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满级大佬穿到女频爽文以后-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连老爷给她的簪子就这样二话不说地典当了出去,她平日里是多在意这些富贵东西的一个人啊……
她红着的眼眸定定地凝着苏翎,半晌之后,忽而朝她跪了下来。
第五十五章 救人(2)
苏翎伸手去拦,也没能拦住。
张嬷嬷脸上神色坚定而执拗,定定地朝她磕了一个头。
“多谢大姐儿对允哥儿的救命之恩。”她一字一句地道。
苏翎对古代的这些制度十分无奈,然而看得张嬷嬷面上的坚持,她也只能任她将礼行完。
她心中也着实没存什么拉拢人心的心思,只是觉得稚子无辜,不该被人所利用,成为大宅院之中的牺牲品。
她自己虽然懂医,然而学的却是西医,眼下没有现代的抗生素,只能靠中成药调和,去请仁济堂的大夫自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不过即便如此,那仁济堂的大夫要来也是明日早晨的事儿了,眼下还是应该去看看才是。
“嬷嬷快起来,我同你去看看允哥儿。”苏翎搀扶起来她,开口说道。
张嬷嬷脸上挂上慌张与惶恐,连忙摇头道,“大姐儿,万万不可,您愿意为允哥儿去请仁济堂的大夫老奴已经是万分感激,莫要再让他将病气过给了您,那样老奴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啊!”
苏翎冷静摇头,面上是不由分说的肯定,道,“我去瞧瞧。”
当年看书中的描述,她便隐约猜测这允哥儿所患的应是大叶性肺炎。
此病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并不具有致病力,所以一般也不会传染给旁人。
张嬷嬷拗不过苏翎,只得和她一起前往允哥儿的住处。
“允哥儿病了多久了?”苏翎边走边开口问着。
张嬷嬷略一思索,答道,“大约有三四日了,起初只以为是着了风寒,谁知那孩子咳嗽得越来越重,还一直高烧不退……”
“咳痰吗?”
张嬷嬷连忙点头,脸上尽是心疼与不安,“咳的,前几日只咳黄白色的痰,今日竟咳那褐色的,像是带血一样的痰!”
“可是铁锈色?”
张嬷嬷忙不迭地点头,回道,“正是!”
“胸痛吗?”
张嬷嬷面上神色有些震惊地点了点头,似是不解苏翎为何会知晓,然而看着苏翎那严肃的神色,她还是认真地开口答道,“允哥儿确实说右侧胸痛……”
“病之前可淋过雨?”苏翎和张嬷嬷已然到达允哥儿住处的门前,她侧过头问道。
张嬷嬷有些怔愣,此时此刻若说苏翎料事如神也不为过,允哥儿确实是因为上山砍柴而淋过一日的雨,淋雨过后便开始发热。
因得眼下是阳春季节,天气尚未转暖,淋了雨着了凉也是自然,所以她最初也并未十分在意。
“大姐儿怎生知晓……”张嬷嬷话音未落,却见苏翎已经推门进了里去。
允哥儿所住的地方是东院谨晨苑的西侧暖阁,本是东院的大小仆人都在一起同住的,只不过如今允哥儿患了病,旁人便暂时搬迁到东侧暖阁之中,将这地方留给允哥儿养病。
谨晨苑的暖阁不比主苑,一进去便觉空气又湿又冷,周遭还泛着阴潮腐朽的气息。
眼下已经夜色四合,这暖阁之中一灯如豆,灯火摇摇晃晃,照亮了狭窄而昏暗的空间。
第五十六章 救人(3)
床榻上躺着一个瘦弱的少年,看起来大概十几岁的模样。
他身上盖着灰色的棉被,整张脸因为发热而烧得通红,他牙关紧咬,呼吸粗重,似是十分痛苦,不时还发出几声剧烈的咳嗽。
他身侧站着的是府中的王大夫,此时此刻也是一脸愁容。
张嬷嬷是府中的老人,所以他自然也是全心全意来诊治允哥儿的,奈何允哥儿这病实在起得太急,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此时此刻他侧头看见苏翎和张嬷嬷一起进了来,面色十分惊奇。
大房大姐儿平日里最是瞧不起他们这些奴才,怎么今日还亲自踏足这贱地?
愣了半晌,他才想起来给苏翎问安。
苏翎没有理会他,径直走向床榻,扫了躺在榻上的允哥儿。
小男孩脸色通红,口中不时呢喃低语,已然是有些烧糊涂的模样了。
她拿起放在他额上的白巾帕,那帕子温热,已经没有什么降温的作用了。
她探了探他的额头,眉头蹙得更紧。
这大概要逼近四十度了,就这样烧下去,怎么了得?
一旁的王大夫看她如此关切允哥儿,有些不安地在一旁解释道,“这热就是怎么都退不下去……”
苏翎顺手就将手中的巾帕扔回那水盆之中,面色冷静从容道,“太慢,去拿酒来。”
“酒?什么酒?”王大夫面色有些怔愣,不解地开口问道。
“白酒,烧刀子,快去。”苏翎侧过头来,一张脸上眸色清明,语气不容置喙。
王大夫虽不解,但也依照她说的找小厮照办了。
苏翎站在床榻前,微微福身,动作很轻地掀开男孩身上盖着的棉被,顺着他的衣襟将衣服缓缓解开。
张嬷嬷一脸愕然,看着苏翎的动作,下意识开口,“大姐儿……您这是……”
苏翎恍若未闻,解开了他的衣服之后便覆了手上去触摸感受,接下来又开始叩诊。
室内众人看着她这奇怪的举动纷纷怔愣在原地,但因为她那认真的神色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打扰。
王大夫更是讶然,他瞧着苏翎这样子,倒好像是大夫的不是他,而是她。
她自锁骨上窝开始,沿着锁骨中线一路向下,神色也随着她的动作变得越发肯定。
虽然古代没有现代那些医学技术来辅佐验证,但她基本能确定这个孩子就是发生在右肺上叶的大叶性肺炎。
她收了手,将被子掖好,缓缓转过身来。
若是在现代,这自然不算什么疑难杂症,用抗生素就会好转,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然而在这古代……
没有抗生素,也没有雾化吸入,可谓是米少饭焦,难上加难。
允哥儿一阵剧烈的咳嗽将苏翎拉回现实,她从床下拿了几个枕头垫在允哥儿头下,轻拍他的后背弯身拿了痰盂过来。
张嬷嬷面色惶恐不已,几乎都要给苏翎跪下了,张皇道,“大姐儿,这怎么使得?您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苏翎摇摇头,看了一眼痰盂之中那铁锈色的痰,道了一句无妨。
第五十七章 救人(4)
正巧丫鬟此时拿了一坛白酒过来,苏翎起身拔开那酒坛上的塞子,投了一块巾帕进去。
“来,将他扶起来。”苏翎朝王大夫一招手。
王大夫愣了一瞬,下意识便遵从了眼前这个小姑娘的命令。
“张嬷嬷,您来将允哥儿的衣服褪下去吧。”苏翎吩咐着。
张嬷嬷还愣在原地,一双眼之中尽是犹疑之色,“这……”
苏翎回过神看见她的神情,挑了挑眉,信口道,“我儿时在乡下时便犯过和允哥儿一样的病,本也命悬一线,就是用这样的土方子才退了热。”
张嬷嬷凝着苏翎那双认真的眼眸,心下不知怎得就涌出了几分信任来。
若她不是真心为允哥儿好,大可不必亲临这样灰蒙蒙的地方。
张嬷嬷终于放下眼中的那点犹豫,点了点头。
她依照苏翎所说的做了,苏翎便开始在允哥儿的额头,脖颈,腋窝和四肢开始擦拭。
一双手动作利落干脆,脸上没有丝毫大小姐的娇色和对允哥儿的嫌弃,而是满目认真。
张嬷嬷看着她的动作,只觉得眼眶发热。
也不知擦拭了多久,苏翎伸手去探他的体温,终于松了口气。
“可算是降下来了些。”她抬手拭了拭额间的汗,开口说道。
“大姐儿,老奴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您……”张嬷嬷已经是满眼的泪水,声音都激动得有些发颤。
苏翎摆摆手道,“先别急着谢我,那仁济堂的大夫来到咱们这儿还有时候呢,咱们也应该先用些药才是。”
榻上的允哥儿虽面色不似最初那般红了,可咳嗽仍很剧烈,呼吸甚至都有几分困难。
张嬷嬷交握着手,很是不安。
一旁的王大夫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我也给允哥儿开了药,可并不见效……”
苏翎垂眸凝思,虽然当代治疗这肺炎以抗生素为主,可往往也会辅以中成药。
她印象之中倒也看过那么一二个中成药的方子。
苏翎侧头,瞧见那边一张简陋的桌案上挂着毛笔,她走过去泼了一杯冷茶到那墨砚上,化开了墨。
她手腕轻动,在纸上徐徐写下——
“连翘二两,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一两,炙麻黄一两,炒苦杏仁一两,鱼腥草一两,石膏一两,板蓝根一两,广藿香半两,大黄半两,红景天半两,薄荷脑半两,甘草半两。”
这个方子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想来定然会对允哥儿的病起效。
她书写过后,便将这方子交给了王大夫。
王大夫起初不以为然,待看到了这方子的内容之后,震惊之色便浮现在了脸上,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您觉得可用的话,便按照这方子抓药煎给允哥儿服下吧,四个时辰一次即可。”苏翎道。
王大夫愕然地看着她。
这般用药搭配,若非医术极其高明的人,是绝对写不出的。
“老奴斗胆问问,大姐儿这方子……是从何而来啊?”
苏翎神色不改,笑吟吟道,“我说过了啊,我幼时便患过此病,这方子就是当时一位为我看病的老大夫所写下的。”
第五十八章 玉簪(1)
“我自幼体弱多病,常用这方子,便记下来了。”苏翎笑道。
王大夫仍是一脸震惊,不是他不肯信苏翎的话,而是无论如何他都无法相信,这乡下的大夫竟能开出这般熟稔的方子来。
不过到底好不好用,还是要试试才能知晓,王大夫安抚地看向一脸焦急的张嬷嬷,道,“我觉得这方子可以一试,您安心便是。”
说罢他便走出去煎药去了。
不出太长时间,药便煎好了。
苦涩的药香从瓷碗之中飘散出来,王大夫将允哥儿扶起来,张嬷嬷将那药给允哥儿喂下去。
允哥儿虽难受得紧,人也昏昏沉沉,不过倒是十分配合,哪怕这药十分苦涩,也是一滴不剩地喝了下去。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苏翎想着。
这一番折腾下来,已经近子时了。
张嬷嬷一脸愧疚之色,倒是苏翎一直在宽慰她。
其实这本也是她的本职工作而已,救这个孩子,也是出于一个医生的本能。
苏翎又写了个化痰止咳的小方子,服过这枇杷膏之后,允哥儿的咳嗽倒是好了不少。
看样子病情也算是稳定下来了,苏翎的心这才放下来几分。
她本也是想一同歇在这谨晨苑的,若是夜里有事也好有个照应,可张嬷嬷却无论如何都不肯。
她千般拒绝说这不合规矩,苏翎看着她惶恐的脸色,也深知在古代这阶级概念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与其让她坐立不安,还不如自己回纯和苑去。
苏翎点头应下,临行探了探允哥儿的额,这才回了纯和苑。
回去的一路上,她心中思绪倒是不停。
这古代没有各种药物,实在是不甚方便。
好在她曾做过药物的项目,若是能寻一寻原料来,倒是可以试试提炼一些简单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京城之中夜色甚好,苏翎在床榻上瞧着窗外,缓缓地阖了眼。
……
几个时辰前。
京都,七里长街灯火通明。
地界繁华,不少小高楼笙乐舞竹之声不停。
一个身穿绛紫色长袍的男子正和一个白衣男子并肩行于长街之上,吸引了不少女儿家悄然打量的目光。
“户部的事可安排妥当了?”顾昭淡淡开口问道。
白衣男子点头,一展手中玉骨扇,笑容寡淡,“太子殿下很心急,半分端倪都没察觉。”
顾昭略一点头,没有过多言语,忽而他在长街之上驻足了一瞬,一双墨如黑夜的眸子停滞在一家典当行敞开的门之中。
那老板一打量面前二人的穿着,忙赔上谄媚的笑脸,走过来迎接道,“二位客人里面请,最近新到了不少好货!”
白衣男子有些惊奇,挑眉问道,“你何时对这种小典当行之中的东西感兴趣了?”
顾昭不答,夜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他神色冷淡,抬步便走了进去。
他目光停在柜台之上最显眼的一个簪子上,指尖微动,便将那簪子取在了手上,轻轻捻转。
一双眼之中眸色晦明难测,那手指弯曲的弧度倒像是要将这簪子折断似的。
第五十九章 玉簪(2)
店老板本以为他是对这羊脂玉簪子感兴趣,可眼下看着他这般漠然疏离的眸子却又拿不准他的心思,只得在一旁小心地陪着笑脸道,“这是今日刚到的货……”
顾昭抬眸轻扫了他一眼。
这公子看上去温润,可那一双眼实在太过深沉锐利,老板只觉得一阵寒意自后背漫开,要说什么都忘了。
“我买了。”他薄唇勾起微末弧度,声音微哑,透着微不可闻的冷意。
那家来典当这簪子的人说是要把这簪子先存在这里……照理应该为她留上三日才是。
此时就卖,不合典当行的规矩。
“这……”老板的话止于喉间,未等开口便见得一叠银票轻拍在桌案之上,顿时便直了眼。
这……这可真是大手笔啊!
这出价几乎是那簪子本价的十倍了。
老板咽了一口唾沫,权衡了一番之后,脸上重又挂上谄媚的笑,道,“既然公子喜欢,那小的自然愿意成全……”
顾昭微微颔首,轻声道,“多谢。”
转身便出了这典当行。
一旁的白衣男子见他将那装着玉簪的锦盒收入袖袍之中,不由挑眉问道,“你这又是动的什么心思?难不成是看上哪家的小娇娥了?”
顾昭薄唇轻勾,笑意漫不经心,不言语。
白衣男子瞧着他这浅笑模样下,眼眸之中墨色又暗又沉,那寡淡下藏着的,是熟稔的杀意。
他不由打了一个寒战,他讪讪笑道,“造孽啊……当我没说。”
……
翌日。
晨光熹微,苏翎睁开了眼。
一番简单梳洗过后,她便朝着谨晨苑走过去。
阳光洒落在小院之中,苏翎推开门,便见得坐在床榻之上的允哥儿掀开被子下榻,欲朝他行礼。
“你还病着,就别在乎这些礼数了。”苏翎连忙上前扶住他说道,顺手又探了探他的额头。
虽还热着,但已经比昨日降下来不少。
苏翎瞧了瞧他的脸色,已经不似昨日那般病态,心知他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了。
他侧过头捂住嘴轻咳了两声,但已经不像昨日那般剧烈。
苏翎将他扶到榻上,却见一旁的张嬷嬷跪了下来,面色真诚地道,“多谢大姐儿对允哥儿的救命之恩,这份恩情老奴铭记在心!”
苏翎无奈笑笑,道,“是仁济堂的大夫妙手回春,我只是尽些微薄之力罢了。”
“不……大夫都已经告诉老奴,若不是大姐儿昨日让允哥儿的热退了下来,耽搁了这样一夜,只怕要不好……是您救了允哥儿的命啊!”张嬷嬷神色触动道。
一旁站着的仁济堂老大夫微微欠身,面色之中带着些探寻和惊喜,看向苏翎问道,“那清肺热的方子便是您写出来的吗?那方子可对这孩子的病起了大作用啊……不知您师从哪一位名医大家?可否告知老朽?”
苏翎摇摇头,轻声笑笑道,“那方子并不是我写的,只是一位老师父留下的,我恰巧记下来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