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成为富一代[年代] >

第25章

成为富一代[年代]-第25章

小说: 成为富一代[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我做的节节,可是我擀不到一起,奶奶帮我擀的面条。”三毛脸上、袖子上都是面扑。
  范亚娟走过来,看了眼桌子上的面条,对三毛说:“杂面条不好擀,我都擀不好,别说你了。”
  又见带着焦的炒土豆丝,夸赞道:“三毛切的土豆丝真细,二毛爱往山上跑,三毛以后就看家做饭写作业。”
  范亚娟和王桂花道了谢,说:“麻烦娘,你以后给看着点三毛。”
  “好。”王桂花觉得让三毛做饭造业哦,可范亚娟难得让自己帮忙,连忙答应了。
  锅里的水热的冒气,灶里的火都烧塌了,二毛赶紧往灶里添柴,知道三毛这是早早就开始做饭了,这个弟弟靠得住。
  二毛洗好切了一把香椿,开水烫了两遍,凉水冰了冰,捞出控水加盐醋又多一道凉拌菜。
  “三毛,你做的饭好吃!”二毛边吃边夸,尽捡好话说,三毛眼睛亮晶晶的吃饭。
  “饭很好吃,土豆丝也好吃。”大毛也跟着二毛一起夸,“三毛,哥以后回家都有现成的饭吃了!”
  “确实好吃,三毛第一顿饭做得就香,尤其土豆丝切的又细又匀,火候也好。”范亚娟也跟着二毛大毛一起夸。
  “没有没有,我以后做得肯定更好。”三毛不好意思的摆手。
  这顿饭让三毛很有成就感,吃过饭,二毛烧水煮蕨菜,三毛跟着忙前忙后,一会儿从锅里捞蕨菜,一会儿要将控在淘斗的蕨菜倒进晒席,一会儿又去翻,二毛叫他别翻了,他还不听。
  刺老芽都是三毛煮漂在盆子里的。
  晚上,二毛用土豆丝炒韭菜刺老芽做馅,荞面做了一叠煎饼,又猪油炒了香椿鸡蛋一起夹馍。
  烧的酸菜拌汤。
  “妈妈,等我再摘点蕨菜,就把今天的蕨菜给爸爸寄过去,黄豆粉也再给寄点。”二毛吃的喷香,还不忘惦记着爸爸。
  “嗯,你记得把做法写上,让你爸好好吃饭。”二毛做饭就是比较香,明明放的调料都一样。
  每次星期天上山,二毛都割点漆回来,攒了有多半碗漆,找爷爷王大河帮忙给家里的柜子箱子刷漆。
  “你这小家伙,咋来的漆?不怕害漆点吗?”
  “我不过敏。”
  二毛看着王大河用一块废罐熬,将漆熬熟,添上煤油,用猪鬃自己做个刷子,再一点点往箱子上刷。
  刷漆开始,王大河前面刷一遍,二毛跟在后面再刷一遍,漆要刷的均匀轻薄,王大河看三毛也来学,就把刷子给三毛。
  “一次稍稍蘸点,手腕用力,慢慢地刷,刷的越薄越好,一次越少越好,慢慢地晾干最好。”王大河除了帮忙将家具屋里抬出来,就坐在一边指挥孙子们干。
  大太阳下,二毛和三毛哼哧哼哧刷,就当玩儿。
  范亚娟回来,家里的箱子和柜子都刷成了黑色,因为刷的淡,也黑漆黑漆的。
  “二毛,你哪里学的刷漆?”
  “爷爷教的。漆是我从山上漆树割的。”
  “你这个技术学的多,能不能把学习,也这么认真呢?”范亚娟一句,二毛就不说话了。
  范亚娟没法,洗手做饭去。
  “今晚想吃啥饭?”
  “妈妈,酸菜节节就可以了。”
  二毛瘫在靠背椅上,毛巾捂着脸说,这脸热乎乎的,烧不成火了。
  范亚娟取面,和面,揉成硬面团。
  大毛架火炒一盘韭菜,一盘土豆片,辣椒干香椿蒜片煮了一大盆酸菜浆水。
  再烧水。
  范亚娟做的杂粮刀削面。
  菜刀削的面略显三棱,薄薄的片片,口干爽滑。
  “妈妈,你做的饭就是好吃哦。我可以吃两碗。”二毛端着自己的碗,一边吃一边夸。
  范亚娟等她说想吃什么饭呢,半天没等来,心里还有点不适应。
  “想吃什么给妈妈说,妈妈给你做。你想不想米饭,明天我们就吃米饭?”
  “不想。”
  二毛准备将家里的米炒熟磨细和豆杂面和一起寄给爸爸。
  放工,张大红地里回来,看到黑漆漆的柜子箱子还以为范亚娟要说二毛,哪怕手工好自己漆的就是不好看。
  ——
  “二毛这个小家伙,想法越来越多,胆子也是越来越大了,让三毛做饭,自己漆柜子,她还想干啥?”王桂花一边做饭一边和王大河唠叨着。
  “老二不在家,三个孩子就顶一个大人,他们要什么只能自己做,比别家的孩子懂事,主意也就多。”
  王大河灶里添柴,一边害怕老伴儿嘴巴快当着孩子面说,继续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要不学坏,都是好的,你可别说她。”
  “我心疼都来不及呢,老二这工作远了,孩子们确实造业。”王桂花跟着说,她也就跟老头子说一说,村里谁不夸二毛懂事。
  王桂花又想起二毛每个月都给老二寄东西,寄的都是不值钱的货,都不够邮费的。
  可二毛就是要寄,孩子总惦记着爸爸,有孝心。
  “亚娟说,老二现在每个月寄50块钱回来,家里黄豆杂面没了她都是村里买的,白面是粮管所打的,用的老二寄来的粮票。他们那工作也重,豆粉越寄越多。”
  “正建设么,后面的娃娃享福的。”
  一般下午2点上课4点放学,二毛看自留地辣椒苗大了,抽空和三毛栽辣椒,辣椒行中间种菜,西红柿苗要用大粪做底肥得等两天,挨着韭菜地点的豆角郁郁葱葱就等结果,底下的韭菜多的吃不完。
  大毛放牛回来,就挑水给辣椒苗浇水。
  二毛把剩下的辣椒苗留一些给奶奶,另外拔了一些送给村头的王奶奶,和三毛一起给王奶奶种在她大大的院子里。
  “奶奶,你吃辣椒吗?”二毛送货上门后知后觉的问。
  “吃,怎么不吃,我年轻时候吃辣椒可厉害了。”王奶奶拿着个舀子边浇水边笑。
  “以前辣椒可金贵,我们村里还好,别的地方,连辣椒种都没有,村里西红柿也是近年才有的,以前的人不吃。”
  “那他们吃什么?”
  “吃野菜。扫帚菜、苦菜,用油凉拌,特别好吃。”
  “那我也吃个扫帚菜试试。”二毛立刻盯上了自家奶奶护在路边的扫帚菜,笑着说。
  不用二毛偷菜,她和三毛走的时候,王奶奶送了她一大把嫩嫩的扫帚菜,还给了两个壮苗给她栽。
  “姐,油缸快见底了。”拌凉菜要油,三毛挖了一点点油,回头给二毛说。
  “放油,不然饭菜不好吃。”油,那那都缺油,二毛下决心今年捡起核桃的时候要多多的捡一些,要是能行,可以到深林里找找野的核桃树捡的核桃全榨成油。
  进入农历闰三月,草长莺飞,满山遍野的野花野草,村里的牛羊马一股赶到山坡上放一天,都不用喂草。
  地里的活每天都做不完,范亚娟每天早早上工,干一天,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家务都是二毛三个做。
  大毛自己偷偷领了一个村里放牛2个工分的活,星期六下午星期天全天有7个工分。
  范亚娟不赞成大毛放牛,他再过两三个月就三年级毕业考四年级,万一四年级考不上,还要留级。
  “妈妈,你别担心,我们三个换着放牛,大哥要看书的时候,还有我和三毛呢。”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的内容有了难度,三毛学习认真,也有了自己做作业的小伙伴。
  玉梅玉娇玉花三个也喜欢和三毛一起写作业,和二毛一起写过一次作业后,她们觉得自己像个笨蛋,直到看到三毛抓耳挠腮和自己一模一样,终于找到了同伴。
  大毛放牛的活,多数二毛在干。
  趁着黄昏的太阳,把三牲赶回圈的空隙,二毛试着骑了骑牛觉着它慢了,瞄了两天羊她不敢骑太快怕摔。
  最后,相中一匹漂亮的枣红马。
  还有个人也看中了这匹马。


第56章 第 56 章
  “二毛; 你看牛可以,但要把书拿上,该背的背; 该练的练。”范亚娟要走了; 又回来叮嘱。
  “知道了,妈妈。”二毛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答应。
  等范亚娟出门,二毛拿个背柴火的厚夹衣; 背上麻绳往村里的牛棚来。
  全村五十几户人,一共养了十五头牛,300只羊,12匹马,还养了120头猪。
  二毛顺利领到自己要放的十只羊,3匹马,2头牛,用麻绳牵着头羊。
  不跟别人一路,一个人往三湾走; 转过两道弯,两人走的小路四下无人,二毛将羊赶在最前面,年轻的白马随后; 牛跟在后面。
  最后牵着枣红马; 马背上绑好夹衣; 站在高处试着往马背上攀。
  枣红马微微摆头; 二毛已经坐在马上; 紧紧地抓着缰绳; 小心翼翼坐稳。
  枣红马原地等了一会儿; 慢吞吞往前走。
  老远看去,一个个白白的点点之后,一个红团团上坐着一个小点点,在红红的半山腰慢慢走。
  “范亚娟,你看,那是不是你家二毛?”张大红范亚娟今天正在对面的坪上麦地里拔草,张大红偶尔抬头就看对面山腰骑马的二毛。
  “是二毛。”范亚娟吓得肝胆俱裂,忙道:“麻烦大嫂给我请个假,我去看看,教训她。”
  “好。你赶紧去!”二毛这个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大,一个人小路上就敢骑马,前面那山崖连人走路都害怕。
  二毛战战兢兢骑到开阔处,枣红马一直很安静,等羊群自己散开,放好牛。
  二毛从马上下来,两条腿有些发软,可骑马的感觉真好。
  惬意的捡个宝座,休息够了,二毛掏出语文书,开始朗读《一个小同学的故事》,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气,一篇篇课文在二毛的朗读下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范亚娟汗流浃背的赶来,听到的就是一副大地回春的喜悦。
  小小的女儿,面容认真,自信非常,声音清脆富有诗意,字还是那个字,在她口里读出来就有一股生动的灵气。
  要骂的话,要苛责的话,范亚娟一句也说不出来,范亚娟静静地听了许久,又原路慢慢地返回去。
  “你怎么又回来了?”张大红忙着还没顾上给范亚娟请假,见她又回来了,脸色还挺好看。
  “我相信二毛自己有分寸,你不知道,我从未见过二毛读书,他五叔也从未说过二毛读书的事,可能是因为二毛她都会。”范亚娟提起来的心,想听张大红说是。
  “这是啥稀奇啊!”张大红对着范亚娟胳膊上就是一巴掌,大声笑着道:
  “你没发现吗?玉梅三个都不跟二毛一起做作业,天天跟着三毛问东问西的,玉梅说是因为她们觉得跟二毛做作业自己就像个傻子啥都不会。
  跟着三毛就是个正常人,玉梅还说二毛其实没等上课,她提前都自学过了,尤其数学比老五算的还快,珠算更顺溜,怕是个神童啊!”
  “真的?”范亚娟心里生出一股自责,她每次念叨二毛好好读书,二毛一句话都没反驳过也不说。
  原是自己从来没有实际关心过二毛的学习。
  张大红见范亚娟傻愣愣的,追问:“难道你不知道吗?你不是一天都不管她的学习吗?我以为你知道的。”
  “我只知道她作业写得快。”不知道她官话说的那么好。
  “作业写得快,那肯定也学的快,我看二毛像老二,听大人们说老二小时候就特别聪明。”
  “没听老五说过,李玉书学啥都会不是咱村的神童吗?”范亚娟呐呐,试探着说。
  “那小子确实学习好。每次都能考一百分,是全校第一名,是老五和美丽最看重的学生。”
  张大红说起别人家的儿子,就没兴趣了。
  范亚娟心里怦怦直跳,所以二毛会读书大家都不知道,只有她看见了,这让范亚娟半下午都心事不宁。
  二毛把该背的背了一遍,看天色尚早,追着羊群而来,把头羊绑在草地边啃草,轮起镰刀嚓嚓给割草,水边的扁竹草茂盛,牛羊也爱吃,二毛先割这种。
  遇到一丛水边的鱼腥草长老了,二毛就拔了捆成捆,等回去的时候一起带回去给震伯做药。
  晚上回去,二毛背着背篼牵着羊大路上先骑了一阵马,等快到火地沟湾就从马上下来,把背篼绑在马背。
  熊雄看着姗姗来迟的二毛,看羊们乖乖的进圈,马和牛一个个关进圈里,叼着根狗尾巴草叫住二毛。
  “二毛,你能不能将枣红马换给我?”
  二毛抬头,见是熊雄,知道他也领了放羊的工作,有些疑惑,不愿意搭理他。
  “不换。”
  “二毛,你就换给我,换给我,我让梁靖教你普通话。”
  “不用他教。”二毛挑眉,看来,这知青还挺了解她。
  “你们老师那方言,你们真到镇上读书,会被同学们笑话的,我让梁靖教你。”熊雄再接再厉。
  二毛狡黠一笑,道:“你等着,我这就跟老队长建议,让你和梁靖知青教我们普通话。”
  “王二毛,你不能这样。”熊雄见二毛扭头就跑,大声喊道:“我只是跟你做交易,你不能这样干——”
  二毛前面跑,熊雄后面追,到了老队长家,老队长端着碗吃饭,二毛见他就说:
  “老队长,熊雄梁靖两位知青,想用业余休息时间教我们普通话,您就答应他们吧!这是思想进步,觉悟高,跟伟人走,这么好的思想,我们应该鼓励,跟随!”
  “你咋知道的?是艳华说的吧。”
  “熊雄知青不好意思说,我替他说,他马上后面就来了。你们大人商量,我先回家吃饭了。”
  熊雄气喘吁吁追上来,见一老一小相谈甚欢,老队长见到他立刻眉开眼笑,表扬道:
  “熊知青,你这个提议很好。我们村不用表决,我代表村民同意了,每天晚上我做主给你们2个工分,你们教大家说官话唱新歌。
  正好村里正准备好时机办一场社火,你们有好的节目也可以参加,参加社火队每个人都有工分。”
  见老队长拉着熊雄说个没完,二毛偷笑着跑了。
  熊雄心里燃起要把二毛烧了的熊熊烈火,面上不动神色频频点头,一副老实可靠老队长说什么是什么的乖巧样子。
  “天呀,知青们要教我们说官话了!”全村的老少爷们妇孺神经都跟着动了。
  他们苦王老五的方言久矣。
  镇上读书的娃娃念书腔声又脆又好听。
  “妈妈,今天过节吗?怎么做了白面。”二毛回来的最晚,看范亚娟已经做好了凉面,还炒了青菜。
  “你爸爸给的粮票就是给你们三个吃的,吃了这么长时间杂面,给你们改一改顿。”
  范亚娟一边说,一边给女儿捞面。
  大毛和三毛摆桌子,端范亚娟新做的蒜泥辣椒油。
  “妈妈,凉面真好吃。”二毛调好面,吃一口麦面香滑劲道,和青菜一起吃很爽口,面条宽细均匀。
  “好吃你就多吃点,以后每个月,我们吃三顿纯白面,等夏收前饲养场会杀猪,我多买点回来熬油。”
  这真是个好消息。
  有油的饭菜才好吃。
  “谢谢妈妈。”二毛高兴坏了,撒娇道:“妈妈,大肉葱饺子好吃,下一顿,我们包饺子吧!”
  “好,听你的下顿白面我们包饺子吃。”范亚娟看着小闺女吃的很高兴,也跟着高兴。
  大毛三毛吃了两碗。
  王桂花和王大河分了一碗范亚娟端过来的凉面,觉得自己吃的杂面节节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好多人家都打了救济粮。”王大河说。
  “我们家都是劳动力,老二、老五还有工作,去了肯定没有我们家的份。”王桂花浑身不得劲,又愤愤的说:“有些人,走了会计的路子——”
  “歪门邪道的,我们家不屑。”王大河想都不想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