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妻似锦-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又多修了三个小院出来,一家是李大山和李二山家,另两家的人都在制药场当管事,也是星月山庄的奴才。
周家院子在春家隔壁,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张架子床、两个大箱子、一张大八仙桌,三个凳子是春家拿来的。却是干净清爽,每间屋里都摆了几支插花,是用碗和茶盅插的。
见主子去了,春大叔又从自家搬去几把椅子。
两只虎吹完笛子,周大娘指出了不足,告诉他们该如何换气,让两只虎也大呼“受益匪浅”。
韩莞又吹了保留曲目“玉兰花”,周大娘惊艳不已,又请韩莞吹了一遍。
三天后的傍晚,韩莞母子正准备吃饭,李大山来报,谢明承来了。
两只虎也顾不得吃饭了,向外院跑去。
韩莞留了两样菜,让人把剩下的饭菜拿去前院后堂,再让贺婶炒几样下酒菜,拿一壶青花雕,留谢明承吃晚饭。
韩莞吃完饭,又等了一刻多钟,觉得谢明承应该吃完饭了,才去了外院。
刚走到麒麟院,就能听到父子三人的说话声。两只虎一人牵了爹爹一只手,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落日还剩半圈挂在山顶,霞光满天,暮霭沉沉,淡淡的橘黄给山林和庭院镀上一层金辉。
两只虎讲着周大娘弹琴吹笛子如何好,周西周南如何长得一模一样,等到佳儿妹妹和好儿妹妹回来后,他们就给鲁家兄弟写信,请他们来庄子玩。四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站在一起,多好玩……
谢明承听着他们的话,还留意着那边的动静,盼望韩莞快些出来。
终于听到听见脚步声,谢明承回过头,看见韩莞从月亮门里走出来。
她穿着天青色绣花短襦,月白色长纱裙,头上只简单的插了两支玉钗。晚霞给她素净的衣裳和素净的脸打上一层胭脂,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意,美得令他心醉……
若是那个笑再深一点就更好了。
谢明承给了韩莞一个大大的笑,向她走过去。
韩莞给他曲屈行了礼,“谢世子来了。”
谢明承点点头,又对两只虎说道,“回去写课业,我同你们娘亲有要事相商。”
两只虎不愿意,“我们还没有跟爹爹切磋武艺呢。”
谢明承道,“晚些时候再切磋。”
两只虎只得嘟着嘴地走了。
谢明承和韩莞进了厅堂,下人们知道他们要商议要事,都没有跟进去。只蜜蜡进屋倒了茶,又退出来。
谢明承道,“只两只虎说,家里来了一个善琴艺的老妇人和两个一对双的小姑娘。她们出身于那个地方,妥当吗?”
韩莞道,“更确切地说,她们三个都是流落在了那个地方。我觉得,她们应该妥当。还有,那两个小女孩是一对双,在两年前看灯会时被人拐了的。毕竟一对双不多,若谢世子听说有丢失一对双的人家帮着留意一下,最好跟谢二老爷说说。”
谢二老爷是京兆府少尹,接触的案件多。
谢明承点点头,说道,“我三婶今天下晌离开京城了。唉,终于把那尊瘟神送走了。我祖母非常生气,说她在外面这些年没有长辈拘着,越来越不像话。还让我爹务必想法子把三叔调回京,她老人家要看着那个不省心的儿媳妇。可我娘特别讨厌三婶,说她轻浮,又不愿意让三叔回来。”
韩莞说道,“我也觉得谢三夫人不妥当。那天她和谢六爷去我京城的家,明明谢六爷说她会吹笛子,她却矢口否认。我想不通她为什么要否认,而且觉得她身上有许多矛盾的地方。就让蜜珠唱了一首小曲儿试探她,果真又了有些发现,觉得她只有听好听的曲子或歌儿的时候,才是她真实的表现,其它时候仿佛戴了一层假面具。”
听说韩莞让丫头唱小曲儿只是为了试探三夫人,谢明承还是有些失望。他知道这是真实情况,就是止不住的失望。
谢明承有些幽怨地看了韩莞一眼。见她气定神闲,若有所思,似乎前面坐着的不是她曾经的丈夫,甚至不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
韩莞见谢明承没接自己的话,呆呆地看着自己,皱眉问道,“你想什么呢?”
谢明承有些脸红,低咳一声说道,“哦,我在想我三婶。”觉得说法不妥,又解释道,“想她怎么能做那些事。她来京城的这些天,我们的人也在洪州她的家找到了一些线索……”
“哦,什么线索?”韩莞有些惊喜。
谢明承的脸色严肃下来,说道,“在她家里找到两样琼音的东西。一样是琼音的琴,一样是琼音的玉箫,这两样东西上面都刻了‘琼’字。这也证明了之前的传言,余音偷了琼音的财物被琼音发现,畏罪自杀。
“余音在倚翠楼只呆了四年,第一年还是学艺,挣的钱财即使全部交给于婆子,也不会太多,怎么可能收买和养了那么多人,还一养就是二十年。于婆子的干儿子被抓时,在他家里还收出了一些珠宝及几千两银票。
“而琼音在倚翠楼里呆了十六年,哪怕卖艺不卖身,由于琴艺高操,爱慕她的达官贵人众多,据说积攒的金银珠宝有十万两白银之巨。
“余音自杀前把钱财全部转交给于婆子。于婆子看出三夫人爱琴成痴,便投其所好,送了这两样重礼……”
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生苦短
韩莞想到琼音的那支宝贝玉笛,就是她这个对音乐不是极其热爱的人,也喜欢那支玉笛得紧。而谢三夫人对乐器和音乐近乎疯狂,对琼音留下的宝琴和玉箫肯定更加视若珍宝了。
她说道,“于婆子舍得下这么大的本,所求之事一定不简单。”
韩莞猜测,有一条肯定是挑拨谢国公和和昌的关系,最好把和昌气死,替白苏报仇。或许还有让她帮着谢明继压谢明承的条件,其它的目前还想不出来。谢国公和谢明承也应该猜得到,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只为了得到琼音的宝琴和玉箫,就陷害丈夫大哥一家,华氏没有一点做人的底线,也够疯狂够坏的了。
谢明承点点头,又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韩莞又问,“你三叔知道华氏的所做所为吗?”
谢明承道,“我三叔是被三夫人迷昏头了。他也知道那两样东西是琼音的,不知三夫人是如何跟他解释的,他没有一点怀疑和不悦。到目前为止,虽然三夫人的许多行为让人不喜,比如说话不当,爱说谎,过于沉迷弹琴和音律,收受下人送的贵重礼物,这些只是私德有亏,却也没抓到她害人的实质把柄。
于婆子到底让三夫人做什么事不得而知,但雇主已经死了,若三夫人聪明,就不应该傻到继续之前的承诺。这样最好,看在三叔的情面上就容了她在我们家。若她一定要那那么执拗,害人害己,我们也不会客气,正好抓住把柄把那个祸害收拾了。我爹的意思是,目前三夫人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怀疑她,把我三叔调到离京城近一些的地方,既不让他们住回府碍眼,又有利于监视她和抓现行……”
他不好说的,谢国公还有另一层意思。于婆子和白苏等人为了谢明继能够承爵前赴后继,但谢明继本人并没有参与进去。谢国公怕谢三夫人真的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再把大儿子带坏。
谢国公还是希望谢明继好好做人,凭着他自己的才华和齐国公府的势力,他的前程也差不了。
知道谢家父子有计较,又怒极谢三夫人,韩莞也放了心。看到外面夜色已浓,她起身送客。
谢明承抬眼看看站起身的韩莞,不好意思继续坐下去,也站起身。
“我接两只虎去谢家庄住一宿,呵呵,那两个小子越来越离不开我了。我祖父这段时间都不会过来,他要等到我大哥离京后再来庄子。”
韩莞道,“谢世子请稍候,我把他们叫出来。”
两人来到门外廊下,韩莞刚转过身抬脚要走,谢明承又低声说道,“对不起,”
韩莞的脚步一顿。
他继续说道,“我们家内部的事,受伤最深的却是你。你是代我受伤,我及我的家人还那么对你。每每想到这些事,我都痛彻心扉。莞莞,人生苦短……”
声音低沉,像在嗓子眼里打转。
韩莞没等他说完,匆匆向前走去。她来到月亮门口停下,鬼使神差往后瞧去。
谢明承头上正有一盏玻璃宫灯垂下,在黑暗的夜里把他的五官照得更加清晰俊逸。
他正愣愣地看着那抹丽影渐行渐远。见她突然回过头,目光没有躲闪,冲她笑了笑,还有些羞赧。
韩莞慌忙转过身,逃似地快步走了。
送走两只虎,躺在床上的韩莞却失眠了。
她的眼前总是出现那张灯光中的笑脸。她暗骂自己没用,前世年过四十,也算历经沧桑,还发过那个誓言,怎么轻易被一个异世男人拨动了心弦。
韩莞坐起身,晃晃脑袋,那个杂念还是没晃掉。她起身来到窗前,小榻上的翠翠抬起头冲她叫了两声。
外面月朗星稀,清辉撒满庭院,远处的几声蛙鸣更加显得夜的静谧和孤寂。
韩莞的目光情不自禁滑向骡子坡方向,夜色中的连绵群山神秘莫测……
原主死前的话又萦绕在耳畔,那张笑脸渐渐模糊直至消失。
她的目光又滑下来看向东厢,那里住着她的儿子,这一世自己并不孤单。
韩莞吁了一口气,回到床上,看见翠翠也爬上了床。
韩莞轻笑道,“你想去那里?”
朦胧中,翠翠伸着舌头笑。
韩莞就抱着它进了空间。
她拿起玉笛吹起来,翠翠静静地听着。
空间里的玉笛声与外面又是不同,更加温柔幽深……
五月底以后,流民才渐渐遣散,百姓又恢复了正常日子。
进入六月,持续气温。自从水灾后只下过一次没什么用的毛毛雨,村民们又开始想尽办法给田地引水、抗旱。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水车,灌溉的水渠也算四通八达,依然有许多农田旱的厉害。上自皇上,下至百姓,又开始以各种形式求雨。
住在山下的村落要好的多,水源处于上流,灌溉田地先要满足自己。还能上山拎溪水,旱情比平原地区好许多。
这时候就显示出土豆的好了,土豆跟玉米一样,抗旱,还高产。
因为水灾,星月山庄的土豆减产,收获还是比其他农作物好的多。京城附近的大批官田,亦是如此,收获最好的是土豆。因为朝廷这两年一直致力于推广土豆,绝大多数官田种植的都是土豆,土豆虽因水灾有所减产,还是称的上丰收,极大地缓解了百姓饿肚子。
许多农作物这个天气不易种植和存活,朝廷提倡百姓多种土豆。土豆不够,又从没有干旱的胶东官田调集大量土豆过来。既能种植,又能当口粮。
朝臣和百姓一片称颂声,皇上英明!
皇上更加感念土豆的好,赏了为土豆事业作出大贡献的韩莞、赵畅、简成相,以及不要老脸硬贴上来的谢老国公。
特别是对种出土豆的韩莞,皇上对她的印象更好了,不仅在朝堂上大加夸奖,还觉得之前给她的赏赐太少了。
六月十四,内侍来星月山庄宣圣旨,韩莞不知道什么事,心里忐忑不已,不会是何淑妃又出什么妖娥子吧?
第三百六十七章 被封郡君
听完圣旨,韩莞才知道是皇上念着她种出土豆的好。
皇上封她为郡君,还赏了她五百两银子,十匹妆花缎,十匹软烟罗,两盒东珠,金玉如意各两柄。
韩莞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了封号,当上了郡君。以后她就不是民妇了,不需要见着官或是官夫人就行礼,品级低的官还要给她行礼。
这是星月山庄的大喜事。
韩莞高兴,给庄子里的下人加了一个月的月钱,佃户每家二斤猪肉,三羊村的其他人家每家一斤点心。如今旱灾不好浪费摆流水宴,以这样一种形式大家同乐。
周西和周南属于吃白饭,但因为她们每天都来“服侍”主子,也的确讨了韩莞的欢心,还是给她们各发五十文月钱。
周大娘因为指导两只虎吹笛子,偶尔还会给韩莞演奏一曲,韩莞把她视为星月山庄的编外专家,每个月给她二两银子的月钱。周大娘的福利待遇也非常高,除了早饭,中饭和晚饭都由星月山庄的大厨房提供。
周家小姐妹又得了五十文月钱,再加上那二两银子,高兴地捧回去交给周奶奶。
“奶奶,咱家又多了这么些钱。”
“给奶奶治病。”
周大娘正坐在炕上缝衣裳。由于面部烧伤严重,她的视力也不太好,不能做细致的针线活。
韩莞送她了几匹布,又让丫头和汪婶抽时间给她和小姐妹各做了两身中衣、两身夏衣、两布双鞋。
周大娘不好意思所有事都让人帮忙,她自己在做秋衫。虽然慢,针脚又不细,但能穿就成。又拿钱请汪婶帮着做棉衣棉鞋,天冷了就有穿的。
她听了小姐妹的话,也为韩莞高兴,接过钱笑道,“封大夫手艺好,药半卖半送,奶奶用不了多少钱。这些钱留着给你们做嫁妆,将来嫁个好人家。”
周西道,“封爷爷只能治外伤,奶奶的喘病还要好大夫治。姑奶奶说了以后带奶奶去京城瞧病,咱们多多的攒钱。”
周大娘叹了一口气没言语。自己的喘病严重,特别是冬天,哪里有那么好治的。外伤经过封大夫的治疗,已经感觉好多了,没有那么痛了……
周南又笑道,“姑奶奶说了,今天晚上要吃好吃的,肯定有拔丝土豆。”
除了肉,拔丝土豆是她最喜欢的菜。
京城,赵畅得了赏赐,皇上又在朝上狠狠夸了这个四儿子。如今赵畅在庆通玻璃行的时间不多,多数时间都在户部应卯。
他得了这个好彩头,被几个好友敲了一次竹杠,晚上在聚满楼喝酒。
易方又没看到谢明承的身影,说道,“明承兄弟又没来,现在是难得见到他一面。”
文聚笑道,“他肯定回庄子住了。说是去看儿子,真正想看的是美人。”
任子俊撇了撇嘴,说道,“哼,原来最爱说小娘子哼哼叽叽讨人嫌,还说他看小娘子都是用眼白。看看现在他对韩氏的态度,怎么可能用眼白看,整只眼睛都定上了。重色轻友,下次一定要多罚他几杯。”
文聚喝了一口酒,笑道,“韩氏才貌俱佳,又被谢家坑的惨,明承心怀愧疚……”
他的话没说完,赵畅就把手里的酒盅往桌上一撂,沉脸说道,“你们怎么回事,我请客喝酒,谈论的都是谢明承和……别的女人。”
易方赶紧笑道,“是是,我们的错。来来,恭贺勤王爷喜得圣恩……”
次日下晌,赵畅带着赵佳儿和赵好儿去安和宫跟何淑妃告别。乡下不乱了,又比京城凉快得多,闺女这段时日身体又有些不好,吃不好睡不好,还瘦了,他准备再把闺女送去双宜山庄长住。
何淑妃正脸色阴晴不定地坐在侧殿罗汉床上。
她现在特别后悔自己的短视,当初为何一定要让儿子娶娘家的侄女。娘家如今不满意她帮不上忙,儿子也不高兴她,最关键的是自己和儿子无论宫里和朝上都孤立无援,让那一对母子上尽上风……
若是儿子能有个背景硬的岳家,也不致于越来越没有希望。
在她感觉儿子快完全没有希望的时候,又传来皇上大加赏赐和夸赞儿子的事。她也才相信,那个韩氏真的是福星。凡是儿子跟她联系在一起的事,儿子都是名利双收。如今皇上也看好她,还封她当了郡君。若是儿子把那个福星娶进门,就能洪福齐天。洪福跟天一样齐了,那不就是真龙天子嘛……
她听说儿子要把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