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十二月到明年开春,有三个月的时间,本来这期间是靠林土租赁过活,现在好好的少了一笔收入,就养不活家了。
看着隔壁村做农家乐的赚了个盆满钵满,秦黎那个心动眼馋啊。她在网上查了查行情,一个晚上一套房子最便宜也要租一百欧,农舍上下三层一共有九套带卫浴的房子,留三套自己住,剩下六套要全租出去的话,也有六百欧元一天!这样算起来,一个月能赚一万八,扣去税和成本,至少也有一万五这样,折合人民币就是十多万。一个月十万,一年一百多万,十年一千万……哈哈!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德国,都算是钻石领了好么!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景点在附近,那就是国王湖,几乎和新天鹅堡齐名啊,这意味着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旅客来。
这遍地的黄金啊,快闪瞎秦黎的铝合金狗眼了。
本来还想把装修的事情再拖一拖,现在这么一盘算,得,还是赚钱要趁早。
秦黎一咬牙,把钱从银行中拿出来装修。等营业执照批下来后,她就去爱彼迎和缤客上注册账户,下了这决心之后,她立即决定付之于行动。
第一百零三章
农舍太大了; 只能一点一点地进行改造。
严森说,要先重修屋顶和四壁; 房子是七零年代建造的; 风吹雨淋四十多年,基本结构都已经老化。所以夏天不凉快; 冬天不保暖; 雨天不防潮,别说是改造成农家乐; 就是以后自己居住都成问题。
最简单的就是把原有的屋顶掀了,装一个新的上去。秦黎一打听价格; 当场就吓尿了; 光修个顶; 就要三十万欧元!这不是开玩笑,有这些钱都能买一套新房子了好么?
秦黎呵呵糊他一脸,让他先滚去中个五百万大奖再说。
不买新的屋顶; 只能自己翻修现有的,屋顶内壁上涂上反射阳光隔热的涂料; 层与层之间还要安装通风管,之后再加一个蓄水隔热层。这么算下来,也要十万; 而算来算去他们手头上的资金只有七万。况且,这七万还要内部装修。
钱啊,真是个好东西,用到它了; 才知道它的妙处。
严森想的是内在品质,而秦黎想的却是外在美观。虽说防热防冷防潮湿也很重要,但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房间的装修、卫浴设施、家具摆设……这些才是眼睛能看到、手能摸着的,直接影响客人愿不愿意掏钱入住。就凭这一点,秦黎也要坚持先把屋子的颜值刷上去再说。
两人为此争议不断,各持己见。见他冥顽不灵,秦黎光火了,拍着桌子咆哮,“谁拿出钱多谁说了算。”
严森被她震得耳膜发痛,忙捂住耳朵,默默地闭了嘴。
所以说,有钱的是霸王,这个真理亘古不变。
秦黎画了一张房屋结构图,把窗口朝向、开门位置,还有房间形状都画了下来。她研究了一下,决定先从三楼开始装修。
先说一下农舍的结构。农舍一共四层,地窖堆杂物不能住人。底楼有两个带厕所的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大厨房。二楼和三楼分别有四套独立房子。所谓独立,就是一室一厅一个卫浴。可以从屋内通到二三楼,也可以从外面阳台的楼梯走上去。
六七十年代,像严森家这样的地主都是有钱人,农舍也不叫农舍,而是叫庄园。大地主自己是不干活的,他们靠土地租赁就能吃喝玩乐耍一辈子开心。庄园了养了一群农民和下人,这些人带着家属住在楼上的小套间里,底楼住主人。
确切的说,秦黎想开的是度假公寓,这和国内农家乐还是有区别的。度假公寓比农家乐简单,只是把一套房子出租出去,按出租日子算钱,不按人头算,三餐自理,公寓里带厨房。
严森住的这间屋子依山傍水,左右隔壁两间靠山,四个朝向只有一个是对着公路。最好的房子当然要让出来给客人,人家是出了钱的,所以他就被秦黎残酷无情地从风景最美小屋赶到了风景最差小屋。
旧家具和卫浴设备都要拆下来扔掉,扔也不能随便乱扔。小一点的,像是马桶什么的,自己拖到附近垃圾站去扔,这样不收钱。大型垃圾,得联系专门的回收公司,掏钱让他们来收。总之,扔个垃圾也门道一堆堆。
等把三楼的三间出租房收拾干净,已是一星期后。秦黎看着账户变化,真是蛋疼,她这只是扔垃圾,还没开始装修呢。
把该扔的都扔掉,屋子一下变得宽敞明亮起来,一套房子差不多是三十个平方,卧室十平方,厅十五平方,厕所五平方。
她跑了几家建筑市场,光是地板就有几百种选择。纯白色的大理石,干净又滑溜,真是高贵大气上档次啊,一看就让人喜欢。
严森见她摸着大理石地板不肯放,就很残忍地将价格标签拿到她面前,这招杀伤力果然强爆,秦黎一看那一串零,立马就跟漏了气的皮球,萎缩了。
见状,严森安慰道,“我们是农舍,又不是星级宾馆,外表这么破,里面大理石,你觉得搭调吗?”
第113节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秦黎听他这么一说,登时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所以,还是老实看中低档的,平稳地走小市民路线。咱不高端,咱温馨。
严森建议道,“买复合地板吧,不会湿涨干缩,看上去很自然,脚感也不错。”
说完,拉着秦黎在样品地板上踩了两脚。
脚感好不好,也就那样。
好吧,秦黎决定还是听严森的,木头地板符合农舍的乡土气息,没有违和感。
不过,挑复合地板也不容易,因为复合地板分好几个档次。要看哪几种树木的碎片合成在一起,还有木头的质量不同,所以价位从低到高全不一样。
一个上午就在挑地板,秦黎看得是眼花缭乱,心力交瘁。
好不容易看中一款,颜色质量都不错,可价格又有一点小贵。
一百多欧一平方,总不能只装修房间,不装走廊吧。一个层面一百三十平方,那就是一万五没了。农庄有三层,要统一装这个地板,妥妥地四五万。除此之外,还得刷墙,买家具……就算不喊人工,全都自己来,那七万块也不够用啊。
需要钱的时候,才知道囊中羞涩的痛苦。
秦黎手抖半天,还是没能买下去,算了,再看看别的吧。
在建筑市场泡了一天,还没买到个屁,秦黎颓废极了。看来,她得出去找份工作呀,可是做什么呢?超市打工,死工资,一小时赚几块,等她赚到一万,不吃不喝还得一年后。
盘个饭店下来卖厨艺?
靠,这也不现实。前期投入多,还不一定赚钱,最好有什么能立即马上赚钱的。思来想去,没有!
严森见她无精打采,心里也有些惆怅,唉,本来那三十万可以全部投入进来的。
他心中一番纠结,最后还是不忍心看到她郁郁寡欢,走到自己房间,默默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发黄的名片。
上面写着国家队滑雪教练哈特曼。
严森有些怔忡,陈年旧事一下子蜂蛹上头,那一年,他十八岁,是国家滑雪队的主心骨,冬季奥林匹克指望他夺冠。年少有成,那是多么得意的一件事啊,连父亲都从百忙中抽空,特地上山看他训练。
严森还记得从滑雪道上俯冲而下的那一秒,离地面四十多米高,自己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风和雪在耳边刮过,山峦在他脚下……
教练对他一直很看好,所以是队伍中的重点培养对象,父亲也很支持他。
那天,是个艳阳天。训练结束后,严森拉着父亲一起登上了雪山顶,想让父亲也体会一下睥睨万物的感觉。可偏偏这时,五光十色的阳光下,大雪峰顶发生了雪崩,一大片的雪排山倒海般地急涌而下,那气势如同千军万马。
和大自然相比,人们永远渺小,所以千万不要妄想螳臂挡车。
两人踩着滑雪板拼命向前划去,但最终还是被奔腾而来的雪块吞没,要不是关键时刻,父亲用身体保护他。他早就挂了……
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滑过雪。
他用自己的前途祭拜了父亲的亡魂,这十几年来,一直心有不安,却也心有不甘。
上帝眼红他,所以卑鄙地制造了这样一个意外。
之前,他曾和秦黎说过,比赛没拿奖项,这事也是真的。所有人都说,他是一颗好苗子,将来必会成大器。只是能成大器的他,意志被这场意外给消磨殆尽了。于是,和世界冠军擦身而过,不能说不是终生遗憾。
回想了一会往事,严森心里就像打翻了调味品,一时间那是五味俱全。
他捏着名片,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拨通了这个电话。
嘟了两声,电话被接起,哈特曼教练的声音和记忆里一般,只是苍老了几分。十二年过去了……
“哪位,请讲。”
严森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是我。”
哈特曼平生最恨这种回答,心想鬼知道你是谁,正打算把电话挂了,突然心中一动。
十二年前,那个驰骋雪场的少年,让他至今记忆深刻。
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就是他,于是谨慎地问了一句,“你是哪位。”
打这个电话是因为想帮秦黎而产生的一时冲动,听到教练如旧的声音,平静的内心又变得波涛汹涌起来。当初他一意孤行,抛弃教练和队伍远走他乡,只想隐姓埋名找个大学念书,过正常人的生活,从此不碰滑雪板。此时回想起来,真的是年少太轻狂,对不起教练一份苦心,对不起父亲对他的期待,内心一下子被愧疚塞得满满的。
他想,算了,还是算了吧。往事已矣!
可就在他想挂断的时候,教练突然叫出了他的名字,“是不是小林子?”
严森的姓,德语叫walden,中文音译叫瓦尔登,直译叫森林,他家族的封号冯瓦尔登其实就是森林之王的意思,很有一丝霸气。年少时,在国家队里,大家都叫他waeldchen,翻译出来就是小林子的意思。
离开国家队,就再没人这么喊过他,严森有些愣神,隐约间似乎又回到了十二年前。
他终于沉默不下去了,低声道,“哈特曼教练,你好。”
哈特曼一听,果然是他,不由激动了起来,“你这个混小子,十二年死去哪里了?不告而别很好玩吗?本来我们是可以夺冠的,都是你不告而别,让我们和冠军差身而过。”
严森低眉顺目,道,“您骂我吧!”
哈特曼哼了一声,“都过去十二年了,我还骂你做什么,还有,我现在也不是国家队的教练了。”
严森想了想,还是厚着脸皮道,“我有事找您帮忙。”
哈特曼嘀咕,“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可到底曾是自己心爱的徒弟,哈特曼也硬不下心拒绝,便道,“说来听听,是多大的事,能让你忘记过去来找我?”
严森,“我想找一份工作。”
哈特曼没好气,“找工作去劳动局,我又不是工作介绍所。”
严森没说话。
于是,两人僵持了半晌,哈特曼最终沉不住气,抱怨道,“这么多年了,你这小子还是那么的沉默寡言,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
三岁看到老,脾气性格生来如此,哪有这么容易改变?
哈特曼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一日为师终生为师。你要找什么样的工作?”
严森道,“和滑雪有关的,一天能赚一千的。”
哈特曼,“……”
哈特曼气的胸痛,“一天一千,你怎么不上天啊!要有这好事,还轮得到你?”
严森道,“那放低点标准也可以,但不能低于五百一天。”
哈特曼垂着胸口,叫道,“哎呦,你这是看我命长,存心来气死我,对吗?”
严森,“……”
哈特曼深吸一口气,道,“你离开滑雪场这么多年,五百一千一天的你也轮不上。不过,我这有一些路子,可以把你介绍去教小朋友滑雪。一节课三小时两百块,一个星期上三次,一个月两千四。”
见他不说话,哈特曼道,“虽然没达你一天一千的要求,但这价格也不低了,毕竟你离世界冠军还差一步之遥,要不然还真能给你介绍一天一千的工作。你也别小看这个工作,你教的孩子都是超富二代,家长愿意花大价钱培养的,所以你好好干,小费少不了你。”
严森低声道,“谢谢。”
哈特曼本想再责怪几句,后来想想,算了,都十几年前的事了,风一吹,全部勾销了。反正,他替人介绍,也有好处费的,亏不了谁。
“有空出来聚一聚吧。让我看看,你这小子现在混的怎么样。”
严森道,“就那样。”高不成低不就。
闻言,哈特曼一阵唏嘘,想当初这小子意气风发呀!一个世界滑雪冠军,就这么被无常的世事给埋没了。可惜!可叹!
第一百零四章
严森穿上滑雪服; 拿起帽子,走到门口; 道; “我出去了。”
秦黎,“怎么又要出去?你这几天到底在忙什么?”
严森答得顺溜; “忙赚钱。”
秦黎扑哧一笑; “大冬天的,赚什么?”
严森; “大冬天才好赚钱。”
还没说完,门铃就被人按响。严森顺手把门拉开; 两人转头一看; 门口站着的是施罗德太太。
她道; “咦,严森也在啊!”
严森向她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施罗德太太道; “今天我家有聚会,我想请秦小姐一起参加。”
秦黎有些受宠若惊; 来了村里那么久,还是第一次被村民邀请。
施罗德太太看着严森,道; “你没啥事的话,也一起去吧。”
严森摇头,这些女人妈妈的聚会,他可不去。
施罗德太太又道; “据说你们最近装修房子需要钱,你在找工作吧?”
严森道,“谁说的。”
施罗德太太,“黎。”
严森立即瞪了秦黎一眼,这大嘴巴。
见状,施罗德太太立即道,“找工作很正常,没什么丢面子的呀。你看,下周我也准备去帮工了。现在是滑雪旺季,山上的滑雪场又开了一间食堂,正需要人手呢。一个小时工资十块,比超市里多了三分之一啊!严森,要不我也介绍你去?工作八小时,一天下来,就有八十块。你要是一个月都不休息的话,就有两千四百,除去税,拿到手也有一千七八百。”
秦黎听了那个眼馋,要不是她语言签证不能打工,她分分钟就去了。
见秦黎期待的目光望过来,严森把头一仰,傲娇地道,“不去!”
秦黎一怔,下意识地问,“为什么?”
“这种端盘子伺候人的事,不干!”
秦黎气坏了,有工打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他以为他是帕崔克,收入以分钟计算啊!
施罗德太太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不都是干活挣钱?”
严森懒得解释,不理她们,开了门就走。
秦黎跺脚,“哎呦,你看他这死德行。”
施罗德太太奇怪,“他平时挺勤快一人啊!”
秦黎也不能理解,这家伙最近神叨叨,一星期总要消失几天,也说不准他到底在干嘛。
说了几句客套话,施罗德太太把话锋一转,又道,“那我不打扰你了,秦小姐。别忘了下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