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兮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瘦的脱了像,衣服下哪里还有肉,全都是骨头,孩子们跪着都打晃。
从泉州平安到瑞州已经是天大的运气,还好南方不似北方,南方到处绿色,至少有草能垫垫肚子,不过缺少盐的情况,这三十多个人的状态不太好。
杨三对着莫陆交代,莫陆转身离开,周钰离得近听得清楚,杨三安排马车送这些人去难民区。。。
钟浩回来了,身后跟着四个小厮,小厮手上拎着粮食,钟浩没拿太多,怕这些人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钟浩手里拿着个篮子,里面是早上蒸的包子,现在天气晾了,多蒸一些不怕坏,打算中午吃的。
钟浩将包子发给孩子们,“吃吧。”
孩子们的确饿了,昨日有饱饭,今日爹娘等了又等,没有等到食物,又一路走到这里,他们早就饿的前心贴后背。
杨兮对着孙柳道:“去准备些水过来,在水里放些盐。”
孙柳应下去准备了。
钟衍被提醒到,又让钟浩准备一些盐,日后族人要干活离不开盐。
钟庆心沉到了谷底,这和想的不一样,爹说得对,叔心肠硬起来比石头都硬,家族说舍弃就舍弃了,挺大个人嚎啕大哭,“叔,我就您一个长辈了,我们家族太惨了,死了好多人,现在逃的逃,跑的跑,钟氏一族没了,全没了。”
钟衍眼睛发红,却硬下了心肠,不过还是心软了,问杨兮,“家里还有多余的棉花吗?”
杨兮点头,家里还有不少,“伯父需要多少?”
杨三按住姐姐的肩膀,目光对上钟先生,“我会安排妥当。”
钟衍,“那就麻烦公子了。”
杨三无视了嚎啕大哭的钟家人,什么因结什么果,昨日种种才有今日落魄,他也懒得和钟氏一族的族人交谈,浪费口舌。
莫陆带着马车过来,身后跟着十几个壮汉,这些壮汉是镖行的镖师,当初白啸买的院子已经住满了人,没有任务的时候,家人跟来上河村的镖师,会回到上河村休息。
钟衍对着钟庆道:“现在这世道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你也是读书人,难民区缺识文断字的人,你日后好自为之。”
钟庆不想走,还死死的抱住叔叔,他不要去难民区,明明叔叔住着大宅子,明明堂弟是县令啊!
杨三早已经没了耐心,他的心肠是所有人中最冷硬的,“送他们走。”
十几个汉子不客气了,抓着钟庆等男子丢上了马车,对于孩子就温柔多了,抱着孩子们上的马车,女子一看吓到了,老实的跟上去。
马车走远了,还能听到钟庆喊着叔叔,语气里满是不甘,可惜被武力镇压了。
杨三背着手边往回走边道:“我会派人盯着他们。”
钟先生是他的谋士,他这个当主公的会处理所有的麻烦,他可真是贴心的主公。
第二百七十三章 被恶心到了
次日,钟谨回了上河村,先将周家新户籍拿出来,周炳单独分了出来。
虽然瑞州离北方远,为了安稳日子,周炳没有改回自己的姓氏。
周炳摸着他的户籍,心里五味杂陈; 他无法彻底融入周家,他是家族唯一存活的子嗣,身上背负着家族,加上耿蓼为他付出太多,他不忍心耿蓼继续等他。
现在户籍分开了,他的内心反而轻松了。
周炳鼻子有些发酸; 叶伯母不想他为难,也心疼耿蓼,所以才主动提了迁出户籍。
杨三高兴周炳迁出户籍,为了未来考虑,周炳不适合在姐夫家的户籍上,他对周炳的定位从来没改变过,这次更改户籍,他背后催着钟谨办的。
周钰翻看着户籍,笑了,终于能用真名,“麻烦大哥了。”
钟谨也为周钰高兴,“不麻烦。”
周钰的户籍有两张,一张烧给爹的,一张留存。
如果不是娘突然离世,他不会改变计划,周钰将户籍递给妻子,心里一片怅然。
钟谨说起了钟家族人; “公子派人盯着他们; 他们不敢离开难民区,其中有一户看清了现实,今日登记去修路; 剩下的还抱有幻想。”
杨三啧啧两声,“这是手里有粮食不慌了,昨日就不该给那么多的粮食。”
钟谨看了爹一眼,“到底是亲戚。”
都是没出五服的亲戚,爹给粮食也是为了孩子们,他看着孩子们都心酸。
杨三不关心钟氏族人,“饿了就知道干活了。”
钟谨还有别的事,“公子什么时候去府城?”
杨三,“我明日启程。”
钟谨从怀里拿出信件,“正好,还请公子将信件交给将军。”
杨三拿过信摆弄着,“这就是你给我看的花县资料?”
钟谨点头,“嗯,将军怕庞家有隐瞒。”
杨三摸着下巴,“也不知道庞大公子在花县如何了。”
钟谨清楚,“空有职位没权力。”
花县的县令也不傻,再没能力也不希望成为他人垫脚石。
次日,杨三早早启程去府城; 府城刚发展的关系网要联系; 杨三带上了两箱子的珠宝首饰。
这些珠宝首饰搜刮和寇得来的; 杨三送出去一点都不心疼。
杨兮和周钰现在只教钟谨和芳晴两个班级,杨兮不急着回学堂,她今日带里正家的女眷和胡娇去阳镇。
织布坊都是女子,为了避嫌和不必要的议论,织布坊需要个女子负责人。
杨兮看好胡娇,胡娇一直读书识字,记账算数都没问题,再没有比胡娇更适合的人选了。
里正家的女眷只有里正大儿媳和二儿媳入选,没入选的,杨兮安排她们做饭。
当初买了十亩地,建了房子后,还剩下不少的地,今日里正家的女眷来种菜的。
现在天气凉了,能种的菜不多,吴山父子已经将田地开垦出来。
杨兮带着胡娇熟悉环境,里正娘子带着儿媳妇们种菜。
里正家长媳江氏嘟囔着,“娘,还真让爹猜对了,杨先生日后不会管织布坊。”
里正娘子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明白杨先生的用意,“胡娇的确适合。”
里正娘子问江氏,“后不后悔?”
江氏摇头,“不后悔。”
胡娇的确不错,她也没了偏见,可她更希望儿子娶个贤内助,日后能围着儿子转的儿媳。
里正娘子心里叹气,算了,儿媳妇有自己的想法,她也不愿意多嘴,不过,她为胡娇高兴,又看了胡娇一眼,打算回去再和老头子说说。
杨兮带着胡娇来了日后织布的地方,“目前织布坊不大,我相信你能管好,日后人多了,会给你安排人手。”
胡娇有些不敢相信,“我能行吗?”
杨兮,“你该说,我一定能行。”
胡娇心脏咚咚直跳,因为激动握紧了拳头,先生相信她,她也想试试,深吸一口气,“我可以。”
杨兮笑了,“我不会帮你收服人,这也是对你的考验,而且你依旧要织布。”
胡娇捏了捏掌心,“我能要织女的名单吗?”
杨兮心道果然聪明,“回头给你送过去。”
胡娇问,“先生,什么时候开工?”
杨兮,“还需要等一等。”
二人出来,里正娘子等人手脚很麻利,已经种了一半的田地,胡娇也下地干活了。
杨兮又到处看了看,这里是按照她设计的图纸建设的,说来,这是她第三次过来,确认没有遗漏,田地也都种好,杨兮又在镇里买了一些点心才回家。
莫陆给胡娇送名单,很快就回来了,“先生,胡娇的父母回来了。”
杨兮放下笔,“只有她父母回来?”
莫陆回着,“一大家子都回来了,我去的时候正堵在胡娇家院门口。”
杨兮站起身又坐下,胡娇不希望周家插手,她也相信胡娇能处理好,“只有这一家回来?”
莫陆打听了一圈,“还有几家回来。”
杨兮清楚花县的难民还没有安置好,这些日子花县的难民想往向县来,都被士兵给堵了回去,每个县的难民不得过界,向县的安稳格外的显眼。
向县的难民以工代赈,一日两顿饭,每个人都是定量的,晚上的一顿饭可以带回去吃,混上野菜能有六分饱。
妇人烧炭也是如此,现在卖炭有了一些银钱,已经能发一些铜钱,难民能吃六分饱又能赚点铜钱,其他县的难民羡慕极了。
向县的难民安置好,并没有打扰本地百姓生活,反而修路和卖炭给本地生活带来了便利,难民手里有点铜钱就有需求,天气一日日渐冷,难民区设立了集市。
杨兮没去看过,也听说集市很热闹。
其他县的百姓也想来向县,可惜向县不接受其他县的百姓迁户过来。
杨兮想到这里,“胡娇的爹娘日子不好过,想回上河村,所以想赖上胡娇?”
莫陆点头,“嗯,胡娇姑娘的侄子侄女跪着磕头,我走的时候,胡娇爹娘也跪下认错,他们逼胡娇原谅他们。”
杨兮有被恶心到了,“你带几个人过去,胡娇需要帮忙你再帮忙。”
莫陆,“是。”
杨兮的确相信胡娇能处理,还是有些不放心,“等下,我也过去看看。”
杨兮走的很快,到了胡娇家门口,没看到人,想了想,“去里正家。”
第二百七十四章 干女儿
杨兮离里正家还有很远,就能听到嘈杂的声音,转过路口,里正家门外围了许多的百姓。
有的百姓存看热闹,有的则怀着期待,胡家要是能回来,他们的亲戚是不是也能回来定居。
百姓见到杨兮; 一时间议论声没了,回过神纷纷打招呼,刚收了周家的回礼,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肉的百姓,都记得周家的好。
杨兮没准备进去,里正院子里胡娇直挺挺的站着; 一个与胡娇有些相似的妇人谩骂着。
妇人吐沫横飞; 手指指着胡娇; “好啊,现在连爹娘都不认了,我告诉你没门,我们生养了你,你就是我们女儿,呵,翅膀硬了,我也给你打断了。”
杨兮有些恍惚,胡家没离开村子的时候,她听说过胡娇娘,并不是泼辣的性子,这是经历了什么?果然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
胡娇不为所动; 她可不怕胡家任何人,她知道拿出当初写的契书没用; 从爹娘的状态能看出,他们在花县过不下去了,“我会刺绣,手里存了一些银钱。”
妇人眼底有着贪婪; “呵; 现在给银子晚了。”
同时打量着女儿,眼底全是算计,当初离开上河村以为一个孤女会过不下去,没想到,女儿不仅过得好,就连名声都没人议论了,他们打听到,女儿攀上了周家,现在还成了织女。
妇人心想怎么将女儿嫁了,还能得到一笔聘礼,正好小儿子也该成亲了。
胡娇笑了,这就是她的爹娘,从她出生就算计她的价值,“所以我能雇佣人打断你们的腿,啊,让我想想,打断爹娘的腿是不孝; 虽然我不在乎; 却也要为自己的名声考虑,那就打断哥哥和弟弟的腿,你们觉得怎么样?”
杨兮听后笑了,她就说胡娇能处理好。
院子里的人眼睛都瞪圆了,还能这样?
有人嘟囔,“这姑娘也太狠了。”
另一个妇人接话,“她可是第一个敢放脚的姑娘,对自己都下得去手,何况是不把她当人的爹娘。”
“哎,有些不孝。”
杨兮动了动耳朵,看向其他的村民,大多数都不赞同,他们怕子女跟胡娇学,却也心里清楚胡家不干人事,加上胡娇的名声好了,更多的村民保持沉默。
胡娇见哥哥和弟弟惊恐的样子,笑了,看向爹娘,“你们来闹我一次,我就打断一次他们的腿,我说到做到。”
胡娇的父母不怀疑胡娇的话,胡娇为了正常走路,脚骨打断了都没吭声,一时间有些怕了。
杨兮对莫陆使眼色,莫陆带人走进院子,“村子里住了不少镖师,你有什么需要帮忙可以去找他们。”
院子里更安静了,是啊,上河村住着许多的镖师,清晨时常能看到镖师练武。
胡娇看到了杨先生,底气更足了,“我不会客气的。”
柳里正摸着胡子走出来,对着胡家人道:“你们当初离开上河村去花县,日后好好在花县过日子吧。”
胡娇父母不甘心,他们在花县被欺负,胡娇的爹求着,“里正,请您帮帮我们,我们真的活不下去了。”
柳里正硬气了心肠,“看在以往的份上,这些粮食你们拿着,回去吧。”
粮食不多,够吃几顿的。
里正娘子不愿意送粮食,看到孩子们长叹一口气,“你们拿着吧。”
胡家的人都走了,看热闹的百姓也离开了,杨兮才走进院子,对着胡娇道:“他们现在只是过不下去,还没有到绝路,日后还会找你的。”
胡娇过的越好,他们越不会放弃,为了活下去,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胡娇心里清楚,“我会注意。”
柳里正笑着道:“先生来的正好,我还想去请先生做个见证。”
杨兮疑惑,“见证?”
柳里正点头,“老婆子回来就和我说了胡娇,我们不是想占胡娇的便宜,就是心疼这个丫头,我们两口子商量好收她当干女儿。”
胡娇意外,柳家的几个儿媳妇面容有些僵硬,这是要多个小姑子?
里正娘子看在眼里,她倒是想多个干孙女,可胡娇放到哪房日后都是事,最后不如收为干女儿。
杨兮看向胡娇,“你的意思呢?”
她清楚胡娇自己也能过日子,不过,日后有一门亲戚对胡娇是好事。
胡娇有些心动,里正家一直照顾她,她对里正家不仅仅是感激,捏了捏掌心,她不敢奢望周家,不过,“我。”
柳里正抽着旱烟,“就这么定了。”
他知道胡娇的顾忌,这丫头心是善的,更满意这个闺女了,低头看着脚下的鞋,他们老两口子的鞋子都是这丫头做的。
柳里正对先生道:“我们也不图胡娇什么,日后也不会插手胡娇的亲事,我们就是心疼这个丫头,给她一些依靠。”
当然也希望维护好善缘。
里正家的几个儿媳妇互相对视一眼,没有露出反对的神色,如果是以前她们会有顾虑,现在不会了,胡娇的名声变好了,许多姑娘都愿意和胡娇来往,加上柳家女儿有学识有本事,并不愁亲事。
胡娇声音有些哽咽,“我愿意。”
杨兮心想这样也好,柳家人都有分寸,现在说的明白,日后不会有人对胡娇指手画脚,“选好了日子通知一声,我一定到。”
柳里正乐呵呵的,“我们会找人算个好日子。”
这也就是在向县,他才敢办酒席,如果是其他的县他可不敢,还是向县好啊,周先生一家带来的福气。
胡娇认亲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不少人为胡娇高兴,这是胡娇凭借自己赢得的尊重。
周苒知道后,“娘知道一定高兴。”
杨兮,“是啊,娘一定高兴。”
里正家认亲的日子很快定了下来,十日后就是好日子,正好给里正家留出准备的日子。
七日后,杨三从县里回来,一同回来的还有高家嫡次子,高家在县里有住处去了县里休息,杨三则回了上河村。
正好是吃午饭的时候,杨三,“将军府出了大喜事。”
杨兮两口子对视一眼,杨三的面容严肃,不像是喜事的样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刷存在感
杨三将手上的水擦干,坐到饭桌前才道:“庞家女有孕了,将军府将添子嗣。”
庞家还有这运道,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将军府那么多的妾室,怎么就怀上了?
杨兮两口子愣了下,很快回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