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逆袭人生的女配-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阿云看来,除了阿娘这个称呼,其他的无论称呼什么,他都觉得别扭,阿云干脆在外人面前直接无视称呼这个词。
临睡前,阿云不解的问:“阿娘,你这一年来要我学习骑马,就是为今日做准备的吗?”
“是啊!”
“为什么不让黄夫人他们派人送咱们回去呢?这样,就可以坐在马车里面,又舒适又安全,还可以把家里那些好东西都带走。那么多好东西,可惜了。”
“阿云,交朋友,就要替别人着想,黄夫人和楚夫人家里,都是带兵打仗的人,他们往自己家里派几个兵可以,但是派人把咱们送回家,这就不符合规矩了,被人授之于柄,岂不是害了她们?”
“不让他们送也罢,为什么都不告别一下呢?之前不是跟她们说好了离开的日子吗?为什么要提前两天悄悄地离开?”
“我已经留了信给她们,放在门房阳子那里。”
“这一年多,我赚了许多钱,明眼人早看在了眼里,如果被有些人知道了咱们的行踪,你说,咱们俩这一路上能太平吗?”
“你是说,会有人来劫财?”
“对于世人来说,财是一个好东西啊!财是一把双面刃,有许多人因为财而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甚至失了生命。”
阿云顿时有些紧张。
“那咱们俩现在是不是处于危险之中?”
“别紧张,咱们俩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穿着普通的男子带着一个小书童风尘仆仆的赶路而已。没有人会注意到咱们。”
阿云道:“我知道了,你为什么不想让黄夫人她们派人护送,这样,不仅劳烦他们,而且阵势太大容易引人瞩目。”
“对,阿云现在越来越聪明了。”
可是,就算是他们轻装简从,几日以后,在一片丛林中,他们还是遇到了一队山匪。
对方是七八个膀大腰圆,络腮胡子的精壮男子。
他们手持大刀挡在了陶桃母子俩的马前。
“快把身上的银子都掏出来。”前面的一个山匪道。
后面的山匪议论,“长得倒像一个白面书生,但是穿得也太一般了吧!不像有钱人。”
“我看这两匹马倒是不错,咱们可以把马留下,看样子能换回几个银子。”后面一个道。
“对,让他们下马!”
前面的山匪用刀指了指陶桃。
“你们俩下马,马和身上的银子都给我留下来。”
陶桃一言不发,甩起马鞭,只听一声惨叫,前面那个山匪丢下刀,握着眼睛鬼哭狼嚎。
后面的人见了便如狼似虎蜂拥而上。
陶桃把马鞭抡得虎虎生威。
那些人还不待靠前,就一个个被陶桃抡起来的马鞭打得东倒西歪,惨叫不已。
陶桃手里的鞭子,如刀似剑,快如闪电,每一鞭子打在身上,都是皮开肉绽,触目惊心。
不一会儿,七八个山匪就被打得伏倒在地,爬不起来。
陶桃冲后面的儿子道:“阿云,走。”
惊呆的阿云回过神来,策马踏过面前的山匪,就往前跑去。
陶桃也随后策马奔驰而去。
留下一地的山匪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呻吟着。
陶桃母子策马跑出山林,跑出很远,才渐渐的勒马慢了下来。
阿云心有余悸。
“阿娘,你什么时候把马鞭甩得那么厉害,那些拿着大刀的山匪,竟然被你打得落花流水。”
陶桃没有过多解释。
“你以为我带你回昌平,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吗?一年之前就做好的这些准备。”
331。原配的崛起
331。原配的崛起
阿云眨巴着乌黑的大眼睛,里面有一丝愧疚。
“阿娘,我是不是太任性了,说要回昌平就回昌平,你在京城有那么多朋友,还有那个火爆的胎教班,咱们那个你好不容易布置起来的家……”
阿云说着,声音小了起来。
他低下头。
“阿娘,阿云是不是做错了?”
“阿云没有做错啊!做错的是阿娘,阿娘之前没有保护好阿云,让阿云受到了许多委屈。所以,只要阿娘能够做到的,都会满足阿云。”
“那怎么能怪阿娘呢?是他们……不过,就像阿娘说的,现在,他们已经遭到果报,以后咱们就不提了。”
“只是,阿娘为了我,放弃了那么多,而且,这回家的路上又充满了凶险,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我天真的以为,回去可以像来的时候,坐一辆马车舒舒服服的坐着就可以回去了,我要知道会这么辛苦,不会让阿娘带着我回去。”
“阿云,你不要自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有亲人,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所以,就算是你不提出来要回去,迟早有一天,阿娘也会带着你回去,回去了,咱们俩有了亲人,才不是没有根的浮萍。”
“真的吗?阿娘离开京城,没有遗憾?”
“有什么可遗憾的,那个胎教班,经过一年多办班,该学的人都学到了,他们会把所学到的知识子子孙孙的传下去,亲戚朋友之间,也传开了,早不是当初那个神秘的秘方,再办下去,也没多少人了,咱们把银子赚够了,正是该走的时候。”
“咱们孤儿寡母的,再留下来,就会成为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的目标。”
“阿娘,咱们赚了好多银子吗?”
“反正足够把你养大成人。”
“阿娘,我想跟你学医。”
“你想学医是为什么?赚很多银子吗?”
“我学医,在能够养家糊口的同时,可以治病救人啊!这个比当官有意思多了。”
“好,算你有点慧根,所以,你学习医理,会有所成就。”
“阿娘,你的意思是,我有学习医理的天赋吗?”
“阿云,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想的只是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如果想的是别人,成功的可能性就是九成。”
“你学习医理的初衷,是为了治病救人,再加上阿娘传授给你的高超医术,你一定会成为昌平最有名望的大夫。”
“为何做事替别人着想,会有九成的成功性?”
“因为做事替别人考虑,是符合天道,自然有天助你。”
“哦!阿云知道了。”
阿云又问:“阿娘,你跟谁学的医理?怎么突然之间,你就会医理了?”
“因为阿娘想治好你的病。”陶桃敷衍。
“阿娘是跟谁学习的?”
“说了你也不知道。”
“阿娘学得很快,我都不知道你跟谁学的,你就学会了。”
“学无止境,阿娘现在都还在学习,有空的时候,我就在悟各种病理。”
“我一定要像阿娘一样,时时刻刻都不放松的学习。”
“有这样的态度,就没有学不成的。”
“阿云,回昌平以后,不要随意透露咱们有钱的事。”
“阿娘,你怕说了,会招惹麻烦吗?”
“你知道就好。”
“这路上的凶险让我明白,财会招致横祸。”
“钱财是双面刃,用好了利人利己,用不好,害人害己,正常情况下,不要考验人心,人心是善恶掺半的,在钱财面前,许多人会因为贪婪,让恶战胜了善,所以,最好不要露财。”
陶桃母子经过十多天昼出夜伏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昌平。
昌平是一个州城。
虽然没有京城繁华和热闹,但是它也相当于现代的一个省级市,此繁华和热闹的程度,也只是仅次于京城。
原主的大哥陶良是做粮食生意的商人,二哥则是子承父业,开了一个学堂办学。
所以陶家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也算是家境殷实。
袁学顺赴京赶考之前,都是依靠陶家接济生活,他一去不返,也不管家里,原主带着婆婆和儿子生活,也一直都是依靠娘家生活。
这次,陶桃离开昌平三年,又带着儿子回来。
陶桃打算把医理传授给阿云,待他娶亲之后,就算是完成任务离开,阿云还有舅舅和表哥表弟这些亲人在身边。
到了昌平,陶桃没有急着回家。
她带着阿云到了一个客栈,梳洗一番,换回了女儿妆,直让客栈的老板看得张口结舌。
陶桃这才带着阿云回了陶府。
门房看见陶桃母子,惊得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的道:“大小姐,真的是你吗?”
“怎么?三年不见,就不认识我了?”
“老爷和夫人以为你们……哦!不,我去禀告老爷和夫人,他们知道你们回来,一定会很高兴的。”
陶桃带着阿云进了后院。
门房高兴的大声喊:“老爷,夫人,大小姐回来了。”
随着喊声,陶老爷在林管家的搀扶下从后院的一间正房出来,他头发花白,杵着拐杖,步履蹒跚,却很急切。
阿云抢先像一只鸟儿一样飞了过去,扑到了陶老爷面前。
“外祖父,阿云可想死你们了。”
陶老爷一把抱住阿云,然后又仔细端详着他。
“外祖父也想你,你长这么高了,你……你会说话?”
陶桃笑着道:“爹爹,阿云怎么不会说话了?”
“听说……阿云不会说话了?哎!原来传言不是真的,白害我们担心一场。”
“谁告诉你们,阿云不会说话的?”
“前年,我有一个学生不是去赴京赶考嘛!我让他给你们带一封信去,顺便打听一下你们母子俩的情况,他去了京城,找到袁府,府里的人说你们母子俩已经离开了袁府,而且之前你带去的一个奴婢悄悄地告诉他说,突然有一天,你们母子俩都消失不见了,在你们消失之前,阿云已经不会说话了,你也病入膏肓,大家都猜测你们母子俩都遭遇到了不测……”
陶老爷说着,声音哽咽,老泪纵横。
332。原配的崛起
332。原配的崛起
林管家道:“老爷,别让大小姐他们站在门口了,回屋里说话吧!”
陶桃和阿云一人一边扶着陶老爷。
陶桃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道:“爹爹,阿娘呢?”
“你娘在屋里,她病了很久了,快去看看她,说不定看见你们平安回来,她就好了。”
屋里,陶夫人躺在床上,听到声音,她抬起一只手。
“桃儿,阿云,是你们吗?”
陶桃快步过去,握住她的手。
“阿娘,是我,桃子,还有阿云,我们回来看你了。”
阿娘挣扎着要起来。
陶桃把她扶起来,半躺在她怀里。
阿云拉着外祖母的手。
“外祖母,你生病了吗?哪里不舒服,让我阿娘帮你瞧瞧,她会治病,我原来不会说话了,是阿娘帮我给治好的。”
陶老爷:“原来是真的,阿云之前不会说话了?”
“爹爹,你看我们现在不是好好的吗?都已经过去了,不提了。”
陶夫人用手摩挲着阿云柔软的小手。
“真可怜,这三年,你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听说不仅阿云不会说话了,桃儿也病得奄奄一息,还有,听说你们母子俩突然失踪了,为何?你们去了哪里?怎么回来的?”
“阿娘,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好好的,过去的就不要再提了,阿云说的没错,我学会了医理,会治病,我先给你瞧瞧吧!”
陶夫人执意的道:“我的病,就是听说你们母子俩在京城过得悲惨,最后还失踪了,所以落下的心病,你们俩现在全须全尾的回来,我的心病已经去了大半,我只想知道,你们母子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也了了我这三年来的牵挂和忧心。”
陶老爷:“桃儿,说吧!说说这三年来,你们经历了什么?你母亲的病,就是忧心你们才导致的,不仅是她,我也想知道。”
“爹,娘,桃儿不孝,让你们担心了。”
“我和袁学顺和离了,阿云随我,这是他同意的。”
陶桃说着,把和离书拿出来给父亲母亲看。
“我跟袁学顺和离一个多月以后,他因为滥用职权,贪污公款,被杖责一百,流放边地去了。”
“所以,这次我带着阿云回来,就打算长期留在昌平,在这里生活。”
陶桃故意略去了他们母子俩在袁府的那些悲惨遭遇,怕引起父亲母亲的伤心。
但是母亲还是揪着问:“为何和离?他们虐待你们母子了?”
“是啊!他们把我们母子俩带到京城去的目的,就是想谋害我们,一了百了,阿云被药得不能说话了,我差一点就没了命,我带着阿云逃出袁府,我学习医理,治好了阿云的病,让他重新开口说话。”
“然后,我主动提出来的和离……现在,我和阿云过得很好,所以我们打算回来……桃儿不孝,要知道你们因为我们忧心成疾,我们应该早一点回来的。”
尽管过程悲惨,但是结果还是好的,至少,两个人都好好的回来了。
和离,在这个年代是极不光彩的事,但是总比连命都没了,要强百倍。
陶老爷:“林管家,快让人把那两间东屋收拾出来,让阿云和桃儿住。”
“桃儿,你们之前住的那个院子,走之前卖掉了,如今回来,就住娘家吧!你母亲和我住的这个院子,挺宽敞的,房间也多。”
陶桃:“林管家,我和阿云骑回来的那两匹马,好生喂养两天,就拉到集市上卖了吧!我们的行李,就帮我们拿到东屋去。”
林管家应声退了出去。
陶桃为了宽慰父母的心:“母亲父亲放心,我和阿云暂时住这里,等我买到合适的院子,再搬出去住。”
母亲嗔怪,“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以后就住这里。”
“阿娘,我毕竟是已经嫁出去的闺女了,如今和离了,给娘家抹黑已经很过意不去,还继续住在娘家,会影响到子侄们以后说亲,你们放心,我现在有赚钱的技能,我可以帮人治病,完全可以养活我们母子俩的。”
“桃儿,你说这么见外的话干嘛?只要你好好的,和离就和离,又不是你的错,有什么抹黑不抹黑的,子侄们以后说亲,跟你有什么关系,他们自己有本事,什么好女子都能说到。”
“母亲,不说了,我先给你诊断一下,然后再开几副药调理,你很快就会康复的。”
“我见到你们母子,病已经好了一半,再养几日就能好的。”
陶桃给母亲诊了脉,发现母亲就是忧思过度,伤到了脾胃。
她亲自去街上的药铺给母亲抓了三副补脾胃的药回来,亲手煎了给母亲喝下。
母亲喝了以后,晚饭都比平日里多吃了一碗。
晚饭的时候,哥哥嫂子都聚济一堂,听说陶桃母子在京城的时候,曾经受到许多苦难,不免有些唏嘘。但是见小妹和侄儿都平安回来,他们也都放下心来。
陶桃知道,再亲的亲人,也不能依赖,更不能让他们小瞧了。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和离回娘家,还带着一个拖油瓶的女子,如果自己不自强自立,早晚会被嫂嫂们嫌弃,被子侄们诟病。
她得提前表明态度,在他们起心动念之前,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陶桃:“这些年,让父母兄嫂们担心了,所幸我在京城也学到了一技之长,以后开一个医馆,能够养活我们母子,大哥开粮店,认识的人不少,你们帮我打听打听,有谁家卖院子的,我想买一个,买院子的银子,我也攒下了。”
陶良:“桃儿,你买院子干嘛?家里又不是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