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 >

第71章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第71章

小说: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小的时候在庐州老家,我爹在勉县,我不想跟爹娘分开,于是就跟娘说要去找爹,后来等我三岁的时候,一家人就真的搬到勉县了。”
  “师妹,你去跟老师说吧。”
  “说你不喜欢京城,你喜欢待在爹娘身边。老师听见了,肯定会考虑你的想法的。”在许淙看来,云知府虽然给他布置了很多功课,但也是一个开明的老师,这样的人不会听不进儿女的意见。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把姐妹俩送回京城,但如果莹姐儿强烈反对的话,这件事恐怕会不能成行或者推迟。
  最重要的是蕙姐儿和莹姐儿今年才九岁多,突然被送到陌生的地方去,那不就跟红楼梦里面的林妹妹一样了吗?
  即使要送,也可以晚一点的。
  不过因为不了解前因后果,所以许淙这次并没有贸贸然地给她出主意,而是像小时候那样鼓励她去跟父母说明白。
  不喜欢的东西,当然要勇敢地说出来,而不是在乎谁谁谁的看法!
  想到这里,许淙又问:“师妹,你现在还继续读书吗?”
  莹姐儿忽地展颜一笑,“你骗人!”
  许淙莫名,“……啊?”
  不对啊,刚刚他们不是在讨论读书的事情吗?自己只是想知道莹姐儿有没有继续读书而已,怎么就突然变成骗人了?这个话题从何说起?
  莹姐儿瞪着他,“你小时候说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每天睡五个时辰,那就只剩下七个时辰,然后穿衣、洗漱、吃饭、喝茶要两个时辰,最后只剩下五个时辰。”
  “洗漱更衣半个时辰,处理事情半个时辰,生病、探病、养病、小歇再半个时辰,和家人说话半个时辰,自己玩半个时辰,读书便只剩下了两个时辰。”
  “你骗人!”
  小姑娘眼睛亮亮的,控诉,“只要睡四个时辰就好,洗漱更衣,吃饭喝茶也用不上许久,其他的生病、处理事情,更无需耗费许多时间。”
  “可以有四个时辰用来读书、画画!”
  许淙:“……”
  对哦,小时候自己的确这么忽悠过莹姐儿,目的是让她早点开始读书。因为她那个时候有点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然后自己也没什么特别好的主意,就建议她早点开始读书,这样她自己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现在看来,她还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啊。
  许淙暗暗叹息。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是日夜相处的人,莹姐儿又不像自己,不但有一些前世的记忆,还知道自己是穿到了一本书里,所以会受到影响也不奇怪。
  于是许淙连忙道歉,说那是自己小时候的想法,难免有失偏颇。但他现在已经改过来了,每天会花五个时辰的时间读书,从早读到晚。
  莹姐儿咬牙,“我也要读五个时辰!”
  啊这……
  许淙突然心虚,不知道云知府知道这事会不会给自己加功课啊。
  回到房间的时候,他左想右想觉得不对,于是翻箱倒柜把自己后来再画的《竹精传记》第四册和第五册让人拿去送给莹姐儿赔礼,然后便去找了金氏。
  “娘,我刚刚遇到莹姐儿了。”
  金氏正在跟秋月说收拾行礼的事,闻言问道:“莹姐儿,她怎么了?”
  许淙把莹姐儿的苦恼说给了金氏听,再补充了一遍小时候的事,然后道:“娘,你说莹姐儿不喜欢去京城,怎么她被奶娘和嬷嬷一说,就不吭声了呢?”
  “爹常教我,要能说、慎说、敢说,但莹姐儿就只会生闷气,这样不好。”
  “这样是不好,”金氏微笑听完,然后道:“莹姐儿这怕是被身边的人拿捏了,因为在乎,所以难免顾虑重重。”
  “这事娘知道了,会找个机会跟云夫人说的。”金氏顿了顿,又道:“我看云夫人事忙,平日里这些刁奴怕又表现得忠心耿耿,所以啊才被蒙蔽了,你也别怪你师母。”
  “好在莹姐儿还小,来得及。”
  听到这话,许淙才放心下来,“那娘,你记得跟师母说啊。”
  金氏温柔地笑,“知道了,你安心读书去吧。”
  等人一走,金氏的脸就沉了下来。
  秋月犹豫了一下,然后道:“夫人,淙少爷说的这事,您真的要跟云夫人说吗?”在秋月看来这是云家的事,没准他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呢。
  金氏摇头,“你没明白。”
  她叹息道:“我们这些日子也瞧见了,云家大姑娘和云夫人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她也常把大姑娘带在身边,可见喜欢大女儿多些。这样的情况下,下人们想要把二姑娘教成大姑娘的模样,也是有的。”
  “淙哥儿今日一说,我便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母亲派来的嬷嬷,也是常教导我要贞静、贤淑,还说这样的姑娘才会讨人喜欢,将来才能有个好亲事。”
  “这些话直到我嫁了人,也没有忘。”
  金氏冷笑了一声,“但有理归有理,却不一定对。最起码对于云二姑娘而言,怕是错了,即便没有错,她身边的人也不能一味的要她学着姐姐。”
  “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好端端的一个大家姑娘,怎么能让人辖制,没有了自己的主意?若是如此,往后岂不是身边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尤其刚刚淙哥儿还说,从小的时候那个奶娘便是如此了,处处要她学着云大姑娘。岂不知我们这种人家,哪里需要这般。”
  秋月这才恍然,“那这的确不对!”
  一个人,怎么能老是让她学着另一个人呢?这个想法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她之前还以为是云夫人想要把两个女儿都教成贤惠人儿,倒是未曾想过问题是出在云二姑娘身边的人让她学着云大姑娘这件事情上。
  “是啊,”金氏道:“难为淙哥儿竟然察觉到了,觉得这样不对。既然是这样,那我得跟云夫人说一说才行。”
  ……
  傍晚,云知府回来,突然发现屋子里安静得吓人。
  而他的夫人眼睛红肿,表情愤怒。
  他顿时一惊,问道:“这是怎么了?”
  “老爷,莹姐儿那头出事了啊!”云夫人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妾身枉为人母,这么大的事竟然是许夫人提醒了才发现!”
  “我,我,我不活了我呜呜呜……”
  云知府听得莫名,“莹姐儿怎么了?我刚刚才见过莹姐儿,今日淙哥儿送了她两本新画册,她还拿来给我和麟儿一起看呢。”
  云夫人又是一通哭。
  良久后她才在云知府的安慰下,擦着眼泪道:“……妾身平日里,的确是看中蕙姐儿多些,那也是因为世人多重嫡长,这和老爷你更重视麒儿是一样的。”
  云知府点头,“是这个道理。”
  这并不是为人父母的不喜欢其他孩子,而是因为嫡长子和嫡长女在家族里的地位是不同的。自古以来就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说法,这长兄自然是嫡长子、长嫂则多半是别人家的嫡长女,这两种人从出生起受到的教育就是不同的。
  许多人家,特别是大家族娶儿媳妇的时候,爱为嫡长子娶别人家的嫡长女,就是这么个道理。比如他们云家,因为家大业大,所以长房长孙娶的都是嫡长女,再次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嫡次女。
  原因便是这样的女孩儿,娶进门后更能支应门楣。他们之前考虑把两个女儿送回京城让祖母和母亲教导,便有这样的原因。
  云夫人愤慨,“妾身虽然看重蕙姐儿多些,但亦是很疼爱莹姐儿的,但凡她姐姐有的东西,也会给莹姐儿准备一份。甚至因为莹姐儿不喜女红,更喜欢作画,所以每个月还另取了私房银子,给她买画纸,买染料。”
  “但没想到,没想到……”
  “就因为我们更看重蕙姐儿,便有那起子心肠歹毒的下人,竟然从小就跟莹姐儿说,让她学着姐姐行事。”
  “呜呜呜……”
  “我们云家,又哪里需要女儿如此?”
  云知府脸色一变,“竟有这种事?!那人是谁,好大的胆子!”
  “是莹姐儿身边的奶娘和嬷嬷,”云夫人咬着牙道:“都是妾身的错,往日看到莹姐儿的喜好跟蕙姐儿差不多,还以为她们是姐妹同心,不曾多想。”
  “却没想到竟是这般……”
  云知府沉着脸。
  这事还真是云夫人这个做娘的有错,自己的亲女儿在身边养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发现异常,又或者是发现了但没有深究。哪怕姐妹俩小的时候,她要忙着照顾幼子,但也不该竟然还要旁人的提醒才醒悟过来。
  当然,他自己也是有错的。
  以前只欣喜于女儿像他,注意力都放在了她的功课上,女儿身边的人因为是她娘亲自安排的,又是侍候了多年的老人了,所以未曾留心。
  好在现在醒悟也不晚!
  他想了想,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她们两个都处置了,念在她们照顾莹姐儿这么多年,都送回老家养老去吧。不对,不单单是莹姐儿身边的,得把蕙姐儿身边的人也一起送走,免得她们多心,反而影响姐妹间的感情。”
  “另外等许家人走了,就把蕙姐儿和莹姐儿的住处分开,让她们一人住一个院子,不要再像现在这样住一起了。”
  “还有……”
  云夫人忙问:“老爷,还有什么?”
  云知府道:“以后让莹姐儿也跟着你一道学习如何管家理事,不要让她把许多时间花费在读书和画画上了。既然她们同一天出生,那我们家就有两个嫡长女,这没什么不妥,将来议亲的时候,也跟人家说我们家的女儿都是按照嫡长女来教养的。”
  云夫人默默点头。
  云知府又道:“等我这次任满,也不去别的地方了,就在京城找一个清水衙门。三品升不上去,那就找个五品、六品!”
  “女儿还是留在我们身边吧。”
  这个可和前些日子夫妻两人商量的不一样啊,云夫人顿时惊讶,“可是老爷,你不是说依我们家这样的状况,回了京城你就没有好差事了吗?”
  “想要再往上升,还得靠外头啊。”
  “还得立下大功才行。”
  “怎么……”
  云知府摇头,“官升得再高又如何?我这些日子和许明成闲聊,听他说了一件事。说当年他要去恭州的时候,因为担心恭州太乱,所以想让淙哥儿他们先回庐州去,结果淙哥儿说什么都不同意。”
  “他当年不过才六岁,却说出了‘一家人就应该同甘共苦’的话,还说做爹的遇事就想要送走妻儿,这样不对。”
  “仔细一想,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正好几年后麒儿要科举、要成亲,蕙姐儿和莹姐儿也要嫁人,所以我们一家就先回京城待个三五年,等孩子们的事定下来再说。”
  云知府叹息,“在我们两个的眼皮子底下都能发生莹姐儿这种事,再将她们姐妹俩交给别人,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云夫人再度擦着眼泪,“老爷,我都听你的。”
  作者有话说:
  久违的肥章!
  晚上没有二更了,要调整一下争取把中午更新两章这个规律调回来。

? 第 84 章
  夫妻两个商量完; 云知府自觉放下了一桩心事。
  他对云夫人道:“此次多亏了许夫人明察秋毫,不然我们的莹姐儿,就真的要被刁奴耽误了; 再过些年即使发现此事; 但性子想掰也掰不回来。”
  “你准备一份厚礼; 要好生感谢人家。”
  “许明成这次入京,是想要谋个好缺的,待会我也修书一封; 请祖父他老人家看看。”
  云夫人点头; 然后道:“妾身也是这般打算的; 不过这件事; 最开始发现的并不是许夫人; 而是淙哥儿。”
  “今日淙哥儿在花园里遇到了莹姐儿,听莹姐儿说她不想去京城,但奶娘和嬷嬷却一个劲地劝着她去; 还说姐姐也去莹姐儿也要去。”
  “淙哥儿让莹姐儿跟爹娘说明白自己的想法; 但莹姐儿……”
  说到这里,云夫人的眼泪又流出来了。
  她用帕子擦干净眼泪; 然后沙哑着声音道:“当时淙哥儿觉得这样不对; 回来就跟许夫人提起,他还说小的时候见到莹姐儿时,她身边的人这也不许那也不许的,还老是拿蕙姐儿来跟她比,让她处处学。”
  “许夫人便来跟我说了。”
  “呜呜呜……”
  “我的莹姐儿啊……”
  云知府叹息; “好了; 别哭了。事已至此; 我们以后便将莹姐儿带在身边; 时时教导,总是能把她的性子掰回来的。”
  “我们云家的姑娘,断不能养成毫无主见的样子!”
  “不过淙哥儿……”
  云夫人忙问,“淙哥儿怎么了?”
  “没事,”云知府按捺下心里的想法,“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准备一份厚礼送给许夫人,淙哥儿就不提了,他们年纪还小呢。”
  说完了这话,云知府有些遗憾。
  其实他刚刚想说的是淙哥儿这孩子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如今年仅十岁就已经考上了小三元,还拜了自己为师。并且从莹姐儿的这件事情上,也能看出这个孩子至亲至善,许夫人也是和善人。
  他觉得淙哥儿是个女婿的好人选。
  但可惜的是莹姐儿的性子没有彻底变好之前,他是万万不会给女儿定下婚事的,不然他云光霁成什么人了?
  即便是看中了淙哥儿这个孩子,也得先把女儿教好,如此才能谈将来的事。所以云知府提也不提,就当这念头从未起过。
  不过当第二天,夫妻两人跟莹姐儿商量,让她暂时先不忙着画画读书,而是跟她娘学着管家理事的时候,莹姐儿却没有答应。
  今年不过九岁的莹姐儿不太高兴,“爹、娘,我喜欢画画,也喜欢读书,我不要扔下画画和读书不管。”
  “淙哥儿说他现在每天要读五个时辰书,我才四个时辰本来就少了,不要变得更少,管家理事我可以用别的时候学。”
  云夫人没忍住提醒,“莹姐儿,淙哥儿现在是你师兄,而且年龄也比你大,你要喊他师兄,或者世兄,总之不能喊淙哥儿。”
  莹姐儿改口,“那我喊师兄。”
  “师兄他又读书又画画,今年还新画了两本画册,两本都很好看,我也要像他这样多多读书,然后还画出好看的画。”
  云夫人还欲再说,但却被云知府阻止了。
  云知府欣慰道:“莹姐儿,爹答应你。”
  “不过你师兄读书,那是为了考科举。你不用考科举,每天读两三个时辰就够了。等你跟你娘学完了,学会了,以后想读多久就读多久,爹书房里面的书,随便你跳,画画想画多久也画多久。”
  “若你能画出你师兄那样的画册,爹也让人刻印出来。”
  莹姐儿眼前一亮,“真的吗?”
  云夫人欲言又止,不过看到云知府含笑答应,到底没有开口反对。但等莹姐儿一走,她就没忍住道:“老爷,莹姐儿的笔墨,怎好流传出去呢?”
  “不碍事。”
  云知府的表情放松了许多,“到时候也给她取一个号就好了,莹姐儿开心才是最要紧的事,也好教她将心思放到别的地方。”
  “我刚刚看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很坚持的,这样也好。”
  “孩子还小,就是一时想岔了,等以后我们经常在她耳边说‘莹姐儿你想要去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不喜欢’。”
  “慢慢的,她也就掰过来了。”
  ……
  许明成是云知府跟他道谢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的。
  回来后,他细问了金氏,然后就把许淙喊了过去。
  “淙哥儿,你昨日做的事,你老师都跟我说了。”
  许淙没听明白,好奇问道:“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