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弃妻似锦 >

第28章

弃妻似锦-第28章

小说: 弃妻似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缧纹,不仅让药盒的密封性更好,也算为这个时代创造出了一项新工艺。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工匠说不定能利用这个工艺创造更好的东西。
  还有宫里的那位太后娘娘,知道螺纹的原理后,就能把香水瓶子打开了吧?
  只不过,大批量生产不能提太高的要求,做出来的缧纹契合度不会太好,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密封。韩莞又不愿意花费太高精细制做,装水不一定行,但装药膏绝对没问题。
  韩莞让黄绫去外院把春大叔请来,跟他讲了这种瓶子的玄妙之处。她的说辞是,她是通过上天赐于的那种瓶子得到了灵感。
  春大叔也知道那种瓶子里的水倒不出来,之前他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才知道玄妙在这里。笑道,“仙人就是不一样,脑子太好使了。”
  韩苒来这个家后,也听说了一些事情。说道,“仙人不是该一吹仙风,瓶子就自动密封起来吗?”
  春大叔想了想,认真地说道,“兴许仙人的法术有高有低,法术高的吹口仙风就管用,法术低的就要动一动脑子了。”
  韩苒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韩莞暗自好笑,春大叔一家永远能为韩莞的做法找出各种合理解释。
  她又跟春大叔讲了一下缧纹之间怎样契合,让他明天去一趟窑场。先讲一下他有密封的法子,若可行,这种工艺将会为那个窑场带来丰厚的回报,尽可能的让他们优惠一些。先烧制几个,密封达到要求,就烧制一千个……
  春大叔拿着纸刚走出去,一头汗的春嬷嬷又掀开帘子走进来。
  她笑道,“辣椒和茄子又长长些了,小西红柿已经有鸽子蛋那么大了。哎哟哟,没想到辣椒不是朝天而是朝下长的,茄子不是圆的而是细长的。”放低了音量又道,“真的是上天赐的‘仙种’,跟咱们这里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第七十一章 远方来客
  韩莞每天早上都会去后院看看茄子和辣椒、西红柿,笑道,“辣椒和茄子这个月底就能吃了,西红柿还要等到下个月。”
  正说着,封灿来了。
  他走得很急,满头大汗,进来笑道,“韩姐姐,药膏弄出来了,我爹让你去看看。我娘还买了两斤肉一壶酒,让苒妹妹和两只虎、春大叔他们晚上去我家吃饺子,喝酒庆祝。”
  春嬷嬷点头答应,韩莞一个人先跟着封灿去了封家。
  药房里,封和正拿着一个木盒乐。
  他笑道,“莞娘快来看,这药颜色好看,味道好味,擦在肉上没有一点颜色。我试了几天,的确比清创膏好多了……”
  韩莞接过木盒,里面的药膏呈淡黄色,发亮。虽然比清创膏的药味小了些,但味道还是很大,趋近于前世清凉油的味道,仔细闻还是有细微差别。
  她用指腹蘸了一点擦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手背清清凉凉,除了有些发亮,没有其它颜色。喜道,“呀,真的弄出来了,真好。”
  封和又道,“这种药还是有缺点,容易风干,干了就不好用了。”
  韩莞笑道,“我也正好想出了一种密封的盒子,已经让春叔去窑场做了。”
  封和听说了一下密封的原理,又是欣喜地看了韩莞几眼。自己的这个徒弟,太聪明了,连这样的点子都能想到。
  晚上,两只虎听说娘亲“发明”了缧纹,知道缧纹的原理后,也更加崇拜娘亲了。
  六月底,豹子已经能到处跑,长辣椒、长茄子也已经成熟。大部分留种,韩家人只吃了几次,每次都把封家三人请来尝鲜。
  在这些人看来,这种茄子虽然跟之前的茄子形状不一样,但味道一样。而这种长辣椒跟之前的朝天椒就大不一样了,不仅长得大不一样,还没有那么辣,能当菜蔬吃。
  北方人吃辣不行,天朝椒在北方卖不起价,庄户人家不会多种。而这种长辣椒更适合这里人的口味,以后肯定好卖。
  同时,大院子里也建了几间简易房子出来,韩莞又拿钱买了设备。招了几个人在这里做千金油,是小鼻涕的娘和伯娘,还有孙金柱媳妇付氏、儿媳兰氏,孙金柱也来当了个小管事,由封灿总负责。韩莞还让春叔去县城买了三个下人一起做。
  暂时这么多人,以后再扩大规模。
  这几个人还签了保密协议,给他们发保密费,最关键的工序交由一个下人做。除了封家父子,只有卖身契捏在自己手上的人,韩莞才真正放心。做出来的药暂时不卖,存在库房里。
  千金油还有个商标,叫虎达千金油。
  韩莞又悄悄花三百二十两银子在孟县县城经买下一个铺子,铺子是二层小楼,带了个小院。开了个小药堂,请了一个掌柜,一个坐堂大夫,一个抓药的小二。现在先卖一般的药,等千金油做多了后再统一投放市场。东西少,东西好,价格肯定会高一些,自家药堂会主打这种药。
  药堂不是那么容易开的,封灿和春大叔通过戚管事认识了县太爷的师爷,送了大礼才办成这件事。
  制药场封灿为掌柜。
  韩莞和封和签了协议,并去县衙办了契书。制药场为虎达制药场,药堂为一达药堂,韩莞和封和各占五成股。
  村人都知道韩莞和封家开了个小制药作坊,但并不知道一达药堂也是他们开的。
  聚满香的名声也打了出去,里面卖的各式红肠和香包肉在京城已经很有名气了,不仅大户人家会去买,连一些酒楼都会去买。
  春家和黄家的院子已经建好,就在韩家院子的西边。春家前两天就搬了进去,每天晚上春嬷嬷会回家歇息,春山父子要轮流在前东院值班守门。
  韩莞开了制药场,还买了这么多地,韩家的田地又都由春大叔父子在管,春山成了香饽饽。附近几个村有好几家托人来给春山说合,想把闺女嫁给他。虽然春山是奴籍,但日子过得好,比乡下许多贫困佃户的行情好多了。
  春嬷嬷看上了黄娟,觉得知根知底,黄娟又水灵能干,黄嬷嬷和黄娟也有意。若这两人能凑成对,韩莞乐见其成。
  但纤细的黄娟似乎不是春山的菜,春山不太愿意。
  春嬷嬷气得想打人,韩莞劝道,“强扭的瓜不甜,山子哥实在不愿意就算了。”
  不过,为了让春山看到黄娟的心里美,也暂时没给他说亲。再等等,若他实在不愿意,再说别人。
  后面的别院也已经建好,开始装修了。
  听进去参观过的春大叔说,里面非常漂亮,除了亭台楼阁,还种了几亩樱花,引进溪流,溪水弯弯曲曲,贯穿大半个别院。别院也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宜山庄。
  虽然喜事多多,却也有心烦之事,就是这么长时间汽车空间没动。不知为何赵畅这么老实,没按开关一下。
  韩莞几人担心翠翠,两只虎和春叔多次拎着香肠去山腰转,都没能让小东西出现。
  六月二十八那天,几个孩子都上学去了,韩莞一个人在耳房制药。
  午时初,春山急匆匆进来禀报,“姑奶奶,祥爷来了。”
  韩莞一愣,反问道,“祥爷?”
  春山挠挠头,赶紧解释道,“就是谢二爷的亲兵,谢祥,他从边关回来了。”
  韩莞知道谢明承有几个亲兵,叫谢吉、谢祥、谢福、谢禄,后来又多了一个谢宗录化名的谢志。
  韩莞一直在盼韩宗录的书信,起身笑道,“请他来上房,让春嬷嬷准备客饭。”
  她在盆里净了手,去了上房厅屋。
  春大叔领着一个二十左右长相俊朗的青年后生走进来。
  谢祥抱拳躬身道,“小人见过二奶奶。”
  这个称呼让韩莞的笑容一僵,正色道,“别人都喊我韩娘子。”
  谢祥赶紧改口道,“小的见过韩娘子。”
  韩莞的脸上又重新堆满笑,说道,“请坐。”
  黄娟过来上了茶,便退了下去,只有春大叔站在韩莞后面。


第七十二章 远方的信
  谢祥把背上的包袱放在桌上打开,先拿出一封信双手奉上,说道,“这是我家二爷给二……哦,给韩娘子的信。”
  韩莞知道谢明承给她写信是为了欲盖弥彰,虽然觉得膈应,还是接了过来。
  谢祥又拿出两个镶了铜嘴铜花纹的号角奉上,笑道,“这是我家二爷亲手缴获敌人的,送给两位小少爷。”
  这个礼物是送给孩子的,似乎韩莞不好拒绝。她接过后说道,“我替他们谢谢谢将军。”
  谢祥笑笑,又从包裹里拿出一封信,两个黄铜镂花扳指,说道,“这是谢志兄弟的信,扳指是他的斩获,送给两位小少爷。”又吹捧了韩宗录两句,“谢志兄弟多智勇猛,我家爷非常欣赏,说他能文能武,比我们强多了。”
  终于等到想要的,韩莞笑弯了眼。
  谢祥又拿出第三封信道,“这是韩宗瑞给韩大老太太的信,他目前隐姓埋名在军队后方,不会有任何危险。”
  韩莞接过信,想着这封信得她亲自送去京城。
  把所有的信物拿出来后,谢祥又起身,郑重地给韩莞长躬及地,笑道,“谢谢韩娘子,那个东西太神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我家二爷就凭着它发现了一次敌人的突袭,还截取了一次敌军的后勤供给。和王爷和雷元帅夸赞二爷是奇才,福将,二爷有望再次升官。二爷还说,凭着它能立更大的奇功。若运用好了,让战争提前结束也不一定。”
  听了这话韩莞也高兴。说道,“希望你家爷心想事成,早日凯旋而归。”
  谢祥又提出多买些清创膏,说他们爷非常喜欢。他回营会赶一辆马车,他们若有信有物准备好,他走之前来取。
  清创膏好做易存,韩莞代封和答应送给他们五坛子,他们也的确有信有物要带过去,说好谢祥下个月初九来拿。
  韩莞让春大叔带谢祥去前院喝酒吃饭。还有封景的信,再请封家父子来作陪。
  屋里瞬间寂静下来,韩莞急不可待地拿起韩宗录的信打开。
  一看到这熟悉漂亮的字迹,韩莞的视线就模糊起来,水雾中似有一个明媚干净的少年冲她笑。韩莞记得韩宗录,但此时此刻他的形像尤其清晰。
  他说自己现在很好,谢将军对他很是照顾。又说了自己的规划,表了一番决心,誓把鞑子打得再不敢来犯。让姐姐和两个外甥照顾好自己,等着他立功当将军。哪怕他将来不能用真正的身份回来,也能在另一片土地上重振家业和家风,给他们一份好生活。还说,姐姐若有能力就把苒儿接去她家生活,否则那个妹妹长不大。若有可能再帮帮江氏,他们在三老太太手下不会好过……最后说,到前线的第一仗韩家充军的人就死了三个,其中一个是韩宗智。
  看完信,韩莞对韩宗录的认识又进了一步。这个弟弟懂事,重情,小小年纪就思虑缜密。虽然韩莞前世跟弟弟关系很好,甚至好过有些重男轻女的父母,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她还没见过面的便宜弟弟肯定比前世弟弟更有担当,更有出息。
  想立功就有危险。韩莞惜命,一直想让韩宗录活着回来。可看了他的信,再想到韩家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前世今生第一次觉得的确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信念。
  她希望韩宗录按照他自己的规划走,不仅能把他锻炼成真正的男子汉,那个家也有救了。哪怕他不幸死在战场上,也比苟活在世上有价值得多……
  韩宗智是原主的亲堂弟,从小就喜欢欺负韩宗录,原主对他充满了怨怤。他死了,韩莞没有一点难过之情。还坏坏地想,若三老太太知道这个她一直宠爱的孙子死了,而她一直讨厌的韩宗录还活着,会气个半死吧?可惜这个消息自己不能告诉她。
  韩莞拿起两个铜扳指把玩起来。想象着韩宗录杀死敌人,血溅在他脸上,他豪迈地抹了一把脸,低身把敌人手指上的扳指取下,仰头对着比血还鲜红的残阳大笑,狰狞的笑出现在他清秀的脸上很是违和……
  韩莞长长叹了一口气放下扳指,目光又瞥向谢明承的信和礼物。
  或许谢明承也觉得膈应,又不得不为之,一篇纸上只写了四个大字:一切安好。
  韩莞撇撇嘴,把信放下,又拿起弯弯的号角。应该是犀牛角做的,镶着铜嘴铜链,古朴漂亮。
  给不给两只虎,她想了许久,觉得还是给。正好讲清楚他们母子三人跟谢明承和谢家的关系,以及她的想法。那两个孩子早慧,有些事也该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春大叔父子及封和父子陪谢祥在前西院喝酒吃晌饭,封家人也才知道韩莞居然是谢将军析产别居的妻子,两只虎是谢将军的儿子。
  谢祥有些喝多了,怕他骑马有危险。
  春家父子不好相留,封和说道,“到我家去歇歇,明天再回京。”
  谢祥摆手笑道,“我就在这里歇歇,歇好了还是要赶回京城。”
  若是别的客人,春大叔父子就留了,这是待客之道。但这个人特殊,他们不敢擅自作主,只得去内院禀报韩莞。
  韩莞猜到谢祥是想看两只虎,心里十分不愿意。可韩宗录还在他们手里,哪怕是个小鬼,若想整治韩宗录,也会让他苦不堪言。
  韩莞只得同意,又嘱咐春大叔,“咱们家特殊,若天晚了他不能回京,晚饭和住宿就让他去封家解决。”
  春大叔安排谢祥在前东院春山的屋子歇息,谢祥选择了门房,这里的小窗是朝外开的,以利于他看外面的情况。
  他也的确是想看看大虎和二虎。他已经听谢禄说过这两个小主子跟二爷长得很像,健壮又漂亮,还是私塾里最聪明的学生,得先生喜爱。不止谢禄偷偷看过他们几次,连国公爷都坐在车里远远看过他们一次。
  但他还是想近距离看看,不止是好奇,若二爷问起自己也能讲清楚。


第七十三章 还是想爹爹
  二爷跟谢禄说让他注意两个小主子后,谢禄就偷偷在宜安村附近买了块地建别院。为了隐秘,别院不大,也很低调,对外说是京城一位商户的……
  有一次谢禄为了套关系主动去跟小主子说话,小主子警惕性非常高,不仅没有搭理他,后来只要看到他就远远躲开了。之后,谢禄再也不敢冒然行事。
  今天谢禄也来了,就住在别院里。在那里也能远远看到上学或是下学的小主子,但谢祥还是想在这里看,能看得清楚些。
  谢祥睡醒后,边跟春山聊着天,边望着小窗外。大院子围着一圈篱笆墙,前面和东面的灌木已经清理干净,地下铺着荒草和星星点点的野花,远处只有几间制药房,显得辽阔无垠。
  他不知道韩莞为什么要买这么大一块荒地,而不是买肥沃的田地。谢禄也想不明白,跟他念叨过这事。但他们知道韩莞同封家合作开制药场和药堂,还在京城开了聚满香,好像日子过得很不错。
  斜阳西沉,那片空地乏着金光,一头毛驴和一只黄色小狗跑出了小院院门,又跑出大院子的篱笆门,再沿着篱笆墙往东而去。它们的脚步欢快,似乎极其愉悦。
  春山笑道,“驴叔去接哥儿和八姑娘下学了。”
  谢祥问道,“你家毛驴不需要人牵?”
  春山更得意了,“这头老驴识途,不需要人牵。又厉害,没人敢打它的坏主意,还能保护主人。”
  谢祥不可思议地笑了笑,战马聪明吧,也要有人骑着牵着示意它往哪里走。这驴子比战马还聪明?
  谢禄也讲过这头驴子的奇怪,谢祥亲眼看见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春山又讲了一下当初救驴叔的经过,以及驴叔踢厨子的事,让谢祥大笑不已。
  两刻多钟后,东边的小影子越来越清晰。
  驴叔背上骑着四个小男孩,后一个紧紧抱着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