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成了团宠-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什么?明明是个上初中的年纪。
夏婉柔刚想反驳几句,脑子里突然蹦出来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同龄人的面容,蓝舒心和林蔚然,瞬间又把这话给咽了下去。
无他,那两人虽然年纪小,可都是人精,事事看得比她还通透。
有些事情,还真不是年龄能说的明白的。
第374章 出去转转
“这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夏婉柔很是疑惑,按理来说刚才那几个婶子明显是有几个不知道内幕的,为啥她家经常不出门的丫头比婶子们还消息灵通?
这不正常!
锦儿嘿嘿一笑,抿了抿嘴,“奴婢跟着程嬷嬷去容家几次,听她们聊起过,自从张家定了亲事,那林婶子还特意去容家炫耀过呢。”
林婶子也是个有意思的人,眼看自家女儿嫁不成举人老爷,转头给张嫣儿找了个有钱的主儿,自然腰板就挺直了,隔三差五的去容家唠嗑两句,话里话外说自家闺女厉害,你们容家没娶那是你们没有福气云云。
夏婉柔瞥了一眼偷笑着的锦儿,稍微细想就明白了林婶子的用意。
得,这是给自家找面子去了。
不过以容母的性子,估计也就当她是个跳梁小丑而已。
“容伯母应该不会和她计较,你们的时候,也遇上过林氏?”
“遇上过好几次,刚开始容大娘还不好意思跟我们提及,不过林家婶子好几次把容大娘气的打哆嗦,程嬷嬷自然也就知道了。”
夏婉柔:“”
能够让丝毫没脾气的容母气的直打哆嗦,这位林家婶子也是个能人。
“容夫子当真是想三年科举后,再打算成亲?”
夏婉柔很意外,对于古人来说,不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怎么这真理到了容家就不适合了呢。
“这个奴婢就真的不清楚了,容大娘是真不着急,听说容夫子还打算出门游历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确实该出去转转。”
容卿虽然不属于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之人,但也算是个瘦弱书生,如果局限在小小的上河村,确实不利于发展。
有了夏婉柔提供的最新《少年包青天》话本,文渊斋再次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卖书的生意,新一期的故事又要开始了。
一大早,京城之中早就接到消息的客人们就有人排队买话本子,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拿着一叠报纸,在队伍之中一边排队,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
“《西游记》的故事终于讲完了,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年取得真经,成佛成神,我怎么觉得意犹未尽呢?”
“是啊,咱们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原本就少,像文渊先生笔下敢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样之人,那就更少了,这段时间看得忒过瘾!”
“可不是吗,这《西游记》的每个小故事不仅有意思,还能教化世人,想要完成一件事就得做好历经磨难的准备,像唐僧一样意志坚定。”
“兄台说的有理,在下读完《西游记》这个故事,受益匪浅啊!”
对于学子们来说,《西游记》的故事明显比《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故事更加受欢迎,单单看讨论的热度来看就可见一斑。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几个客人,早就和跑堂的伙计相熟了,一边掏银子一边开口询问了起来。
“东子,这次的破案故事是关于什么事情的?”
第375章 话本出售
“客官您请进,这个小的还真不知道,您呐,买回去看看就知道喽,保证精彩!”
“哈哈!好,在下就爱看这种惊心动魄的故事,不过每次都猜不到凶手,真真是让人头痛啊!”
长长的队伍之中忽然有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一声话音刚落,就立刻有三四个人一起附和起来。
“这位兄台竟然也有如此烦恼?不瞒你说,我每次看书看的很是仔细,也是一次都没有猜对过。”
“哎呀是啊是啊,这破案的故事一环套一环,而且每个凶手都有自己不得已的苦中,真是不好猜啊,表面上看起来凶神恶煞之人偏偏还不是凶手,真是伤透了脑筋。”
“虽说是如此,但是每次在破案的时候,内里隐藏的情况一一展现在面前,偏偏又觉得合情合理,所以说文渊先生真是大才,心思缜密的很。”
“这位兄台说的是,说起文渊先生,他今年难道没有参加科考吗?怎么还在写话本子呢?”
“是呢是呢,柳昀居士如今已经是翰林院的编修,正儿八经的从四品官员,哪里还有空闲写话本?日后怕是看不到那么好看的才子佳人故事喽!”
“哎,这话说的不对,难道《上错花轿嫁对郎》不好看吗?明明故事更有新意好不好?”
几人彼此对视一眼,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纷纷看向了沉默不语的东子。
“伙计,你给透个底,文渊先生日后还会写才子佳人的故事吗?”
此时此刻突然被点名的东子,一脸懵逼,“额这个”
他知道个屁啊!
毛掌柜笑呵呵的从后院出来,就看见了一脸求生欲的东子。
“怎么可这是?”
“掌柜的您来的正好,咱们就是问问,文渊先生是不是没参加此次科考?”
“对对,他如今还在那什么连载,对就是连载,还在连载包拯的故事,那就是没有做官了?”
不知何时,毛掌柜被几个客人围的水泄不通,“对,文渊先生没有做官,他一直是文渊斋的话本先生,各位不要激动,日后还是有新故事要看的嘛!”
“当真?!”
“当真。”
“那先生可否再写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此话问出来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眼神清澈无比,身上的衣服颇有些华丽,看起来倒像是哪家大人府上的小公子。
这个年纪的公子对于诗书倒是没有过多的喜好,独独喜欢才子佳人的新鲜故事。
毛掌柜顿时被问住了,沉吟了片刻,并未给众人一个确切的答复。
“这个吗在下还真不知晓,下次我帮大家问问,看看文渊先生会不会再写相同的话本子?”
“好,多谢掌柜了。”
送走了好奇心极重的几位顾客,毛掌柜擦了擦额头上突然冒出来的薄汗,转身招来了东子。
“你去外面打听打听,如今祥瑞书肆的那本《双刀会》卖的如何了。”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毛掌柜一直懂得这个道理。
第376章 这么少
“好嘞,小的这就去!”
东子应了一声,很是痛快,不过在走之前,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和众人同样的疑惑。
“那个掌柜啊,文渊先生真的会写其他的话本子吗?”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合格的读者,他更喜欢《西游记》这样的神话故事,倘若文渊先生再次执笔的话,他还可以借着工作的优势先睹为快,岂不乐哉?
毛掌柜竖起了眉毛,笑骂了一句,“文渊先生是一个人,只有一个脑子一双手,写故事哪有那么快的?我让你贴出去的招工启事可是做了?”
主子说的对,文渊斋不能全靠文渊先生一个人不是?那先生也忙不过来啊,用主子的话来说,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招募话本先生势在必行。文渊斋除了文渊先生,总得有个拿得出手的话本先生才是。
提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东子忙不失迭的点头如捣蒜。
“做了做了,相信这几日里就会有人来应征,掌柜就放心吧!”
那招话本先生的告示,他已经张贴出去两天了,之前还有人逮着他打听工钱几何呢。文渊斋给出的银钱又不比祥瑞书肆的少,怎么可能招不到话本先生。
听到满意的答复,毛掌柜放心了。
“去吧去吧!”
挥了挥手,立刻让他最得意的下属滚蛋了。
而此时被人惦记着的祥瑞书肆后院中,林如之正拿着一本厚厚的账册,痛并快乐着。
快乐自然是不必多说,最近一段时间内,书肆里因着《双刀会》而赚了许多银子,财源滚滚来,让林如之心中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而痛苦则是因为草堂先生为了这一个话本,前前后后准备了足足有好几个月,倘若再想写出如此高质量的故事,那可真得需要一些时间了。
日后几个月的空窗期,祥瑞书肆又该如何过?
桌子的对面,账房先生一边汇报这个月的盈利,一边小心的看着这位掌柜的脸色,想起刚刚进来汇报账本时站在门口那几个伙计的话,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份期待。
“掌柜的,这个月书肆卖出去了整整两万本《双刀会》,共计三十万两银子,除去每本十五两左右成本的话,赚了足足得有十五万两之多。”
如此高收益的话本子,可是刷新了祥瑞书肆前几个月的销售额,而且比之柳昀居士的任何一本话本卖的都好,这可是整个书肆上上下下忙了一个月之后的成果。
如此销量,这下他们总该受到掌柜表扬了吧?
账房先生心心念念的想着美好喜事,却没看到林如之听到这个数字,眉头狠狠的皱起。
“才十五万两银子?这么少!”
十五万两银子比起以往确实超出了许多,但是那就话怎么说来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笔银子对文渊斋来说,只不过是人家的一个零头而已。
更何况十五万两的银子,还要拿出一大笔送给林府去孝敬呢,实际上能够留给林如之活动的银子根本没有多少。
第377章 没有奖金
林如之对此表示不是很满意,那账房先生明显被这嫌弃的语气一噎,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十五万两银子啊,十五万两可不是十五两,甚至不是一百五十两,这部《双刀会》仅仅是一个话本子,卖出去的都比柳昀居士当时最好的故事都要好了,自家掌柜的还不知足!
林如之冷哼一声,将厚厚的账本摔在了桌子上。
“还不够,这点子销量还不如文渊斋呢,上次吩咐你加印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主子,雕刻师傅们一直在加印呢,如今仓库里已经有三万多本的话本子了,这几日里也陆续有外地的商人上门,想要洽谈关于话本子合作的事情,您看是不是找个机会见上一见?”
账房先生一直关注着后院仓库里话本的数量,作为一个合格的账房先生,每每经过库房时他就忍不住的上火,生怕这些话本子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倘若如此的话,那祥瑞书肆挣来的银子真心不够赔的。
林如之闻言心中有些意动,上身不由坐直了许多,脸上带上了些许期盼之色。
“都是些什么商人来订,有没有哪家大家族的书肆?”
“这个实不相瞒,都是些零散的商客,而且据说还是听从那些回程的赶考学子们说起过才来买的,大多只是想试着带回去卖卖。”
至于像江南景家这样的大户嘛,来询问价格的还真没有,顶多都属于散商。
林如之对于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再等等,我就不信文渊斋能够找到合作的商客,咱们祥瑞书肆就没有!实在不行的话你去打听一下江南景家家主何时进京,约他去酒楼商谈。”
做生意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先机,他们祥瑞书肆背后可是林府,往大了说那就是太子家的,相信那景家家主识时务的话会答应的。
“是。”
林如之丢下话,起身走出了后院,账房先生忙不失迭的把账本收了起来,转头就对上了门口几个伙计期待的眼神。
“先生先生,掌柜的怎么说的,最近话本子卖的这么好,就没有什么表示表示?”
“对对对,人家文渊斋每次卖出去话本子,都给伙计发什么奖金呢,您帮咱们问了没有,咱们发不发呀?”
书肆里的几个伙计一窝蜂的凑了上来,搓搓手十分期待的看着账房先生,期盼能够从他的嘴里听到好消息。
“是啊是啊,上次我可是打听过了,文渊先生那本《上错花轿嫁对郎》卖了几日之后,文渊斋里就连跑堂的小厮都有五两银子的奖金呢。”
五两银子啊,那可是五两,他们现在每个月的工钱也才二两银子,五两就是两个半月的工钱,如果拿到了,他们就可以割点肥肉好好过个中秋节了!
几人越想越兴奋,丝毫没有看见脸色都变青了的账房先生,此时是有多肉痛。
“五两?我他娘的也想要五两赏银,但是没有!”
五两银子谁不心动?可人家不给啊,林如之压根就没想过给他们发银子。
“”众人无比失望。
“啊?没有啊?真的没有?”
辛辛苦苦加班加点的忙了将近一个月,卖出去了那么多的话本子,他们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不给个辛苦钱?
有个伙计十分不死心的又搭了一句,“一个铜板都没有?”
账房先生很是憋屈,没好气的吼出声,“没有,半个铜板都没有!”
他自己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们以为老子不想要银子?谁特娘的会跟钱过不去啊。
从祥瑞书肆出来之后,林如之想了又想,转道去了京城里一家小小的四合院中,准备去做做工作。
而彼时,最近在众人心中无比出名的草堂先生,正坐在院子里,手握一打儿厚厚的报纸,一边阅读一边喝茶,好不惬意。
林如之敲门而进,双眼第一时间就落到了那报纸上写着的《文渊五日报》五个大字上,脸上的表情跟着一滞,十分的难看。
迅速调整好了表情,他深吸了一口气,三两步走过去笑呵呵的打了声招呼。
“草堂先生,别来无恙啊!”
老先生放下手中的报纸,起身迎接,“原来是林掌柜,请坐。”
“老先生这是在看报纸呢?”
“是啊,文渊先生的《西游记》写的甚是精彩,老朽钦佩不已,正拿来研读一番。”
对于这位文渊先生,老先生确实很是佩服,自从成了祥瑞书肆的话本先生以后,他便开始研读了文渊斋所有的话本子,心中的那股佩服更是与日俱增。
当他知晓《西游记》已经在报纸上连载完成之后,便托人买来了所有的系列报纸,还十分小心的将《西游记》每期的内容给裁剪了下来,一点一点的收集起来。
林如之不经意的看向一边,便发现了那几张被裁剪好了的报纸正按照日期罗列着,足以看出主人对它十分珍惜,脸上的表情更是一言难尽。
对手的报纸被自家工人如此珍惜对待,还有比这个更讽刺的事情吗?
“咳,草堂先生,那《双刀会》已经卖了将近一个月,您为我书肆也挣了不少银子,只是单单这一个话本子未免有些单薄,您看是不是选个日子动笔了?”
这是林如之今日来拜访的目的,他要挣银子,话本子自然是出的越多越好!
草堂先生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实不相瞒,那《双刀会》的故事是老朽早就有了想法的,在心中徘徊了半年才动笔,如今吗故事不好想啊,林掌柜切莫心急。”
他也想写出好的故事不是?只是在看了文渊斋的话本子之后,他越发觉得自己脑中的故事单一,也就没了要动笔的心思。
“草堂先生,这可不行,咱们祥瑞书肆还得靠您呢,而且最近许多客人上门也在追问,问您什么时候出第二个故事,倘若您没有好的想法,为何不把《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