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早就送来了,而且还有祖父的份?”
云知府翻看了黑色朝靴的内里,发现还真是缝了皮子的,顿时就惊讶起来,“是挺暖和的,不错不错。”
“祖父他老人家每日要早起上朝,是该穿暖和的朝靴。不过我们家和许家不是姻亲,他们做的朝靴,祖父穿得合适吗?”
“许夫人把图样也捎来了。”
云夫人道:“正因为不知道,所以许夫人说只估摸着给我们家一人做了两双,我们几个的倒还好,就是老爷你的做得小了些。至于祖父和祖母的那份亦是如此,做得有大有小,我已经吩咐人改了。”
同为后宅女眷,云夫人也感受到了金氏的为难。
因为不知道云家人穿的鞋是怎么样的,所以许家做起来也束手束脚,可也不能不做,因为只送图样的话,未免显得太单薄了,而且也不尽心。
所以许家最后送来的暖靴,样式虽然差不多,但每个人的两双都有大有小。
除了云家祖孙因为长得比常人高大,鞋子也穿得更大,送来的暖靴显得有些小之外,其他人都有合适的。
为此许夫人还在信里面解释了此事,请他们家多多包涵,还特地把图样附上了。
云夫人并不因为许家送来的暖靴太小,而感到生气。
因为这和送人‘小鞋’是不一样的。
云夫人能想到的东西,云知府没过多久也想到了,他感叹道:“许家有心了,既然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那就随着今年的年礼一起送到京城去吧。”
“祖父收到了,想必也是欢喜的。”
“对了,我们给许家的年礼也得赶紧安排送去了,不然反倒不美。唔,淙哥儿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学《孟子》了,我那正好有本前朝大儒的注释,一起捎上吧。”
云夫人答应下来,随后拿起一封信递给云知府,“老爷,这是许家随着年礼一起送来的信,妾身瞧着,像是许大人写的。”
“明成的信?”
云知府伸手接过,然后拆开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却微微皱眉,“明成说兴元府的张知府调任了,新来了一位赵知府。”
“这位赵知府还是我那一科的传胪赵兴,赵承业。”
“老爷您那一科的传胪?”
云夫人也皱起眉头,“妾身记得,这位赵大人是充州人士,算来还是老爷您的半个同乡。他人如何妾身不知晓,但他有个爱妾,听说不是个好相与的。”
“唔……”
云知府没在意云夫人的话,他思索了一会儿道:“这个赵承业,我记得他在翰林院待了三年之后就外放了,没想到如今竟成为了知府。”
“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但为人刚愎,不是个善茬,我还真得去信和明成贤弟说上一说,免得他将来吃亏。”
一个月后的京城金府,也谈起了赵承业这个人。
金家长子金康时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男子,他头戴书生帽身穿书生袍,随时随地看起来都是一副文人模样。
此时的他手里拿着一封信,有些疑惑地问道:“父亲,三妹夫信里问的这个赵承业,可是和云光霁同科的传胪赵承业?”
金侍郎的脸上原本还带着笑意,但一听到长子问出这话,他顿时收敛了表情,“不是这个传胪赵承业,又是哪一个赵承业?”
“你应该跟明成好好学学,他一得知兴元府知府换了人,就四处打听,想要知道赵承业这些年的履历,好做到心中有数。”
“可你呢?”
金侍郎训斥儿子,“前些日子我见了王侍郎,他说你做事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金康时脸色涨红地辩解:“父亲,这王侍郎……”
“好了,为父还能不知道王侍郎是给我脸色看?”金侍郎一甩袖,冷哼,“不过他再瞧不上我,也光鲜不到几时了。”
“你可知我今日遇见了谁?”
“云尚书!”
金侍郎忽地哈哈大笑,“哈哈哈,你三妹前些日子遣人送来的年礼,不是有几双那劳什子暖靴嘛,确实暖和,为父便常穿着上朝。”
“今日却发现,云尚书脚上也有一双!”
“为此,尚书大人还招我过去说了几句话。你是没看王侍郎那张脸,看了之后啊,估计都会和为父一般,饭都能多吃上两碗!”
“哈哈哈哈。”
金康时亦是一喜,低声道:“父亲,儿子听说近来陛下与首辅胡大人常召云尚书议事,这是不是说……”
金侍郎抬手制止了儿子接下来的话,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此事非同小可,我等静观其变即可。”
“对了,那个赵承业的履历,为父明日让人抄录一份,你尽快安排人给明成送去。他在勉县的这几年做得不错,尚书大人也是看在眼里的。只要接下来不出差错,过两年为父也好给他筹谋一二。”
“先时为父还为他急着出京感到不满,觉得应该再在翰林院历练几年,如今看来,他的这步棋倒是走对了。”
金康时忙点头,“是,父亲。”
……
京城发生了什么,勉县这边尚无法知晓。
随着一箱箱年礼送出去,临近过年的时候,许家也收到了其他人家送来的东西。
为此许桥和黄管家每日守在门口,严阵以待,以防门房不知事,将不该放进来的人或者东西放进来了。
许淙觉得这事蛮重要的,很锻炼人,于是把青木派给他们打下手,顺便还可以让青木跟着学点东西。
自从青木跟着黄管家学习了以后,办事是机灵了许多。
而且腊月一到,私塾也放假了。
如今的许淙除了完成每日的功课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反倒是许明成开始每日顶着风雪早出晚归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连沐休都没有空闲。
许淙闲了几日,觉得有些无聊,于是跑去和王老夫人一起种菜。
许家今年的暖棚,和去年相比要大上许多。
去年只有小小的两块地,但今年却把中间那一块也开垦出来了,连成了一大块,望过去很是壮观。
许淙到的时候,王老夫人也在。
“奶,你在做什么啊?”许淙见王老夫人有些严肃地在地里转悠,顿时好奇询问。
“淙哥儿你来了?”王老夫人朝他招手,“我在瞧菜地里的虫子呢,虽然天冷,可是这棚里却暖和,这不就有虫子冒头了。”
“虫子?!”许淙更好奇了。
因为从小就在院子里长大,没下过地,所以许淙长这么大真没见过几次虫子,尤其还是冬天的虫子,他顿时就蹲下身细看。
看着看着发现,菜叶子上面真的有虫眼。
“奶,虫子呢?”
“捏死了,”王老夫人不在意地说道:“我一见到就捏死了,平时丫鬟她们也会来瞧,找到也挑出来捏死了。”
“这些菜一把就能卖一钱银子,可不能被虫子霍霍咯。”
“好贵!”许淙感叹。
一把青菜就能卖一钱银,也就是一百文,真的好贵啊。再过几个月等漫山遍野的野菜长出来,也就两三文钱一把。若是能再等等,等农户们自家种的菜长出来,那一文钱就能买到了,许淙之前拉着渣爹出门的时候,就曾见过。
“是贵哟。”
王老夫人也感叹,“也就富贵人家才吃得起。”
说完了这话,她老人家还望着这些菜道:“今年的菜种得也比我们在庐州时候的好,可惜如今你爹做了官,我们家就不好挑菜去卖了。不然这么多菜,也能卖个几十两银子,那一年也就不用愁了。”
这个许淙听渣爹讲过。
因为朝廷给的俸禄高,就连许明成这个七品芝麻官每个月都有二十两银子,除了银子之外还会发布料、茶叶、粮食等等,所以相对应的就会有约束。
比如不能在外面买地、开铺子、做生意等等。而且即使是在老家买地,也不能买太多,不然就会被御史弹劾,严重的还会让你回家吃自己。
许淙之前就听金氏提到过这个话题,说如今家里还能再买约两百亩地,买完之后就不能再买了,除非等他将来也考中了功名。
买地都有这些限制,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其他更赚钱的比如做生意这种就更不用说了,被御史知道了分分钟弹劾你一个‘与民争利’。
这个道理王老夫人也是知道的,所以她老人家就是感慨了一下,然后就抛之脑后了。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王老夫人种的菜长势良好,颗颗都很水灵。而她老人家这丰富的种菜经验也没有浪费在后院,之前许明成让勉县的农户尝试在冬天种菜的时候,就请了她去教导,那几天王老夫人在家里都是乐呵呵的。
不过许淙因为每天都要读书,就没有跟去看过,也不知道两个月过去,他们种得怎么样了。但没看到渣爹有愁眉苦脸的,或许还不错?
正想着,有丫鬟惊慌地跑了过来,“不好了,老夫人不好了,佟姨娘喊着肚子疼,她要生了!佟姨娘要生了!”
佟姨娘要生了?!
许淙心中也跟着慌乱起来,下意识地握住了拳头。
那岂不是说主角就要出现了???!
王老夫人听到丫鬟这话后亦是一惊,随即又斥道:“慌什么!佟姨娘既然要生了,就将她扶到屋里去,再遣人去喊稳婆。”
“淙哥儿啊,你跟我回屋,我们去屋里等着。这妇人生孩子啊,可没这么快。”
许淙哦了一声,心乱如麻地跟在她的身后。
作者有话说:
*云光霁=云知府,之前一直没机会介绍他的名字,现在补上。
*文中如果是成年男子,那么出现的名字就是他们的姓+字,一般是2个字,比如云知府就是姓云,字光霁,合在一起是云光霁。
比如许明成就是姓许,字明成。
未成年的比如许淙、赵诚、王瑜等都是姓+名
? 第 53 章
佟姨娘生产这件事; 着实让满府的人一惊,但随着金氏的出现,又很快地平稳了下来。
喊稳婆、请大夫、让厨房的人随时准备着热水、还下令不让人胡乱走动等等; 所有的事情吩咐完; 下人们也就有了主心骨; 纷纷各行各事。
而这个时候,金氏抽空来寻王老夫人和许淙。
“娘,稳婆说佟姨娘怕是还得好一阵子; 估摸着得夜里才能生下来; 不过她的怀像不错; 所以应该会顺顺利利的。”
王老夫人松了口气; “那就好; 对了我这还有一支参,还是以前他们佟家送来的呢,你也拿去给她; 该用就用; 不要省着。”
金氏笑道:“哪里用得上娘您的好东西,儿媳已经让厨房准备了一碗参汤; 等佟姨娘乏力的时候; 就给她灌下去。”
王老夫人满意点头,“那就好,那就好,顺顺利利的就好。我和淙哥儿就在这里等着,不过去了; 免得吓着了淙哥儿。”
许淙赶紧挺起小胸膛; “奶; 我不怕。”
“不怕也在这里待着; ”王老夫人摸了摸他的额头,“瞧瞧你脸色都有些白了,刚刚就一直不吭声,肯定是吓坏了。乖孙呐不怕,妇人生孩子都是这样的,谁都要走这么一遭,等生完了就好了。”
许淙不好说刚刚没开口是因为他心里很乱,觉得佟姨娘真的生下了‘男主’的话,会给自家带来大变化,可能会大到让人承受不住的那种。
他既有些期待,也有些害怕。
这种原因是不能跟人提的,于是他只好默不作声了。
金氏见许淙没说话,关切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也伸手摸了摸许淙的额头。
“娘您说得有理。”
“妇人生产血气太重,淙哥儿年纪还小,还是莫要冲撞了的好。回头我让大夫开一剂安神的汤药,晚上睡前淙哥儿你就喝上一碗。”
“娘,佟姨娘那边离不开人,儿媳就先过去守着了。”
王老夫人颔首,“去吧去吧,淙哥儿有我看着呢。”
佟姨娘这次生产,还真的没有那么快,从下午一直到晚上许明成回来,都还没有生下来。
许淙也从一开始的担忧,变成了后面的好奇,想要去看看。
不过王老夫人一直抓着他的手,不让他去前面。
“你去添什么乱啊,没见你爹也没去吗?”王老夫人搂住想要往外走的许淙,“若是有了信,你娘会让人来说一声的,我们等着就是了。”
许淙只好安下心来等着。
这一等又是半夜,虽然喝了半碗安神汤,但一直强撑着精神,窝在王老夫人怀里没有入睡的许淙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一声惊呼。
“生了,生了!”
“老夫人、老爷,佟姨娘生了!”
“哎呦可算是生了,”王老夫人的脸色也是紧绷了半晚上,一直在心里念叨着祖宗保佑,听到这个消息后她老人家的眉间总算是舒展开了。
“生了就好,生了就好。”
“都还平安吧?”
许明成也站了起来问道:“佟姨娘和孩子如何?”
来人回道:“老夫人、老爷,稳婆说佟姨娘母女平安,如今里头已经开始收拾了,夫人说若是老夫人和老爷想见见孩子,就让人抱出来。”
许明成转头,看向了王老夫人,“娘,我们过去看看吧?”
王老夫人也点头,“对对对,我们瞧瞧去。”
“淙哥儿啊,你……”
愣神的许淙马上回答:“我也去!”
他现在心里乱糟糟的,一方面很高兴大人和孩子都平平安安的,没出现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很遗憾,怎么不是个弟弟呢?
许淙并不是不喜欢妹妹,而是在之前的想法里,他觉得如果佟姨娘生个弟弟,那弟弟就有很大的可能会是‘主角’。
他都已经想好,等‘弟弟’有长歪的苗头之后,要怎么给他加功课,还有考试了。那些随堂考、周考、月考、考秀才、考举人等等都必须安排上。要让他的心思都放在功课上,不要去想些有的没的东西。
男子汉大丈夫,想要什么就自己去挣,去读书,去科举。别想着只要兄弟们都死光,那自己就可以独吞家产。
但现在却发现,原来不是弟弟,是妹妹!
那这样就意味着‘主角’另有其人,或许他已经在许淙不知道的地方,变坏了,长歪了,然后某一天许家就会突然‘进入剧情’。
这种不真实的感觉,再加上深夜的困意,让许淙在见到那个襁褓里的红彤彤小婴儿后,迟疑着问了好几遍。
“娘,真的是个妹妹,不是弟弟吗?”
“是个妹妹。”
金氏的脸上也有些疲倦,但还是柔声解释:“大夫说她虽不足月,但康健得很,淙哥儿不喜欢妹妹吗?”
“你别看她现在长得不好看,过些日子长开了就好了。”
“没有不喜欢妹妹。”
许淙看着眼前哇哇大哭的小婴儿,斟酌了一下词语道:“是弟弟的话,我就可以教他读书,给他布置功课,唔,要布置好多好多的功课。”
王老夫人和金氏都意外听到这样的话,而许明成则笑出声来。
他弯腰抱起了因为困顿,动作显得有些慢吞吞的许淙,然后对王老夫人和金氏道:“娘,夜深了,我陪您回去歇着吧。”
“慧娘你今日辛苦了,也回去歇着,这里让她们处置便好。”
金氏自从得知佟姨娘要生了之后,还真是一直提着心,现在听到许明成的话后她也没推迟,而是道:“我已让人安排了客房,让大夫和稳婆今晚都在家里歇下,明日等大夫看过佟姨娘后,再送他们回去,”
“老爷,你先送娘和淙哥儿去歇着吧,我再去看看佟姨娘。”
许明成拍了拍许淙的背脊,颔首,“若是她醒了,你便说我明日再来看她,至于孩子你吩咐人好好照顾着。”
金氏点头:“知道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