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渌艘灰裕梢匀糜ё抛觥
其他大臣慌忙摇头,哪怕明白过来这不是石炭,只是像石炭的食物,也没一个人敢下口。唯有吏部官员苦着脸瞅着面前的一个个蜂窝煤蛋糕——他们尚书选错了,这是给整个吏部的惩罚。
长孙无忌面色凝重,调羹往蛋糕面上用力一戳,却不像李元吉那边是戳中硬物,调羹轻轻松松插|进去。
嗯?这感觉不像石炭啊?
又听到后面,吏部众人的窃窃私语。
“我这块糕点不硬,就是太软趴趴了,像纸张融进水里的浆汁一样。”
“我的又硬又苦,没想到我一个小官,居然能和亲王吃到同一种食物。”
“我的是甜的。”
“运道不错!”
“就是甜过头,我现在只想喝水,水水水水水——”
一个个哆嗦着手吃进去,苦中作乐发表着自己吃蛋糕时的感受。
长孙无忌心说,看来有些人的蜂窝煤蛋糕和旁人的口味不一样。
只有房玄龄不说话。
他帮吏部答题,现在吏部输了,他当然也被塞了一个蛋糕。
长孙无忌转头看过去,发现房玄龄专注地瞧着这个蜂窝煤蛋糕,时不时用调羹转动方向,一点点观察,似乎在思考什么,眼眸中浮动细碎亮光。
“玄……”
房玄龄一下子站起来,这动作让其他人未及细想就先将视线移到他身上。
“这蜂窝煤蛋糕——”房玄龄抬起头。柔软的绸布下,浑身身体肌肉绷紧,“可否请足下解说一番,为何糕点是这般形状?假使这真的是一块石炭,它被做成这个模样,是否有什么意义?”
有大臣瞟了一眼,心里嘀咕:不就是一个黑不溜秋,有十二处孔洞,硬得像石炭的糕点吗?一份吃食能有什么意义?
山鬼抬眸看向房玄龄。
青霓在脑海里戳了戳系统,意气风发:“我赌赢了,朝堂上那么多大佬,一定会有人注意到蜂窝煤蛋糕的不对劲!快快快,愿赌服输!我的积分呢!”
“居然还真的有人看出来了。不就是一块蛋糕吗?脑子转那么多个弯干嘛?”系统嘀嘀咕咕着划了一百积分赌金到青霓账上。
——他们只是娱乐一番,小赌怡情,并没有定太过高昂的赌注。
山鬼仿佛没听懂房玄龄的问话,“形状?意义?”
“不过是一个蜂窝煤蛋糕……”祂笑了起来,咬着字慢条斯理说:“你想它有什么意义?”
蜂窝煤蛋糕……就像荷花糕是形若荷花的糕点,蜂窝煤蛋糕应当也是差不多?
蜂窝煤蛋?
不,蛋应该是他们平日里食用的卵。是在言明糕点用蛋烹调的?
也就只剩下……
“蜂窝煤是何物?”
一种直觉告诉房玄龄,山鬼不会随意摆弄出一种形态来——直接拿出一整块石炭样貌的糕点来不好吗?还费心捏成形,在上面挖出十二个藕洞。
搞清楚蜂窝煤是什么,或许石炭的问题能迎刃而解。
“这不是你们凡人自己起得名儿吗?你们凡人皇帝,似乎是汉武帝在位那时,就常把石炭做成此物。”
山鬼懒洋洋地说,说完,好似被房玄龄提醒了,雪背舒展,微微前探了半身,饶有兴趣地盯着他:“把石炭碎末加工成这物儿,能够减少炭毒,还可以延长燃烧的时间。若是一户人家十二个时辰不停歇地烧,六个?七个?九个?也不至于用十个。而一名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一天能做四五百个这样的石炭。”
在古代没有机器挤压成型蜂窝煤,只能靠人工,然而,古时候人工是最不值钱的。
房玄龄在心里算账:现在石炭售价是一枚开元通宝十斤,看着便宜,实则这十斤只能烧一个时辰。若是换成蜂窝煤,四枚开元通宝可以买回去一百个蜂窝煤,算一户人家整日烧火不绝,要用十个蜂窝煤,一个月花费才十二文钱——一只鸡还要三十文钱呢!
比干柴石炭花费还少,这笔花费是普通百姓可以承担的——若是想再省钱,完全可以做饭时再烧火,入夜睡前再取暖。
山鬼冷不丁出声:“想知道蜂窝煤是怎么造成的吗?”
房玄龄微楞后,那双眼睛宛若被浇了油的火苗,倏地盛亮。
青霓心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
祂笃笃地轻敲着案面,每一下都好似敲在房玄龄心脏上,与“咚咚咚”的心跳合音。房玄龄简直不敢相信山鬼居然会这么好说话?
“想知道——”山鬼眼波流转,嫣然一笑,“就多吃几个硬的蛋糕,不会有影像让你看的蛋糕,多吃几块,说不准能摸透蜂窝煤的做法呢?”
房玄龄竟然有种尘埃落定,松一口气的感觉。
山鬼要是直接告诉他,他还要头疼不知该付出什么代价呢,怕就怕未知,现在……不就是多吃点又硬又苦的蛋糕,并且要自己琢磨怎么将石炭粉末凝实成蜂窝煤吗?他可以!
工部尚书段纶也蹭一下过来房玄龄这边,还不忘拜谢山鬼,“多谢足下!”
他也吃!把所有边角吃透,一寸不剩!哪怕吃不出来做蜂窝煤的方法,他心里也对蜂窝煤的尺寸有数,接下来,再回工部钻研就是了。
一大堆工部官吏哗啦啦涌过去,围着房玄龄那个蜂窝煤蛋糕看,想吃又不敢吃——这是山鬼的惩罚。只能用肉眼使劲看,试图看出其中玄妙来。
青霓手指在案几边沿划过,不紧不慢地抚摸着这唐朝工艺,心里琢磨着下一个问题该问什么,又有爆炸性,又能给李世民提个醒。
现在是贞观元年……好像,杜如晦是贞观四年死的?
为了大唐的发展,房谋杜断缺一不可。
山鬼瞧着他们痛苦地吃完蜂窝煤蛋糕后——
“第二题,三年后,杜如晦病逝,李世民为此痛哭,罢朝几日?”
“一,半日。二,一日。三,两日。四,三日。”
“……”
李世民脸色一变!
谁!谁死了!
他看向杜如晦,也不知道脑补了什么,眼角的红痕仿佛愈发的鲜妍,人明明还没事,青霓瞧着李世民,总觉得他下一秒就能“嘤”出来。
第148章 罢朝三日
系统扫描了李世民的情绪值。
“居然不是在演戏?”
一个皇帝; 居然是真的想哭?!
“当然不是演戏。”青霓诧异,“你为什么会觉得他在演戏?”
系统更诧异:“他不是皇帝吗?”
青霓表情微妙地瞄了李世民一眼,发现他仍在痛心地和自己还没死的心腹重臣对视; 并没有察觉山鬼的目光。
“是啊; 他是皇帝。但,皇帝是由人来当的。”
青霓思索着; 开始组织语言。
“如果认真翻看过唐史; 就不会有二凤是演技太好的念头。他虽然时不时绿茶一下; 可更多时候,他是真情流露。”
小树苗乖巧认真听,树叶一簌一簌的。
青霓忍住想要薅树叶的手。
“我只说一件事,长孙皇后死后; 他悲痛不能自已,时不时哭泣,还建了一处高台,眺望长孙皇后的皇陵。然后被魏征谏言了; 夹枪带棍说他只顾着怀念长孙皇后,都不怀念他死了的老爹李渊; 没办法; 二凤只能忍痛拆了高台。”
这个历史事件系统听说过,“这事怎么了?”
“在那么重视孝道的古代,李世民拆望妻台——这混名我随口起的。他边哭边拆; 难道也是演技好?他演这个图什么?图被魏征阴阳怪气?图一个不孝的名头?”
那时候,思念亡妻可不会让人夸赞他深情,是好丈夫; 只会让人觉得他不可理喻; 尤其是; 只思念妻子,不思念父亲。
青霓捻着头发,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就像透过沙沙作响翻页的史书,看着那位“人君”唐太宗。
不是人民的人,是人性的人。
他会大哭,会大笑,会在和大臣起争执后自己回屋关起门生闷气,也会和儿子写信说耶耶想死你了。
他不是文章里冷冰冰的“帝王喜怒不形于色”就可以概括的刻板印象。
“有人把皇帝活成九五至尊孤家寡人,有人把皇帝活成魔鬼人渣,有人却把皇帝活成了人的模样。”
*
当然,欣赏归欣赏,为了保持人设,该插刀的地方还得插。
山鬼不懂——亦或者,懒得懂凡人的悲伤。祂轻轻拍了拍手掌,发出不带情感的笑声,“你们可以开始选择了。”
听完题目后,杜如晦似乎呆怔原地,过了好一会儿脑子才重新开始运转。
他死了?就在三年后?
纵然冷静如杜如晦,此刻也不由得心神失守,脸上温和的笑意浅淡了许多。
和他曾同在天策府里任职,交情不错的那些人皆是一同看向了杜如晦,面露担忧之色。
杜如晦惊诧过后,反而比起其他人,更快的冷静下来,“得知大限在何日,倒是幸事。吾便可以根据这三年时限,布置好政事,在入土之前,使其生效。以免政策施行一半,主事人没了。”
长孙无忌说:“克明莫要胡说,你是病逝,只要在这之前找到病因便好。”
房玄龄说:“你别思虑太多,今天起,我找医师来为你每日一诊脉,不论有什么病情都能提早查出来。”
尉迟敬德说:“你们文人虽然学君子六艺,终究还是不如我们武将身体康健,明天开始,来与我和老程一起磨练身体吧!”
杜如晦脸上笑容僵了一瞬。
李世民反而没有表达,嘴唇抿成了一道直线,上午白昼的光将他那张脸庞勾勒出亮色边缘。
杜如晦:“陛下?”
李世民:“……”
冷静!
忍住!
不能哭!
他是大唐的主心骨,绝不能先一步慌了心神,必须要表现得冷静。他要是大声怮哭,殿里臣子不论悲不悲伤,都得陪着他哭。
李世民侧头,语气平静:“他们三个说得很对,克明,从今日起,朕命太医令每日过来为你诊脉,既然你是病逝,而非寿终正寝,那便有与幽冥争命的可能。”
又转头看向尉迟敬德,“敬德,克明的身体要如何变得强壮,便要你与义贞多加费心了。”
“殿下放心!”
尉迟敬德哈哈大笑着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明日五更宵禁结束,我们一起绕着万年县跑个三五圈,跑到上朝之前,半年下来,你必然身强体壮,百病全消!”
尉迟敬德每说一句话,杜如晦脸色就白上一分,等到他说完,杜如晦差点当场表演一个摇摇欲坠。
“敬德有心了。”杜如晦连忙转移话题,“我们还是快些答题吧,别让山鬼久等。”
说着,杜如晦率先自言自语出声:“臣觉得,第一个选择可以排除了,陛下重情,我等不可谓不清楚。臣托大,自认为陛下对臣感情深厚,仅仅半日,不可能。”
“嘶——”
诸人惊叹。
不愧是杜如晦啊,面对自己的死亡,也能够沉稳地进行决断,你不成功谁成功!
“杜如晦!”
怒声的是李世民。就连青霓都是一惊。
这是青霓第一次看见爱笑的太原公子生气的样子。不是怒火中烧的生气,而是抿着嘴唇,红着眼眶,瞳中不高兴的色彩又热又烫的生气。
别说青霓了,和主公共事多年的杜如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听见李世民如此严厉的一声连名带姓的称呼——以往哪一次不是或温和,或欢快地喊“克明”。
他有做什么吗?
杜如晦困惑极了,脑袋上冒出好几个问号。
“李世民怎么突然生气了?”小树苗本体在厨房外面的小院子里,精神体却沟通着青霓这边,关注殿中情况。
青霓:“大概是炸毛了。”
系统:“……?”
这当然是开玩笑的。
青霓觉得,面前真是熟悉的一幕——这不就是典型的生气在乎的人不爱惜自己吗?
“系统,进厨房空间,又要麻烦你帮忙了。”
在脑海中交代完,山鬼手指轻点着桌面,“秦王。”祂面孔笑盈盈,“光用说的,他可不知道你要什么。”
李世民微微眨了一下眼。
难道……
数根藤蔓从山鬼身边伸出,没等其他人回神,藤蔓一把捆绑了杜如晦,将他往旁边一拖,有根单独在外的藤蔓不知从哪里抽出一块布,在杜如晦眼前晃悠,仿佛在告诉他:再说话,就堵上你的嘴。
杜如晦:“???”
李世民眼睛一亮。
李世民站了起来。
李世民激动地问:“这个我能学吗?”
以后有大臣在他朝堂上吵架,他就可以让藤蔓刺溜一下冲出去,绕到大臣身后,拍拍他们肩膀,提醒他们不要御前失仪——说不定还能把他们吓一跳呢!
卷着布的藤蔓往回缩,转道李世民面前,也冲他挥舞布块,李世民默默坐了回去,还冲藤蔓笑出几颗白牙。
杜如晦:“陛下……”你先看看被捆绑的臣行吗?山鬼怎么就帮你把我绑起来了?
杜如晦又是欣慰——山鬼看似游戏人间,却也分远近亲疏,比如,他们陛下就是“亲”。
又是怅然——怎么山鬼就立刻明白陛下的想法,他一个当心腹的,居然比不过山鬼?
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
他略带感激地看了一眼山鬼,随后用黑亮的大眼睛瞪着杜如晦,生生把杜如晦瞪得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事了?
李世民语气严肃:“这一道题,你不许思考,不许回答。兵部其他人都能作答,只有你不行。”
突然禁答了他,杜如晦忍不住操心之意:“可……”
李世民先是瞅了一眼藤蔓,着重看向藤蔓上卷着的布块。
意思很明显,你再说话,山鬼恐怕就要堵上你的嘴了——朕不会绑你,也不会堵嘴,可是朕也管不住山鬼。
杜如晦顿时语塞。
李世民又温和下脸,“克明,这道题你不能回答。”
让人去判断自己什么时候死亡,未免太折磨人了。以杜如晦的责任心,不会主动逃避此题,李世民光是看着他试图冷静下来,去判断哪个选择更合适,就不由起了忧心和怒火。
这人怎么就不爱惜自己呢!
“三年之后……病逝……”锁定了这几个字眼,李世民感觉心脏都不太好了。
杜如晦:“……”杜如晦把求救的视线投向其他人,没有一个臣子和他对视超过两息。
程知节靠近他。
杜如晦心中猛然升起希冀。
“老杜——”程知节拉长了声音,“你就听陛下的,好好避开这题吧!明天早些起床,咱们一起绕着万年县跑圈,去城郊打拳啊!我一定帮陛下让你把身体养得比地里耕田的牛还壮实。”
差点把杜如晦气得现在就想打他一拳。
杜如晦闭了闭眼,收拢了情绪,望着李世民,叹息那般说:“陛下……”谢谢。“臣不听,不想,不琢磨此题了。”
李世民见此,才请求山鬼松开杜如晦,又絮叨了颇长的一段宽慰话,说得杜如晦又感动又好笑。
“但是……”纠结了一会儿,杜如晦还是忍不住说:“在山鬼捆绑臣之前,臣已经判断出结果了。”
李世民:“……”
李世民:“……?”
这么快?!
杜如晦:“陛下,这……我们兵部……”
难得的一个甲等,他们兵部真的很缺钱维护军器!
李世民没法子,只能让他作答了。
杜如晦敲响小鼓,答:“我选最后一个,罢朝三日。”
没有别的原因,他相信他们至情至性的陛下,对待他们间深厚的君臣之谊,会罢朝三日。
第149章 心跳骤停
现在——
太子少师萧瑀; 一个甲等。
兵部尚书杜如晦,一个甲等。
山鬼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