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成为富一代[年代] >

第39章

成为富一代[年代]-第39章

小说: 成为富一代[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是是,妈妈说的没错。”二毛见妈妈恼羞成怒,连忙答应,跑了。
  二毛回来吃过饭,跟着范亚娟和大毛三毛去老虎梁走亲戚。
  娘家8户人,范亚娟给每家四个馍馍,两斤盐,一条厚毛巾。
  二毛和三毛换着背盐和毛巾的背篼。
  二毛娘四个又受到范老太太的热情款待,范老太太见二毛三个落在排骨上的筷子慢了,就知道今年孩子们伙食好。
  饭后娘俩说悄悄话。
  “东林过年没回来吗?”
  “回来呢,二十八晚上到家,初一晚上走的。这两年任务重,没时间回家。他说过两年要我和孩子们随军,娘,你说,我去还是不去呢?”
  “我去嘛,在部队里闲得很,一天到晚就吃饭了,我不去,东林又想让我随军。孩子们上学辛苦,尤其冬天冻得手上都是冻疮。脸冻得通红的,还要走四十里路。”
  范老太太觉得女儿矫情,要放在饥荒年月,她只怕早就饿死了。
  也是现在条件好了,天时地利,种的地多有粮食了。
  “你想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我孙儿自己有主意呢,你去了他还不一定去呢!
  你一天天的吃饱饭了,胡思乱想的多。你小时候没得穿没得吃见天的山里觅食,哪里来这多的烦恼。”好脾气的范老太太戳着女儿的头,骂骂叨叨。
  “你也就是嫁给东林,人家出息,你跟着享福,你这些话说出去,你们村的那些妇人能把你口水喷死。你的妯娌和你婆婆能把你骂死了。”
  “随军多好的事,她们这辈子想都不敢想呢。”
  “是,娘,你说得对,是我矫情。我错了,等东林办好手续我就随军。”范亚娟赶紧说,害怕她娘等会儿给她爹一说,她爹会拿棍打人。
  这么想着,范亚娟站起来,朝屋外喊道:“二毛,我们回家了!”
  “哦,好的。”二毛和菊花小花表姐正说话,范亚娟叫着要回家。
  范亚娟老太太给装东西一个不要,最后范老头让范亚军送范亚娟四个回来,背篼里给装了野鸡兔子干蘑菇,路上,还捡了两只活野鸡。
  二毛背篼里背着。
  初三,林美丽王东胜抱着孩子回来。
  范亚娟睡了个懒觉起来,林美丽抱着孩子来找她说话,王东胜提着年礼。
  “二嫂,我妈说我们家有一间杂物室,可以收拾出来让二毛三个中午在里面做饭,看你想不想要?”
  “要,姨要多少钱?”范亚娟以为又要陪着这两口子说些废话,没想到林美丽说的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二嫂,我们弟兄妯娌的,谈钱多伤感情。”王东胜给林美丽使眼色,一边又说:“你看着给点就行。”
  “多少都行,只要有个做饭的地方,对我和你二哥来说,你们都帮大忙了。我正愁二毛三个夏天怎么吃饭呢!
  早上做的饭中午吃也就不好了。你二哥前头给寄回来一个煤油炉子,我才刚学会怎么用它做饭。”
  王东胜林美丽两口子一听就知道自己来对了,要是让二嫂找了杏花家,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多亏二哥先头打电话问他煤油怎么卖的,漏了风声。
  “二嫂,初五通车,我就回去,反正过年,你和大毛三个早早去看看,收拾出来,等他们上学好做饭。”王东胜站起来说,林美丽也跟着附和。
  “二嫂,初五跟我们街道上去看看,要你看得上呢。”
  “谢谢你们。”
  范亚娟把两口子送到正房,高兴的开始做饭,蒸了扣肉排骨,炒了回锅肉,下了白面面条,中午早早地叫王东胜和林美丽来家里吃午饭。
  二毛下午走亲戚回来,听范亚娟说以后可以在街上做饭,高兴地跳起来。


第71章 第 71 章
  ◎房子……◎
  “五叔五婶真是个好人呐。我要跟爷爷奶奶说去。”
  王桂花听二毛一说; 笑着当面夸王东胜和林美丽会事。
  “大毛二毛三毛是你们的侄儿,你们长大了会事了,你二哥和你二嫂都感激你。”
  “娘; 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以前是我们年纪小不懂事。”林美丽笑着说。
  “好好好!你们长大了,我和你爸也放心了。”
  二毛就天天看着时间。
  等初五,王桂花王大河王东智王东胜林美丽张大红范亚娟几个大人带着二毛和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到街上,送老五两口子的也顺道走亲戚。
  吴梅花热情的接待了王桂花; 给他们指粮管所公共厨房旁边,靠着厨房墙,木头搭成的两间石板盖顶的小木屋。
  “这两间房,是我们自己搭的,现在美丽姐妹三个嫁人了,东西也少了就空出来了,你看,看得上吗?”吴梅花说着,拿了钥匙打开一间门; 范亚娟王桂花二毛跟着过来看。
  二毛看屋子大概5平米左右,屋里放着一张单人床,旁边可以放一个矮柜和箱子,进门还里还可以放一个桌子; 和做饭的小火盆。
  收拾收拾住人都可以。
  “都是亲戚; 实话也不怕你笑话; 原来是美丽她们两个姐姐住的地方。”吴梅花拉过范亚娟; 靠近她小声的说:
  “你要是看得上; 一个月每间房给3块钱; 这两间你都留着; 听亲家说,你逢集的时候准备摆一个裁缝摊。
  我看,你干脆就在这里开个店,一个月三天,你们村劳动22天就可以休息,你完全可以搞副业,理直气壮的,谁都没话说。
  再一个,那些做衣裳的人,找你也有地方找是不是,他们才会相信你。”
  二毛觉得吴奶奶这话说道她心坎里去了,这小屋子就像是给妈妈一个精心打造的,怎么听着这么不真切。
  像不像她给兄弟画大饼的时候!
  五叔五婶两口子很不对劲。
  范亚娟听吴梅花说一个这样的木屋要3块钱,占亲戚便宜的心理稍减了些。
  帮忙是帮忙,这人情她记。
  可亲戚之间,还是利益落到实处比较好还。
  3块钱别人觉着是天价,觉得她是不是疯了,可在她看来却是合适合理的。
  她确实忧心二毛三个的午饭问题,也确实想要在街上摆摊。
  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肯定要抓住的。
  “姨,这两间房我都租了,我现在给你一年的租金,不过你得保证这一年这房子我们使用,不能拆或者赶我们走。”
  “哎呀,我们最知己的亲戚,咋会骗你。”吴梅花大笑着数,转头又说:
  “小范,你担心的对,我们私下签个收据,你看行不行呢?”
  谁也不敢小看了农村媳妇儿。
  “行。谢谢姨和姨夫。”范亚娟跟着两个屋都看了一遍,两个房间都有一个单人床,还能凑合。
  范亚娟回去的路上跟王桂花说房子租下了,在粮管所院子安全上没大问题,就是要找人收拾一下,木屋外面要加固,里面的桌椅板凳也要从家里拿。
  “亚娟,你既然想开一个缝纫店,不行,我让你爹找人买点砖瓦,把这两间房盖成砖瓦的,你和三毛几个路不好走的时候,晚上可以住。
  等将来,东林再有什么打算,砖瓦我们下了背回村里继续用,又没得损失。砖瓦那东西几十年都不会坏。
  我寻思老大家的开年也要起新房,生金再过两年要说媳妇了,总不能和大人挤一间房。
  你们好好商量一下,一起买。”
  在这件事上,范亚娟觉得自己是个木头人,被人推着走,又觉得幸运,还是老人想的长远,他们把她想的都给她想过了,想好了。
  晚上,王桂花将王东智张大红两口子范亚娟叫到正屋商量。
  “老大,你和大红什么时候定砖瓦去,亚娟也要定两千块砖五百片瓦左右,你们一起商量着买更划算。”
  “一片砖5分钱,一片瓦5分2,我和你爸都问过了。要的多就算5分。”
  “能便宜谁要贵的,我们和亚娟一起和买。”张大红替王东智答话,“娘,我们想在我们屋后的自留地起两间房子,差不多一千块砖瓦就差不多了。”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c
  张大红这么好说话,王桂花王大河都很高兴,孩子们还听他们的话,到底他们还没老。
  接下来,范亚娟先和吴梅花沟通好,说不破坏小木屋,只是在小木屋外面盖一层砖瓦。
  林家祥跟粮管所的领导商量后,一脸喜色来跟范亚娟说领导同意了,只是这地是国家的不属于任何个人。
  “谢谢姨和姨夫!”
  “谢啥,都是亲戚,你们好了,老五两口子也好。”林家祥笑着说。
  “小范,你别有负担,你给了钱的。”吴梅花本来觉得自己狮子大张口范亚娟不会租,结果真的和美丽说的一样,她有钱不怕价高。
  “姨,那你和姨夫在着,大嫂还砖瓦厂等我去联系买砖,我先去拉砖了。”
  砖瓦厂就在镇子往上走不远,张大红王东智王大河王桂花四个人已经看好了砖瓦,他们这次来就赶着队里的马,每匹马都上了驮斗,这点砖瓦快了一天都能驮回去。
  “爹娘,林家姨夫的领导答应了,说盖房子可以,地是国家的不能买卖。”范亚娟小跑着来,笑着说。
  “那太好了,这里有架子车,让你大哥和你爹先给粮管所拉砖,等晚上我们回去请村里人帮忙,明天就来给先盖房子,争取过了初十给你们收拾好,今年正月十四就开学报名了,可得抓紧些。”
  范亚娟张大红王桂花一个架子车,王东智王大河一个架子,把买的转头往车上放,来来回回干到天黑,林家祥找人帮忙拉了两趟,居然一天就将砖瓦到位了。
  晚上,王大河先到老队长家里说明来龙去脉,又去大哥家找王大海侄子帮忙。
  说好村里会泥瓦的李大嘴男人和他三个兄弟,一个人每天给5毛钱不包饭,泥瓦匠有了。
  再找两根好横梁,十几条柏木椽子,房子差不多也就出来了。
  王大河又找了木匠小花爸,也是一天5毛钱的工钱。
  第二天,范亚娟王桂花张大红三个背着锅碗瓢盆,二毛三个背着面和柴火,一群人浩浩荡荡粮管所盖房。
  原先,颇有微词的粮管所职工,见这全村几十号人,要放的屁不放了,要说的话不敢说了。
  细细一想,林家祥两口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德行,再仔细一打听,这家还有个厉害的在部队当营长的男人,啥想法都没有了。
  不说笑脸相迎,也不敢再看不起谁。
  王桂花总揽全局,范亚娟张大红听她指挥,烧热水,第二天就在工地上煮饭了。
  村里来帮忙的人见有热饭吃,又有工钱拿,干活都很卖力。
  这时候村里人给别家帮忙也都很实在,毕竟人多力量大,自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麻烦别人。
  大毛二毛三毛三个也出了大力气帮忙搬砖接瓦,挑泥,和泥,挑水,好在院子里就有一口水井。
  等房子彻底盖好,留下一个木制可拆卸的窗户,大家开始收拾屋里卫生。
  两间小木屋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吴梅花看的眼睛都亮了。
  “姨,姨夫,这次我来,就是交租金的,我打算先交五年的,那时候三毛也初中毕业,你们看可以吗?”
  “小范,还是你们东林能干,我和你姨夫真的不如你们年轻人有魄力,砖瓦说买就买,房子说建就建。”吴梅花拉着范亚娟的手开心的不得了。
  “小范,你租五年可以,但姨也有个条件,就是你不租了,你这砖瓦木料折价卖给姨,咋样?”
  范亚娟假装思考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的说:“姨,你和姨夫美丽没把我们当外人,我们也不能再看外了,你说的,我答应了。到我们走,送给你们都行。”
  这话说的可太体面了,吴梅花高兴坏了。
  “不不不,小范,咋也不能以大欺小,到时候给你折价,折价!”吴梅花笑着给范亚娟写了个收据,范亚娟花了钱接到收据,两个人都很高兴。
  剩下的就等房子晾干,往里面搬东西了。
  学校已经迫不及待开学了。
  二毛三个每天带饭上学,傍晚和桂兰一起回家。
  范亚娟自从房子盖好,就全力以赴给张大红王东智帮忙盖房,他们给她出了力,她尽量的还了。
  大毛三个星期天也到玉梅家的新房帮忙和泥提砖。
  玉梅家的新房只有正面一面砖,三面墙是土夯的,比较省钱,王东智带着生金下大力背土打墙。
  木匠也是小花爸爸,等上盖的时候,范亚娟不仅给帮忙,还搭礼放了鞭炮,另外给了一个大红的锦缎背面,相当于挂红。
  玉梅家的正房和老房子的正房一个朝向,背墙齐正房的背墙,张大红屋里开了一个后门,出去就到了新房的院子里。
  本来修两间的,王桂花老两口给了钱,又给村里给了5块钱买地,新房子向外修了修,共3间正房,再加一个半间的厨房,以及一个三四十平的长方形院子。
  宽敞的新屋,看得二毛都羡慕了。
  “大娘,你这三间房,做了楼板相当于6间,堂哥生三个孩子都有地方住。”
  “哈哈,二毛呀,借你吉言!”
  张大红笑呵呵给二毛拿去年的柿饼。
  二毛赶紧跑回家了。
  “二毛,看羡慕了?”
  “房子挺好的,等我们三个读书毕业了,妈妈,我们也在房背后的自留地盖它三间。”二毛笑着和妈妈说。
  “我们盖成青砖黛瓦的二层楼房,地板铺成水泥地,我们一家人一人一间。我哥娶媳妇也有地方住。”
  “你还想的长远。”范亚娟看二毛无虑无忧的样子,试探地问:“要是我们跟你爸爸随军呢?房子还盖不盖了。”
  二毛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妈妈,说:“那我就不知道了,妈妈爸爸说了算,我还是个小孩子,才不管这些呢!”
  “你说得对。”范亚娟高深的道。
  二月,粮管所的小房间晾干了,范亚娟将从部队拿回来的那一套锅碗瓢盆蚂蚁搬家一样搬到房子里。
  用旧的脸盆做底座,里外用黄泥涂抹六张瓦片铁丝箍一个圈,留下通风和进柴的灶门,一台小灶完成。
  小灶上面架上个小锅,烧柴完全可以做饭。
  二毛用剩下的砖头屋外垒个半人高平台,再将小灶放上来靠着墙,烧火做饭都不用弯腰,添柴更方便,也不怕屋里有烟。
  这个小灶放在大毛和三毛这间房外,做饭的家具也放这间。
  范亚娟和二毛的这间,范亚娟收拾的格外整齐,置办了桌子当操作台,把家里的缝纫机和锁边机都搬来了。
  二毛给妈妈用木板做了一个招牌,写上亚娟缝纫店,挂在门口。
  每天二毛兄妹中午回来午饭吃了,傍晚放学一起回家,有时候范亚娟休息就来街上住,帮着二毛三个做午饭,晚上他们就可以住在这里不回村。
  不回去的时候,一家人吃过饭,大毛二毛三毛三个搬桌子在门口写作业,范亚娟在屋里做衣裳,这样的便利,一家人还在一起,让范亚娟很满意。
  逢集的时候,王桂花张大红给二毛送菜,顺便给林家祥夫妻也送大捆的青菜和烧不完的柴火。
  有时候范亚娟做了好吃的也给林家祥夫妻端,有时候直接留吴梅花两口子在家里吃饭。
  每次逢集,范亚娟都搬一个简易可折叠桌子到正街上摆摊,渐渐地镇上的人都知道范亚娟会做衣服,买了布料,尝试着找她做。
  八月开学,玉梅玉娇玉花三个升到四年级镇上读书,中午也来一起做饭,张大红给三个女娃做了一个一样的小灶,背了一个大箱子装东西,三个人一个锅里做中午饭,晚上一起回家。
  柴火青菜王桂花老两口送的更勤,天天都有菜吃。
  米面张大红监督王东辉和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