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弃妻似锦 >

第104章

弃妻似锦-第104章

小说: 弃妻似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尾巴朝左,一只尾巴朝右,
  真奇怪,真奇怪。
  ……
  连着唱了两遍,唱尾巴时他们还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甩甩尾巴。
  人们笑得前仰后合,他们一点不受影响,非常认真地唱完,抱拳施礼,退下。
  马大奶奶说出名次,两只虎不出意外并列最后。
  马大奶奶也非常欣赏两只虎。那首歌属于童谣,两个孩子知道会输还是勇敢地参与,勇气可嘉。
  她笑着安慰道,“谢家小公子唱的非常好,曲儿也特别,主要是另几个孩子琴艺太好了。”
  大虎说道,“我娘亲说过,有比试就有输赢,有输赢才会有进步,不必太在意结果。我们输得起。”
  二虎又道,“众位哥哥的表现非常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共同进益。”
  马大将军点头道,“说得非常好,你们母亲是位睿智的奇女子。”又对马大奶奶道,“不要听那些妇人嚼舌根,以后有机会,多跟他们的母亲来往。”
  马大奶奶允诺。
  他们没注意到的是,花园外的暗处站着几个人,其中三个人是谢老国公和谢国公、谢二老爷。谢老国公看着两只虎是满眼喜爱,还想冲过去跟重孙子说说话,再显摆显摆,被谢国公兄弟极力劝走了。
  韩家小院,诺大的庭院只有韩莞一个人。她静静站在院子里,久久凝视着那轮皎洁的圆月,思绪又飘去了前一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前世的今天不是中秋,但肯定是晚上,不知爸妈弟弟小侄女是否也在看月亮。
  自从弟妹生下一个男孩后,小侄女跟她一样,在家里总是被人忽略。不像某些父母爷奶那样虐待女孩,就是被忽略,被轻视。
  韩莞最喜欢和心疼那个小人儿,离婚后悄悄立了遗嘱,她的遗产都留给小侄女。还有心眼地做了备注,在小侄女二十岁以后再交给她。
  小侄女成年前,肯定是弟弟帮着打理那些财产。韩莞还是相信弟弟的人品,不会拿女儿的东西贴补儿子。只不知道爸妈会不会动手脚……
  韩莞觉得有些累了,正要进屋的时候,听见院门响起来,两只虎回来了。
  两只虎向韩莞汇报了他们今天又新结交了哪些朋友,取得了什么名次,得了什么奖品。
  二虎很是惭愧,比文自己没得第一名。琴艺类两只虎更惭愧,并列最后。
  目前没教孩子学琴和学棋,韩莞是不愿意他们太辛苦。没想到要跟那些孩子交往,这些就都得会。
  听说两只虎唱的是“两只老虎”,韩莞好笑不已。这是她教他们的,“没有眼睛”和“没有嘴巴”不好,她就改成了“尾巴朝左”和“尾巴朝右”。
  她笑着宽解道,“你们已经非常棒了,娘亲为你们骄傲。那几个孩子岁数大得多,又从小得名师指点。比文和琴艺上输给他们,虽败犹荣。为了奖励你们,娘亲请你们在电脑上看两集《西游记》。”
  让他们在电脑上看《西游记》,绝对是视觉盛宴。
  韩莞以为他们一定会高兴地跳起来。
  谁知他们不仅不高兴,还吸着小鼻翼,瘪着嘴,要哭不哭的样子。
  韩莞纳闷道,“儿子,怎么了?”
  二虎道,“娘亲,你是在故意试探我们吗?我们成绩不好,有什么脸看《西游记》。”
  大虎又道,“明天起,我们要加倍努力,还要晚睡一个时辰背书。娘亲再帮我们找个教琴的先生,我们也要学琴。”
  两个好强的萝卜头。
  韩莞道,“你们已经非常努力了,不能再晚睡,觉睡少了影响长个子。你们爹爹已经请了好先生,过些天就送来庄子。学琴嘛……”
  韩莞突然想到原主笛子吹得好。她被韩泊述夫妇认为义女,去侯府住了半年。她知道书画棋都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就选择练笛子。原主真的非常聪明,也勤奋,几个月下来就吹得一手好笛子。
  终于要参加一次才艺比赛了,原主兴奋极了。她虽然被卢氏认为义女,但别人瞧不起她,侯府的几个嫡女庶女还联合起来踩她。她想在才艺比赛上一名惊人,取得好名次。
  在她上场之前,韩泊述的二女儿韩梅让丫头用一支破笛子把好笛子换下。原主硬着头皮吹,音不准,还破音,被人笑话一场,得了最后一名。原主哭都不敢当众哭,之后再也没碰过笛子……
  想到原主,所有的所有都是悲催。除了两只虎给她带来了些许欢乐,所有的经历都是忧伤。其实,原主从小就很好强,想爹爹、弟妹好,想自己出色,嫁个好夫婿。可惜事与愿违,活成笑话,被赶来庄子,意外死了还没人知道。
  韩莞建议道,“你们学笛子吧,娘亲教你们。以后取得好名次,为亲娘争口气。”
  韩莞故意把“娘亲”说成“亲娘”。她和这两个儿子,应该为原主一血前耻。


第二百六十七章 送一程
  两只虎不知道那两个字倒过来的特定含义,他们的娘亲可不就是亲娘嘛。都连声允诺。
  韩莞亲自教孩子,还有一个用意,慢慢学,每天时间不要用久了,这两个孩子已经太辛苦。两个孩子聪明,再加上她会的几首前世古风歌,电脑里还有几首曲子,以后他们在笛子方面肯定会实现原主的愿望,一鸣惊人。
  两个好强小子不仅不要娘亲的奖励,还自己惩罚自己去书房读书,多读了半个时辰。
  韩莞则进了空间,回忆着怎么吹笛子及古代的“五音”,五音相当于现代简普的什么……
  八月十六早饭后,韩莞交待贺叔去琴行买三支笛子送来庄子,就带着两只虎和一群下人回乡。
  让春嬷嬷在京收拾新家,可春嬷嬷不愿意。她觉得姑奶奶正是不好过的时候,必须陪她。
  到了东胜门,马车停在城门外,几个孩子下车玩。韩莞则掀开车帘的一个角,看着过往行人车辆。
  他们等了一刻钟就等到了勤王府的一行车马,还包括赵畅那辆豪华加长马车。
  韩莞的眉毛皱了皱放下车帘,现在许多人在都注意她,怎么可能跟一个男鳏夫同路。
  赵畅掀开车帘,先看了那辆车一眼,帘子捂得严严实实。看不到佳人,眼睛又转向两只虎。
  他知道自己不能跟韩莞走得太近,特别是这个时候。但他就是忍不住想看看韩莞,找借口来送闺女一程。
  两只虎已经走过来,给他作揖叫道,“赵大叔。”
  看两只虎的神情,轻松如常。
  赵畅松了一口气。孩子如此,韩莞也不会怎样。
  他笑道,“两个妹妹同你们一起去庄子,本王要去别处办事。”
  赵佳儿和赵好儿从他的车上被乳娘抱下来,马车向另一条路而去。
  几个孩子上了韩莞的骡车。
  小姐妹呆呆地看着韩莞和两只虎,像似要看出朵花一样。
  韩莞笑道,“干嘛这样看我们?”
  赵好儿说道,“姨姨莫伤心,你没有夫君了,还有我们。”
  赵佳儿又对两只虎说道,“虎哥哥莫伤心,你们没有爹爹了,还有我们。”
  倒是暖心的小姑娘。
  韩莞抱起她们每人亲了一口,笑道,“是呢,姨姨没白疼我们佳儿、好儿。”
  两只虎呵呵傻笑了几声。大虎解释道,“我们也不是没有爹爹,还能见到他,只是不一起生活。他有他的家,我们和娘亲是一家。”
  赵好儿了然道,“哦,你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娘亲仙去了,不能一起生活,也见不到她。”
  一个半时辰后到了水塘镇,楚诚让车马停下歇息,吃顿饭。
  还剩不到半个时辰的路,要是韩莞一家,就直接回庄子了。但两个小姑娘娇贵,要下辆歇息,还要吃像样的饭菜,她也没辙。
  从这个小镇往西不远,是虎卫营。往西南十五、六里,是三羊村。往东南十几里,是孟县县城。
  因为挨着虎卫营,小镇非常繁华,许多军官的家都安在这里。
  众人去最大的酒楼吃完饭,歇息了一阵,又上了车马。
  未时末,车马到了双宜山庄和星月山庄之间。
  又回到这个家,韩莞是真真正正的韩娘子了。不需要她提醒,人家也会这么称呼她。
  韩莞的眼睛又望向骡子坡,那里因建“仙姑殿”人来人往,否则她一定要去小坟头前烧香祭拜。
  两只虎看到驴叔带着乌风、白影、翠翠、豹子来接他们,高兴地跑去骑马,小姐妹也闹着骑上了驴叔的背。
  他们绕着庄子转圈,韩莞则回了家里。先听春叔讲了收水稻的情况,又让人把戚管事请来。
  戚管事说了工厂的建设情况。厂房已经基本建好,四周的“壕沟”已经挖好,高墙和墙上的铁丝网也已经弄好。
  按韩莞要求,买了一些设备回来。一百名工人也住了进去,这些人都是从各地买来的,年龄十二至四十几岁不等,八十个男的,二十个女的,其中还有五个哑巴。哑巴主要是做关键工序,女的主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韩莞听到人都集中住(关)在厂房里,还有童工和残疾人,想到了前世的黑工厂和黑煤矿。
  她的心肝颤了颤。嘱咐戚管事要对那些人好一些,特别是女人孩子残疾人,不能委屈他们。他们也关不了几年,等到玻璃方子不是绝密时,那些人就可以出来正常生活,成亲生子了。若是有虐待或克扣伙食钱的,特别是欺负女人的,绝不轻饶。
  戚管事又悄声问,“需不需要再弄哑几人?”他知道,在那里干关键活计的人,绝对不能泄露秘密。
  韩莞摇头道,“不行,这事做不得。”
  次日早上,韩莞把两只虎和装了一车礼物的驴车送走,就回屋整理之前她为玻璃工厂准备的各种文件。
  小姑娘来了,韩莞没时间带她们,就让小丫头和翠翠陪她们在院子里玩。
  晌午,贺叔赶着骡车来了,专门来送笛子。
  一支浅黄的长度正常,两支棕色的稍短。
  韩莞让春大叔和郝叔陪贺叔喝酒,下晌把他送走,就拿着笛子回内院吹起来。
  她本人没吹过,原主又是多年前吹过,适应了一阵才吹成调。她吹了一首记忆中这个时代的小曲儿,很是动听。
  春嬷嬷的眼圈都红了。姑奶奶连这个东西都捡起来了,说明她真的放下了之前的一切,也彻底活明白了。
  一曲吹罢,两个小姐妹马上鼓掌。
  “好好听,姨姨真棒。”
  “姨姨,姐儿也想学。”
  韩莞笑道,“你们还小,等到八、九岁以后再学。若是学古琴,倒是可以早些学。”
  古筝也不错。可古代一般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学古琴,而学古筝的大多是乐女、戏子或是乐府里的人。
  学笛子可以锻炼肺活量,增强免疫力,但太小了学不好。两只虎之所以现在可以学,是因为他们个高手长,气息稳。
  小姐妹不觉得她们八、九岁要等多久,都表示要跟虎哥哥学一样的乐器。


第二百六十八章 和王要来
  春嬷嬷又悄声说道,“姑奶奶那次被整,回来哭了整整一宿,后来再也没碰过笛子。唉,韩泊述家就没一个好人,那几个姑娘长得没有姑奶奶俊,又怕别的地方再被姑奶奶比下去,做了好些缺德事。”
  韩莞有记忆,那些整原主的几个姑娘,韩梅整得最厉害。韩梅是韩泊述的嫡次女,又是太子良媛韩元的胞妹。她自认身份高贵,可模样是韩家姑娘中比较一般的,对长相最妍丽的韩莞最看不惯。
  韩莞问,“知不知道韩梅嫁去了哪家?”
  原主出嫁的时候,韩梅还没嫁人。
  春嬷嬷道,“韩梅好像是奶姑姑来庄子一年后嫁了人,嫁到谁家搞忘了,老奴还是听丁婆子说的。”
  下晌,韩莞也做不进别的了,拿着笛子练习。怕吵着晌歇的小姐妹,去了空间练习。主要是练习最简单的曲儿,好教两只虎。
  两只虎回来后,都高兴地让娘亲教他们。
  今天第一天学,韩莞教他们两刻钟。并说好,以后每天只练习一刻钟,两只虎要求多练一刻钟,晚一刻钟睡觉或是少玩一刻钟,韩莞都没同意。
  两只虎听说小姐妹也想学笛子,建议道,“你们还是学古琴吧,我们可以琴笛合鸣。”
  两个小姑娘马上表示接受建议,恨不得明天就开始学古琴。
  韩莞笑道,“学琴你们还是小了些,再等等。”见她们学习兴趣浓厚,就写了几个简单的大字,以后让她们每天练习两刻钟。
  八月十八晌午,韩莞在书房里忙碌,小姐妹跟翠翠在院子里玩着。
  许久没露面的黄强突然来了,他背了一个大筐,脸上难掩兴奋。身后还跟着四个膀大腰粗的彪形大汉保护他,他们走到垂花门前站下,只黄强进了内院。
  韩莞知道他把东西弄出来了,把丫头打发下去,看着他把几块玻璃从捂得严严实实的筐里拿出来。
  压低声音笑道,“姑奶奶,真的弄出来了。老天,那几样不起眼的东西,摆弄几下就成了玻璃。”
  他极是不可思议,觉得像做梦一样。
  韩莞接过,虽然没有前世玻璃那么透亮,还是比这个时代的玻璃清晰一些。
  她大乐,说道,“不错,非常不错。”
  没有前世的高端设备,弄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黄强又汇报了一下烧制玻璃的具体过程,他带着三个奴契掌握在自家的人和三个哑巴试制出来。除了他在护卫的保护下出了工厂直接来到这里,那几人别说出来,连跟人接近的机会都没有。
  韩莞笑道,“你先在里面辛苦几年,顶多三年。等以后行动自由了,就能跟财主比肩了。”
  黄强笑道,“只要是姑奶奶的吩咐,就是不当财主,奴才也会好好做。”
  韩莞非常满意。之前她想把这个差事交给春山,既是信任他,也能让他多挣钱。但春山不像春嬷嬷,而是像足了春大叔,除了从小就接触的打架和种地,学其它的都不行。
  韩莞把玻璃留下,赏了那几个护卫各二两银子,让郝婶把厨房里的卤味都拿来装进大筐,还送了几坛好酒,让拿他回去吃。
  让人把戚管事请来,让他给赵畅送个信,那件事成了。不知赵畅那里的事办得怎么样,他得信会马上回来一趟。
  两个小姐妹看到姨姨突然特别高兴,很是纳闷。
  赵佳儿问道,“姨姨,你今天喜上眉梢,有什么好事?”
  韩莞笑道,“姐儿又进益了,还知道喜上眉梢,多不简单。”
  赵佳儿得意地说,“是虎哥哥说的,姐儿就记下了。”
  赵好儿又赶紧道,“姐儿也会,姐儿也会,姨姨今天喜笑颜开,也是虎哥哥教的。”
  韩莞笑道,“为了庆贺姐儿有进益,咱们晚上吃顿好的。姨姨再喝点小酒,你们喝甜汤。”
  次日午时初,紫衣从京城赶回来了,她一下马车就来星月山庄见韩莞。
  看到这个花枝招展笑意盈盈的丫头,韩莞的心情很复杂。
  这丫头先是被家人害了,再是被自己的贪心害了,以后必定没有好结果。赵畅此时派她过来,肯定是想通过她传递给那边什么消息。
  韩莞笑道,“紫衣姑娘好久没来庄子了。”
  紫衣笑道,“是呢,忙得紧,都在王府服侍王爷。”声音放小,“和王爷今天去看仙姑殿的修建情况,我家王爷也陪他一起来了。我家王爷说了韩娘子家的烧烤好吃,和王爷说想来品尝品尝……”
  和王爷要来?
  那么,赵畅找的另一个合伙人就是和王爷了?
  韩莞不想跟和王有交集,但也不得不承认,太子、五皇子、和王,这三人若有一个人要上位当皇上,她还是希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