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受穿成天真美人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锦扶听完这话只觉得讽刺,老头子之所以这么关心他的身体,也只是因为除他以外没有第二个可以传位的人选了,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行礼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争取早日为我段氏一族开枝散叶。”
白锦扶刚给隆庆帝报告完自己隐疾已经痊愈的好消息,忽然外面有太监进来通传,说韩丞相有事要面见圣上,白锦扶便顺势提出告退,在出寝宫门的时候,正好遇见了要进去的韩玉成。
两人迎面遇上,白锦扶没有一丝心虚,目光坦然地对上韩玉成的视线,微笑地打了声招呼,“韩相。”
脚步未停,打完招呼便想离开,可在经过韩玉成身边时却冷不丁被韩玉成抓住了手臂,小幅挣扎了一下没挣得开,这才不得不停下身形,往后退了两步,抬起下巴,表情似笑非笑地打量着韩玉成问:“韩相这是何意?”
韩玉成眸光阴沉地盯着白锦扶,周围还有其他宫人,只能压着嗓子沉声问:“你昨晚,当真宠幸了一女子?”
白锦扶唇边的弧度加深,“这有何问题吗?”
韩玉成咬牙道:“我在问你,是还是不是?”
白锦扶哂笑出声,“是又如何?那三个美人,不是你让贵妃娘娘送到我府上让我享用的?我现在如你的意了,你不是应该高兴?”
韩玉成神色稍变,似有伤痛之色在他脸上一闪而过,韩玉成加重了手下的力道,捏着白锦扶的手臂,周身寒气逼人,“你可以跟我怄气,但你怎么能和那些女人来真的?”
白锦扶抬起手臂,用力甩开了韩玉成的手,脸上嘲讽之意甚浓,“笑话,什么真的假的,寻常男子还可三妻四妾,我身为亲王,难道宠幸个把美姬娇妾,还得跟丞相大人你打招呼不成?我说韩相,你身为臣子如此关心我的床帏之私,这恐怕不太合适吧?还是其实你也对我府上的那些美人有兴趣?”
韩玉成脸色可谓难看至极,死死地盯着白锦扶这张让人又爱又恨的脸,眼神中愤怒和嫉妒变幻交织,然而这里是皇宫大内,他不能在这里失仪,只能拼命按捺住胸中快要沸腾的怒意,拂袖转身选择暂时放过白锦扶,先进去面见隆庆帝。
白锦扶冲韩玉成的背影讥讽地扯了下唇,知道他和女人上了床就气成这样,要是他知道那个“女人”其实是景彧,那韩玉成不得气得暴跳如雷、七窍生烟?
哈,那说起来,他还真是有点期待看见韩玉成知道真相后的表情,一定十分精彩。
白锦扶出了宫,一回到熙王府,便听下人禀报说那夏嬷嬷被韩贵妃召回了宫里,又换了个姓花的婆子过来照顾方氏、姚氏、王氏三人。
白锦扶心知肚明夏嬷嬷是怎么回事,韩玉成想用这三个女人逼他低头,没想到他却“假戏真做”了,那夏婆子还被蒙在鼓里,以为差事完成了急着去向韩玉成卖好,结果却没想到踩了雷区,现在人是生是死都难说。
只是发落了一个夏嬷嬷,又来一个花嬷嬷,花嬷嬷比夏嬷嬷资历更深也更加精明,未防方氏在花嬷嬷面前露出什么破绽,白锦扶便命人腾出一间单独的院落给方氏居住,又给她分派了几个丫鬟伺候,外人看起来只当是熙王宠爱方氏,对方氏歆羡不已。
此后,白锦扶连续三晚都招方氏伺候,却对一起入府的姚氏、王氏熟视无睹,令二女嫉恨不已,可她们哪里知道,她们以为每晚都和熙王行鱼水之欢的“方氏”,其实另有他人。
三晚过后,消息自然免不了又传到了韩玉成的耳朵里,韩玉成只能悔不该当初将方氏送到熙王府,却也不知那方氏到底有何魅力,竟然能吸引到向来不近女色的白锦扶对她专宠。
转念又一想,这种好消息,景彧怎么能不知道,总不能只有他一个人难受。
于是韩玉成特意去了趟宁安侯府拜会,假意是有政务要和景彧商量,接着状似漫不经心地说起白锦扶连续三晚幸同一女的事,等着看景彧会做什么表情。
可没想到景彧听他说完后,面色丝毫未改,在韩玉成灼然的视线下淡定地道:“皇上盼着熙王有后,如此也是好事。”
韩玉成不相信景彧会这么无动于衷,认定景彧是在他面前装模作样,故意问:“你难道就一点都不觉得生气?”
连续三晚吃饱喝足的男人怎么可能会生气,景彧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添了杯茶,淡淡勾唇道:“韩相此言差矣,我为何要生气?熙王贵为皇子,将来还有可能荣登大宝,后宫佳丽三千人,他想宠幸谁,难道是你我能够左右的?”
韩玉成不怒反笑,嗤笑道:“你倒是挺能想得开。”
“为人臣者,自当与君分忧,假若熙王今日宠幸一个侍妾我就要生气,来日再宠幸一个嫔妃我也要生气,那我岂不是气都气不过来?”景彧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描淡写道,“此前经历一遭生死大劫,许多事我早已看开,我只要确定熙王心里有我便行,大丈夫顶天立地,这点容人之量,我还是有的。”
韩玉成哪里听不懂景彧这话是在反讽他小肚鸡肠,不能容人,本来是想过来看景彧笑话的,可没想到景彧这么沉得住气,反倒在这儿跟他装起大度来了。
“宁安侯有这般雅量,难怪会讨熙王欢心,看来今日是我多嘴了。”韩玉成冷笑着说完,告辞都没说,便直接拂袖起身,转身而去。
景彧安坐原处,岿然不动,悠悠道:“韩相慢走,恕不远送。”
韩玉成本打算按原路返回出宁安侯府,可走到半路却被景浩元给拦下了。
“韩相!韩相!”景浩元鬼鬼祟祟地从一处假山后面冒出来,招手示意韩玉成过去,韩玉成转头看了眼见四下无人经过,于是沉着脸走过去,不耐烦地问,“何事?”
景浩元神神叨叨地道:“是这样的,之前你不是让我盯着我兄长,把他在府里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你吗?之前倒没什么,但这几天我发现他很不对劲。”
韩玉成本来也没想能从景浩元嘴里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敷衍地问:“哪里不对劲?”
景浩元道:“我命人暗中盯着他的院子,结果却发现,这几日每到半夜他都会从后门出府,一直到天亮才回来,我怕他发现,也不敢派人跟着,也不知道他出去干了什么。”
“半夜出府,天亮回来?”韩玉成闻言皱起眉头,口中一阵喃喃自语,忽然想到什么,转过头疾言厉色地问景浩元,“你是从什么时候发现这件事的?”
景浩元想了想道:“好像是三天以前。”
三天以前……连续三晚!
韩玉成猜测到某种可能性,耳边好像响起一声惊雷,将所有缠绕在一起的谜团一下子全都劈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韩玉成:小丑竟是我自己?
第79章 身边哪里还有臣的位置
时值酷暑,往年这时候,隆庆帝总会带嫔妃前往行宫避暑,今年隆庆帝虽然身体大不如前,但还是依照旧例,在入伏之后,带着几个品级高的嫔妃去了行宫,且这些嫔妃里,最年轻的伺候隆庆帝也有十余载的时间,无一年轻貌美的妃子随行。
政事则交给了白锦扶、烈王以及韩玉成共同处理,隆庆帝有心栽培白锦扶,早和大臣们有过暗示,要他们在朝政上多留心提点些熙王,所以如今朝中百官对白锦扶比对烈王的态度还要殷勤上几分。
隆庆帝虽身在行宫,但仍不松手京中的大小事务,大事要事的决策实行都要经过他的允准,内侍一日三次在京城和行宫之间来回奔走传递消息,宣布皇帝的圣谕,官员们都要遵旨行事,而除了对朝政的关心,老皇帝对熙王府子嗣一事也格外上心,每日都要在白锦扶写的奏本上批复问他府里的姬妾有没有好消息。
此事令白锦扶相当头疼,隐疾痊愈这事还能糊弄过去,但孩子总不能凭空冒出来一个,距离他“宠幸”方氏已有一月有余,这一个月里,他陆陆续续“召幸”了方氏有七八次,在外人看来,要是他身体没问题,那方氏此时应该有孕在身了,可方氏的肚子却迟迟没有消息,别人难免会怀疑白锦扶到底有没有传宗接代的那个本事。
白锦扶有口难言,只能回复隆庆帝说子嗣一事急不得,什么时候有只能看天意,翌日隆庆帝命内官带了口谕给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事或可搁置一旁,唯有此事是朕最牵挂之事,你须得日日勤勉,不可懈怠,朕听说你只宠爱方氏一人,这不太妥,不患寡而患不均,雨露均沾才能使后院安宁,方氏若无所出,你当多宠幸几人,免得叫人以为无后是你的问题。”
白锦扶接完隆庆帝的口谕,哭笑不得,“日日勤勉,不可懈怠”,他倒是无所谓,可景彧还有伤在身呢,七八次都已经是他心疼景彧的伤,刻意减少的次数,哪怕景彧半夜经常通过暗道进他的房间,无论景彧怎么撩拨,他都坚守住了防线没让景彧得逞,要是被景彧听到了隆庆帝的口谕,那不是正好给了某人奉旨办事的借口。
可他俩不管再怎么努力都造不出个小孩儿来啊。
忽然有一日,白锦扶听季风摇说他那儿有一种药,女子服下后,可暂时令其的脉象变为滑脉,所谓滑脉,便是指脉象往来流利,如珠滚玉盘,中医一般通过滑脉来诊断女子是否有孕。
假如有了这种药,便可让方氏假孕,那隆庆帝看在白锦扶后继有人的份上,说不定就会立他为太子。
白锦扶从季风摇那儿拿来了药,当天晚上,他叫来方氏,告诉方氏此药有何效果,问她愿不愿意服用,毕竟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要方氏配合假装自己身怀有孕。
方氏本来还有些犹豫,熙王不是别人,而是皇帝的亲儿子,她要假装怀的,是皇帝的亲孙子,若此事一旦败露,便是欺君大罪,熙王或许可以无恙,但她必死无疑,说不定还会连累家人。
白锦扶看出方氏的担忧,安抚她道:“你若害怕,我也不会逼你,但你如果信得过我,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之后,我就会安排你假死,对外宣称你小产,并且母子俱损,然后送你和你父母、弟妹一起离开京城,到时你可改名换姓,重新过你的人生。”
方氏听了白锦扶的话,不可避免地心动了,她本来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困在熙王身边一辈子,可她才十六岁,正是青春年少,哪个像她这样年纪的女子会甘心一辈子和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过这种有名无实的日子呢?更何况,还只是区区一个妾室。
若是有机会可以摆脱这样的人生,主宰自己的命运,方氏当然也愿意为自己搏一搏。
于是方氏考虑再三后,同意了白锦扶的计划,服下了假孕的药,第二日便假装头晕胸闷,呕吐不止,方氏的侍女请示了白锦扶后让大夫上门给方氏诊脉,大夫果然诊出了喜脉。
熙王府女眷有孕的“好消息”立即传到行宫,隆庆帝听说后龙心大悦,当即赏了方氏许多金银珠宝,还命太医院一名专攻妇科的太医去熙王为方氏安胎。
第二日上朝,听说了这个消息的文武百官也纷纷给白锦扶道贺,被冷落一旁的烈王看着被人群簇拥的白锦扶恨得差点将银牙咬碎,他和废太子斗得两败俱伤,家破人亡,白白便宜了白锦扶,看着白锦扶一天天夺走了隆庆帝原本对他的宠爱,夺走了原本对他奉承巴结的朝臣们的拥戴,如今后嗣的问题也解决了,眼看东宫之位也要是白锦扶的,烈王心里真是像被油煎一样难受。
“眼看熙王府就快要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不知王爷看了心中是何滋味?”韩玉成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走到了烈王边上,语气幽幽地问。
烈王回头一看,见是韩玉成后,脸色更冷,韩家原本是支持他的,但自从他失势后,韩家便和他烈王府失了来往,韩贵妃有次举办宫宴都不曾邀请烈王妃,韩家的态度可见一斑,于是转过脸,冷冷地道:“怎么,你是看本王如今境地凄凉,特意来取笑本王的?”
韩玉成淡淡道:“非也,臣是来向殿下您献计的。”
烈王不相信地冷笑道:“你不去熙王那边献殷勤,到本王这里献劳什子计?”
“锦上添花,可有可无,雪中送炭,才显得尤其珍贵。”韩玉成抬眸看向前方被群臣包围的白锦扶,微哂一声道,“您看熙王殿下如今拥趸甚多,身边哪里还有臣的位置,王爷如果还信得过臣,臣愿意为殿下再效犬马之劳,只愿殿下将来别忘记了臣的辅佐之情。”
烈王将信将疑地回头又打量了韩玉成一眼,眉头皱起来往下压了压,低声道:“你此言当真?”
“自然。”韩玉成微微一笑,笑容里透露着几分古怪,“臣现在就有一件于您大大有利的事想要告诉您,不知殿下有没有兴趣知道?”
烈王心中虽然好奇,但还是先谨慎地朝白锦扶那边看了一眼,见无人在意他这边的情形,才问韩玉成:“什么?”
韩玉成嘴角噙着一丝阴冷的笑意,低下头附在烈王耳边低声道:“臣接到密报,称熙王府其实并无女眷怀有身孕……”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家里有点事,明天开始会多点更新
第80章 碧落黄泉,与君相随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也越来越炎热,隆庆帝病情反复,脾气也越发暴躁,行宫内屡有宫人因服侍不周被隆庆帝杖毙的事发生,一时间行宫之内人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连大声喘口气都不敢。
一日半夜忽然天降暴雨,狂风骤雨,伴随电闪雷鸣,隆庆帝梦魇又被雷声惊醒,醒来后竟然吐了血,当夜急宣太医诊治,太医诊断出隆庆帝已病入膏肓,剩下的寿命不过一月之数,担心隆庆帝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后加重病情,太医不敢跟皇帝如实禀报,但皇帝驾崩不是小事,宫中得早做准备,太医便将结果告知了韩贵妃及几个重臣。
翌日隆庆帝醒来,服用了季风摇的金丹后,略有了些精神,于是命人扶他去书房,进了书房后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待了许久,不知所为何事,等到快到日暮时分,才传了人进去。
隆庆帝病重的消息纸包不住火,很快便传到了京城,朝廷上下,大小官员,皆有所闻,一时人心惶惶,储君之位仍未定,若隆庆帝此时一命呜呼,大鎏江山怕是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然而,还没等到隆庆帝驾崩,边关先传来了噩耗。
由于废太子叛乱,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作为质子送去百越,导致大鎏和百越的联盟暂时受到影响,而入夏之后,草原上水草充足,正是一年之中北凉实力最强盛之时,北凉王贼心不死,觊觎大鎏边境城池地势险要,人力物力充足,屡次派遣骑兵前去骚扰。
此时在边关镇守的将领正是江叔衡,江叔衡性情急躁,又向来对杀了他父兄的北凉人恨之入骨,在一次北凉骑兵来犯之时,亲率五千士兵出城迎敌,一马当先大败北凉骑兵。
江叔衡杀得一时兴起,对剩下的北凉残部猛追不舍想要全歼敌军,结果忘了穷寇莫追的兵家大忌,正中北凉人诱敌深入的奸计,江叔衡和五千士兵中了北凉埋伏被俘,但所有人宁死不降,最后全部被北凉人屠杀,壮烈牺牲!
此军报在十天后传达至京城,隆庆帝得知江叔衡的死讯后静默许久,随后下旨追封了江叔衡和他的父兄,并且下令在江家同族之中挑选合适的男丁入嗣以继承江家的爵位,来告慰江家一门忠烈的在天之灵。
经此一事后,隆庆帝便一病不起,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趁着意识还清醒,下旨命烈王和熙王入行宫侍疾。
在京城的白锦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