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成为富一代[年代] >

第19章

成为富一代[年代]-第19章

小说: 成为富一代[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了,昨天才回来,也不知道又跑哪里去了。”老太太看到女婿,笑容灿烂,亲切问道:“东林回来了,这下亚娟就轻松了,你在外面辛苦,她在家里也不轻松。”
  “姨说的是。这几年我不在,都是亚娟一个人,多亏了姨夫和他舅们帮衬,前儿待客的肉还是姨和姨夫给二毛吃的。我心里惭愧得很。”
  “在别说你的我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范老太太笑呵呵说,看菊花和小花倒了糖开水二毛三个搬了凳子,就说:“你们先在院子里坐一坐,歇一歇汗,等会儿我们熬排骨做臊子面。”
  范家的饮食习惯和王家不同,他们早上九、十点烧油面茶慢慢悠悠喝了,下午3点多吃晌午饭,晚上七点多才吃晚饭,因为出门就是柴火坡,烧的都是湿柴。
  “娘,东林绑了两只野鸡中午给孩子们干煸了,一只兔子留着晚上吃夜宵。”
  王东林自觉跟着范亚娟到不远处的水泉边汤鸡给兔子剥皮。
  范老太太看着小两口还和小时候一样黏黏糊糊的相处,舒了一口气,傻闺女的苦日子应该熬出头了。
  “二毛,你爸爸一直这么粘你妈妈吗?”
  “外婆,我爸妈他们就这样,都一起干活。”二毛当然要替爸爸妈妈说好话。
  “外婆,我给两个姐姐带了爆米花和麦芽糖哦。”
  二毛说着从妈妈的背篼里取出大口袋的爆米花和一纸包的麦芽糖,递给两个表姐,叽叽喳喳说起炒爆米花和换麦芽糖的趣事来。
  大表姐菊花看外婆取了半扇排骨,有些不情愿。
  范老太太洗了排骨,往火垒上架三角放上一个小炒勺,切了一块肥肉下到锅里,锅里呲呲啦啦响起,炒黄,倒水,等水开飞快的往锅里打了七八个荷包蛋,最后放上一把葱花。
  另放一个汤锅,倒水,慢慢地等水开。
  老太太用钥匙打开碗柜,从里面取出一把二斤重的手工挂面,锅里水开一把把下进去。
  对看着鸡蛋挂面流口水的二毛说:“二毛,去喊你爸妈回来吃饭。吃了饭再收拾。”
  “好的。”二毛蹦蹦跳跳从屋里出来,站在房角边朝着水泉边喊:“爸爸妈妈回来吃饭了!”
  范亚娟王东林回来,范老太太已经让五个孩子先吃了,一人一碗鸡蛋臊子挂面,饭桌上还剩高高的两碗是给他们的。
  “快吃吧,这都快三点了,你们早上出门现在肯定饿了。”范老太太坐在火垒边笑看着这边。
  看到满满的两碗鸡蛋挂面,范亚娟鼻头有点酸,让王东林先坐,取了桌子上的醋瓶给自己碗里倒了点醋。
  冬天,每家的腌菜都比较多充足,范老太太抓了一碟子腌咸白菜和一碟子红油拌过的萝卜干,放上一碗红辣辣的油辣椒,白面挂面,鸡蛋臊子,待客,已经算是农家里最好的。
  范亚娟低头吃面。
  二毛吃了几口挂面,喝了一口汤,胃里暖暖的,才挑了点咸菜和萝卜一起下着吃。
  手工白面挂面放在21年都是精品,外婆却舍得给她吃。
  她真是个大可爱。
  吃过饭,范老太太带着大毛三个先到自己房间的炕上睡一觉,说孩子们走累了。
  王东林切鸡肉,砍排骨剁兔子,进山干活的范亚东和妻子张桂花一起回来,范老爷子也后面拖着一个十几斤獾回来了。
  老太太给儿子老伴三个也下了挂面。
  几个大人寒暄一阵后,王东林帮着范老爷子处理獾,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也不说话,光干活儿。
  “你爹打了獾,等会儿你回去的时候背上半扇,排骨现在熬上,等二毛醒来就能吃上,亚东亚军天天夸二毛聪明。
  这次见她,小丫头不仅长高了,也体面了,长大了肯定是个最漂亮的姑娘,以后条件好,孩子是有福的。
  你也别忘了教她针线茶饭,听说上学了,学习怎么样啊?”
  “学习挺好的,二毛六岁就能喂猪做饭,我还担心她太能干,她从小就跟一般孩子不一样,我和她这么大的时候,只天天惦记着玩什么。”
  什么原因老太太知道,孩子太懂事说明大人不懂事呗。
  “小姑子,她姑父回来了,你就有福了。”张桂花吃完饭进来刷碗,听婆婆给她半扇肉也什么都没说。
  “嫂子,我用碎布给你绣了一副枕头,给菊花小花拿了三尺条绒布是二毛奶奶给菊花准备的。
  娘,我给你和爹做了两双新鞋。
  家里有缝纫机,嫂子以后做衣裳家里来,缝鞋绑、鞋边也可以用缝纫机,二毛奶奶做老布鞋三块钱一双,都卖过了,你也可以试一试。”
  王东林听范亚娟说起拿来的东西,赶忙接道:
  “姨夫,我给你拿了两瓶酒,一瓶西凤酒,一瓶麦曲,你看哪个好喝。
  领导给了两包香烟都给您拿来,你尝尝看跟我们的老烟丝有什么不同。”
  范老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闪过一抹笑意,嘴上说道:“我老烟土习惯了,怎么不留着给你爹。”
  “姨夫,烟是女婿专门孝敬您的。”
  “嗯。”范老头又默默地开始切獾肉,范老太太瞅了一眼切好的肉,心下了然。
  这是准备款待女婿。
  作者有话说:
  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文中描述剧情需要。
  梦中那片海看了吗?不怕没消息就怕人没了。大家对爸爸有怨气,可能是年代不同,已经不能设身处地的想了。我也不能怪现在的孩子不认识麦苗一样。


第45章 第 45 章
  “亚娟; 等会儿将小鸡干煸兔子红烧,獾肉慢慢炖上晚上我和东林下酒,做一锅白米饭; 问问孩子们想吃啥饭?就做啥。”
  范老头朝厨房里一阵吩咐; 与王东林点了点头说到村里有点事。
  等排骨煮好。
  干煸小鸡的霸道香气传来。
  闻着肉香二毛三个醒来已经是傍晚了。
  张桂花看过枕头用大肉炒了一盘油汪汪的白菜。
  小炒勺放着的小鸡肉是专门给孩子们留的,饭桌上一碟红烧兔肉,一碟肥肉炒白菜,一大盆排骨炖萝卜; 一碟萝卜干,一人一碗白米饭已经盛好。
  大人们围着火堆正等他们起床。
  “二毛,快,吃饭了!”菊花表姐催促着二毛三毛,大毛已经挨着外公坐好。
  这么好的肉菜,让二毛有种自己回到二十一世纪的感觉,她以前回村大家也吃这样的饭菜。
  外公真好。
  “二毛,先吃饭,干炒小鸡饭后专门给你留着。”大舅妈张桂花朗笑着和二毛说。
  “谢谢大舅妈; 等会儿和大家一起吃。”
  范老头王东林范亚东三个坐好,大毛姐弟三个,菊花姊妹两个一起坐,范亚娟张桂花半个凳子坐着一起吃; 范老太太又往锅里下了一锅老爷子最爱的酸菜节节杂面条。
  大人们都让着二毛三个夹菜; 连菊花小花两个姐姐都给二毛夹菜; 二毛碗里堆了高高的排骨和兔肉。
  “姐姐; 你们也吃; 不要光给我夹菜了。”二毛给菊花姐夹了一筷子排骨; 也给小花姐夹了兔肉。
  大毛三毛有些拘谨; 范亚东就给他们两个夹肉。
  桌上的肉菜差不多都进了他们兄妹三个的肚子,这让二毛又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
  浓浓的偏爱。
  饭罢,范亚东倒酒,范老头干了两碗酸菜节节后招呼王东林一起坐下喝酒。
  菊花小花两姐妹带着大毛三个水泉边转了一圈回来,五个人坐在火垒旁一边烤火一边吃野鸡肉。
  “妹妹,明年夏天你来,我带你上山摘野果挖野菜。跟我一起放牛捡野鸡。”
  “好的,明年我就可以一个人来了。”二毛咀嚼着韧劲和辣味十足的野鸡肉,恨不得留下来当舅舅的孩子。
  “二毛,獾肉还吃吗?”大舅妈故意笑着问,让二毛看了一眼油汪汪红亮亮的半锅肉。
  “大舅妈我吃饱了,不吃。”二毛眼巴巴看着肉被端上桌,爸爸和外公大舅舅举筷。
  晚上睡觉小舅舅范亚军还没回来,外公外婆就到小舅舅屋里睡,让大毛一家在自己屋里住。
  二毛一天都没敢问小舅舅为什么不在家。
  第二天,二毛以为要回家了,范亚娟说小舅舅不回来,他们在外公家就住下去。
  这真是个好消息。
  菊花姐带着他们山里放水竿子绑野鸡,顺带看看前面外公放的绳有没有绑住野鸡。
  外公房背往上走不远就是深山,是未开垦的原始森林,参天大树,松柏长青,白杨树挺拔。
  也有低矮的灌木丛,荒坡。
  “二毛,前面就是村里人偷偷开垦的荒地,种的乌洋芋又大又面,一挖一窝。”
  “明年你来找我们玩,我带你挖洋芋。”
  小花表姐带着大毛往地边走,一会儿找到一个野鸡,大毛一下捡了3只,手都提不过来了。
  “这里一年四季野鸡特别多,种不成庄稼,兔子少,我和我姐姐一直有野鸡肉吃,只是野鸡没有养的鸡肥一炒一点点,也就解解馋。”小花表姐将野鸡都给大毛提着一边走一边说,大毛学着她又把陷进挪个地方继续放着。
  二毛觉得自己撇不掉爱捡柴火的毛病了,这么转了一圈,给三毛和自己背上绑了两捆干柴。
  菊花姐笑话她,说她们烧柴直接林子里砍一背架就可以了,不用这么捡干柴。
  二毛就觉得这就是有柴的不愁柴,但烧的柴还没没柴的烧得好。
  快走出森林了,菊花姐和小花姐不会就砍了一背架子湿柴,两个人前面呼呼地走,二毛三个后面追都追不上。
  二毛好奇,菊花姐汤鸡的时候偏要帮忙,姐妹两个对着三只野鸡慢慢地拔毛,一点点淘洗干净。
  “二毛,好好干,这三只野鸡,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带着回去吃。等会儿洗干净,大舅妈给你先挂起来。”
  “那怎么好意思呢!”二毛真不好意思,舅舅家里的肉都要被她拿走了,忙问:“大舅妈,我爸爸呢?”
  “你三堂舅做了个衣柜,你爸爸去看,说如果大小合适就给你买了。”张桂花又想起公公给二毛准备的柜子和书桌板凳,菊花两姐妹都没有呢。
  但二毛学习好,她也没法计较。
  “走,我带你去看。”小花牵着二毛的手,两姐妹往村里走。
  村庄小,也不远,各家住得近,抬脚就到。
  三堂舅家祖传的木匠,有专门的两间房做木工,半面墙木质结构透光好,里面放着一张做好的八仙方桌,长凳,十几个大小靠背椅,三尺二尺的方箱子,能装二三百斤粮食的一米二矮柜,炕上放的炕柜、炕桌各一套。
  碗柜、大柜、衣柜等工序繁杂的需要定制。
  二毛跟三堂舅妈打过招呼进屋,王东林范亚娟正看一个单开门衣柜。
  范老头和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烤着火,喝着清茶,他们旁边放着挑出来的一个书桌、一把大靠背椅和一个矮柜。
  “二毛,你过来!”范老头朝二毛招手,道:“你试试我给你定的书桌和矮柜,看合不合适?”
  “外公,三舅舅。”二毛叫了人,欣喜的走过来,看着上青漆的崭新书桌,坐在大靠背椅山试了试。
  “外公,高度刚刚好哎。”二毛高兴扭头道:“外公,你可真神,连我多高都知道。”
  “谢谢外公啦!”看小姑娘喜形于色,范老头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浸出几分笑。
  “你看得上就好。”
  “外公,你给孙女准备的我哪里敢看不上,你和三舅舅慧眼识珠,嘿嘿!”二毛抱着外公的胳膊撒娇。
  “二毛,不要赖着你外公了,过来看,你还有什么喜欢的,爸爸也买给你。”
  王东林看着女儿笑盈盈的小脸,朝二毛招手。
  二毛立刻弃了外公奔向父亲。
  “爸爸,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第46章 第 46 章
  二毛给自己选了一个能放到矮柜上的箱子; 也给大毛、三毛各选了一个同样大小的。
  没忍住二毛又买了一对小靠背椅。
  “书桌和矮柜30元,大靠背椅6块一对,一共36元。二伯已经给过钱了。”范亚奎一边记账; 一边报价:“衣柜20元; 小靠背椅一对3元,三个箱子一共15元,一共38元。”
  王东林把钱给了,因为36元跟范老头拉扯了一阵; 最后没犟过老人,把钱又收了回来。
  “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叫我,我给你们送货。”
  “多谢堂哥。”
  回去的路上王东林感到羞愧,岳父岳母爱屋及乌,对三个孩子毫无保留的好,他能给的却很少。
  即便范家没一个人说他不在的时候他们怎么帮助过范亚娟,他自己能想象的到。
  二毛天天念叨着要来外公家,外公外婆大舅小舅舅每每挂在嘴边,并自己准备了给表姐的礼物; 这么远的路,孩子抢着要来,说了自己走路就自己走。
  “亚娟,你和大毛三个在岳父家住着; 我和三堂哥今天先将家具背回去。”
  怎么想着现在就背家具了?明显是临时决定的。
  范亚娟压住自己没多问; 多住几天就多住几天; 回家院子里人多看了心烦。
  王东林折返。
  王二毛看着他挺拔的背影; 若有所思。
  “妈妈; 小舅舅怎么不在家?”二毛牵住范亚娟的手; 示意下她蹲下来; 小声问。
  “现在过年又是农闲,他漫山遍野都是朋友打麻将打牌看社火十天半个月不着家,你可千万别在你外公面前提起他。”范亚娟在女儿的耳朵旁学二毛悄悄地说。
  “明白了。”二毛突然攀到妈妈背上,抱着范亚娟的脖子狡猾的说:“妈妈,你好久没有背过我了,走,背我回去。”
  “好。”范亚娟蹲着起来,双手后背抱着女儿的腰,颠了颠,道:“毛毛,你应该快40斤快长成大姑娘了。”
  “不管我多大都是妈妈的小棉袄。”二毛小脸贴着范亚娟的脸,贴贴,“永远爱妈妈!”
  “我也爱我们的狗蛋。”范亚娟拍拍女儿的屁股蛋儿,笑开了花。
  “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妈的孩子像个宝!”
  ——
  看到表姐菊花,王二毛不好意思将脸藏了起来。
  王东林像是惩罚自己,只让范亚奎送了一趟剩下的他趁着夜色来来回回四趟,将他们买的家具一天就背回去了。
  深夜累瘫在炕上,王东林才觉片刻心安,愧疚越深,这么多年,他有多对不起老婆和孩子。
  “东林,怎么就你回来,范亚娟呢?”王桂花出来倒水看到王东林自己生活做饭,才发现二毛范亚娟没一起回来。
  “她和孩子在岳父家呢,过几天就回来了。”王东林突然觉得他娘直呼其名刺耳,头也没回挑着扁担水泉去挑水。
  李桂芝张大红从窗子里探出头。
  “她三婶,范亚娟这是生气了?”
  “她得意都来不及,生什么气。”李桂芝没好气的回道。
  “那怎么他二叔一个人回来!”张大红笃定范亚娟生气不愿意回来,好好地羊肉换成萝卜哈,范亚娟大度也不可能不生气。
  “爱回来不回来。”李桂芝现在不敢凑事,反问:“管我屁事,大嫂,老二给的钱你真的要供玉梅玉娇读书吗?”
  “谁告诉你的!女孩子读的什么书。”张大红恼羞成怒,怨怪道:“老五那个遭瘟的,一张大嘴巴迟早坏事。”
  “可不是么,现在村里都说老二一个月一百二十块钱工资,比县长工资都高,还有各种津贴,以后还会升职,当什么团长,师长,首长的,都以为部队是自家开的,那么容易的!”
  听李桂芝愤愤不平的念叨,张大红却觉得以老二的能耐,说不定以后能行——不行,她得让玉梅玉娇读书。
  “大嫂,我跟你说话呢?”
  “你有什么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