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满级大佬穿到女频爽文以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苏翎摇摇头,轻声笑笑道,“那方子并不是我写的,只是一位老师父留下的,我恰巧记下来了而已。”
“这样啊……”仁济堂的老大夫捋了捋胡子,面露可惜之色。
第六十章 医者仁心
这方子对清肺邪热可谓是有神效,若是有幸能同制出此方的人交谈一二,也算是不枉此生。
苏翎瞧着那老大夫崇敬之中夹杂可惜的神色,不由暗自笑了一笑。
她自然知晓他在想些什么,他心中所想的这奇效的方子可是21世纪最好用的清瘟方子,不知结合了多少人的实验和心血,能不好用吗?
半晌之后,老大夫回过神来,试探地望着苏翎开口问道,“虽然老朽知道这样有些唐突,但是……这方子实在是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老大夫神色有些赧然,倒不知晓该如何开口了。
这世上的神医最忌讳的便是旁人窃自己的方子,可若此方一问世,定会让不少受肺疫折磨的人脱离苦海。
所以这个方子,便是需要用钱来买,仁济堂也绝不会犹豫。
苏翎温和地看着老大夫,开口道,“世间大夫开出的方子本就是为了解救众人,若是仁济堂愿意采用,自然会让更多人免受病痛之苦。”
那老大夫面上闪过惊喜之色,“真的?”
不过话一出口他又带上了几分迟疑,开口道,“可是……那位老师父可愿意?”
“师父自然也是愿意的。能救人的性命,这是师父的功德,也是从医的初衷。为医者,哪里会因为一己之私而罔顾他人性命?您不必过虑。”苏翎声音沉稳道。
老大夫愣了一瞬,抬眸对上苏翎清明的双眼,竟从中看到了与她这个年纪不符的使命和责任感,那份坚定与信念竟比他所见过的不少大夫都要强烈与明确。
那是一个医者与生俱来的坚持。
她眼眸中的那份从容的气度竟让他这个从医数十年的人都忍不住为自己刚刚的想法赧然。
“您……可是学医的?”他下意识开口问道。
苏翎垂眸敛目,笑着摇摇头,道,“自幼体弱多病,久病成医,也跟着老师父学了些。”
这府上的大姐儿一夜之间忽然会了医术实在是太过奇怪,好在她曾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乡下过往,便是随口胡诌也不会有人细细考究。
老大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感慨道,“久病成医,也是缘啊……”
他闲话过几句之后又给允哥儿开了些纾解的方子,嘱咐张嬷嬷按照药方来服用即可,表明允哥儿如今也过了最危急的时刻,不会再有什么大碍,只要之后定期服药便可痊愈。
张嬷嬷自然是千恩万谢地拜过,一颗心这才放到肚子里。
苏翎在谨晨苑呆了些时候,帮允哥儿清过痰后才打算离开。
临走时,张嬷嬷非要带着允哥儿一起给苏翎磕一个头,那男孩儿脱了病色之后看起来倒也眉清目秀,满脸都是一定要报恩的效忠之意。
苏翎看着允哥儿那模样,心中倒很是欣慰。
在原书的情节中,这样懂事的一个孩子却沦落到成为一个傻子的结局,不管怎么说,她穿到这书中来,终归是改变了一些事的轨迹。
这大概,也是功德吧。
第六十一章 绿矾油
苏翎回到纯和苑后,却见到安若手中握着银票,神色有些不安。
“怎么了?”苏翎开口问道。
“仁济堂的老大夫没要咱们的诊金……”
苏翎点了点头,那老大夫收到那清肺热的方子已经喜不自胜,不要诊金也是自然。
“奴婢本想着拿着银子去把小姐的簪子换回来……可那该死的典当行的老板竟然说不小心弄错了,忘记将这簪子存放些时日了,眼下已经被人买走了!”安若的神色很是不愤,气哼哼地说道。
生气的同时,还带了些许委屈,小心地瞧了瞧苏翎的神色,咬着唇说道,“这可是老爷送给小姐的簪子呀……”
苏翎神色微动,虽说苏云庭并非她的亲生父亲,可这簪子终归是他费了心思寻来的,自己怎么说都该替原主好好保管着才是。
不过瞧着身旁的丫头一副都要哭出来的模样,苏翎只得弯唇笑笑,温声宽慰道,“无妨,一个簪子而已。”
“小姐不生气?”安若有些惊奇地开口问道。
“一个簪子救了一个男孩儿的命,想来父亲也会为我高兴的,说不定还会给我带回更好看的呢。”苏翎学着小姑娘的口吻道。
安若这才舒展开眉头,笑道,“小姐能这般想就是最好!我们小姐真真是菩萨心肠呀!”
苏翎笑了下,忽而想起另一件事情来,于是开口问道,“府上可有绿矾油吗?”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本书中的老夫人便是一个丹药的爱好者,常找道士前来炼驻颜和长生的丹药。
而这些古代的丹药之中,绿矾油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安若听苏翎提起绿矾油,面色倒是微微变了几分。
她小心地开口问道,“小姐要那绿矾油做什么呀?老爷曾经说过,那些东西都是有毒的,是不能随意食用的……小姐如今已经够貌美了,实在不需要那些东西来加持……”
苏翎看着安若小心翼翼的神色忍不住笑了出来,她信口道,“我知道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没打算炼丹药!只是从前教我医术的那个师父告诉我以绿矾为引可以制一些药出来,反正这两日休沐,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是想尝试一下。”
安若看着苏翎玩心极重的神色,倒是放了几分心,小姐向来想一出是一处,一时兴起也是有的。
况且在谨晨苑的时候小姐看起来似乎也确实是通几分医术的,应该并不是像旁人那般来炼丹。
安若点了头,道,“库房之中就有,小姐想要,我待会就去取。”
苏翎点点头,垂下的眸子微微闪动。
这绿矾油就是现代的硫酸,她若想要制一些药出来,硫酸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不消片刻,安若便将绿矾油取来了,苏翎又要了两坛子酒。
那些丫鬟虽然不知晓她要做什么,可大房大姐儿向来说一不二,也没有人敢置喙。
左右也翻不了天来,顺着她的心意就是。
苏翎嘱咐着任何人都不要打扰她,便转身进了房门。
第六十二章 妹妹想要帮帮我
苏翎瞧着房中的酒和绿矾油。
在制药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制一件防身的东西出来。
酒的浓度是低了些,好在制作一套简易的蒸馏装置也并非什么难事。
她一个人几乎在房中待了一日,黄昏的光照进来之后,她摇了摇手中密封的瓷瓶,唇角微微上翘。
这个几乎被现代麻醉淘汰的东西,在古代,可会在一些关键场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她将这小瓷瓶放在了自己的枕下。
若是下一次苏云言还欲对她故技重施,她就不用亲自动手了,有了这东西,放倒几个壮汉还是不在话下的。
晚间无事,原本这两日休沐是给这些京中贵女准备花朝宴留下的时间,然而苏翎属实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用过晚膳之后便去看了看允哥儿。
允哥儿的病好转得很快,苏翎的心也放下了几分。
正打算她回纯和苑之时,忽然迎面走过来一位穿着天碧色撒花烟罗裙的女子。
苏翎抬眸,正好对上苏婉容笑意盈盈的脸。
她微微朝苏翎福身,见了个规矩的礼。
“你来了。”苏翎回以绵软笑意,淡淡开口道。
“我来看看大姐姐,后日便是花朝宴了,不知大姐姐准备得怎么样了。”苏婉容贴心地提醒道。
苏翎一笑,道,“你也向来知道我什么水平,何必多此一问。”
苏婉容的笑凝在嘴角,眼眸之中透出了几分微不可闻的嫌弃之色。
半晌后她耐心地规劝道,“大姐姐平日里不喜欢那些东西妹妹也知晓,只是花朝宴代表的可是苏府的脸面,若姐姐连一试都进不去,岂不是让外人笑话?”
苏翎平静地看着她,虽是笑着的,但笑意不达眼底。
那一瞬间苏婉容甚至觉得自己身上隐隐发寒,好似自己心里在打什么主意都已经被她知晓了。
不过转瞬她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苏翎此人向来横冲直撞,虽然最近好些举动都和以往不同,可还是一样的不懂规矩登不得台面。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苏翎这样的人,是绝不会对她多心的。
下一刻,她必然会像以往各种考核的时候来求她帮一帮她,她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将那东西拿出来了。
“所以,妹妹想要帮帮我?”苏翎开口问道。
苏婉容一愣。
照理来讲,她应当来寻求自己的帮助才是,眼下却怎么好像拿准了自己的来意一般。
虽然只是表达的不同,可苏婉容却隐隐觉得似乎丧失了些许主动权。
她只得笑笑,道,“咱们都是苏府的人,姐姐既有难处,作为妹妹哪有不帮的道理。花朝宴一试的诗文和作画,虽说年年都归限着题目,但因着花朝宴的名头,无非都是以花为题,妹妹特意从外间寻了一位隐世大家的画册和诗集来,大姐姐只需这几日临摹练练,彼时上台默出来便是。”
“既是旁人的作品,我默了来,岂不是窃?”苏翎似笑非笑问道。
苏婉容怔了一瞬,似是没想到苏翎心中还有这样的沟壑,一时不知晓该说些什么。
第六十三章 多谢婉容妹妹
苏婉容默了半晌,心中暗自思忖许是苏翎怕旁人知晓这件事,才这般问的。
“这位大家已经隐世多年,不会有旁人知晓的。”她耐心地同苏翎说着。
“这是版权问题啊朋友。”笑意在她眼中一闪而过,苏翎歪了歪头说道。
苏婉容怔愣半晌,没能明白她在说什么。
苏翎一哂,伸手接过了那画册和诗集,话中似有嘲讽之意,“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偷呢……多谢婉容妹妹,我收下了。后日若我能拨得头筹,也算是你的功劳。”
苏婉容的笑僵在了脸上,全部的注意力都凝在她后半句话上。
异想天开也要有个尺度,她是疯了不成,竟觉得自己能拨得头筹?
这画册和诗集就算她默下来,也只能过个一试,后续的抽选比试她还不是要在台上丢人现眼?
不过苏婉容自然不会将这点儿不喜和鄙夷表现在脸上,她笑了一笑,道,“那妹妹就祝大姐姐旗开得胜了,也是我们苏家的荣耀。”
苏翎应下,看着她出了门去,才翻起手中的诗集和画册。
在原书之中,属实也有这样一段情节。
并非苏婉容突发善心为苏翎寻来了这册子,而是源自于一个早就开始规划的阴谋。
苏婉容口中的这位叫做洛慈的隐世大家可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
他虽是隐世不假,但并非大家。
他多年来有很多作品,不过作品并不甚受到南昭文风的追捧,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个欠缺了些才华的文人。
换做旁人,或许作品不得追捧顶多就是抱些怀才不遇的心思,郁郁而终也就罢了。
但洛慈就是认为自己的作品没有在当世成为名篇,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知晓他的文章。
按照科举的路子行不通,他便想着另辟蹊径。
因为他发现十里八乡总有一些小地方在暗自成立着推翻皇权的农民帮派,他们觉得皇帝太过,君主权力过高,想要建设一个和平自主的社会。
而这些人因为都是农民,文化层次很低,他们非常需要一个能用文言去替他们说话的人。
这样的位置,太过有名的文人看不起,什么都不懂的自然也胜任不了,洛慈却十分合适。
那些农民看过洛慈的文章之后,纷纷赞颂他为大家,满足了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虚荣心,而起义的这种事情又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前沿的思想,比去街头卖字画更能满足他心中的那份文人傲骨,于是他便借着隐世的名头暗中在各地为这些起义的帮派写一些讽刺皇权的诗篇。
纸自然是保不住火的,这些所谓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足够有智谋的人当领袖,自然在不久之后就被巡查各地的官员发现,上报给了朝廷。
而这件事,又恰巧在苏云言的管辖范围之内。
像这样的事,自然是可大可小,若是能借机攀咬上某位高官,那便成了谋逆。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然不能一个处死令轻轻揭过。
所以他便暂时按下此事不提,目光也转到了苏家大房身上。
第六十四章 苏小姐是在赶我走
虽然苏云庭常年不在京,但大房可是有一个蠢笨不堪的大姐儿啊。
苏翎向来不学无术,却又死要面子,面对苏婉容伸出来的橄榄枝,自然是求不得的高兴。
花朝宴群臣都在场,这自然是一个极好的见证。
就算当时不为人所发觉也无妨,定会有有心人暗中调查,而这一调查便会发现端倪。
苏家大姐儿写出的诗句是出自讨伐朝廷的文人之手,这自然证明洛慈与苏家大房有着暗中的联系。
那这反叛谋逆的罪名,可不就钉死了吗?
在原书的情节之中,一切都按照苏家二房所期盼的方向发展着,原主自然是不肯在花朝宴失了面子,将洛慈的诗一字不差地默了下来。
洛慈的作品虽然并不能算作才华横溢,不过通过一个小小的女子比试还是绰绰有余。
而花朝宴过后,便不断有传闻传出,说是苏翎所作的这一首诗正是出自乱臣贼子洛慈之手,这样的传闻未过太久便到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本就对苏家大房的军功颇为忌惮,在苏云庭回朝之后不久,连同这件事一起定下了他怀有不臣之心的罪名,自此,苏家大房再也无法翻身。
苏翎掂了一掂手上的画册和诗集,心中暗道这可真是不小的分量。
她细细看去,发觉这些诗作无非都是用华丽的词藻堆砌而成的,字里行间还透着一股文人的酸气,也难怪他成不了什么大家,只能靠讽刺朝廷苟且生存。
自幼读唐诗宋词三百首长大的,这些文章,苏翎还真看不上。
不过这册子留着倒也可以,或许日后会有些用处也说不定。
外间天色已暗,月明星稀,四周寂静,偶有几阵清风徐徐吹过。
眼下天气还是有些冷,苏翎拢了拢衣衫,推门进了主室。
室内早已点上了灯,昏黄的光明明灭灭,灯台上一只红烛静静燃着,不时爆开几朵灯花。
苏翎将手中的册子放好,便朝桌案前走去。
只是那手还未碰及桌案上的茶壶,却突兀地在空中顿了一顿。
四周静得过分,苏翎眼角余光停留在床榻之上。
那床被如意纱笼罩着,四周昏暗,让人看不清。
可她感受到了那阵清凉微苦的气息,很是熟悉,也很危险。
苏翎笑了一笑,自顾自地又拿了一个茶盏出来,抬手斟茶。
茶水流淌的声音在这静谧的内室之中很是清晰,她给自己的那盏倒了半杯,另一盏却倒了个满。
饮过自己那盏之后,她端着另一盏满茶走到床榻前,似冲着那纱相敬。
手腕突兀地让人握住,几乎还没来得及反应,苏翎便旋了个身正坐在了那床榻前,身侧便是男子的呼吸,微苦的檀香气扑了满鼻,苏翎没由来地觉得身子僵了一瞬。
手上那盏满茶被人轻巧接过,竟是一滴微洒。
“想不到顾大人这般好兴致,竟有夜里爬女儿家床榻的爱好。”苏翎漾起一个笑道。
顾昭看着手中的茶盏轻笑,笑意不达眼底,他声音轻而沉,“茶不倒满,苏小姐是在赶我走。”
第六十五章 求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