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富一代[年代]-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太们四散而走。
杨老太太站起来颤巍巍接住玉琳手里的碗,笑着说:“玉琳,你这一天做饭太香了,老太婆我受不了啊,你都做啥好吃的?”
“大娘,小景爸爸最近下村,省的给村里添麻烦每次都要带午饭,鸡鸭鱼肉都是我给他准备的,闻着香,其实也没多少油水,你有门路买猪油吗?”
杨老太太能说什么,小媳妇心疼丈夫工作忙给做点好吃,她们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老太太说什么闲话,好意思说闲话!
“哈哈,你们夫妻感情真好。猪油明天就有,我带你去买准能买到。”
“谢谢大娘,我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玉琳接了自己的碗,满意的回家。
“斐,明天晚上我给你用猪油渣包饺子。”玉琳得意自己有了买油的捷径,整晚上都很高兴。
早晨3点,杨老太太提着一个竹篮敲开了玉琳家的门。
玉琳看表,好家伙难怪自己买不到猪肉,这时间猪都没醒就上了台盘。
“玉琳,你背背篓干啥?”杨老太太见她背着新背篓出来,疑惑的问。
“大娘,我有二十斤肉票,我准备买一个月的猪肉炼成臊子,好下青菜面。”
“我丫丫,你一斤一斤买吃新鲜的多好。
哎,把你们这些年轻人看不懂。走!那我们赶紧去。”
玉琳把手电筒打开,两个人小跑着往国营饭店附近的饲养场冲。
杨老太太大家都认识,所以给玉琳的十五斤五花肉肥多瘦少,另外玉琳买了5斤猪肠猪肺猪肝,把老太太心疼坏了好好地肉票买这些下水干什么。
在杨老太太不值不值的感叹下,工人给玉琳搭了一根筒子骨,玉琳接了骨头转头就送给了老太太。
“玉琳,这骨头熬汤煮菜孩子吃了有营养。”
“大娘,骨头汤补钙,给你吃!”
杨老太太就说下次买肉还叫玉琳,两个人约好了时间,玉琳回来放下背篓就睡。
第二天醒来,严斐做好了自己的糖醋鱼块和菠菜三丝午饭,顺便给她和小景买了小笼包子和豆浆,还把背篓里的五花肉切成片,肥肉是肥肉,瘦肉是瘦肉,大小均匀。
“你和小景在家,我下午5点多就回来了。这个月出去应该就能走访结束。”
“知道了,我哪里都不去,在家等你回来吃饺子。”
严斐亲亲爱人,把饭盒装在手提皮包里,玉琳帮忙背上背包,背包装的才是他的资料。
等小景吃过早饭,玉琳骑上自行车去街道赶集,买了一把肥嫩的香菜,一把葱,几个洋葱,粮店里打了二十斤白面,走,回家包饺子呐。
碗柜还没到,玉琳把大椅子拿到门口,电线从窗户里接出来用电锅熬臊子。
一把葱姜蒜大料下锅,扑鼻的香味又来了。
刺啦,肥肉下锅煸香,下瘦肉炒至变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肉味越来越浓。
严斐的家属,又开始,她又开始了,又开始馋人了!
闻到肉香自己玩的小孩子跑回来一看,不是自家做肉,吵着闹着要吃肉!
严斐的家属啥时候去找份工作?再这样下去孩子都要造反了。
玉琳欢乐的给小景铲出一碗,剩下的直接下辣椒面,最后淋入香醋,半盆儿香破口的肉臊子它就出锅了。
玉琳就着锅底油煎了一个辣椒鸡蛋,中午,刷锅放油下手工细面,窝一个荷包蛋,下一把葱花香味菠菜放入盐花椒粉调味。
“小景,快来吃饭饭!”
“来了,妈妈。”小景踩着自行车从院子那头骑过来。
玉琳做饭他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杨国强几个大点的孩子在打陀螺,玩毽子,他也跟着看热闹,他还太小,国强几个男娃不愿意带着他玩儿。
“小景,饭饭好吃吗?”
“好吃。”有问必答,小奶音奶乎乎的,让玉琳很有养孩子的成就感。
玉琳和小景正吃饭,外面突然下起大雨,哗啦啦的雨不一会儿房檐水下来。
玉琳抱着小景看了一会儿雨,“小景,这雨好大,爸爸给你挣奶粉钱去了,会不会淋成落汤鸡?”
玉琳有些担心,但也没办法,哄着小景睡午觉,玉琳打着伞去揭韭菜地的地膜,再过三天就是惊蛰,竹林里的春笋要破土而出了。
玉琳把家里的两个暖水瓶灌满热水,把猪肠猪肺猪肝下锅煮,一边和好包饺子的面。
抱着小景睡了半个小时,拉着他起床,一起做香菜猪肉馅儿的饺子。
下调料猪肉馅里分两次打上葱姜水,再放盐花椒调味腌制一会儿,最后放香菜。
玉琳看时间还早把猪肺用红葱干煸,调好蒜汁和辣椒油,熟好醋,5点多了开始包饺子。
6点严斐浑身湿透进门,玉琳和小景刚吃过饭,给他捞干饺子晾着,电饭锅里保温着饺子面汤。
“爸爸!”
“小景,等爸爸洗了澡抱你。”严斐拿出玉琳给准备好的睡衣,去里间洗了个战斗澡。
“你到床上去暖,我给你端饭。”玉琳给严斐把头发吹干摸摸他冰冰凉凉的脚,一把把小景抱到床上,洗手,先端来一碗放了点葱姜的饺子汤。
“你知道天下雨,不知道早点回来吗?你这身体铁打的,建国可是文弱书生,你们到哪里遇到的雨。”
“路况不好,遇到了滚下来的山石,中途搬了几次石头和大树,才淋湿了。我看这雨要下几天,明天还得去地势低的地方看看。”
严斐亲亲玉琳端碗的手喝汤,一只手抱着儿子,自觉平生圆满了。
“明天你给建国也把雨衣带上,我让我爸爸寄一些衣服来,我看这边多雨,雨衣雨鞋得准备齐全。”
严斐见玉琳一直端着碗,觉得还差一个床头柜,就把她要带雨衣的事没放在心里。
“你和小景中午吃什么?”
“面面,吃肉肉。”
小景奶乎乎的抢答,逗笑了两个大人。
“爸爸?”你们笑什么呢?
“小景说得对。我们今天中午吃的肉臊子面。”玉琳没忍住捏了把儿子的胖嘟嘟的小脸儿。
看他喝了两碗面汤,玉琳把饺子碗端给他,干煸猪肺他不喜欢吃,准备给凉拌洋葱。
“你们没炒菜吗?”
“我吃的干煸猪肺。”
“你准备藏私,不给我吃?”严斐一口一个饺子,又麻又辣的饺子好吃又解乏。
玉琳给他一巴掌,把干煸猪肺端来。
严斐夹一块说好吃,玉琳见他只挑着干的和红葱下饭。
雨一直下,严斐搂着小景一边写手记,玉琳没事干上床睡觉。
第二天,天放晴,杨老太太急匆匆背着个背篓来叫玉琳。
“玉琳,山上有捡不完的地皮菜,快点,把锄头拿上,还可以挖竹笋,前儿你张婶挖了几个黄泥拱炖腊肉一绝,我们也去挖几个。”
“真的吗?我前儿街上买的地皮菜包包子父子俩都爱吃。”玉琳换鞋拿背篓拿锄头抱着小景一秒出门。
“呵呵,地皮菜鸡蛋包子确实香。现在日子好了,以前能填饱肚子呢。”杨老太太说话并不影响走路。
他们去的不是房背后的这个竹林,而是往旁边的荒草山上去,那边有人放羊。
草丛中呼啦啦的,黑乎乎满地的地皮菜,跟不要钱的一样,已经有大部队经过了,地上的地皮菜好的已经被挑了一遍,就这玉琳却觉得也很好。
地皮菜软乎乎的,黑乎乎,橡皮一样软,出来早的一捡就会烂。
“玉琳,快走,我们去山腰捡好的。那边还有竹笋。”
杨老太太提着个篮子走了半天,回头,见玉琳留恋脚下被人捡过的,赶紧道。
“来了!”玉琳抱起小景小跑着追上来,惹得小景呵呵的笑。
上了山,到了一个山窝里,杨老太太指给玉琳一块好捡的,她去别处。
肥嫩的地皮菜,玉琳一捡半篮子,回去背篓要背小景,还要挖竹笋,玉琳抱着小景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杨老太太和五六个老姐妹汇合。
休息了一会儿,玉琳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装满,把篮子装满满,塑料袋给小景抱上,背着小景,跟着大部队进竹林挖笋。
因为竹笋还没出,现在挖笋还算运气活。
不过,对玉琳来说,挖笋这活她熟练,又想着家里买来的一块腊肉,玉琳找笋更起劲了。
Piu,找到一个裂开的地面,玉琳顺着纹理挖,小景热情的跟着妈妈淘宝,两只小手一会儿就成了泥爪爪,裤子鞋子也湿了。
“挖到了,挖到了!”玉琳看眼小景,故意夸张的说:“晚上炖肉肉。”
“炖肉肉!”
小景伸手想摸摸竹笋,差点掉进妈妈挖的坑里,玉琳笑着挖断给他抱着。
“笋笋。”
“竹笋!”
“笋笋。”
好的,这是个倔强的娃娃。
玉琳抱着小景又找到一个地裂纹路,顺着挖了半天得了一个三两重的,打了个招呼,就抱着小景下黄草滩等着杨老太太几个了。
一个小时后,杨老太太几个下山,个个挖到半框笋,一背篓的地皮菜,几个人要给玉琳给竹笋,玉琳都没要。
到大门口分开,杨老太太还说玉琳太拘谨了,一把菜水不至于大家都是好意。
玉琳只笑一笑,没说话。
“你们年轻人就是脸皮薄,晚上我要去买肉,你还去不去?”
杨老太太小声的说,家里有了最好的竹笋当然要配最香的五花肉了!
“去的。您一定叫我。我还有2斤肉票。”
玉琳回家,给小景换了衣服,自己也换了一身,烧锅开水纯碱煮地皮菜。
杨老太太捡菜捡的胳膊酸脖子疼来看玉琳怎么样了,结果发现她压根儿没捡就锅里煮了。
“你这样能行吗?”
“大娘,能行的,我奶奶就这样用食用碱一煮,包在菜里的草和杂质就煮出来了,多淘几遍就成。你要有草木灰那个也挺好用的。”
杨老太太一看煮出来的地皮菜黄嫩嫩的好看,又跟着玉琳去水池帮忙淘,很快就干净了。
下午,玉琳包了地皮菜鸡蛋包子和地皮菜洋芋豆腐包,做了两锅,够他们吃早饭和严斐带饭。
三更半夜,玉琳跟着杨老太太去饲养场买到了一斤猪油一斤五花肉。
“别生气了,明天晚上给你做腌笃鲜。”玉琳回来拉着严斐哄了半晚上,下午严斐回来看到盆里泡的泥巴衣服就不高兴了。
“我一点都不辛苦,你要是不让我上山下河,我就不跟你在这边住了,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玉琳放狠话,严斐气笑了。
禁锢玉琳的脖子,严斐狠狠地堵上她的嘴。
第203章 第 203 章
早上送走严斐; 玉琳搂着儿子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被尿急的小景摇醒玉琳抱着小景小解,又听到外边的大雨。
“你爸爸也是犟; 早上就下雨了让他别去; 他偏要去。”玉琳穿雨鞋打伞去园子里掺水浇菜。
中午就听杨老太太说,严家坝村的一条河决堤了,严斐救了几个村民,武装部县委干部都去村里帮忙了。
下午每个去帮忙的人回来; 除了半身的黄泥巴手里都提着稻草串的鱼,鱼塘被冲了,他们花钱买的鱼。
做饭的时候,好几个老太太跟着杨老太太来问玉琳要酸菜,准备回去做酸菜鱼。
“用猪油煎的鱼,煮出来白嫩嫩的鱼汤,有回甘,没有腥味更好喝一点。”玉琳见她们都是杨老太太的一班老伙计,笑着传授秘方。
“谢谢玉琳; 我是吴国文的老娘,你以后叫我吴大娘,这是建国她妈,建国是你家严斐的秘书; 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 你叫建国娘就行; 这位是供销社李会计的婆婆; 她姓张; 你叫张大娘……”
通过吴大娘的介绍; 玉琳又认了3个新大娘。
严斐天黑前回来洗了澡; 玉琳让他脚没下床,小景听妈妈的话赖在爸爸怀里,监督爸爸休息。
玉琳给严斐煮了火辣辣的姜和辣椒汤,严斐看她面色不善,乖乖的喝了汤。
“爸爸,好辣——爸爸,喝水,水。”小景被最后一口姜汤辣的吸哈吸哈。
严斐才知道自己犯错了,赶紧给小景下来倒水,见他抱着水瓶喝了半壶,小嘴巴都肿了,内疚不已。
玉琳用腌笃鲜换了一碗酸菜鱼回来,一家三口坐在茶几边吃饭,玉琳看小景嘴巴肿了,也没问。
“严斐,你多吃点肉。”
玉琳一筷子一筷子给严斐夹菜夹肉,杨老太太的酸菜鱼也都给严斐吃。
第一次被叫大名,严斐心里生出一股怪异的欢喜,非常识时务的抱着碗刨饭,一边给小景捡鱼肉喂饭。
这鬼天气怕还要下两天,她的地皮菜要放坏了。
晚上严斐把小景哄睡了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抱着玉琳折腾了半晚上,抱着人求饶道:“明天还下雨,我就不去了,会在办公室里上班,中午饭回来吃。”
“明天想吃什么,你别仗着你年轻就糟蹋身体,老了你受罪,我看笑话。”
玉琳懒洋洋拍着他的背脊说:“害怕我生气就把自己照顾好,再让我看见你淋雨,仔细你的皮。”
“琳,有你真好。小景的嘴是他眼馋我独一份的姜汤,尝了一口烫的,他其实很喜欢妈妈。”
“他更喜欢爸爸。”玉琳捏捏严斐的鼻子,笑着说:“等这小子四五岁,我就等他上山挖笋下河抓鱼伺候他亲爱的老母亲。”
惊蛰一过,大地飞快的披上新绿,雨后春笋节节高,漫山遍野的野菜冒出头来。
玉琳院子的小菜地撒上满满的菜种,每天带着小景跟着杨老太太吴大娘建国娘张大娘四个进山挖笋摘香椿芽,打水蕨菜捡蘑菇。
“玉琳,快看,这是红菇,烧汤特别好喝,尤其对月婆子最好。”
“玉琳,这是牛肝菌——”
“玉琳,快来看呀,好大一个见手青,这个有毒,必须做熟了才能吃。”
扫把菌,木耳,一窝见手青,玉琳还捡到2个大松茸。
小景背着玉琳给他买的小背篓,背着几个玉琳放的牛肝菌,他自己采到两个红菇和一个扫把菌,听玉琳说能吃开心坏了。
森林里蚊虫比较多,玉琳和大娘们做了艾绒香囊戴在身上,也给小景一个作用却不大,因此玉琳采蘑菇不尽兴一会儿就要回家,等中午回去,大娘都会给玉琳送几个蘑菇让她煲汤。
今天捡到松茸确实运气好。
“大娘,我和小景先回了,我捡到松茸了,你们就不要给我再给菌子了。”
杨老太太见玉琳抱着小景健步如飞,和建国妈说:“年轻真好,玉琳天天带着小景进山,如果是我,我可坚持不下来。”
“年轻人嘛,爱孩子,你让她放在大院里玩,她也不放心,听建国说,这两天严副县长就把咱县85个行政村跑遍了,他回来上班看孩子,玉琳就能专心捡蘑菇了。玉琳说她小时候爸爸当兵,这些农活她都会干。”
这话杨老太太也听玉琳说过,因为建国跟着严斐工作,建国妈跟玉琳天然亲近一些。
“严斐和玉琳都是北城名牌大学毕业。玉琳是北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曾经在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局上班,咱省里有人见过她。”吴国文老娘神神秘秘的说。
“呀,那她怎么不出去工作,天天在家带孩子呢?”
建国娘惊讶的说,“玉琳的大学是全国一流的大学,一般人考不上的,咱县上到目前为止还出一个北城大学的大学生呢。”
“可能严斐工作更重要吧。我也是听的闲话。”吴国文老娘笑着说,有些秘密不便说。
下了山,玉琳准备把小景放下来,牵着他一起往回走。
“妈妈,是爸爸呀!”小景一眼看到向他们走过来的严斐,笑着给玉琳指。
“爸爸!”玉琳把小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