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

第58章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第58章

小说: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时间充足也没谁打扰了,宁宛想问问张来福的腿伤问题。
  她那回吃柏金花的瓜可是听见了,婆婆的哥哥也就是眼前这位曾经是不瘸腿的。
  所以她想试试看,能帮忙治疗治疗的话,相信也算是了却婆婆的一桩心事。
  “舅舅,你的腿是怎么受伤的?方便说说吗?”宁宛语气平和地问。


第119章 必须当皇后伺候
  张来福抿了下唇,随后豁达一笑,“年轻时候没饭吃,到别的村儿偷菜让人家打的。”
  宁宛微讶,话是这么说,但她总觉得有内情。
  跟张来福接触不多,但在她看来应该不是那种为了口吃的就去偷东西的人。
  “舅舅,你……”
  “媳妇。”叶超打断宁宛的话,他道:“外面怪热的,先跟舅舅去堂屋坐着,我切西瓜。”
  宁宛看向叶超,嘴巴微张,看出来叶超似乎不想让她继续问这事儿,她抱歉地看了看张来福,立即顺着叶超说的道:“是是,外面有些热。舅舅我们先进屋,你信得过我的话,我待会儿给看看这腿是不是能治疗。”
  张来福一讶,惊愕地看着宁宛,“你会治病?”
  宁宛点头,“嗯,会啊,我爷爷教我的。正好爷爷在,到时候让他一起看看,治愈的可能性更高!”
  虽说还没看,但宁宛有七成把握治好,有十成把握改善。
  总之就是,她给治疗之后,张来福的腿绝对比现在要强的多。
  看着她成竹在胸的样子,张来福的心头一热,但想到多年来的经历,张来福刚刚燃起的那一点儿希望之光又瞬间灭了。
  “不用看了,习惯……”
  “啥不用看了!”张喜凤的声音盖过张来福的,她匆匆小跑来,“婉儿,你说能治是真的不?”
  张喜凤一只手抓着鞋样儿一只手抓住宁宛的胳膊,“婉儿,走咱进屋说说,你快跟妈说说。”
  她拉着宁宛往前,拿着鞋样儿的手顺带掀开了门帘,将宁宛让进堂屋,张喜凤又等张来福进了门才放下门帘子。
  宁宛看出婆婆好像比舅舅更激动,她就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妈,得视情况而定,不过只要治疗,效果绝对比现在好,能放下拐杖走路应该是没问题。”
  宁宛说了一些保守的话,张喜凤激动地连连说好。
  从张喜凤接下来说的话中宁宛得知,当初家里没吃没喝,舅舅是为了全家人解决温饱才不得已去偷的东西。
  那几年活下来的人不容易,偷菜的事儿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
  可惜张来福的运气差,被人家抓住了。
  当然,他们也承认偷东西不对,所以被打折了腿,心里有怨,但从没想过去报复。
  宁宛给张来福看过之后表示可以治疗,不过需要重折重塑,三天之内要喝她调配的药,第四天空腹,第五天治疗。
  治疗之后还要卧床休养,伤筋动骨一百天。为了不让别人瞧出来异常,宁宛也不好太过分超前,暂时定了两个半月的康复期。
  为了让张来福没后顾之忧,张喜凤决定让他一直住到康复再走。
  帮人帮到底,宁宛当即决定请张来福去旁边的院子里住。
  那边宽敞,也方便,而且爷爷喜欢热闹,多个人不会介意。
  当然,这事儿等爷爷回来时候还是要走个商量。
  于是在张喜凤的坚持下,张来福同意配合。
  不过对于治疗结果,张来福并没有抱有太大期望。
  当年他受伤之后家里也筹过钱带他去看,可惜这周边几个县城的大夫都说没法治。
  当初都治不好,这都隔了那么多年了,哪里能那么容易好?
  “舅舅,这几天不要多想,放松心态就可以。”宁宛温和地叮嘱了一句。
  张来福面色不变地点头应声,“好,辛苦你跟宁大爷。”
  他嘴上说着,心里也记下了这份恩。不管能不能治好,将来不会忘了这对祖孙。
  叶超从井里取出西瓜来,家里的西瓜都被宁宛换成了空间出品,倒是不担心会抱错。
  至于叶超之前捎回来的,都被收进了空间。
  现在知晓了空间里也有瓜果,叶超表示以后会帮媳妇打好掩护。但凡是宁宛在空间取水果,都说是他捎的。
  县城里没有的,他也想好了理由。那就是他师父找人在外地捎的,反正师父认识人多,不会被怀疑。
  吃过西瓜,叶超又从西屋拿了个本子递给宁宛。
  “媳妇,你先看看晚上想吃什么。这些是辣味儿的,这是酸味儿的,这是甜味儿的,还有咸鲜口味的。”
  叶超指着小本子上的内容,随手翻了翻就放在了宁宛手中。
  听说怀孕的人胃口不好,虽然媳妇没害喜,但他就想让媳妇点菜,点啥做啥。
  好不容易怀个孕,不娇养着点儿怎么行?
  必须当皇后伺候!
  宁宛意外地看着手里的本子,本子的封面上规规矩矩地写着:叶超媳妇专属菜谱。
  里面每一页都整齐罗列着一个个菜名。
  “虎皮辣椒、水煮肉片、麻婆豆腐、辣炒鸡胗、酸辣土豆丝、剁椒鱼头……”
  “西红柿炒鸡蛋、醋熘白菜、酸菜粉条、酸豆角炒肉末……”
  “奶香玉米烙、拔丝地瓜、糖醋里脊、红烧肉……”
  “香炸河虾、烧鸡、土豆炖牛肉、姜香藕片、蘑菇鸡蛋卷……”
  每一笔每一划都写的方方正正,一看就知道书写的人是用心了的。
  叶超的文化程度不算高,宁宛是真没想到他能写出这样规范又如此繁多的字。
  她心下一热,旁若无人地牵起叶超的手,带着惊喜声说:“你真是太厉害了!什么时候写的啊?”
  她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过。
  叶超露齿一笑,“在饭店休息的时候写的。”
  他听师父说,这叫惊喜,是惊喜就不能让媳妇瞧见准备的过程。
  看得出来媳妇发自内心地高兴,叶超满满成就感。
  坐在旁边的张喜凤眨眨眼,羡慕地伸长了脖子看了看那小本本。
  十个字里她能认出一两个,看来以后还得多跟她绍行学学,不然想写个菜谱秀一秀都写不出。
  张来福虽说面色平静,但眼角流露出的羡慕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
  宁宛选了几道菜,两道她喜欢的,其他的都是综合了家里人的口味选的。
  空间里食材多,有叶超做掩护,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倒是方便。
  将近五点钟的时候,牛金芳从县城回来,一脸的喜气洋洋。
  今儿她是赶上个便宜事儿,格外开心。
  “妈,弟妹,你们看看咋样啊?”
  牛金芳刚进屋就显摆身上穿的裙子。
  那裙子整体是白色,领子袖口还有腰带是红白小方格的布料拼接,上身还有一竖排扣子点缀,看上去相当时髦。
  不过布料有些旧,不像是新做的。
  牛金芳有点儿黑,穿在身上没有时尚感,倒是显得土气了三分。
  张喜凤上下打量了下,撇撇嘴,“真是有钱烧的,买这干啥?下地干活又不能穿。”
  宁宛倒是理解牛金芳的心,不管是哪一个年代哪一个年纪的女人天生都有一颗爱美的心。
  她笑着道:“有条裙子挺好的,这裙子的做工不错,扣子也漂亮。”
  “嘿嘿,是是,弟妹啊,还是你眼光好!人家说了,这不是咱们这里的货,是大城市买的,她妹子怀了孕穿不了了,就便宜卖给了我。”
  牛金芳立即应声,感觉像是找到了说知心话的人,她又叭叭叭地说了一通买裙子砍价的过程。
  本来人家三块钱卖,愣是被她讲下来一半。
  “一块八毛钱买了这裙子,还有个发卡。”
  说起发卡,牛金芳还将头上戴的红色塑料发卡摘了下来,又重新戴上了。
  宁宛之前没注意,这会儿瞧见,一时想不出夸赞的词儿。
  毕竟她真没盖特到发卡的美来。
  “一块八都能买两斤肉了,真不过日子。”张喜凤不满地嘟囔了句,又翻了个白眼,“衣裳好看人不好看,穿了也白穿,发卡再是死人戴过的,你戴了也不嫌晦气。”所以赶紧去退了,留着钱攒起来不行吗?
  宁宛:……婆婆这是多不想让大嫂戴啊,什么话都说。
  张来福:妹妹这嘴还是那么厉害,不敢劝,不敢劝呀。
  叶超:妈只要不说我媳妇,爱咋咋地吧。
  牛金芳脸上的笑容僵住,她也说不出怎么的,在听见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吧,并不是生气,而是忽然心咯噔了下,还感觉背后有些毛毛的。


第120章 这会儿又要开始吗?
  不过很快牛金芳又挺了挺腰杆,解释道:“才不是死人戴的,是那人的妹子从头上摘下来卖我的。”
  她记得清清楚楚,人家是自己戴着的,还说家里多一个,这便宜卖给她。
  这么一想,牛金芳的心又放下了,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也荡然无存。
  张喜凤把她手里的包袱拿过去,放桌上打开瞧了瞧。
  看见里面折叠着两块布头,张喜凤的脸色才缓和。
  布头便宜,多少都有瑕疵,但做衣裳不打紧,破了的地儿用补丁补上就成。
  牛金芳在此时道:“我去的凑巧,正好抢到这两块,晚一会儿人家就卖了。”
  这两块不小,能给叶爱国跟她一人做一身,每一块余出来的布应该能给叶丽丽做大裤衩跟无袖背心。
  “剩了多少?”张喜凤问了句。
  牛金芳掏了掏兜,“五块五,上交是吧?”
  虽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但是想着每天好饭能吃饱,牛金芳又觉得交出去不亏。
  张喜凤白了她一眼,“上交什么上交?以为我是啥人那?宁大爷奖给你就是给你,给我算啥?自己收着。”
  她真的就是问问。
  老大两口子已经一个多月没惹她生气了,她让一步,不憋屈。
  “妈,你……”牛金芳震惊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赶紧惊喜地把钱往兜里一揣,“我的亲妈耶!不对不对,比我亲妈还亲!”
  亲妈都没给过她一毛钱,婆婆竟然这么大方的让她收着!
  真好!
  张喜凤被牛金芳抱着胳膊亲近,她有些不习惯地抽回胳膊,故意板起脸吩咐了句。
  “省着点儿,别乱花!”
  牛金芳高兴过了头,也没注意婆婆的动作。
  她把布头收好,连连应是,又看向宁宛:“弟妹啊,我回头找人给剪剪,你给蹬个缝纫机成不?”
  张喜凤刚要骂,宁宛先笑着道:“行 啊,刚好我还没试过,就当是练手儿。”
  说完还在张喜凤没看见的角度对着牛金芳使了使眼色,牛金芳秒懂,“行行,随便练,随便练!”
  张喜凤努努嘴,又温和叮嘱,“婉儿啊,想练咱就练,不过千万别累着。”
  牛金芳的脑袋灵光一现,“对,别累着。不然这样吧弟妹,你教教我,我学会了自己蹬,你放心,学文化我不行,干活儿我绝对好使!”
  不等宁宛回答,牛金芳继续推销着自己,“到时候我学会了,家里缝缝补补的活儿我包了!你这孩子生下来我给带,你就光吃喝睡觉喂奶就成,孩子用的被子褥子芥子我来洗,沙土我来炒,咋样?”
  宁宛狐疑着炒沙土的事儿,正要问,就见张喜凤扒拉开牛金芳,“用得着你带孩子?”
  牛金芳赶紧改口,“你带你带,我光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饭烧火,行不?”
  这还差不多。
  张喜凤满意了,不过还是不舍得让牛金芳用缝纫机。
  她怕宁宛不好意思拒绝,抢着说:“行啥行,那缝纫机是婉儿娘家买的,你少打主意!”
  宁宛看出婆婆的意思,她倒是觉得东西长时间不用容易放坏。
  牛金芳也没做过什么大恶的事儿,想用用就用吧,原本缝纫机就是来做衣裳的。
  她虽说会,但对做衣裳不是很感兴趣,以后应该也不怎么喜欢踩机子。
  于是宁宛搀着张喜凤道:“妈,不如就让大嫂学学,等学会了,确实能顶大用处。你也能轻松点儿,不用用手补补丁了。”
  张喜凤这下听进去了,她想都没想立即欣慰地笑着说:“还是婉儿你贴心,知道心疼妈。”
  牛金芳:……
  张来福:……
  叶超:是的,妈说的没错,媳妇最好最贴心!
  趁着天还没黑,宁宛带着牛金芳去了西屋学缝纫机,叶超去厨房忙着做媳妇点的菜。
  张喜凤担心宁宛太累,没多久就去催牛金芳改天再学。结果刚进去就见牛金芳熟练地用缝纫机缝出了一条直线,而且还会倒着来。
  见婆婆眼中闪过亮光,宁宛立即主动上前、强烈要求婆婆跟着一起学学。
  于是张喜凤在宁宛的坚持下,心里乐呵呵地也学起了缝纫机的使用。
  真好!
  等学会了,村子里会用缝纫机的同龄人,她是头一个!
  到时候一定多叫上一些妇女来瞧瞧她用缝纫机做衣裳,眼馋死她们也不让她们用。
  对了,务必叫上柏金花!看她还瞧不起老张家!
  次日,叶超回了饭店上班。
  才到那里就听李师傅认真跟他讲,他已经学了一年多,切配之类的差不多都可以了,简单的煎炒烹炸也能操作。
  所以李师傅给他报了个名,二十来天之后去考厨师证。
  叶超一听,可是真的高兴坏了。
  一般的怎么也得两三年之后再考,还有的一辈子都没机会参加考试。师父竟然那么为他着想,叶超立即说了好些感谢的话,当场表示自己一定更加努力的学习。
  考试的地点不在县城,在省城。
  也就是说,到时候还要在国营饭店请假。
  请假的事儿,李师傅也安排妥当了,来回路上是六天时间,参加考试是一天时间。李师傅准了他十天假期。
  叶超到家后将这消息告知了宁宛之后,宁宛可激动了。
  为了能让叶超顺利考出证来,宁宛在晚上只要两人相处的时候还会叶超开了小灶,带着叶超进了空间练习。
  因为宁宛跟着一起进去再出来的时间是不变的,所以俩人干脆直接在空间里小住,直到叶超将切配技术、烹调技术以及筵席设计等等全都达到高级别水准才出来。
  当出来时候发现真的是进去的时间时候,叶超更是佩服死了媳妇的能力。
  不过对于媳妇的身份,媳妇没确切详细的表明,叶超也不会去问。
  反正每天媳妇都会真实的待在身边,这就够了。
  师傅常说,两个人之间生活,不要活得太清楚,糊里糊涂过最乐呵。
  再就是,一旦逼得太紧,物极必反,兴许会吓跑媳妇。
  宁宛不清楚叶超的心思,她这会儿正准备跟叶超讨论孩子取名字的事儿。
  结果正要开口,就被叶超抱住,“媳妇,你真好看。”
  宁宛一愣,诧异地看着叶超那双灼灼热切的目光。
  不是吧?之前在空间的王府后花园、药田边、桃树下、福泉里可是都留下了震颤激荡的痕迹,这会儿又要开始吗?
  “媳妇,你身上的味道也好闻,声音也好听。有你在我身边,我这辈子都不会羡慕任何人了。”
  叶超说着,抱着宁宛的时候又用了用力。
  宁宛感觉心脏最柔软处被叶超的话撞击到了,她扬起笑脸,迎上那张熟悉的唇。
  好吧,良辰美景不得负,再来一次又何顾?
  月光下,西屋里人影缠缠,一个多小时后两人才沉沉睡去。
  转眼,四天过去。
  给张舅舅治疗伤腿的日子到了。
  这天天还没亮,宁宛就叫叶超悄悄地去了隔壁院子找张来福。
  她事先告知家里人要在早上十点钟开始治疗,但实际治疗时间会在天亮之前结束。
  不为别的,就因为治疗时候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