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

第195章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第195章

小说: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悴坏靡巡磐登I俑宜导抑杏欣夏盖住I狭衷妨友瓢投家!
  偷者不敢狡辩,坦白他们确实是团伙作案。太子给他的宦官使个眼色,对方跑去京兆尹报案。
  “那能放了我吗?我再也不敢了。”
  侍卫被他逗笑了,“傻不傻?同伙都被抓了,就你没事?他们出来能饶了你?”
  偷者吓得一动不敢动。
  太子倚着墙:“没抓到人谁知道你是不是骗我。真以为我是个混吃等死的膏粱子弟?”
  “不敢,小人不敢了。”偷者恨不得给他跪下——想他当了这么多年偷,头一次遇到钓鱼执法的。以后还让偷怎么活啊。
  太子打开折扇遮阳。
  偷者惊呼:“您拿折扇只是为了遮阳?”
  “不然呢?三月天我想生病吗。”太子淡淡地瞥他一眼,“习惯害死人。”
  偷者连连点头,要不是因为这把折扇,他也不敢伸手。这位公子只看衣着就非富即贵。贵人可以用权抓他,富人可以拿钱请游侠收拾他。
  京兆尹离东市不近,八街九陌全是人,土生土长的长安老者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人,是以小黄门牵着马出了东市也只能缓慢前行。
  大半个时辰过去小黄门才回来。
  衙役把偷者押走,小黄门向太子禀报,偷者的同伙都出去了,长安令亲自带衙役前jsg往偷者家中布控。
  太子颔首:“回宫!”
  身着常服的侍卫不禁问:“这就回去?”
  “下午还得读书。”太子爱热闹,但街上热闹过了。太子不是为了抓贼才懒得出来。
  翌日上午太子也没出来。又过一日,辰时三刻,太子令厨子给他准备吃的喝的,带着太子宫诸人爬到城墙上看热闹。城墙上的侍卫看到吴琢拎着方几,韩子仁拎着食盒以及坐垫,无语又想笑,太子殿下真会消遣。
  巳时准时开考,临近巳时刘彻也上来了,看到儿子趴在城墙上往下看,脚边矮几放着吃的喝的,也很无语:“据儿,干什么呢?”
  “嘘!”太子提醒他噤声。
  刘彻走到他身边,倚着城墙看到侍卫挨个检查身份证明:“又是吃的又是喝的,打算在这里等他们出来?”
  “看看再说。也许里头有天才呢。”太子捏一块糕点给老父亲,“父皇,您说这里有替考的吗?”
  刘彻一时被问住:“替考?”
  “上林苑匠人请假替子侄考试?或者商人养的匠人拿钱替别人考试?”
  虽然考场跟皇宫相邻,但很多事都是公卿大夫在忙。刘彻没有想过这点,也不知道公卿大夫有没有想到,“来人,下去告诉大司马,冒名替考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霍去病告诉考官,几个考官巡查时把此话一出,交头接耳嘀嘀咕咕的木匠们瞬间安静下来。
  太子倚着城墙笑了:“父皇,要不要打个赌?”
  “不打。”水至清则无鱼。刘彻从城墙上下来,令黄门宣霍去病,他叮嘱霍去病,午饭期间令考官再查一遍考生身份证明。
  百官多出身世家,像东方朔和主父偃那样的极少,盖因多数平民没钱读书。少说平民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可是能到京师做官的人极少。这就导致考官几乎皆来自世家。这些人可不认识匠人,刘彻不担心考官阳奉阴违。考官确实没有想过替考生遮掩,所以发现生辰不对,口音不对的人就仔细盘问。
  详查下来当真查出几个冒名考生。
  霍去病令考场外的侍卫把人送去廷尉府——买卖同罪!
  廷尉头回遇到这种事不知如何判罚,只能进宫请示。
  刘彻已有心理准备,面对廷尉的请示想也没想就给出答案,关押一年,记录在案,永不录用。
  由于刘彻没提不得花钱赎罪,此案审理结束替考和考生就被人花钱赎出来。甚至替考者很不以为意,有的还跟人炫耀,他去廷尉府走一遭什么事没有。
  为期三日的考试结束,朝廷放榜,长安以外的人在家乡附近当差,没有家庭牵绊的人入上林苑铸钱,入选者发放回家路费,以及参加考试时用的工具。
  消息传开,那几位替考者很是懊恼。他们又安慰自己,工具才值几个钱,回家路费才多少钱啊。面对喜气洋洋的入选者,他们反而嘲笑其眼皮子浅。
  话又说回来,京城还有许多考生,霍去病没能立刻卸下卫尉之职。直到三月下旬,长安东西市不再是人头攒动,霍去病才只当他的大司马。
  曹襄此时才知道他可以在上林苑东方朔手下当差。
  三月的最后一日,平阳公主前往宣室殿感谢刘彻。今日休沐,刘彻此时在永巷,没心思见平阳公主,又怕她真有事,就令阉人宦官请她过来。
  平阳公主听到琴声便知她来的不是时候。可她来都来了,也不能不进去。平阳公主进去就听到“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平阳公主在一旁静静地听完,刘彻令宫人看座,笑着同长姊说:“你听听他唱的?世间哪有那样的女子。”
  平阳公主转向弹琴人,见其长相俊美,好像见过:“也许有。”
  “阿姊见过?”
  平阳公主想说什么,忽然想到她确实见过,“近在眼前啊。”
  刘彻往两侧看看。
  平阳公主笑道:“这位李先生的女弟啊。”


第217章 刘彻尴尬
  刘彻不曾听李延年提过他妹妹; 闻言不禁问:“你还有个妹妹?”
  李延年:“是的,只是——”
  “只是有些年少。”平阳公主以为他不好开口,“十四还是十五岁?”
  李延年:“去年公主见到小人的时候她十四。今年及笄。”
  “也不小了。”平阳公主转向刘彻; “妙丽擅舞。”
  刘彻一听“擅舞”来了兴趣,“她现在何处?”
  “在家。”李延年面露迟疑地转向平阳公主,他要不要说真话啊。陛下会不会一怒之下砍了他。他犯事受了宫刑已令家人蒙羞; 他不敢再连累家人。
  平阳公主见他一脸为难,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 “你妹妹定亲了?”
  “尚未定亲。只是家妹年幼无知; 小人担心她冲撞了陛下。”
  平阳公主:“陛下最是宽厚; 你多虑了。你家的好日子要来了。陛下; 您说是不是?”
  刘彻笑:“那也得先容朕见见人。”随手指个小黄门; “李延年; 告诉他你家在何处。”
  李延年家在东市附近,从皇宫东边出去; 往北走一段路进东门就能看能看到他家。可是妹妹心有所属啊。那位公子,那位公子好像还在太学读书; 公子父母对他们家出身颇有微词; 妹妹和那位王公子怕是有缘无分了。
  思及此,李延年给出家中地址。
  小黄门先去准备马车。到马车存放处看到太子宫的人; “殿下出去?”
  “殿下如今哪还敢出去。可成天在宫里殿下也烦。跟昭平君、卫大公子约好去博望苑踏春。你这是去哪儿?”
  小黄门认为不必隐瞒:“李延年有个妹妹你知道吗?”
  “知道。我在宫外见过他和他妹妹。”
  小黄门惊呼:“你见过?”
  “她心悦殿下; 还送过殿下一个荷包。可惜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再说了; 殿下跟个孩子似的; 这么大了还扑到太后怀里撒娇; 哪懂男欢女爱。”太子宫的小黄门摇摇头,为那女子感到可惜; “殿下起初以为她跟向冠军侯示爱的那些女子一样。后来听说她非君不嫁,殿下特意叫我把荷包还给她。怕误人年华,还叫我暗示她家中父母不同意。那么美的女子啊。哎,你怎么了?”见他脸色奇怪,“马跑了!”
  小黄门慌忙勒住缰绳。太子的人打量他:“想什么呢你?殿下还等着呢,我先走了。”小黄门张嘴想叫住他,眼角瞥到不远处的巡逻侍卫,又慌得咽回去,急的跺脚,“这叫什么事。”
  “马车还用吗?”看管马车的宦官上前。
  小黄门张了张口,“要!”坐上马车,远离众人,小黄门就不禁嘀咕,“五十多岁的人了,颐养天年不好吗?多什么嘴!李延年也是个胆小鬼。直接说妹妹心有所属又如何?牵扯到太子殿下陛下恨不得所有人都不知道,还能因此杀了他?”
  给小黄门个胆子也不敢蹚这趟浑水,他在东市转一圈回去禀告天子:“李家女郎不在家。”
  刘彻有点失望。李延年暗暗松了一口气,平阳公主很是可惜:“我忘了今日休沐,东西市热闹非凡。”
  小黄门忙说:“以后有的是机会。”
  平阳公主想想也是:“陛下,天色不早,我就不打扰你了。”
  刘彻心情好,起身送一送她。小黄门趁机道:“陛下,奴婢来的时候好像看到看到廷尉的车了。”
  “不回家沐浴他来作甚?”刘彻奇怪,令人随他回宣室殿。
  宣室殿空无一人,刘彻神色阴沉盯着小黄门,小黄门往左右看一下,刘彻令所有人退下,“说吧。”
  “陛下,不知您有没有发现公主提到李延年的女弟的时候李延年一脸的纠结,没有一丝欢喜?您是天子,想见见他妹妹,像李延年那样的出身合该激动的跪地谢恩才是。”
  刘彻仔细想想李延年的神色,确实像心中有事,“所以?”
  “他妹妹去年十四,太子殿下十六。”
  刘彻面色发黑,口气不善:“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小黄门不敢隐瞒,把他从太子宫小黄门口中听说的事大致说一遍,“李延年和他妹妹好像至今还以为殿下是,是太后侄孙,王孙王公子。”
  刘彻的身体往后踉跄一下,移到御案前坐下:“当真?”
  小黄门:“随殿下出去的侍卫们应当也知道此事。”
  刘彻的脑袋一抽一抽的痛,抬抬手示意小黄门出去,他要静静。
  以前险些被小太子撞见舞者和乐师,打那以后刘彻就不许他们来前殿。李延年不曾在宫里见过太子,刘彻相信。
  太jsg子自打搬到太子宫就很少从后宫经北宫出宫。他去秦岭就走南边城门,去东西市就走东边城门。去东边长乐宫就沿着太子宫直直地往东,到未央宫墙根下再转弯。李延年是宫中乐师,不必遵循五日一休的规定,休沐日在宫门下碰到太子的可能性极低。可侍卫经常巡逻肯定见过李延年,亦或者随太子出宫的时候见过他妹妹。
  想到这些刘彻越发头疼,他儿子今年才十七岁,那些丧心病狂的女子有那么愁嫁吗。
  好像有。
  女子十三议亲,多数十五定亲嫁人,不然明年十六就得纳税。
  刘彻朝外喊:“来人!”
  先前被刘彻派出去接人的小黄门抢先往前跑。他身后的同僚嘀咕:“闯祸了?”
  刘彻黑着脸令其他人出去,令那名小黄门走近:“据儿知道吗?”
  小黄门连连摇头。
  刘彻揉着太阳穴:“朕不是问他知不知道你出去,朕是问他知不知道那女子是李延年的妹妹?”
  “应该不知。”
  刘彻拔高声音:“应该?”
  “奴婢这就去太子宫打听打听。”
  刘彻叫住他:“太子不在的时候再去。”
  “太子去博望苑了。”
  刘彻抬抬手示意他快去。小黄门蹬蹬瞪跑下台阶,深吸一口气,佯装闲来无事晃悠到太子宫,太子宫诸人正要关门,小黄门勾头往里瞅,看到先前去驾马车的那位,“出来一下。”
  太子宫的宦官出来:“殿下去博望苑了。我跟你说过啊。”
  “不找殿下。你先前说有人向殿下示好?”
  太子宫小黄门下意识点头,忽然想起他乃陛下的人,慌忙把他拉到一旁,“你不会嘴快告诉陛下了吧?这事要让陛下知道了,非得怪我们没有照看好殿下。”
  “没。我也在想要不要——”
  “不行!”
  “那你跟我说实话,殿下知道那女子是李延年的妹妹吗?”
  太子宫小黄门仔细想想,“李延年没往这边来过,殿下这几年没往后宫去过。殿下有花花,也没去过狗舍,应该不知道李延年是宫里的乐师。”
  “你怎么这么清楚?”
  “我送马车的时候见过他啊。那天我还以为眼花了。休沐回家特意去他家那边打听一下才敢确定是他。他以前是不是在狗舍养狗?”
  宣室殿小黄门点头。
  “那就没错。”
  “殿下知道那姑娘姓李吗?”
  太子宫小黄门奇怪:“殿下既然无意,还打听她姓什么作甚?”
  “那我就放心了。”
  太子宫小黄门不放心:“可不许告诉陛下。”
  “不说,不说。免得陛下和太子以后见着李延年别扭。”小黄门不禁腹诽,我不说陛下也别扭。
  刘彻不别扭,他不会为难责怪自己,他怪平阳公主多事,难怪儿子不喜欢她。他怪李延年不长脑子,难怪以前会犯错受腐刑。
  刘彻不想再看到李延年。可今日那边有不少人,他要是把人都处置了,儿子一定会有所察觉。以儿子的聪慧,就算不问他也能猜出个大概。
  刘彻召小黄门向前:“告诉李延年,以后不必到朕身边伺候,令其挑两个乐师,帮他管理宫中乐器,整理宫中和民间乐谱。李延年妹妹年幼,令其另择良婿。”
  小黄门颔首:“还有吗?”
  “没了。”
  小黄门试探地问:“是不是得给李延年找处院子?”
  “在西北角找一处,太子从来不去那里。以后搬去太子宫也不会从那边过。”
  新太子宫在宣室殿东北,确实不会从那边经过。小黄门领命下去,刘彻令黄门宣郎中令。
  黄门一脸为难:“郎中令此刻应该还在家中沐浴洗头?”
  “明日郎中令入宫令其速来见朕。”
  黄门不知出什么事了。翌日一早见着郎中令就把他拦下来。郎中令见天子这么着急,也以为出大事了。刘彻不想看到李延年,也不想看到平阳公主,亏得他才叫曹襄去上林苑当差。
  刘彻也不能一辈子不见姊妹,就告诉郎中令,三年之内不要让他在未央宫看到他的姊妹。
  郎中令以为听错了:“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吗?”
  “对!”刘彻抬抬手,一脸心累。
  郎中令顶着满脸疑惑出去,到殿外吓一跳,盖因面前突然冒出个太子。仔细看看,哪是突然冒出来,明明太子疾步上台阶,他没往下看,一时没发现,“殿,殿下?”
  “今日有廷议?”太子诧异。
  郎中令下意识说:“没——陛下——”
  “太子?”
  刘彻的声音传出来。
  太子抬抬手令郎中令先退下,大步跳进殿内:“父皇,孩儿没有来迟吧?”
  昨日知道此事的小黄门已经被刘彻打发至上林苑。刘彻以为不会再头疼。可当他看到太子越发头疼,揉揉额角,宁愿他今日跑出去鬼混。
  “来了?”
  “父皇好像不想看见我?”太子又走近一点,是他的错觉吗。
  刘彻心中一凛,儿子一如既往地聪慧过人。刘彻庆幸没动知情者,“听说你昨日又跑出去玩了?”
  “父皇不也没闲着。”
  刘彻拍案:“怎么跟父皇说话呢?”
  “少虚张声势。”太子在他右边坐下,指一下左边奏章,“十份啊。”
  刘彻习惯性递给他。
  太子见老父亲愁眉不展,很是好奇:“出什么事了?”转向春望。春望摇头,他上了年纪,无法做到全年无休。昨天一天他都在住所歇息。
  刘彻:“与你无关!”
  “那我不问了。”朝中近日无大事,太子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
  刘彻转身打量一番儿子,眉清目秀,小脸白嫩,坐有坐相,又长着一个聪慧过人的脑袋。李家女有眼光啊。刘彻不禁暗暗感慨,也不怪李延年迟疑。要是没被拒绝,李延年恐怕会冒死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