基挖出的土没处放,太子打算用来造景,令术士在考场和比武场不变的前提下改规划图。
书院盖的雅不雅致; 美不美观倒是其次,重点防火。术士建议在书院前挖池塘。太子赞同; 池塘附近修凉亭游廊; 文人墨客可以在凉亭下看书; 在游廊下交流。
既然要做就要一次做好。挖出的土填到低洼处; 种花种树。
太子受够了年年柳絮漫天飞; 不想种柳树; 于是询问术士的意见。
太子召见的几位术士曾协助过匠人修博望苑,他们不由得想起博望苑的果林。春天桃花杏花吹满头; 百花落尽是果香,从初春到深秋; 每每经过博望苑都能闻到淡淡的香味。
术士不止一次向友人炫耀; 炫耀博望苑满院飘香是他们的功劳,炫耀太子同意他们的规划等等。
术士先表示只是种花太过单调; 随后提醒他上林苑最不缺果树苗; 可以移到这边jsg; 也省得买树苗。这一日不巧公孙敬声也在; 他强烈反对。
太子奇怪:“为何不能种果树?”
“果树种在外面附近乡民得天天来。春日摘花; 夏天和秋天摘果子。这里是书院; 不是乱糟糟的菜市场。”公孙敬声提醒他。
术士忘了,慌忙请罪。
太子抬抬手:“敬声; 你是不是忘了书院谁都可以进?无论公卿大夫,还是贩夫走卒。就是不看书也可以进来躲躲雨乘乘凉。老弱妇孺日日过来岂不更好,孩童可以跟学子识字,老弱妇人在学子的潜移默化之下也能变得知礼数明是非?”
公孙敬声摇头:“你太想当然了。女人去果林里摘花,孩童在凉亭下嬉闹,哪个学子有心思在这边看书交流?”
术士点头:“殿下,确实是我等疏忽。”
太子再次抬抬手,示意他们先别着急请罪,“世家子弟藏书万卷确实不屑来书院。可城中权贵以及世家子弟总共才多少人?多的是买不起笔墨的平民。平民子弟可以一边牧羊一边看书,也可以在鸡鸣狗吠中练字。还在乎几个嬉闹的小孩?”
公孙敬声沉默片刻,叹气道:“是我忘了。”
太子:“孤潜意识里也没指望世家子弟来此看书。”
世家长辈可不许家族子弟学风水装鬼神,所以宫里养的这些术士多出身市井。他们很清楚市井小民识字难。比如他们自己,没少磕头拜师。听闻这话他们大为感动,互相看了看,躬身替乡野小民道谢。
太子不以为意地笑笑:“敬声,还有何高见?”
“你就别挤兑我了。”公孙敬声瞪他。
太子转向几位术士,“种些桃、杏、枣、柿这类高产不必费心打理的果树吧。石榴也可。孤记得很小的石榴树都能结几十斤石榴。石榴花好像也挺好看的。”
术士懂了。
“敬声,你去告诉东方朔,叫他给孤留些树苗和花苗。”
公孙敬声:“现在还能种吗?”
术士:“有些晚了。不过有些花应该可以。”
闻言太子令术士尽快把规划图弄出来,赶在仲夏来临前把一部分花移过来。
因为上林苑匠人和有空建房的农奴有限,所以太子令昭平君对外招人,两百多人齐动手,一日就把考场和比武场外墙地基挖好了。太子想想前世宗门选才不单单是比武,还有面试,在术士提到得再加一处房屋的时候他就决定以后用那处房屋面试。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卫青找到太子,询问他考场有没有面见的地方。太子告诉他有单独面试的地方,就设在练武场和考场前。卫青不禁夸他办事周到。
太子得意地抬起下巴:“孤可是当朝太子!”
卫青朝他脑袋一下,把太子的头按下去:“看把你得意的。还缺不缺人?缺人告诉舅舅,舅舅帮你解决。”
“让长平侯府的奴仆都来帮忙?”
卫青好笑:“想得美!期门侍卫可以过来帮几天。”
“几天啊?那等上梁上瓦的时候再说吧。”
卫青:“秋后?”
“不!”小太子摇头,“考场房子不用建太高,一丈二就可以上梁。我觉着再过十来天就能上瓦。”
卫青诧异:“怎么这么快?”
“就这还有包括下水道、恭房,以及主考官的休息室、庖厨。倘若只是单单建考场,五日就够了。”
卫青不信,但见他信心满满也不好泼冷水,毕竟这是外甥第一次负责这么大的事。
百官五日一休,休沐日清晨,卫青从西边城门出来,这边离他家近,他顺道看看考场修建的怎么样。当他看到马路另一侧的墙壁有他高,明日就能上梁,顿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镜,仿佛这些房屋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
殊不知今日就能上梁。
怎奈梁木还没做好。
匠人乡民干活期间太子从未出现,他有什么想法都是叫卫伉传达。卫伉听到干活的乡民提到,木头上盖几层草席再途泥盖瓦,六年之内不用修葺。卫伉把此事告诉太子,太子想想他的太子宫房梁上也铺了几层席,就令昭平君的几位好友找乡民买草席。
用砖建房很快,以至于现在不止缺来梁木,还缺草席。太子就令匠人修书院和面试处。书院和面试处的墙盖有五尺高,考场和比武场的梁木草席才凑齐。
上梁那日,爆竹喧天,戍守宫门的侍卫都忍不住竖起耳朵睁大眼睛看热闹。
虽然考场以及书院跟皇宫中间隔有五十丈,但这些房屋正门都面朝东。虽说没敢正对皇宫城门,守门侍卫也能看清考场外的情况。
太子这日也没过去,盖因他知道他一过去匠人就不敢拿着炮竹到处跑,附近乡民也不敢过来看热闹。
考场、面试场,比武场以及书院盖好,仲夏的脚步也近了。外面热屋里阴凉,正好铺地砖。考场、比武场以及面试场人行道用砖。夯土太耗时。比箭法以及角抵的场地用夯土。夯土平整,不像砖一下雨就有可能起来,比试的时候很容易把人绊倒。
书院为了防火防盗,房屋外墙足足有三尺厚,地面也铺了两层砖。通往亭台游廊的人行道用的是建房剩的碎砖头。石磙压几次,乍一看跟鹅卵石似的。
中午天热易中暑,太子允许工人们休一个半时辰。外面空无一人,太子和昭平君以及公孙敬声等人饭后出来消食,就顺便过来看看进度。昭平君看到书院楼外的小路很是意外,一向节俭的表弟怎么用起鹅卵石。
公孙敬声嫌他眼瞎,叫他再看看。昭平君蹲下,轻呼一声,起来就夸太子:“你可一点也不浪费。真不像陛下的儿子。”
卫伉:“民间说太子表兄像文皇帝。”
昭平君点头:“我看也像。这碎砖头可以用来铺地,那修梁木锯掉木头块,你打算做什么?”
太子:“自然是做坐着看书的木墩和抄书的案几。”
五月底,四处房屋以及凉亭游廊装修完毕,太子听卫伉说还剩不少钱,他做主给每人加一个月月钱。包括不从太子这里拿俸禄的匠人和术士,以及没有月钱的上林苑农奴。
乡野小民或许不懂礼数,举止粗俗,但他们知道谁对他们好。干两个月活得三个月月钱,他们很感激太子。太子其实不必出这些钱,但他出了。
听说太子三伏天过后挖池塘,由于术士把挖池塘的地圈出来了,他们清晨和傍晚无事就来帮挖池塘。等太子听说这事他们都快挖出水了。
他们听上林苑的匠人提过,路边堆的那些土都留着来年种果树种花,他们就把土堆到种花种果树的地方,亦或者墙根底下。墙根底下高了,下雨天瓦上的滴水才不会把墙根沤烂。
太子站在皇宫城楼上看到农夫们忙碌,令公孙敬声去找东方朔摘成熟却不美观的果子赏给这些人。又红又大的果子自然得孝敬老父亲。这一点太子可没忘。
房屋修好不等于太子没事了。他得叫人准备比试用的兵器,以及匠人考试用的工具,还得令学子捐书等等。
太子身为人子,再忙也得去东宫、宣室殿以及椒房殿。
卫子夫心疼儿子,跟他说几句话就叫他回去歇息。翌日,太子前往东宫。太后见他瘦了很是难受,搂着他念叨:“听你襄表兄说考场建好了?这次多久?看把哀家的孙子累的。”
“祖母,三伏天只能清晨和傍晚做事。不然来一个晕一个,来两个中暑一双,有些人又该骂孙儿草菅人命。所以孙儿宁愿多请些人,赶在三伏天到来前建好。”
太后:“秋天不能建?”
“秋日短啊。八月初还有秋老虎。等到八月底天就冷了。九月底有可能下雪。再说了,八月不得秋收种地吗?还得拾棉花收胡麻。五月虽然也得收庄稼,可是只有小麦,不用犁地就可以种豆子了。很忙也就忙个十来天。”
以前太后也下过地:“你说的也对。哀家的大孙子越来越能干了。哀家听说那些事全是你一个人忙活的?你父皇没管过?”
太子点头:“父皇好像还不知道那几处已经建好了。”
先前有官员向刘彻禀报考场上梁了,书院的门安好了等等。刘彻叫他向太子禀报,这事他不管。打那以后没人敢用太子办的事讨好天子。
刘彻其实听到考场上梁的时候很震惊,这才几日啊。后来一想砖是现成的,不用去河边拉土,挖地基挖出的土可以和成泥砌墙jsg,甚至不必把挖出的土往外运能不快吗。
刘彻虽然很想出去看看,但他想看到竣工后的书院、考场、比武场以及面试场,所以一直忍着,等儿子来找他“邀功”。
刘彻得知儿子前日去椒房殿,昨日去东宫,他忍不住问春望:“太子该来了吧?”
“除非殿下不是去探望皇后和太后。”春望话音落下,听到脚步声,朝外看去,一袭红色劲装的太子蹬蹬瞪进来,头上的马尾跟着他一蹦一跳。
刘彻笑了:“你可真不禁念叨。”
“父皇想孩儿了?”太子疾步过来,带来一阵香味。刘彻眉头一皱,叫他走近点,看看他是不是长高了。
太子点头:“长高了。父皇,孩儿有你高了。”
刘彻确定没闻错:“据儿这是涂的什么?怎么这么香?”
“没有啊。”太子举起衣袖,淡淡的香味飘入鼻孔,“这个啊。几个小宫女弄的熏香。孩儿前些日子不是忙吗,她们不敢打扰孩儿,自作主张熏的。很难闻吗?”
第211章 陈述事实
幸好不是从女子身上沾染的。
刘彻悬着的心落到实处; 脸上布满笑意:“不难闻。朕只是奇怪你何时改用胭脂了。”
“胭脂比这刺鼻多了。父皇什么鼻子啊?再说了,炎炎夏日用胭脂?”太子一脸嫌弃,“和泥糊墙吗?”
刘彻好笑:“胡说什么。”
“脸上涂那么多胭脂; 一流汗不是和泥是什么?”太子无法理解,“真不知道那些男人女人怎么那么爱用胭脂。对了,父皇; 说到胭脂,孩儿把母后的铅粉全扔了。母后好像还不知道; 一直以为被老鼠拉走了。”
刘彻:“她傻吗?”
“孩儿不建议她用铅粉; 母后不敢把铅粉放梳妆台上; 藏在很难找的地方被老鼠叼了也正常。”
刘彻转向他:“能被你找到还难找?”
“母后的几个婢女也不赞同她用铅粉。孩儿叫她们找的。”
刘彻幸灾乐祸:“你母后知道她们这么听你的话吗?”
“父皇知道您身边的这些人也听孩儿的话吗?”太子扫一眼众人; “孩儿叫他们告诉父皇天黑了; 他们绝不敢说阳光刺眼。”
春望慌了:“殿下; 您要害死老奴啊?”
“开个玩笑。瞧你吓的。”
春望:“玩笑也没有这么开的。”
刘彻抬抬手:“行了。他说什么朕都信?朕猜皇后的几名婢女听你的话也是为皇后的身体着想。”
太子:“是的。其实常年用铅粉也死不了人。女子脸上涂了好多层再用铅粉,铅粉不沾肌肤; 身体好的人可能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母后毕竟是孩儿的亲生母亲,孩儿不敢心存侥幸。”
“不说她; 说考场; 收拾好了?”
太子点头:“父皇何时出去看看?”
“择日不如撞日。”刘彻令宫人准备御辇。
没人敢在皇宫周围胡乱走动,今日也非休沐; 各府官员忙着处理公务; 以至于路上空无一人。御辇到城门下刘彻就下车走过去。到考场大门口; 刘彻不禁停下; 盖因这个考场在他看来很是奇怪; 除了正房坐西朝东以外; 其他房子皆坐北朝南。
走进去刘彻更为惊讶,一排排坐北朝南的房子一丈一间跟牲畜圈似的; 甚至没有门窗,也没有南墙。
小黄门不禁握紧手里的遮阳伞:“这是考场?”
刘据随手指一间,“届时把匠人需要的工具放进去,他们不就可以比试了?这么大的房子可以做小家具,也可以打铁做兵器。父皇倘或怀疑有些人的自荐文章存在代笔,就可以把人弄到这里来现场写。父皇,您意下如何呢?”
“这个考场还挺有用。”刘彻着实没有想到这点。
太子:“父皇觉不觉着这个考场过于干净?”
刘彻颔首:“收拾的不错。”
“这里没有花草树木是因为孩儿担心有人作弊,或从外面往里头递消息。”
刘彻摇头失笑:“递什么消息?一把剑捶打几下吗?”
“父皇叫儒生士子答题写辞赋的时候啊。”
刘彻想想也是:“倒是可以叫外面的人写好扔进来他照抄。”望着干干净净的考场,“还是你想得周到。父皇老了,这个脑袋也生锈了。”
“孩儿这几个月就忙这一件事还做不好,孩儿还配为储君吗?”
刘彻失笑,“去别处看看。”朝作坐西朝东的正房走去,“这是考官的休息室?”
“是的。最南边是庖厨,最西边是恭房。考场两头以及中间也各有一间恭房。其实孩儿没打算修恭房,担心有人利用恭房互通消息。可是几百名考生都用恭桶,那考试的时候得多难闻。再说了,他们想互通消息总能找到机会。”
刘彻:“又不是选三公九卿的比试。没人会为了一场小小的考试铤而走险。”
春望和小黄门等人一脸的不赞同。
刘彻:“春望,想说什么?”
“陛下有所不知,打铁做家具固然辛苦,可也不如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农民靠天吃饭,匠人旱涝保收。不说入宫当差,就是到上林苑当差也能养活一家老小。”春望问小黄门,“你以前在何处当差?”
小黄门:“回陛下,回春总管,奴婢以前在狗舍养狗。春总管见奴婢手脚勤快,叫奴婢到陛下身边伺候。”
春望:“为何进宫当差?”
“奴婢家贫,奴婢一家子自愿到上林苑为奴。上林苑管事见奴婢做事仔细,就叫奴婢去狗舍养狗。好像因为以前的狗监杨得意等人上了年纪,狗舍缺人。”小黄门抬头看一下,刘彻示意他继续,“陛下,春总管说得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