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做厨神-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电话,叶甜上网搜索了青年厨师大赛的报名网页,原来还有一天就截止了。估计师父是怕影响她考试,所以才告诉她。她立即点进去填了基本信息,上传了照片,把初赛地选了湖滨市。
她想了想,又给李兵打了电话,让他也报名试试,就算进不了决赛,只要在省内有个名次,对以后的发展也还有好处的。
李兵开始有些犹豫,觉得自己一个食堂做菜的厨师,担心水平不行。
叶甜倒是觉得他肯定没问题,因为怎么也是她的半个徒弟,她教了不少技巧,也经常督促他练刀功。他自己没觉得什么,只是觉得会做菜而已,但出去一对比,就会知道自己还挺厉害,参加比赛也是给他一个增强自信的机会。
小娟和李兵已经结婚了,也鼓励他去报名,她总结的经验是听叶甜的准没错。在他们俩人生的关键节点,都有叶甜的参与,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于是,仅他们一个学校食堂,就有两个人报名了国家青年厨师大赛,密度可谓很高了。
离比赛还有一周,叶甜督促李兵多加练习,她自己也琢磨一些比赛时可以用的菜谱,顺便给李兵押押题。
李兵也天天努力练习,不想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丢他小叶师父的人。
很快,就到了初赛当天。
叶甜和李兵早早到了现场,没让其他人陪同,毕竟只是初赛而已。
现场来参加比赛的厨师比预想的还要多,有200多人,叶甜和李兵分别是199号和212号。
初赛分为两轮,第一轮比刀功,第二轮每人做一道自己擅长的的菜,并没有指定菜式。
现场场地不算太大,同时只能容纳20人一起比赛,所以叶甜和李兵排的都比较靠后。
等了近两个小时,才终于轮到叶甜进入比赛场地。
第94章 。 初赛 三人都进了决赛
因为是省里的初赛; 要淘汰大部分人,就类似于选秀比赛的海选,比赛内容也相对简单,没有特别多的要求。
参赛的厨师们每人有20分钟时间; 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一道菜就行。切菜的过程相当于考核刀功; 把自己切好的菜加工成菜肴; 就是考做菜技术了。之后评委主要从色、香、味、形、质、养、器等七个方面,综合考评一道菜的优劣。
虽然大家习惯说厨师大赛,比赛官方的名字其实叫国家烹饪技能大赛; 如果最终能拿到全国赛的前三名,可以获得国家特级厨师称号,不需要再参加厨师等级考试了。
叶甜看着现场提供的蔬菜和鱼、肉等食材,不算特别丰富,但也足够选手选择了。
她想着现在只是初赛; 没必要做太复杂的菜,再看看旁边的选手; 已经拿起了自己选中的食材; 他们选什么的都有,有肉、有鱼; 也有选土豆、黄瓜的。
叶甜看看了现场的豆腐; 觉得品质还行,那干脆做个简单的文思豆腐羹算了,既能展示刀功,羹的味道也清爽鲜美。
只见她完全不需要看案板; 下刀飞快,切出来的的豆腐在案板上看着像是的豆腐泥,但放入装了清水的大碗中; 便能看到豆腐被切成了非常细的丝。
之后,她又把木耳、火腿也切丝,都只要一点就好,然后再切一点葱丝,这样颜色搭配好看,也能起到调味作用。
比赛场内,20个人热火朝天的烹饪着。叶甜完成后,还有时间看其他人在做什么。
台上的5名评委也看着选手,不时低声交流。
叶甜左边的厨师,选择了做主食,是一碗简简单单的阳春面,手工面条细而均匀,汤底也很清爽,配上碧绿的青菜,看着很有食欲。
右边的一位则做了一道西湖醋鱼,但明显技术一般,鱼似乎也不太配合,摆出的造型就不那么美观。
等比赛时间结束,20名厨师端着自己的菜摆到评委面前,由评委一一进行打分。
评委们今天尝了太多奇奇怪怪的菜,都有些反胃了,这时候一道清清爽爽的豆腐羹,竟然让他们喝了一汤勺后,还想喝第二勺。
“真不错,这届竟然有这样的好苗子,我看这功力像是有30年经验的老厨师了,没想到是个年轻姑娘做的。”
“是啊,这文思豆腐做得清清爽爽,味道却不寡淡,不错!”
等分数出来,分别是:9。8分,9。9分,9。9分,10分,9。8分。
五个评委的打分,竟然全在9。8分以上,还有一位年纪大些的男性评委,直接打了10分。叶甜这个成绩,无疑是这场的第一名了。
她出来时,李兵正好进来,她摆了摆手,李兵连忙凑到她旁边,她趁机说了句:“做酸辣土豆丝。”
这也是她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所得,评委们吃到最后,早都要吃吐了。这时,一些清爽开胃的小菜也许更受欢迎,如果再来大鱼大肉的,他们肯定吃不下去了。
叶甜没想到,她继续往外走时,竟然碰到了一个急急忙忙赶来的熟人,是陈驰家餐厅的那个帮厨大熊,两个人当年还一起做过一段时间员工餐。
他看见叶甜也笑着打招呼,但时间紧张,赶紧进去参加比赛了。
叶甜在等候区找了个角落,坐下刷手机等李兵。
李兵很相信叶甜说的话,进去就拿了两个土豆,做了酸辣土豆丝。这个菜他在食堂做了无数遍,太熟练了,土豆丝切得那叫一个细。
最后评委给他的分数都到了8。5分以上,应该可以通过初试。
大熊竟然做了非常复杂的,也是他最擅长的松鼠桂鱼,因为菜有些复杂,结果还超时1分多钟。但他做得确实很好,所以分数并不低,比李兵的要高一些,应该可以和李兵双双晋级。
最后宣布名单的时候,大家得知今天一共选出30名厨师进入决赛,决赛将在3天后进行。
叶甜发现,他旁边那位做阳春面的年轻厨师,也进入了决赛,刚刚排到第30名。大熊和李兵分别是第15名和第26名。
至于叶甜,当然是第一名了。
叶甜给李兵介绍了大熊,大家简单聊了几句,就各自回去了。毕竟3天后还有复赛,要早早回去准备才是。
叶甜到没什么需要准备的,但李兵和大熊似乎都有些紧张。特别是李兵,本来没想着自己能进决赛,但竟然顺利的通过了,突然就开始有压力了。
回去的出租车上,他皱着眉头,也不说话了,没有了刚听到名单的激动和兴奋。
叶甜没想到自己做半个师父的,还得安慰弟子:“你不用紧张,平常心对待就好。你本来还没想着进决赛,现在能进决赛,就是对你厨艺的一种肯定啊!”
李兵点了点头。
“我研究过以前的比赛,决赛应该是全体厨师一起比,先做一个规定菜,再做一个自选菜。既然在咱们湖滨比赛,那自选菜估计是本地菜。回去把前几届的菜排除一下,把特别耗费时间的菜排除掉,我们练习一下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说不定就压中了。至于自选菜,你想想自己最擅长哪个,或者再做一次酸辣土豆丝也可以。”
经过叶甜的分析,李兵似乎觉得决赛也没那么难,再说他也是重在参与,只要最后不低于现在的26名,就算进步了。
他之前已经和小娟分享了自己进决赛的好消息,回到学校后,叶甜直接回了宿舍,没有和他们小两口去庆祝。
宿舍只有吕心怡还没回家,是第二天的飞机,所以两人一起出去吃晚餐。
吕心怡要给她庆祝一下,出去吃个大餐,但叶甜刚回来,就不想再进城了,所以拉吕心怡去吃两人都喜欢的肥肠面,就是那家可以单独卖卤肥肠的小面馆。
因为学生大部分回家过寒假了,店里人明显少了,不需要排队等位子,到了直接就可以点餐。
老板当然认识叶甜和她的室友,每次她们来,肥肠都会多给上半勺。
“来了!还是大碗肥肠面吗?”
两人点头,完全没有因为要大碗而不好意思,然后自己找位子坐下了。
“可惜要回家,看不到你的决赛了,省里的比赛应该也不会直播。”吕心怡说。“不过我可以确定,你肯定会进入决赛,我就在家等着看你决赛的赛况了。”
“你对我也太有信心了!”叶甜笑了,其实她对自己也有信心。
其他组的情况她不知道,见过的选手里,大熊和那个做阳春面的厨师水平还可以。但比起叶甜,还是差一个层次的,就看决赛时其他选手的表现了。
第二天送走吕心怡,叶甜就搬到了租的房子里。
三食堂也放假了,刚好厨房都空着,这又是他们自己的地方,要练习就非常方便。
叶甜整理出本地特色菜式,排除部分后列了单子出来,她和李兵每天练习两到三种。对她来说,只是温习,主要还是教李兵,有的菜他确实不会做。
叶甜每个菜只做一遍,但李兵可能要试做2、3次,甚至更多。他也是第一次做这么多新的菜式,但他积极性很高,吸收的也似乎更快,做几次后,基本可以做得有模有样了。
做菜的时候不觉得特别难,但吃的时候就难了。为了不浪费,他们肯定要把自己做的菜都吃掉,而李兵也不是每次都做得好吃,就真是太痛苦了,小娟已经对李兵挥起了拳头,让他少做点。
就在练习做菜和吃菜的时间里,他们迎来了正式比赛。
第95章 。 省级决赛 扬州炒饭
小娟陪李兵和叶甜一起来参加决赛。到了现场; 叶甜才知道陈驰也来了。他一方面代表餐厅来给大熊打气,另一方面当然是来支持叶甜的,他心里把叶甜当作姐姐,比起大熊; 他更希望叶甜赢。
小桃本来也想来的; 但是家里要搬家; 让她回去帮忙收拾,她一考完试就赶紧回去了,只能嘱咐陈驰多拍点视频和照片发给她。
这次省里的决赛; 有三十人同时做菜,需要的场地要大,主办方临时在市体育馆搭建起厨灶,整整三排崭新的灶台,看着颇为壮观。
观众席离场地中心还有些距离; 后排可能看得不太清楚,但像陈驰和小娟坐在前排; 就看得比较清楚了。
这次比赛的规则和前几届相同; 依然是第一轮在一个小时内做一道指定菜,第二轮是做一道自选菜; 时间也是一个小时。
主持人宣布了规则; 然后公布了指定的菜,竟然是最常见的常州炒饭。
幸好叶甜有先见之明,她和李兵不止练习了扬州炒饭,连阳春面也做过; 并没有因为考做主食而不知所措。
厨师们按顺序选完自己需要的配菜,调料和米饭已经由主办方送到了他们各自的灶前。
有几位厨师在拿配菜时很犹豫:海参也要放吗?要不要方玉米粒和胡萝卜呢?
叶甜回头看了一眼李兵,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 李兵很有信心的点了点头。
……
扬州,是淮扬菜的起源地之一,当地的厨师们总结出淮扬菜的3个特点:平中出奇、怪中出雅、暗香赋味。“暗香赋味”是指在菜里能吃出这个味道,但是却找不到原材料。
而一份看似平平无奇、普普通通的扬州炒饭,把“暗香赋味”这个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扬州炒饭,不止是一盘普通的炒饭,里面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丰富极了。传统的超饭,需要放入冬笋、海参、火腿、鸡腿肉、干贝、虾仁、花菇、青豆、香葱等近10种材料。
用来做炒饭的米饭也是有讲究的,最好用上好的籼米,蒸之前放上一点火腿油拌匀,蒸好以后冷却,再把饭打散,配上新鲜的本地土鸡蛋,炒出的饭才更加金黄美味。
一个小时看似很长,但做一份正宗的扬州炒饭,时间还有些紧张。叶甜看现场没有猪油,就先用肥肉熬了一点,先晾在一边,等凉了后再拌入主办方提供的米饭里。
接下来就是切配菜,配菜种类多,要一种一种切好。按传统的烹饪方式,辅料不能大于主料,所有的食材都要切成小丁,最好小于米粒的大小。全部切好后,下一步是准备炒饭里的蛋丝。
扬州炒饭并不是像蛋炒饭那样直接炒碎鸡蛋,而是用宽油,就是在锅里加入大量的油,将过滤过没有筋膜的蛋液一小缕的慢慢倒入油锅搅拌,形成细细的蛋丝。蛋丝捞出后要放入滤网,慢慢挤出里面的油,这样最后吃起来才不会过于油腻。
之后,叶甜开始处理配菜,好在主办方给的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要不再泡发海参,现煮青豆,肯定是来不及的。
她将鲜虾丁滚上淀粉炒熟,洗干净锅放油,将配料除了葱花全放入锅中,炒熟后放入鸡蛋丝、米饭,颠锅翻炒。最后加入盐、葱花,翻炒后就可以出锅了。
因为现场不具备条件,要不然叶甜可以将炒饭做得更加美味。这就需要“虾子令”,就是将虾籽、干贝、火腿、葱姜、料酒等调料加入鸡汤中,蒸出来汤汁。炒饭时加入这个汤汁,那味道鲜美极了。不过今天只有一个小时,只能放弃这一步了。
叶甜特意控制了时间,到58分钟左右将炒饭出锅,如果太早做好,等评委品尝时,炒饭变凉,味道比刚出锅时就差了不少。这招她也和李兵说了,但李兵怕自己控制不准时间,还是稍微早点做好。
时间一到,自然有工作人员把炒饭贴上标签,一一送到评委台。
评委要吃30份炒饭,肯定不会吃太多,如果哪盘能让他们吃到第二口,那绝对是优秀出品了。
“鸡蛋没有拉丝,直接减2分!”
这一项就有近一半厨师没做到,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现在很多普通餐厅都把扬州炒饭简化再简化,变成了普通的炒饭。可能他们和大厨学的就只是简化版,里面配料也没有那么丰富,更不会放海参、元贝等贵的材料。
“太油腻了,扣1分。”
“配料不对,扣3分。”
评委们按评分规则,一盘盘看外观,再品尝打分,全部评完分也是耗费了一段时间。
为了公平起见,评委们一半人从1到30号打分,一半从30到1号品尝打分,这样不会对后面的选手不公平。
无一例外,评委都认为1号炒饭实在太惊艳了!
米饭颗颗分明,鸡蛋丝丝金黄,所有的配料颗粒小小,不喧宾夺主,又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为这份炒饭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和味道。
看完1号炒饭,再看后面的,评委一下就有了心理落差,差距确实大了些。当然也有几份还算不错的,虽然比一号差一些,但也在标准线以上。
这几份就包括了李兵、大熊和那个阳春面厨师。
第一轮打分结束,叶甜遥遥领先,还是第一名。
接着是第二轮自选菜的比拼。
叶甜和李兵早就选好了要做的菜,并且已经提前认真练习过。其他选手既然来参加比赛,肯定也是知道比赛规则,提前准备练习了的。
叶甜选择了她擅长的蟹粉狮子头,至于大煮干丝、腌笃鲜等需要的时间较长,一个小时根本不够,如果硬是快速做出来,会影响口味,所以她放弃了。
之间叶甜舒展的拿着菜刀剁肉、拆蟹,整个人气定神闲,每一步信手拈来。蟹粉狮子头她做了无数遍,但每一遍,她都虔诚的对待她手中的每一种食材,争取发挥出每食材的作用。
李兵化繁为简,还是做他的酸辣土豆丝。他做之前的炒饭压力有些大,好在最后顺利完成了。再做回熟悉的土豆丝,人也放松了很多。而且一个小时时间太充足了,他可以细细的切丝,再将土豆丝多泡一会去除淀粉,所以做得比初赛的效果还要好。
一个小时一到,提醒选手停止操作的铃声响了起来。叶甜淡定的将汤汁浇到狮子头上,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比赛作品。
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