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他对儿子狠不下心,自然会有报应帮他狠心。
拳头紧紧捏着,指甲掐进手心,朱元璋语调狠厉起来:“多谢神女,俺知道了。玉不琢不成器,这些小子……俺一定要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神女冷冷淡淡地点头,对此不置一言。
她只能做到这么多了。青霓沉默地想。
人性之恶这种事情,不是改革就能消失的,难道没有皇帝的社会就没有地位高的人草菅人命了吗?不见得。她只能尽量消除一桩是一桩。
浓烈的情绪冲击着青霓心脏,眉眼间温和平淡的情绪已然消失,微蹙的眉心好似能让人窥见汹涌浪涛。
有那么一瞬间,青霓觉得自己十分可耻,自己居然想变成铁石心肠,这样就不会为这些事情难受了。
她自救地转移了话题:“明皇,宝钞不行。”
“怎么可能!”朱元璋脱口而出:“怎么会不行!俺的宝钞难道不比屠戮亲人和赶亲人去当和尚好?”
神女言:“吾不通商业。”
朱元璋并不意外。
神仙又不需要经商。神仙若是一股子铜臭味,才会让人震惊乃至失望。
神女道:“你若有心,便自去请教后世国子监学子。”
朱元璋大为震惊:“什么国子监还教商业?”
商业不是贱业吗!
话音刚落,眼前风景又是一变,明初君臣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特别奇怪的地方。
眼前一条宽敞的路,上面有凶兽呜呜呜呜地鸣叫,奔跑。
徐达瞪大眼睛:“上位小心!”
立刻挡在朱元璋面前。
然而那些凶兽没有一个搭理他们,只在路上奔跑。有些凶兽停了下来,里面有出来……
“人?”
明初君臣目瞪口张。
人……从凶兽腹中走出来?
朱标博览群书,突然意识到:“这应当不是活物,传闻公输班曾做载人木鸢以飞行,此物应当类似。”
宋濂微微颔首:“殿下所言甚是。”
朱元璋:“所以,谁知道国子监在哪?”
“明皇。”
他听到一个陌生声音,转头一看,是一个圆脸少女,鼻梁上架着一副叆叇。神兽五彩小蛇趴在她肩膀上,向他们介绍:“这里是明朝六百年后,她是云之君,是神女随侍七仙之首,特来带领你们,以免迷失在六百年后。”
——玛丽苏眼镜,保证戴上眼镜后玛丽苏变得平平无奇,没人能够认出来,这样才能在摘掉眼镜后惊艳全场。
同时,系统向主系统那边打过申请,获得允许后,悄无声息地绑定了明初君臣。让他们眼里所有字体都变成繁体,避免
露馅。
有玛丽苏眼睛这种神物在,朱元璋当然没有认出来云之君就是神女,但对面很明显也是个仙人,遂拱手,礼貌地道:“见过仙人。”
青霓托了托眼睛架,慢吞吞地说:“那就是六百年后的国子监。”
朱元璋扭头,旁边一处人来人往大门前面一块大长石头,赫然刻着四个大字——
交通大学。
“这就是六百年后的国子监么?”
朱元璋面色凝重起来。
看上去……人数不少啊。这个朝代肯定非常不缺人才。
青霓肯定:“对!就是这里!”
内心里补充一句,将近五万人的国子监,在古代都能拉起一支军队了。
“那……”
“看到那边那个女孩子吗,她就是经济管理学院——哦,我是说,她就是国子监学子,主修商学。”
“妇人?”
朱元璋有些晕乎:“妇人也能上国子监?”
“能啊。正经科举进来的,经济上的学识至少比你们大部分人强。”
朱元璋还是有点不太能接受。
这太颠覆他的三观了。
他用一种惊诧与难以理解的目光看向那个女学生,又很快把这束目光收起来,牢记自己来这里的意图,对比一下自己的脸和朱标的脸:“标儿,你去请教一番那妇人。你要记得各朝有各朝风俗,别当着那妇人的面大惊小怪。”
“爹,我省得的。”
朱标又看向青霓:“仙人,十里不同音,何况六百年——她可能听得懂我说话?”
仙人屈指一弹,一滴水珠打进他额头。
“现在,你能和她自由交谈了。”
系统将翻译模块打开,刹那间,朱标耳中那些奇怪语言,全变成了明初官话。什么“打车”“考研”“开学”……听得朱标一头雾水。
眼看着那女学生要走远了,朱标连忙追上去:“女娘请留步!”
第487章 钱不见了
好长一段时间后; 朱标又回来了,回来时,腰上的玉坠不见踪影。注意到众人目光,遂解释:“束脩。”
毕竟总不能平白让人家耽误时间来回答你的问题。朱标都想好了; 如果对方不愿意; 觉得给钱是侮辱; 他就道歉,去和神兽商量商量; 看看能不能再找旁人。
幸好; 那女娘没有觉得收钱是侮辱; 听完他来意后; 拿了玉坠就和他详细说了洪武宝钞的事情。
朱标把情况简略说一遍,在即将说到宝钞时; 打量着四周:“我们要在这里说?”
也不知怎的,好像没有人注意到这突然出现的一群人。
五彩小蛇开口:“想在这里说也行,我施了法术——”
实际上是利用电波干扰,让摄像头失灵,外加干扰人类的感知; 让他们潜意识里忽视掉这群人。
“他们虽然会看到这里有人,但会忽略你们在聚众。如果不想站在这里讲,我有个地方……”
朱标识趣地接过话:“劳烦神兽了。”
系统当即回到两天前,斥巨资包了个酒店大厅; 还预定了不少食材; 免得到时候供应不上; 然后再回到两天后; 租了两三辆大巴车过来载人。
仙人推一推叆叇; 镜片上好似闪过一道光:“真有趣。”
祂率先上了车; 随意找个位置坐下。朱元璋第二个上车,坐在这个大家伙内部,他四处观看,穷尽想象力也想不出来:“这玩意儿究竟怎么动的?”
等到座位坐满人,车门砰地一关,车子往前一动,朱棣扒着窗户看外面,大呼小叫:“动了!动了!”
*
大巴司机老王今天接到了一群奇怪的客户,小孩子在车动了之后,大叫着“动了”也就算了,怎么就连大人也那么激动,活像是这辈子没坐过车似的。
还有人说这车没有马跑得快。
这不废话吗,市区谁敢提速。
他按个喇叭,他们也要大惊小怪个不停,一直问是什么声音。
他刹个车,那些人也非常惊慌,什么“上位小心”,什么“殿下没事吧”,什么“李相可无恙”,明明也不是真的害怕,一个个还要做出关心样子,怎么,不关心两声会被砍头吗?
……
砍头倒是不会,但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如果所有人都在关心,只有你不关心,那你肯定会被记住。
大臣们不想被老朱家记住。
刘基随大流关心完之后,猛然注意到这些窗户,眼眸顿时锐利起来。
它们居然是用整整一块琉璃——也可能是水晶镶嵌在上面,才让阳光透进来,映得这巨兽内部非常亮堂。
“上位!快看这些窗户!”
朱元璋听到声音,和其他人一同看向窗户。
“嘶——”
他听到不少抽气声。
还有人轻声说:“两三辆这样的车,富可敌国啊。”
朱元璋轻轻把自己的手放上去,明亮的琉璃映出他的手影。
如此多洁净的琉璃,还要约等于人高的一整块,就算是皇室也拿不出来几块。
他听到他儿子已然去问:“仙人!这——这是不是皇家御车?”
另外一个儿子也赞同:“肯定是吧,旁人就算真的有这种富贵,也不敢这么招摇过市。”
而仙人告诉他们:“不是。这样的车,至少有千万。”
“什么?!”
明初君臣顿时如芒在背,挪挪身体,眼中流露出谨慎之色:“千万?这……这个朝代竟如此富奢?难道又是一个富宋?”
“不,国力也很强大,外邦不敢随意招惹,更别说进攻了。”
仙人的欣赏之意溢
于言表,明初君臣顿时有种被比下去的挫败感。但同时又觉得,确该如此,纵观明之前历朝历代,哪个朝代能让代步之物无需牛马拉拽?哪个朝代能做出那般多晶莹琉璃窗,还大方地给百姓用。
也不用特意去观察他们打仗时的场景,细微处见国力。
朱元璋稍作思索后,问:“在这个朝代,琉璃已是常见之物了是吗?”
“对。”
“这巨兽也是常见之物?”
“不错。”
“巨兽之于我等,正如火统之于秦汉唐,后人比前人好才是应当。”
朱元璋摩挲两下座椅。说是这么说,如果大明有这项技术,有灾情时肯定能运输更多粮食过去,有战事时也不怕后援跟不上了。
“此物是后世从奇技淫巧中钻研出来。”青霓点到为止,如果行就行,如果不行她也没办法。
说完,仙人就一路看着窗外风景,再也没开过口。
朱元璋若有所思。
奇技淫巧……看来也不是毫无用处。
*
车停了,在明初君臣眼里,他们是来到一座宅子前,大不算特别大,但是特别高。
下了车之后,他们才注意到后世的楼层都很高,二三楼是常态,五六层也不少,还有远方那一座又一座,如擎天巨塔,他们粗粗一扫,至少五六十层。
本以为十一层、十三层的塔已然是世间罕见,来到六百年后才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高度根本不算什么。
朱元璋感慨:“真想过去看一看啊。那么高的楼,也不知要怎么快速上下。”
五彩小蛇探头:“我还以为你要说那么高的楼,怎么上下。”
朱元璋忍俊不禁。
太子、亲王与诸臣也是哑然失笑。
徐达嚷道:“阁下也太不把俺们放在眼里了吧,俺们只是没见识过后世,又不是没有脑子。不管是哪个朝代的人,都不会费心费力去制造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东西,如果上下楼费劲,他们造那么高的楼作甚?”
五彩小蛇很是不好意思地把头埋仙人脖颈处。
是它忘了,衣衣以前就和它说过,古人只是出于时代局限性,见识没有今人多而已,他们脑子可不比后世人差。
青霓捏捏蛇尾,给它解围:“走吧,里面有位置。”
朱元璋等人就走进去,因着是大白天,也没开灯,他们只把这当成一个普通室内。
这个酒店是用传统菜单进行点菜,青霓勾了几道自己喜欢的菜之后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拿过来却没有勾,只是好奇地看着青霓。
青霓怪讶:“看我作甚?”
朱元璋:“俺还以为神仙都不喜口腹之欲。”
青霓理直气壮:“那是你们凡人想出来的,凡人又没当过神仙,怎么知道神仙是什么样子——天上还有食神呢,怎么就不喜口腹之欲了?当神仙都不能由着自己喜好来,这个神仙当起来有什么意思。”
朱元璋一听,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便点点头,然后垂头去勾菜,勾完之后递给朱标,朱标选完递给朱樉,朱樉选完递给……
人多,一轮点菜下来,耗费不少时间,搞得在场人里,不少人肚子有些打鼓了。
朱橚提出想法:“大哥!你快些说吧,说完好吃饭!俺饿啦!”
如今也不是什么正式场合,朱标偷偷拿眼去瞥朱元璋脸色,确定亲爹没什么不愉后,才笑着点头:“好,我快些说。”
他整理整理思绪,脸上笑容慢慢消失,变得十分严肃:“神女并未吓唬我们,父皇陛下的宝钞,确实不行。”
朱元璋没有发脾气,冷静地问:“为什么?”
朱标向他拱拱手,开始说了
:“那女娘说,宝钞不能想印就印,印多了会造成民变。”
然后就是关于通货膨胀,国家信用,供给与销售、生产与需求,经济萧条……这些东西,朱标详详细细全讲了一遍。
因着他那枚玉坠子触手生温,哪怕不太会辨玉的人都能看出来这确实是好东西,所以女娘收钱之后非常尽职尽责,把好多东西都揉碎了讲,确保他能听懂。
朱标:“那位女娘以为我是写什么……穿明小说的。也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服务员端上来红茶,青霓拿瓷勺子轻轻搅拌,满眼盯着那水流搅动旋转,好似没在听朱标说话。
朱标:“她告诉我,父皇陛下对宝钞的理解十分浅薄,在父皇陛下眼中,宝钞就是能换钱的纸,想印就印。”
朱元璋:“……”
如果不是听过之前那些知识,他可能这时候真会说上一句:难道不是这样吗?
大臣们低头,不敢说话。
他们之前……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朱标:“父皇陛下规定一贯宝钞价值一石米,却没有准备保证金,没有准备好每一贯宝钞能兑换的那一石米,又越印越多,从不回收,至使百姓发现手里宝钞越来越多,却兑换不到一石米后,就不肯再用宝钞进行买卖。开始时,一贯宝钞能兑换一石米,到后来,三十贯宝钞才能兑换一石米。”
“砰!”
朱元璋举起拳头,用力地砸向桌面,面色阴沉。
经济知识缺乏的他,总算意识到自己这样是在抢百姓的钱。
“幸好……幸好发现的早。”他在心里暗暗说:“俺可不能做蒙元那样欺凌百姓的皇帝。朱重八,你要记住,你爹娘是饿死的!”
朱标补充:“还有,父皇陛下收税虽然收宝钞,但只收少量新钞,其余的都收物资。那些花不出去的旧钞,就烂在百姓手里,在百姓眼里,他们的钱莫名其妙就消失不见了。”
第488章 宝钞换米
饭菜一份份上桌; 而朱标也把宝钞的事情说完了。
最后,他说:“那位女娘与我说了一个记账的办法,说可以让主角与父皇陛下提议; 这样能够提高贪污门槛。”
提高贪污门槛?
朱元璋脸上微微带出几分笑意:“太子懂朕。是什么样的记账办法?”
“借贷平衡法。”
某些大臣心脏狠狠一跳。
不给贪污; 这还能玩?
李善长语气平淡地问:“不知殿下这借贷平衡法,是什么意思?”
朱标笑了一下:“那位女娘说,十个字便能概括: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旁人还未有反应; 户部尚书宋冕激动地站起来:“殿下!此人有真本事!”
朱元璋惊异:“这十个字有那么神奇,让你一听就毫不犹豫确认此人有真本事?”
——虽然之前仙人和神兽已经说过这是一个能解答他们疑惑的能人,但宋冕很明显是从自身认知出发。
“确实是这样,若此人在洪武年间,臣一定奏请上位; 将其聘为女官。”宋冕有些振奋地看了一眼朱标,接着说:“上位,我们的记账法是先提笔写年月日,而后记录收入、支出、余额。原先还好; 但比起这借贷平衡法,便稍显笨拙了。”
宋冕索性用手指沾湿杯中水; 在桌面上书写——
借:米,一石
贷:宝钞; 一贯。
“这就是臣猜测中,借贷平衡法会有的记录方式。有借有贷; 借贷相等。”
他目光火热地看向朱标:“殿下,臣可理解正确?”
朱标惊喜地点点头:“尚书能听懂; 实在太好了。”
朱元璋能看清桌上字迹; 但他还是站起来; 走过去细细观看,一笔一划都放进心里。
“好!”朱元璋如获至宝:“这种记账方法确实会让查账更方便。”
而查账方便,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