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把工厂的名字定下来,先期为了不引人注意,暂时定名为“庆通行”,玻璃入市后再正式更名为“庆通玻璃行”,旗下“庆通玻璃工厂”和“庆通玻璃商行”。
“行”虽然没有“总公司”和“集团”等称谓高端大气上档次,但适合这个时代。
还编了个方子出处以及他们三方之所以合作的说明。
韩娘子在上年三月二十三那天,捡到了土豆等几样稀罕种子,以及一种写着玻璃方子的纸。她知道凭自己护不住这个财路,因为跟齐国公府有隙,又想着两只虎跟和王有亲,便通过人找到彼时还在西边城当监军的和王爷。和王爷非常感兴趣,委托做为星月山庄邻居的勤王代他促成这件事……
这件事哪怕不用他们强调,别人也会把玻璃跟狐仙娘娘联系在一起。
如此说,韩莞找上和王合作说得过去,赵畅也不会得罪其皇子,甚至皇后。
最后说到管理。韩莞把技术管理文件拿出来,逐一讲解。她的说辞是,这里主要观点是小铁盒子里面的,她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延伸。
不说赵畅听傻了,就是一直稳如泰山的和王也露出惊讶之色。他们听完以后,又把文件拿过去看,边看边问,韩莞又逐一解答。
天黑了,韩莞把烛台点亮,他们继续看,忘记了时间,或者说不去管时间晚不晚,天黑没黑。
和王提出,韩莞不好亲自出面,赵畅最好多抽时间管理工厂。把这一套制度熟练的运用到实际中,他可是能长大本事。
赵畅也对这些理论感兴趣,表示愿意由他亲自把这套制度实施下去。
和王还会再调一百人进去。这些人在战争中留下些许残疾,又不愿意回乡。他们有纪律,听指挥,让他们在玻璃工厂多挣点钱,以后出来好找媳妇。
几个人不知道的是,谢老国公、谢明承、韩宗录、两只虎、小姐妹都等在后堂,不敢来打扰他们。
韩宗录来,是看望姐姐外甥,要在这里住一晚,明天回京的家。谢明承来,一个是因为新请来的先生,另一个是他听说和王来了这里。
小姑娘饿不得。天渐晚,乳娘就把她们哄去后院吃饭。
紫衣不走,以要服侍勤王爷留在这里。
戌时末,和王觉得该问的问完了,又看看外面,笑道,“这么晚了,先吃饭吧。”又拿了其中三份文件,“这几份文书本王拿回去看看。韩娘子奇才,这些‘管理制度’真的运用上,不止工厂的生产,其它行业也受益匪浅,甚至有可能把我们大梁朝的整个国力推进一大步……”
这个赞誉太高了。
之前,韩莞只因为和王与两只虎的血缘关系希望他能当上下一代君王。现在,是基于他的能力和勤勉,希望他心想事成。
赵畅也拿了三份文件回去研究,由衷地夸了韩莞几句。心里又暗自欢喜,别人看到韩莞的优点是聪明和福气,而自己火眼如炬,看到的是她女人的魄力。
韩莞谦虚几句,几人才出门。韩莞直接去后院,两位王爷来到后堂。
两只虎第一次见这位表伯父没行礼,这次把礼补上,跪下磕头。
和王笑道,“起来吧。”
招手让他们来到跟前,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摸了摸他们头上的左右小揪揪,笑道,“好人才,好相貌,有志气。不止得了谢家的传承,也有个识大体,聪慧明理的母亲。”
送了他们各一尊玉制马踏飞燕摆件。
和王夸奖两只虎,不只因为孩子本就优秀,还是礼节。但如此夸奖不在场的韩莞,还是令一直守在外面的几人有些吃惊,也对他们几人在屋里到底谈论什么更加兴趣。
不过,不管谢老国公如何打听,和王和赵畅都没有明说,只说商议事情。
烧烤陆续考好,众人都饿坏了,觉得美味。特别是又小又圆又少见的小土豆,所有人都喜欢吃。
第二百七十二章 张老先生
和王和赵畅高兴,喝了不少酒,众人吃到亥时末才散。一老两小早已经走了。
几人出了星月山庄大门。
赵畅没有走近路后门,而是坐上马车绕过星月山庄的围墙回双宜山庄。
和王同谢明承一起去谢家庄子住宿。
他们一上马车,和王便低声说道,“若本王得以实现宏愿,韩娘子将会是我朝第一个女官。”
这个朝代和历史上有女官,但都在皇宫。而他说的是“朝中”。
谢明承吃惊地望着他。
和王又说道,“回去再说。”
他心里很是遗憾,这位表弟失去了一个最能干和最有福气的女人,怪不得外祖父和舅舅那么生气。
哪怕谢明承想重新把韩莞追回来也不太容易。这样的女子既然坚持选择合离,就不可能轻意回头。
韩宗录一个人匆匆往后院走去。明月高悬,给崭新的大院子铺上一层银辉。穿过一个接一个的月亮门,走过一弯弯溪流,来到那个略旧的小院。
两只虎已经歇下,小院里只有上房灯火通明。
韩宗录直接进了正房,韩莞正在等他。
姐弟俩说笑一阵。韩莞看得出来,虽然韩宗录没问,但也好奇和王和勤王同时跟姐姐谈了那么久,到底谈了什么。
韩莞笑道,“我知道弟弟口风紧,但和王和勤王嘱咐不能外泄,我答应了就不能食言。你只记着,回去后买两个懂庶务的奴才,再在口岸好些的地段买个铺面,卖摆件和瓷器都成。”
韩宗录明白了,姐姐应该是联合和王和勤王做了什么生意。能把两个王爷同时拉进来,其中一个还是从不插手庶务的和王爷,一定是不简单的生意。
他笑着答应。
次日上午,韩宗录跟随和王爷和赵畅回京。
送走韩宗录,韩莞就带着人去收拾麒麟院。
星月山庄新建的三个院子都是三进院,对正大门的前院和麒麟院组成外院。
前院一进是接待客人的,正房五间是厅堂,左右厢房是外书房。二进是后堂,主要招待男客吃饭和玩耍。三进被隔成左右小院,是客房。左边的客房已经收拾出来,以后专门给韩宗录住。
从后堂西墙月亮门穿过,就是麒麟院,这个院子是属于两只虎的。一进院暂时作为先生住的地方,他们的课堂也设在这里。二进院和三进院是两只虎十岁以后用的地方,二进院读书,三进院也被隔成两个小院,是他们歇息的地方。
这个院子往左是一条从后面引过来的溪流,溪流过去是一堵长长的粉墙,有一道月亮门,也就是二门。过了这道门就属于内院了。
挨着二门的是土豆园和一方池塘,这里也是星月山庄的花园,连接整个庄子前面的树竹和后面由西往东的溪流,是最开阔的地方。
再往左就是正院,以后韩莞会住在这里。
一进是花厅,招待客人的地方。二进是韩莞生活起居的地方,两只虎十岁前也会住在这一进的厢房。三进也被隔成两个小院,以后女客来了住。
过了正院就是韩莞几人现在住的小院了,这个院子会一直保留下来,以后作仓库和厨房,以及自家的菜地。
前院往东也有几排房子,是男下人办公和歇息的地方,牲口棚也在这里。驴叔和乌风白影除外,它们的棚依然在老院子。
二十几亩地只建了这么几个院子,主要是韩莞不喜欢房子太憋屈和拥挤,花园大院子大。
先生住麒麟院一进院的正房,小厮住耳房,东厢作讲堂。
屋里所有东西一应俱全,韩莞又带着丫头在炕上铺上被褥,挂上罗帐。
又听春嬷嬷说了晌午准备了哪些菜。谢明承和两只虎会陪先生吃饭,又把方先生请来作陪。谢老爷子要来,随他。
昨天晚上谢明承就跟两只虎讲了一下先生的情况。先生姓张,今年五十一岁,之前在国子监任博士。上年不注意把腿摔断,未恢复好,微跛。前两个月辞了官,儿子在外地为官,女儿嫁人,京城只有老妻,老夫妇就想回老家养老。
谢国公一直在暗中为两只虎寻找好先生。不愿意找学问不好的,也不愿意找只知做学问不知人情世故的。他挑人家人家也挑他,特别好的大儒也不愿意教六岁稚童。后来看上了这位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不只学问好,丹青和棋艺也非常不错。
张老先生一直不太愿意,一个是想回老家,一个还是嫌孩子岁数太小。后来看到谢国公和谢明承的诚意,又听说孩子天赋异禀,才答应下来。平时吃住在星月山庄,休沐日回京城家中住一天。
韩莞听后也十分满意。
谢明承还说,星月山庄只提供张先生的吃住即可,月银和别的,都有谢家庄子负责。
巳时,漂漂亮亮的两只虎去了外院厅堂。一个小厮捧着两盒好茶,一个小厮拎着两小坛好酒,这是拜师礼。
韩莞肝痛。虽然她是两只虎的亲妈,又有他们的监护权,此时却不能出面。
饭后,张老先生在两只虎的陪同下去了麒麟院,谢明承则让人把韩莞请来外院。他虽然是两只虎的亲爹,却也是这个家的外男,不能随意进内院。
韩莞听说是有关两只虎学武的事,也就去见他了。
谢明承穿着便服,眼里有血丝,一看夜里就没睡好。
韩莞猜测,和王一定把玻璃工厂的事跟他说了。这么大的利,谢家只抓到了销售中的一点点蝇头小利,肯定心疼的捶胸口吧。
昨晚,和王爷的确把玻璃工厂的事跟谢明承说了,还让他看了那几本管理文件。让谢明承捶胸口的不是玻璃工厂的利,而是全新的韩莞。那个妇人,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没看到的?
想到快天亮,谢明还还是觉得求和的心思不要过于明显,否则会把她推得更远。要循序渐进,在她渐渐放松警惕,对自己的反感降低以后,再慢慢靠近……
谢明承知道韩莞的固执,没敢坐主座,而是坐在左边第一把椅子上。
第二百七十三章 送人
见韩莞进来,谢明承指了指对面,说道,“韩娘子请坐。”
韩莞坐下。
谢明承调整了一下坐姿,装作很自然的样子。说道,“我想把谢祥送给两只虎当贴身护卫。”
韩莞对谢祥的印象不错,既能当护卫,又能教练武,的确是好人选。但他是谢明承的亲兵,韩莞便不能答应。
谢明承见韩莞眼里有了戒备,又说道,“谢吉和谢祥是我去边关的路上捡到的。那时他们被一群人打得半死,依然不服输跟那些人对打,我救下了他们……”
他们是两兄弟,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父亲在跑镖的路上被人砍死。族人为了霸占他家的地,逼死了他们的娘。他们气不过,跟那些人打起来。被救后,他们不愿意再回乡,一定要跟谢明承去前线打仗。谢明承动了隐侧之心,也看好他们,就把他们当作小厮收下。大的取名谢吉,小的取名谢祥。十四岁之前服侍回营后的谢明承,十四岁以后成为亲兵跟着上战场。
这两兄弟从小跟父亲学武,后来又在战争中成长,人聪明激灵,武艺非常不错。
韩莞更满意了,但依然有些犹豫。看了谢明承身后的谢祥一眼,垂目沉思。
谢祥很高很壮,虎背熊腰,五官端正,眼神精明,脸上还有一点稚气。会武功,又有实战经验,看似人品也不错……在路上捡的,就意谓不是谢府的家生子,没有那些拐弯亲戚,不容易被某些人收买,也能跟那边断得干净……
谢明承看看身后的谢祥,谢祥躬躬身,走了出去。
韩莞看出谢明承有什么秘密要说,也看了身后的蜜蜡一眼,蜜蜡走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两人。
谢明承低声说道,“那件事我已经跟我爹讲了,我爹相信你,也确认我家的确有一双‘暗手’。为了隐密,调查的人都是极其信得过的心腹,还不能跟府里有瓜葛。谢吉是其中一个。谢祥是谢吉的亲兄弟,有些事通过他们也好传递给你们……”
他又讲了一下调查情况。到目前为止,没查到谢明继一点不妥。那个自杀的奴才就有大问题了,媳妇和独子居然在他死后也先后得病死了。他不是家生子,似乎钱索断了……这也更让谢国公和谢明承心惊。
“那双暗手谋划的久,也狡猾,试图把所有痕迹都擦掉……”
听了这些话,韩莞同意把谢祥留下。说道,“他是你谢大将军的亲兵,跟着你大有前程。来给两个小娃当护卫,不觉得委屈吗?”
谢明承的嘴角扯出一丝笑意,又掩下。说道,“他是奴才,主子想调去哪里就调去哪里。再说,两只虎是我儿子,我调他来,是信任他,他应该感到高兴。他以后每月的二两月银,由我出。”
谢明承居然把谢祥的奴契交给韩莞。韩莞乐起来,痛快收下。说道,“他是我家奴才,不需要谢世子出月银。”
谢祥进来,给韩莞磕头认主。
这些人跟着谢明承打仗,还扫荡过敌军中军营,不说谢明承的赏钱,就是斩获也会不少,私下都称得上小财主。赏钱太少拿不出手,韩莞赏了他五十两银子。
谢明承起身告辞,他还要回京。
谢祥暂时被安排住去旧院的前院住,那里离两只虎近,便于保护,也便于教他们武功。等搬了新院子,他就住在麒麟院,也离两只虎比较近。
韩莞回内院路过麒麟院,想进去跟张老先生见个面,听见老先生正在屋里考教两只虎,就直接走了。
下晌,包府送的两个嬷嬷来了。一个姓包,一个姓冯,都是三十几岁,看着干净利索。韩莞很满意,又赏了她们各五两银子。
以后,包嬷嬷服侍大虎,冯嬷嬷服侍二虎。
星月山庄一下迎来三个高级管理人员,晚上主子下人吃了顿好的。春大叔等人陪谢祥,春嬷嬷等人陪包嬷嬷和冯嬷嬷,又请了星月山庄的戚管事和魏嬷嬷等人作陪。
一家人快快乐乐吃到天黑。
皇宫里,何淑妃正在跟赵畅说话。她沉着脸,怒其不争地看着儿子。
“皇上为什么要派你去乡下管一个作坊?”
赵畅辩解道,“不是父皇让儿子去的,是儿子自己愿意去。”
今天和王和赵畅一回宫,就去了太后住的慈宁宫。下晌,太后又把皇上请去,几人密谈了半个时辰。
赵畅出了慈宁宫就直接来到安和宫看望何淑妃,告诉她自己以后的一段时间会去管理孟县的一个工场,吃住都在那里。
何淑妃又急又气,不知儿子怎么被蛊惑了进去。气道,“昨天你同和王看完姑仙殿,就去了韩氏的家密谈,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把你哄进去,连皇上都听了进去。哎哟,气死我了,我儿是皇子,勤王,怎么能去一个小工场当工头。这是埋汰人呢。”
一着急,把私下得到的情报说了出来。
赵畅沉了脸,问道,“母妃派人跟踪我?”
何淑妃赶紧解释道,“母妃不是关心你嘛,怎么能说跟踪。母妃虽然身在深宫,也知道外面一些情况。都说那韩氏不要脸,母妃怕她讨好佳儿、好儿,醉翁之意不在酒,惦记……”
“好了,”赵畅气得脸都红了。觉得声音大了,又压低嗓门说道,“实话跟你说吧,我和和王去韩娘子家,是谈一桩大生意,大的甚至可以顶得上半个国库。具体是什么,父皇不让说,母妃也不要问。
双宜山庄跟星月山庄走的近,不是因为韩娘子讨好佳儿、好儿,而是我得了和王的请求,让戚管事跟星月山庄保持良好的关系……“
赵畅一直想找个机会,既能在何淑妃面前为韩莞美言几句,又能撇清韩莞跟自己的关系,还能名正言顺除掉那两个奸细,让何淑妃和何家不敢再在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