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恒也露出小脑袋看着,从开始的害怕到现在不错眼盯着,小脸特别的严肃。
叶氏想说别看了,张了张嘴没出声,她知道儿媳变了,她欢喜儿媳变的坚强有担当,又心疼当闺女养大的儿媳,她明白这世道只能勇敢面对。
杨兮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咳嗽严重面容发红的少年被拉出队伍,士兵泄愤的狠狠的踢了几脚,少年窝在官道边雪里一动不动,她的瞳孔紧缩,手忍不住抓紧马车窗。
杨兮再次清晰认知,这个世道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连护着自己都困难,如果不是搭上商队,他们连平州都走出不去,困在平州的结果,成年的壮劳力会被各种理由带走。
子恒不敢看了,缩回脑袋,“娘。”
杨兮摸着儿子的脑袋安慰,士兵抓劳力的理由这些人是景王余孽,押送去哪里没说,杨兮却能猜到,江王有心思需要兵力。
哪怕需要兵力,士兵也没将人命当回事,寒冬活下来是运气,活不下来自认倒霉。
从士兵看领导者,高高在上的江王心里,百姓的命低贱。
士兵压着人走了,商队格外的沉默,哪怕有正义的护卫也没吭过一声。
乱世人性的凉薄,人如草芥,一幕幕淋漓尽致!
杨兮又看向少年,她以为少年死了,结果少年动了慢慢的坐了起来,她见周小弟跳下马车,出声道:“拿水袋过去。”
周小弟又返回拿了有温水的水袋,随后飞快的跑过去。
这一刻显示出杨三和周小弟的不同,杨三见多了生死并没有动过。
周钰这时从前面的马车过来,对周小妹道:“找出药材煎药。”
当初给儿子备着的伤寒药,现在有了用处。
杨兮与周钰对视一眼,他们的想法一致,乱世里尽量保护家人,帮一把少年却不能带着少年离开,他们没有少年的户籍,应付不了搜查。
杨三买的李争有户籍,为了去官府办卖身契,杨三要了李家的户籍,还给李家留了银钱让李家补办新的户籍。
周小弟很快回来,见到大哥停住脚步,他知道不该过去,他们一家子都自身难保,“哥。”
周钰经历的太多,他的心早就冷硬,他却不希望小弟变得如他一样,“他的情况怎么样?”
周小弟见大哥没生气,心里松了口气,“他咳嗽是装的,有些受了凉并不严重。”
周钰挑眉,“嗯。”
周小弟问,“大哥,商队还启程吗?”
周钰叹气,“今晚留在这里休息。”
为了给士兵做饭耽误太长的时间,今晚只能留在此处休息。
。
第四十章 闫童生
杨兮起身下马车,周钰忙伸手扶着。
周小弟看着哥嫂有话说,起身去找刚才的少年,少年还站在远处的雪里。
杨兮对儿子道:“娘一会就回来。”
子恒很懂事,“娘,我会照顾好奶奶。”
叶氏怜爱的摸着孙子脑袋,“真乖。”
子恒有些不好意思,爷爷说他是长孙日后要担起家里责任,这一路他也成长许多,“奶奶,我长大了。”
杨兮两口子眼底带笑,才多大的娃就说自己长大了,随后又心酸,孩子被迫成长的。
杨兮二人也没走远,他们还能看到周小弟和少年,杨三没关注少年,正帮护卫做饭。
周钰道:“商队的粮食只够三日了。”
杨兮忧心道:“没遇到士兵能支撑三日。”
刚才的一顿就吃了商队半日的粮食,押运的士兵一百多人,吃了四百多人半日的口粮,吃大户的心思都敞开了肚皮!
周钰也发愁,“在平州没买到多少粮食,进入亳州想买粮食更难。”
亳州兵匪到处抢夺,有粮食都不敢拿出来。
杨兮想到这两日见到的百姓,长长的叹了口气,这些年粮食减产,百姓交了赋税没有多少存粮,现在亳州乱起,别以为百姓穷就没事,反而是第一批被抢的人。
江王目的壮劳力,给兵匪抢百姓开了方便之门,家中没了壮劳力又没了粮食,老弱妇孺只有死路一条。
二人聊了一会天,回来小妹已经煎好药,少年给自己搭了个雪窝,因为有些受凉知道离周家远一些。
周小弟拿走的水袋送给了少年。
杨兮吃了饭,见到少年已经捡了柴火升起了火堆,他们家药都给了,也不差几个饼子。
周家有钱东家关照,吃的是商队口粮,吴家就没这么幸运了。
杨兮为了赶路做的饼子,算上给少年的二个,一共才吃了五个,饼子都存了下来。
夜晚的天黑的很快,今日在野外留宿,杨兮窝在马车内休息。
外面刮起了寒风,杨兮搂紧儿子,小孩子如火炉,她身边暖和和的,伸出手摸着儿子的小脸,又借着月光看了看暖手炉,暖手炉是钱东家给周钰的。
次日早上,早饭减半了,除了护卫七分饱,其他的人员每人一碗清汤,一个巴掌大的饼子。
周小妹吃完饭,更宝贵自家的粮食了,“嫂子,我们还要多久能出亳州?”
杨兮,“亳州是大州,有平州一个半大。”
周小妹,“。。。。。。”
早知道不问了,不问还能幻想快要离开亳州。
叶氏心里庆幸,“还是兮儿有成算,否则咱家攒不下这么多的粮食。”
杨兮,“小妹,你去和吴家说一声藏好粮食。”
吴家没天天跟着她买粮食,也攒了不少粮食。
队伍准备再次启程,杨兮发现昨日的少年跟上了队伍,还和杨三搭上了话。
杨兮问小弟,“杨三要带着少年?”
周小弟,“我也不知道。”
他郁闷的不行,明明昨日是他帮了闫炳,今早却搭上了杨三,也不知道二人说了什么,杨三带上了闫炳,还要一起赶驴车。
杨兮没多关注,这世道可怜人太多了,以为少年今日会离开,没想到啊,“你救了他,他没跟你说什么?”
周小弟声音更郁闷了,“对我说了谢谢,还说这份情记下了。”
杨兮,“。。。。。。”
随后小弟不想吭声了。
等了一会商队再次启程,商队很安静,今日粮食减半都意识到粮食不够了,粮食的问题压在所有人心头。
晚上他们到了圭县城,喜悦的心情看到城门没了,城门没有守兵,城门大开没见到行人,只感觉到凄凉。
钱珠心里骂娘,问着周钰,“还进城吗?”
这些日子越接触,他越重视周钰,也越想收服为钱家所用。
周钰心里发沉,亳州比他想的要凄惨,也不知道京城多少人被江王拉拢,“派几个身手好的进城打听消息。”
钱珠叫来护卫,点了六人骑马进城。
打探的人回来的很快,带回来家家紧闭大门,城中的铺子也都紧闭的消息。
周钰问,“衙门呢?”
护卫回着,“衙门紧闭。”
周钰看向钱珠,“进城也没地方留宿。”
他们的队伍庞大,城中的百姓早就吓破了胆子。
钱珠后牙疼的厉害,这些日子没少上火,“那就在城外休息。”
杨兮等周钰回来问,“情况不好?”
周钰点头,“嗯。”
粮食更难买了,也不知道亳州被抢走了多少粮食当战备物资。
杨兮脸色发白,今日见到尸体的残肢,她现在胃里都在翻腾,“晚上我不吃饭了。”
她实在吃不下去了,路上饿死的人没人收尸,野外的野兽不会客气。
周钰担忧,“明日赶路别看外面了。”
杨兮闭了闭眼睛,“这个冬天亳州不知会死多少人。”
整个冬日百姓没粮食,又买不到粮食,亳州会死很多人,自身难保的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周钰拍着妻子的肩膀安慰,不想妻子继续想,转移话题道:“那个少年怎么跟着杨三?”
杨兮精神几分,“我也不知道,你去问问?”
周钰的确要问问,叫来了杨三,“我以为你不会理会少年。”
杨三没瞒着,“我的确没想理,他能得到小弟送的药已经走了大运,这个年月治病的药材买都买不到呢!”
杨兮问,“那你怎么又理了?”
杨三挑眉,“因为他聪明,而且他不是亳州人,他手里有京城的户籍。”
杨兮两口子惊讶了,“京城户籍?”
杨三,“他有大问题,我可不信他没被搜身,搜身还能藏好户籍,啧啧,这人心机深的很,对了,他叫闫炳。”
杨兮想到周小弟,小弟郁闷的连名字都没提。
杨兮也认为闫炳心机深,昨日闫炳时机抓的好,押送的士兵吃饱喝足心情好,又有庞大的商队在旁,士兵没动刀子让闫炳自生自灭,时机抓的不对就不是踹几脚了。
周钰问,“他怎么和你讲的身世?”
杨三撇嘴,“他说自己是童生,随着父亲一起回母亲祖籍,结果父母运气不好死了,他想离开被抓了。”
周钰悠悠的道:“童生啊。”
杨三,“我试探过,他的确读过书,而且还不错。”
杨兮看向周钰,周钰点头后道:“带我去见见这位闫童生。”
。
第四十一章 害人害己
杨兮也想去,可惜她怀孕最怕生病,闫炳的病没好,她可不敢凑上前去。
周钰见到闫炳也不说话,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感,他经历的太多身上自成气势,一眼就能看出,闫炳的胆怯是装出来的。
杨三目光落在周大哥身上,挑着眉头,周大哥的秘密也不少!
闫炳心里紧张,他为何没找周小弟,第一周家有老幼妇孺,他病了怕传染给周家,第二,他忌惮周小弟的大哥,能跟商队领头人一辆马车,怎么会是简单的之辈!
所以他找上了与周家有关的杨三,结果郁闷了,明明不大的少年心眼子比他多。
现在好了,周小弟的大哥来了!
周钰找了个位置坐下,“我们谈谈药的价钱。”
闫炳,“。。。。。。我的银钱都被抢了。”
杨三接话,“在亳州能吃上治病的药,你知道你多幸运吗?现在有银子都买不到治病药。”
闫炳硬着头皮,“等出了亳州,我想办法还上。”
周钰心思飞转,“我听说你回母亲祖籍?”
闫炳强迫自己镇定,“是,我们一家子准备回母亲祖籍定居。”
周钰笑了笑,“你已经是童生,明年不准备考秀才?”
现在还没彻底大乱,王朝还没灭亡,秀才还是很有用的。
闫炳尽量语气平稳,“世道太乱了,北方乱民越来越越庞大,我爹说朝廷给了乱民发展的机会,乱民迟早成为乱军,京城并不安全。”
周钰,“令尊大智慧。”
闫炳眼底哀伤,他们一族被卖了,除了他全都死了,握紧拳头压下恨意,“日后一定报答救命恩情。”
他需要跟着商队离开亳州,他自己没办法出去,再次被抓只有死路一条。
周钰目光幽深,“你藏了户籍,我能看看吗?”
闫炳想拿出来有些尴尬了,“我去去就回。”
杨三偷偷跟了过去,先一步回来道:“藏在了腋下。”
周钰也意外,他以为藏在了鞋里或是缝在里衣,等见到包着户籍的牛皮纸,“粘在皮肉上的?”
上面还有腋毛,撕下来一定特别的疼。
闫炳为了博取信任拿出户籍,他需要跟着商队,解释道:“我怕鞋子棉衣被抢走,所以粘皮肉上。”
周钰拿出户籍,仔细辨认着墨迹和印章,户籍竟然是真的,与闫炳说的一致!
闫炳的内心很忐忑,直到户籍还回来,他才松了口气,现在取得信任了吧!
次日启程,周小弟继续赶马车,以往杨三与周小弟轮换着来,因闫炳病没好,杨三饭都不和他们一起吃饭了。
今日路程不顺利,中途遇到了乞讨的百姓,以村子为整体乞讨,入目全是老弱妇孺。
周家的马车在中间,杨兮看不到最前面的情况,依稀能听到哭求声。
周钰直观面对乞讨的队伍,五十岁的里正痛哭流涕,“我们实在没活路了,所有粮食被抢走,大雪又封山一点吃的都没有,可怜可怜我们。”
树大招风,他们村子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连续被洗劫了三次,只剩下藏在山里的粮食。
最后商讨去县城乞讨,告诉附近村子他们真没粮食了,没想到运气好会遇到商队。
周钰经历过逃难,清楚人饿极的模样,里正演的再卖力气,哭声太洪亮了,这不是要饿死的状态。
钱珠冷着脸,他什么人没见过,眼前的老头骗不了他。
钱珠无视跪着的妇孺,“老人家,我们一路也难,商队的粮食也被抢走了。”
这个说辞拦路的百姓不信,这么庞大的车队怎会没有粮食!
钱珠懒得再开口,示意护卫动手,护卫拿着刀驱赶,走南闯北的护卫一身煞气,里正暗骂商人无情,明白讨不到好处不甘的让开,他们不敢受伤,伤了意味着死亡。
商队再次启程,杨兮拉开马车帘子,她看到了乞讨哭泣的百姓,还注意到一些大人和孩子怨恨的眼神。
叶氏听到哭声用手捂住孙子的耳朵,他们都要靠商队,救不了任何人。
一个时辰后,商队已经走了很远,并没有停留的意思。
钱珠怕周钰觉得他过于冷血,出声解释道:“我见过乞讨的难民,刚才的百姓是装的。”
这种以村子为整体,又有里正领导的百姓,他最不敢招惹。
周钰挑眉,“嗯,哭声过于洪亮。”
钱珠越发欣赏周钰,他真怕周钰烂好心,他是清楚周家救了个少年,出声道:“这世道活着难,有的时候会害人害己。”
一个少年就算了,周家要是继续救人,他要考虑带不带周家了。
周钰听出话里隐藏的意思,“我不是神佛没有神通。”
他没有神通天的本事,也没有佛的悲天悯人,这个世道他救己都没做到。
钱珠满意了,“喝茶。”
周钰说出担忧,“商队的粮食不多了。”
护卫的口粮要保证,未来日子平安全靠护卫。
钱珠心里一动问,“你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亳州有银钱也买不到粮食,他愁的上火又掉头发,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像他爹秃了头顶!
周钰的确有想法,“我们要进群山了,山里的野兽也饿着呢!”
钱珠,“你想打猎?”
周钰点头,“我们有两百多的护卫,我才敢冒险。”
钱珠锁着眉头,“山里有狼群,冬日的野兽最凶猛。”
他遇到过狼群,清楚狼群的可怕。
周钰心里反复想过可能性,二百多护卫给了他底气和胆子,笑着道:“所以要提前做好陷阱。”
野兽危险感知很准,狩猎的关键是陷阱,否则,他们这么多人狼群不会冒头的。
钱珠来了兴趣,“你说说怎么设陷阱。”
。
第四十二章 功劳
晚上,周钰拿了几块点心回马车,杨兮惊喜的道,“钱东家怎么舍得做点心了?”
粮食减少后,钱东家的伙食也下来了,最多能吃饱而已。
周钰将点心先递给娘一块,然后给媳妇,最后才是儿子和小妹,他和小弟就不吃了,一共才四块点心。
分完点心,周钰才道:“我给钱东家出了狩猎的主意,他今晚高兴做了点心吃。”
杨兮见婆婆用帕子包好不舍得吃,忙出声道:“娘,您不用给子恒留着,您自己吃补补身子。”
他们一家子吃商队的也没长肉,太需要带糖的点心补身子了。
子恒举着自己的点心给奶奶,“奶奶,恒儿是大孩子了,已经不喜欢吃甜,恒儿的也给奶奶吃。”
叶氏一听深怕儿媳和闺女也不吃了,忙从帕子里拿出点心,“我这里有,你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