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系统之重生-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些策论说到底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那么接下来朕想听听你们心中有什么可行的计划么?”
ps:小天使们,月底啦,票票无处安放了吧,投我呀,啾咪~
------题外话------
于出世法。生珍宝想。于世间法。生下贱想。以于出世。生珍宝故。便生欢喜。生欢喜故。其心安适。心安适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悦乐。受悦乐故。心得寂定。心寂定故。能实知见。实知见故。能深厌背。深厌背故。能正离欲。正离欲故。能得解脱。得解脱已。便自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第678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4
有几名贡生被皇帝的言语激励,甚至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想要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
“王珣?上前一步。”
“禀皇上,学生王珣。”只见一位锦绣长衫,三十岁上下的男子行礼道。
此人是礼部侍郎的长子,在元都小有名气,经常呼朋唤友,也与世家交好,之所以三十才取得贡士头衔,主要也是因为受到父亲的熏陶,做人要稳,行事要准,所以王珣的科举生涯都是按部就班的,如果觉得有把握,这一场参加,如果觉得学得还不行,就等待三年后,再三年,就这样,他每次参加都能得个好名次。
“抬起头来。”
王珣微微抬头,让陛下看清自己的脸,但目光下垂,规规矩矩。开玩笑,礼部侍郎的儿子,难道还能在规矩上有什么纰漏么。
“朕在你的策论中看到,你希望重孝、重礼、兴祭祀,提高个人礼教、修佛堂,注重修心。朕有些不解,这修心和国富之间的关联。朕想听你说说。”
王珣听罢,连忙俯身跪拜,“回禀圣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活不易,百姓困苦,有时候的天灾无可避免,而伴随而来的便是暴乱和瘟疫等,学生希望百姓能学习佛家的教诲,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
“于出世法。生珍宝想。于世间法。生下贱想。以于出世。生珍宝故。便生欢喜。生欢喜故。其心安适。心安适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悦乐。受悦乐故。心得寂定(注)”
“修心养心,忍其所不能,方为和谐。”
皇帝听完,心中叹道,这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臣子形象,即使入朝为官,也是庸庸碌碌,没什么大的建树,他扫视了一下六部尚书,与内阁大臣,除了兵部尚书完全不知道这人说的是啥,其他人的表情多数都是认同或者沉默,原来安逸了这么多年,这些老臣们都惫懒了。
池金鳞则在一旁嗤笑,又不是战乱的年代,需要“信仰”控制百姓,现如今太平盛世,除了大灾大难,能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用得着采用“佛教”去教化?对于他来说,关于礼佛,那是个人意愿,而不应该是朝廷大肆倡导“神佛”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调的信仰,再说了和平年代,百姓都信佛了,谁会相信朝廷,这是政治思想偏差啊,啧啧啧
皇帝看到这位少年又是嘲笑,又是摇头的,想到打听的消息,说这个人是文祯在哪个村挖出来的人才,倒是有点意思。
“这位贡生叫什么?”
池金鳞一愣,连忙跪拜行礼道,“回禀陛下,学生池金鳞。”
此刻池金鳞匍匐在地,看不清皇帝的表情,他觉得自己真欠,刚才嘚瑟个什么劲儿,现在璇玑肯定会在心中嘲笑自己呢!
ps:小天使们,月底啦,票票无处安放了吧,投我呀,啾咪~
------题外话------
感谢小仙女~傻萌妹子、Grace、陌清、丛岐芮、854025投的推荐票!
感谢小可爱~紫叶叶投的月票!
第679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5
此刻池金鳞匍匐在地,等待皇帝的问话。
“朕看你刚才一脸呃不赞同的表情,是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么?”
听到此话,池金鳞汗如雨下,不会吧,皇帝这是想搞我?
璇玑要是能听见池金鳞的内心活动,肯定会给个爆栗,搞你?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脸咋那么大呢!
池金鳞稳定了心神,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禀圣上,学生却有不同的想法,王同学的出发点好的,但解决办法太虚无飘渺了,在灾害面前,不是应该首先要做好预防么?预防做的到位,就会把灾害降至到最低。”
“简单的举例,例如洪水,历年来经常会发生洪灾的地区有哪里,该地区有多少人口,经济情况如何,农耕,家禽,养殖等几何,以及重点防御位置,避难处,哪里有窄道,洪水发生后会不会引发泥石流,这些情况可以都包括在其范围呢。”
“汛期应该有专员观测,雨季要计算降水量,结合水位情况,预防洪灾,如果确定了会发生洪患,在哪发生,发生程度是几级,然后我们要根据判断不同的级别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首先要组织预备人员抗洪、填砂、提前转移百姓和个人财产、有伤患的,组织大夫救援、公开发放救灾物资,在抗洪结束后,组织人员建设家园等,这些都是有效的办法,而不是当洪水侵袭的时候我们祈求佛祖,自己罪孽深重,如果抗洪救灾的效率高的话,我们会避免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什么朝廷不需要努力做到最好,而是指望那些虚无的信仰呢?”
“除此之外,在学生的策论里也有一些相应的设想,例如在洪灾多发区,定期进行防洪演戏,这样百姓可以更有序的保护自己,避免伤害。”
“修建河道,灌溉农田,定期检修堤坝等很多项介绍,都能有效的对抗灾难。”
“学生小的时候,曾听说南疆曾多发瘟疫,之后读书经过多方了解,发现那里的人个人卫生非常差劲,细菌呃,细致想来,肯定是不能做到清洁才导致病症多发,我们可以以村庄为单位,规划村容村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大大改善疾病的传播……”
池金鳞滔滔不绝。
当他说完后,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有些吃惊,不敢置信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可以想到这么多,王珣有些蹙眉,这些做法他闻所未闻,自己也是在家里苦读圣贤书,他说那些自己根本没有见识过,只是从小看到母亲难过的时候经常吃斋念佛,进入寺庙的时候听那些大师诵经,百姓还愿,不论生活多么不易,在佛祖面前,他们都会满怀希望,这才是他最终有所触动的原因。
可今日却听到了另一番言论,是啊,如果可以预防,为什么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为题呢,人都死了,吃斋念佛有用么?
“放肆!简直一派胡言!预防?你怎么预防?那是神降下惩罚,人就应该受着,这是人的业障,你又不是先知,你怎么可以提前知道。”礼部尚书冷笑道。
这位礼部尚书为人古板,守旧,教条,虽也看不上郭尚书一党,但对文祯郡主一派也十分不认同,太激进了,太大逆不道了。
池金鳞皱眉,淡淡的开口,“尚书大人,你又不是神灵,你怎么知道那是惩罚,你又怎么知道那是神降下来的?说的好像您和神很熟似的。”
“噗!”兵部尚书一时没忍住,笑出声来,他是个粗人,但也不是没读过书,否则也不可能坐上这个位置,但是他非常不喜欢文人那些酸腐的样子,特别是礼部那群人,烦得很。
李阁老轻咳了一声,示意大家注意身份。
“你,你,你,简直有辱斯文。”
“呵呵,到是很有趣的设想,如果这些都能实现,不知道朕能不能看见。”
众人齐声叩拜,“皇上万岁!”
皇上让众人平身,也没有对池金鳞说的进行评价,而是让下一个人继续。
礼部尚书在一旁郁闷的要死,但也知道自己的观点可能不让皇上满意,自己年纪也大了,还是老实呆着吧。
接下来考问的问题都比较杂,可能也是皇帝随心而至,考个对子,作一首诗,写个书法,当然言语间关于国家发生的时政会更多一些。
而在此期间李世勋也得瑟了一把。
“关于贞洁牌坊一说,到底值不值得推崇?其实这种问题对于朝中大臣来讲不痛不痒,唯一的好处就是让获得牌坊的家族长面子,但若是这种情况被推行出去,会有多少的女子守活寡?我们有广袤的土地却没有优质的良田,因为人口稀薄,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还等待着我们去开采。所以生育问题至关重要……”
璇玑早就猜到李世勋会谈论这个,而这个观点也是她闲着没事说给李世勋的,当时因为这个话题,对方还与自己争吵过,可最终还是让她说服了。
璇玑觉得自己的观点不可能一次都拿出来,变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要改的方面又非常多,所以她便把这些观点分散给周围与她较好的人,她这也算是引领时代的新思想浪潮了。
李阁老没想到皇帝会问起这个来,毕竟这一条是先祖发下来的圣旨,当时先祖的目的是为了歌颂女性忠贞的情谊,可后世这些人为了获得这份荣耀,想方设法弄出许多肮脏的事情,那么先祖当初的初衷就改变了。
但这一条又没有实在的意义,变动吧,对先祖不敬,不变动吧,其实也没法除去几块贞节牌坊带来的不良后果。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殿之上,那个最瘦小的身影。
皇帝嘴角微弯,笑道,“丫头,你这盘棋下的可挺大啊!”
皇帝这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让在场所有的臣子都产生了好奇,文祯郡主到底跟皇帝是什么关系?不会是他的私生女吧?
------题外话------
太困了,想睡觉~
第680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6
大臣们诡异的目光,皇帝调侃的笑容,瞬间让璇玑成为场上唯一的焦点。
文祯郡主今天依旧一身青衿服,长发挽成成年男子的发髻,一条白玉缎带系在头上。
少女十三四岁,神态自若,虽是皇帝亲封的郡主却不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可就她站在殿中的模样给人一种无尽的气势,仿佛让这些大臣们看到年轻时候的皇帝。
众位臣子心中感叹,这是年轻人的天下。
“李爱卿,你不是特别喜欢这个丫头吗?天天在朕耳边念叨着,那你为诸位介绍一下咱们天元王朝的这位文祯郡主。”
李阁老笑道,“是,皇上!”
“钟雨馨,钟将军嫡女,五岁曾经救过太子殿下,故此被册封为文祯郡主,六岁起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取头名,得‘小三元’,接下来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又得‘两元’。期间曾研制出医治天花的药方,圣上特赐予不跪之礼。”
在场这些人中虽然了解到文祯郡主特别出名,也只是认为她的学识和文采优秀,却不想她本身的经历居然更精彩。
就连兵部尚书都偷偷竖起大拇指。
这些人当中,唯独郭尚书最了解这位郡主,没办法,谁叫他在这丫头身上吃了不少亏,郭尚书甚至怀疑,当初丽妃遭殃,有可能就是这丫头的手笔,可惜没有证据。
郭尚书心里郁闷,为什么这样的孩子都生在别人家,再看看自己的儿子,简直就是个窝囊废。
王珣也和众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先看看自己的年龄,再看看人家小姑娘的年纪,比不了比不了啊。
十名贡生中有部分是世家子弟,他们高傲无比,也有高傲的资本,科举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甚至在他们心中世家的力量都远比朝廷更值得他们尊重。
可是现在一经对比,彼此都羞愧不已。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神情各异,眼睛弯了弯,这就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
众人们现在唯一关注的就是皇帝的态度,李阁老刚才已经点名了文祯郡主,可是摘得了‘两元’,若是在给她封个状元,那这‘大三元’是跑不了了,到时候文祯郡主的名声可能会被传扬到一个相当高的地步。
众大臣们仔细回忆历朝历代,好像都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位有能耐的小女娃,将来皇上要是重用她的话,那她的前途可了不得啊。
皇帝等待下面这些人无限脑补,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他刚想开口,有人已经按耐不住了,户部尚书郭荣直接行礼,“皇帝陛下,臣请恳言。”
郭尚书上前一步弯腰奏请。
皇帝蹙眉,“准。”
“就文祯郡主的那篇策论,微臣以为言之无物,狗屁不通。圣祖有云,忠贞者,表彰也,虽说在大殿之上,这个观点是李世勋刚才提出来的,可据我所知,这些思想是由郡主口传入他耳中,而就郡主那篇策论而言,也对此项有了一个简单的说明,那么微臣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个观点从始至终是由郡主主导的呢?”
“而文祯郡主直接要求废除此项,在微臣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再言,女子本应相夫教子,何来抛头露面,伤风败俗。”
郭尚书可不希望先由皇帝垂问,而是想要自己先发制人,最好给这黄毛丫头来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她若是发挥失常,皇帝心中也未必对她满意,即使她回答上来了,在这大殿之上,只有她一位女子,他可不相信这些人会偏向这小丫头片子。
“呵呵,郭大人,若女子都守寡了,新生儿在哪?国家靠什么增加人口?靠什么提高生产力,劳动力?守寡的女子,将来年纪大了,谁来养老,难道是您郭大人?”
“你!简直一派胡言!你这是诡辩,本官不与女子为伍,哼!”
璇玑站直身对皇帝行礼,说道,“若陛下肯赦文祯无罪,不治大不敬之罪,不惩罚文祯,不说‘放肆’,那么文祯才敢畅所欲言。”
“呵呵,你这丫头倒是把所有的话头都堵死了,行吧,那朕就依你,在场诸位都可互相讨论,不祸及身份,事后也不可以打击报复,君无戏言。”
“郭大人,刚才您说的不与女子为伍,又说女子应当在家相夫教子,不可与男子一争上下,请问是当朝哪一条律令规定的。
再言,您言辞无比贬低女性,请问您是如何出生的,是无性繁殖吗?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噗!”池金鳞听到“无性繁殖”一时没忍住,随即璇玑瞪了他一眼,池金鳞连忙噤声。
璇玑接着说道,“若无您的母亲,即使您的父亲再有能耐,就如你现在这样一般也不可能有您的存在吧,所以母亲的伟大,你有什么资格贬低女子。”
璇玑在说完这段之后,基本上大殿之上的人都低低的笑出声来,可不是嘛,父亲有多大的能耐,也不可能独立完成生育,哈哈哈……
“你你你,简直不可理喻。”郭荣满脸通红,用力拂袖,扭过头不敢直视文祯郡主。
“呵呵,不说您的母亲,再说您的妻子,若您瞧不起女子,为什么还需要娶妻生子,您不是应该不屑于这种生活吗?女子为您带来了快乐,又给您繁衍香火,您这可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郭荣简直是气急败坏的瞪视着文祯郡主。
璇玑笑颜如花,说得更起劲了,“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调和,万物皆宁。所以男女二者缺一不可,若阳盛而阴衰,必有祸乱,所以男女应该相对平等,此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