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15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15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闫炳,“我知道你不是个安分的。”
  杨三,“。。。。。。”
  闫炳笑了,这也是他凑近杨三的原因,周先生也很好,他也动过心思,可观察后放弃了,周先生的心里家更重要。
  天要黑了,他们找了村子休息,村子的宅子空了三分之一,里正都是新选的。
  里正道:“我也不收你们留宿银钱,还能卖一些粮食给你们,我只有一个条件。”
  周钰,“您想知道亳州的情况?”
  里正后背更弯了,“是,我们村子能投靠亲戚的都走了,我们没办法离开,还请先生说的详细一些。”
  里正带两家到了原里正家,拿出钥匙开大门,“里面家具都有,还剩下不少的柴火,你们可以随便用,只要不破坏家具就好。”
  里正语气小心翼翼的,这两户人家能平安从亳州出来,一定是有大本事的,他们这些普通的的百姓可不敢惹。
  杨兮打量着宅子,口字型的院子,主屋是青砖的,进了屋子,屋子很干净,见到铺炕的竹帘子还在,杨兮就更满意了。
  周钰道:“谢谢。”
  里正有些急切,“现在能谈亳州了吗?”
  天知道亳州乱起,他就没睡过一日安稳觉。
  周钰请里正坐下,仔细的讲了一路所见所闻,最后总结,“一时半刻牵连不到嘉州。”
  里正脸色煞白,好一会才消化了消息,嘴唇子有些发抖,“怎么乱成这样?”
  周钰清楚百姓不到活不下去,对朝廷依旧抱有幻想,“日后会更乱。”
  里正能被推选出来,说明是有智慧的人,颤抖的起身,“我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
  等里正走了,杨兮才开口,“今日只能继续吃饼子了。”
  里正受惊吓走了,不记得卖粮食给他们了。
  周钰问,“好,晚上吃饼子。”
  。


第五十章 后手
  两家准备做饭,大门被敲响了,两个汉子抬着筐进来,年纪大一些的道:“我爹是里正,他让我送粮食过来。”
  周钰这才注意到筐里的粮食,一袋子粮食,几颗酸菜和腌制的萝卜,还有六个鸡蛋。
  杨兮注意到酸菜,嘴里有些口水,她想吃酸菜了。
  周钰道:“谢谢里正,一共多少银钱?”
  汉子摇头,“这是我爹送给先生的。”
  说着,两个汉子就快速的走了。
  吴山心道读书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从进村子,里正就没跟他说过一句话,这一路他吃了太多读书的好处。
  周钰将粮食和菜分给吴大哥一半,“等我给家父过了七七,咱们两家好好吃一顿。”
  吴山笑着,“好。”
  杨兮带着周小妹做饭,里正送来的粮食高粱米和小米,杨兮煮的粥,炖了酸菜腌萝卜汤,又打了两个鸡蛋做鸡蛋羹,加上几个饼子,吃了一顿有菜有汤的饭。
  饭后,杨兮从行李中翻出家里的布料,估算出够做一身衣服的,“我们去里正家。”
  周钰道:“天黑路滑,我和杨三去就行。”
  杨兮,“行,我就不去了。”
  周钰和吴山说一声,吴山并没有跟着,吴山清楚跟着也没人理他。
  杨兮则带着小妹和婆婆拆被面,一直赶路没条件,又没脱衣服睡过觉,被面特别的脏,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发黑的血迹。
  现在出了亳州,她终于不用忍着了。
  杨兮找出预先做好的被面,等缝好被面,几个女人心里终于舒服了,迫不得己的时候没办法,现在有条件自然想要干净。
  周小妹抱着被面出去,没一会回来道:“嫂子,热水烧好了。”
  杨兮笑着,“端来给娘泡泡脚。”
  没条件洗澡,泡泡脚也解乏。
  等周钰和杨三背着粮食回来,杨兮已经给儿子洗了头发,边用棉布给儿子擦头发边问,“你都买了什么?”
  周钰,“我先去打热水洗脚,一会说。”
  “好。”
  周钰回来泡脚,“舒服。”
  杨兮给儿子擦干头发,示意小家伙进被窝,今日能脱衣服睡觉了。
  周钰这才道:“我买了五斤左右的小米,还有十几斤的高粱米,大米村子里没有。”
  “有小米就很好了。”
  周钰道:“我还买了白菜和萝卜,酱菜也买了一坛子。”
  “鸡蛋呢?”
  周钰笑着,“买到十五个鸡蛋。”
  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可惜冬日鸡不愿意下蛋。
  杨兮也笑了,“盐呢?”
  他们没有盐了,今日的酸菜汤用腌萝卜调的味道。
  周钰叹气,“没买到多少,现在盐价又涨了,村子里各家用大酱做菜。”
  杨兮眨了眨眼睛,“再买些酱?明日做些鸡蛋酱。”
  周钰笑着,“好。”
  他们现在安全了,亳州这么乱,徐家想派人往南查都难,越想周钰笑容越深。
  晚上,两口子没睡,周钰等儿子睡了道:“杨三与我说闫炳在高县齐家村有院子,我们可以去齐家村休养。”
  “后手啊。”
  “嗯,我觉得不错。”
  杨兮也觉得挺好,闫炳有宅子能省他们许多的事,“我估计闫炳的后手不少。”
  周钰,“嗯,闫炳告诉杨三,因为事发太突然,才只有他被送了出来。”
  “他还真不怕我们谋财害命,真信任我们。”
  周钰嗤笑一声,“他有所谋求。”
  杨兮困了,“明日我们继续赶路吗?”
  周钰摇头,“再休息一日。”
  “也好,正好将换下来的衣物都给洗了。”
  次日,并没有村民来打扰,两家在院子里洗涮,吴家是女人干活,周家则反了过来。
  周钰抓着周小弟洗被面,周小弟傻眼了。
  周钰敲了弟弟头,“愣着干什么赶紧洗。”
  一堆的被面呢,至于衣服,他只洗媳妇和儿子的,妹妹洗她自己和娘的衣服。
  周小弟依旧没回神,“哥,都看着你呢。”
  周钰以前是没精力帮媳妇,现在不用操心安危,他不会将家事都压在媳妇和小妹身上,“你嫂子和小妹够辛苦了,洗被面衣服怎么了?”
  周小弟眨着眼睛,“不是,哥,你的手只能拿笔啊。”
  周钰,“你没见到我拿刀?”
  周小弟,“!!”
  忍不住打个冷颤,大哥拿刀的狠劲他想起来都怕,周小弟怂了。
  周钰见小弟老老实实洗衣服,满意了,目光看向呆呆的杨三,心里啧啧两声,还是见识少。
  杨三恍恍惚惚的问闫炳,“我是不是在做梦?”
  闫炳是公子,从小有小厮丫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就没洗过衣服,想到衣服,闫炳脸红了,他原来的衣服已经脏的没眼看了。
  吴山都好一会回神,忍不住怀疑,这就是和读书人的差距?随后摇头,他也见过村子里的童生,一双手金贵的很!
  他自觉疼媳妇,也没帮媳妇洗过衣服,最后总结,周钰对媳妇太好了。
  李氏眨着眼睛,想去找杨兮说说话,她的思想丈夫为天,还没付出行动,就被当家的呵斥了!
  叶氏看着洗被面的两个儿子,又看了看儿媳妇和闺女,她心里长叹一声,日子是他们自己过,她又能活多久,还是少掺和的好。
  杨三蹲在盆子边,“哥,我真佩服你。”
  他想到了逼死大姐的畜生,自家落难就休了姐姐,害死他大姐!
  周钰,“你也要帮忙?”
  杨三眨了眨眼睛,“我有李争啊。”
  周钰,“臭小子。”
  杨三嘿嘿笑着,“这村子有猎户,我去租弓箭,我上山里转转。”
  周钰皱着眉头,“山上危险。”
  杨三,“我不傻,我带上吴家四兄弟。”
  周钰,“。。。。。。”
  这小子已经将手伸向吴老大和吴老二了?
  闫炳站在远处静静的看着,再次感慨,周先生太顾家了。
  下午,杨三没打到猎物,在山村摘到一些冻的野山梨子,还掏了松鼠窝得到一些松子。
  第二日,一行人离开村子,杨三的收获最大,软磨硬泡买了猎户的弓箭。
  他们休息一日,再次上官道没遇到钱家商队,估计走到了他们前面。
  闫炳来过嘉州,对嘉州很熟悉,这一次闫炳带路。
  。


第五十一章 齐家村
  两家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人需要适当的缓解精神压力,别看两家好像没事人一样,其实心里依旧没平稳。
  嘉州和亳州简直是两个世界一样,虽然嘉州百姓恐慌,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而亳州再也找不回安宁。
  两家一路走走停停,每到一处都会采买一些。
  周家缺的东西不多,只买补身子的点心糖果等。吴家相反,吴家人口多,手里有些银钱,买了不少粮食和布料。
  两家每到一个镇子或是县城都会停留一日,走走停停,两家的心态终于恢复正常,瘦下去的肉长回来了一些。
  明明五日的路程,走了十日才到高县。
  两家找了一间客栈休息,杨三陪着闫炳去齐家村,确认没有问题再来接他们。
  周小弟和小妹带着子恒玩,周钰两口子上街逛逛。
  高县在嘉州中部,因为地理位置并不繁华。
  从安全讲,高县四面环山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杨兮蹲在地摊前翻看兔子皮,“老人家好手艺。”
  老汉,“娘子,这是祖传的手艺,娘子喜欢就多买几张,老汉给娘子算便宜些。”
  杨兮想给婆婆做个兔皮垫子,再给儿子做个兔皮帽子,挑挑拣拣选了五张,“我买五张,老人家算算。”
  老汉笑着,“一张皮子三十文,一共一百五十文。”
  杨兮,“这可没便宜,这样二十八文一张。”
  老汉摇头,“我们这里四面环山才这个价,出了高县娘子可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皮子。”
  杨兮,“一百四十五文,我留下几文给家里孩子买两个包子。”
  老汉也想早些回家,“娘子占了大便宜。”
  周钰在一边看的津津有味,伸出手付了银钱给老汉,结果老汉摇头,“我只要铜钱。”
  二人并没有带那么多的铜钱上街,示意老汉留着皮子,他们一会回来取。
  杨兮,“我们要多换些铜钱。”
  日后生活铜钱更方便一些,多换一些也不怕,等日后新王朝建立,朝廷会回收铜钱融了重铸,不会让前朝铜钱没了价值,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铜可用。
  二人找到钱庄,换了二两的铜钱,今日只换了够用的,等离开再换,一千七百个铜钱挺沉的。
  现在比例是一两银子八百五十个铜钱,钱庄赚了不少差价。
  他们将高县简单逛了逛,高县猎户多,最多的铺子是买卖皮毛的。
  晚上一家子吃的素汤面条,杨三和闫炳并没有回来。
  次日,二人才回高县,杨三也没背着闫炳道:“宅子不错,齐家村的百姓也很好相处。”
  闫炳笑着,“我请村里的婶子打扫了宅子,周先生咱们先走,还是采买一番再走?”
  周钰,“你不用喊我周先生。”
  闫炳却不肯,“周先生心有沟壑,我十分尊敬先生。”
  周钰不想搭理闫炳,对杨三道:“我们采买一番再去齐家村。”
  杨三有挺多东西想买,齐家村离县城不近,哪怕有马,他也不愿意来回折腾。
  两家又买了粮食,至于闫炳哪里来的银钱,两家都没有多问。
  闫炳想帮周家付银钱,周钰拒绝了,“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挺好。”
  他们和吴家够亲近了,依旧过自己的日子,涉及银钱能算清楚就算清楚,免得日后伤和气。
  闫炳受了苦也是公子哥,买了不少好东西,粮食也买的细粮等。
  等出高县已经中午,齐家村是个山村,没人带路能绕晕,坐马车花了一个时辰才到齐家村。
  杨兮看着四面相似的大山,感慨道:“好地方啊!”
  闫炳接话道:“那就在齐家村住到开春?”
  杨兮摇头,“休养好就走。”
  她不到南方心里不踏实,此地再好也不是她想安家的地方。
  闫炳笑了笑,目光看向搬东西的周先生,所以在周先生夫妻眼里北方很危险。
  齐家村来了不少村民围观,杨三交际能力强,昨日就和村里小伙子建立友谊,周钰没怎么动手,小伙子们已经搬完了。
  闫炳的宅子围墙有一人半高,宅子不小,小两进的院子,院子里马鹏牛棚齐全,虽然不是青砖屋子,在村子里也鹤立鸡群了。
  闫炳住一间正房,想分给周家一间,周钰拒绝了,他们住侧房。
  宅子的屋子有十几间,方便了吴老大和吴老二两口子,终于能一家住一个房间。
  现在有住处,子恒和李家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听到孩子的笑声,两家大人脸上也带了笑容。
  杨兮规整好,院子里厨房有两间,不用再和吴家一起用厨房,杨兮满意的点头,这回做什么都方便了。
  整理好碗筷等,杨兮十分有成就感。
  杨三站在厨房门口,“嫂子,我买了四只母鸡回来,这几日母鸡还能下蛋,咱们养在哪里?”
  杨兮回头,“你大哥呢?”
  杨三回着,“哥去里正家了。”
  杨兮出来见到四只母鸡,满脑子都是烧鸡,白切鸡等等,咽了下口水,“放到牛棚养着。”
  杨三也咽了咽口水,他半个小伙子正是最馋肉的时候,心里想等茹素结束,他要每日吃一只鸡。
  李氏出来见到母鸡,“还是杨兄弟聪明,我也去村子买两只母鸡回来。”
  自家大人和孩子也需要补身子,这个银钱还是舍得的。
  杨兮喜欢和吴山夫妻相处,李氏不会占便宜,知道相处的底线在哪里。
  杨三道:“我一会帮嫂子问问。”
  李氏心里感慨自家儿子嘴笨,她儿子能说会道多好,嘴上道,“谢谢。”
  没一会,杨三又带回来两只鸡给李氏。
  晚饭做好了,周钰才回来,周钰见到闫炳,“你不用继续跟我们吃素。”
  以前是没条件,现在闫炳有银钱有条件。
  闫炳道:“我也要守孝。”
  周钰,“抱歉。”
  他一时间忘了,说白了,他心里没认可闫炳。
  今日晚饭丰盛了,凉拌的木耳,炖了白菜豆腐,还用猴头蘑菇炖了汤,蘑菇哪里来的,杨三在村子里买的。
  吃完晚饭,闫炳离开一会带着个包袱回来。
  闫炳将包袱放下开口道,“这是谢恩礼。”
  。


第五十二章 美的他
  杨兮两口子注视着闫炳打开包袱,包袱里装了四个金锭子,四个银锭子,零散的玉佩和首饰。
  闫炳在包袱底翻出个小匣子,打开匣子里面满满的碎银子。
  闫炳打开后就不吭声了,观察着周家人的反应。
  杨兮心想,闫炳的祖辈在齐家村一定没少藏银钱,就是不知道藏在哪里了,可以肯定这个宅子不会藏太多银钱。
  周钰对周小弟道:“收起来吧。”
  语气平淡,神情都没变过,好像面前不是价值千两的银钱。
  周小弟心想真收啊,他习惯听大哥的,大哥说收他就收下。
  周钰又对闫炳道:“恩情两清了。”
  闫炳突然有些后悔,他不该还的这么利索,又一想,当初他许诺不遵守,周家更不会愿意他跟着,语气有些闷闷的,“两清了。”
  周钰又道:“现在谈谈租宅子的银钱。”
  闫炳瞪大了眼睛,好一会才吭声,“这里是村子租宅子没多少银钱,一个月五十文。”
  杨兮利索的数出五十文钱,“拿好。”
  闫炳没有接着,嘴角带笑,“我跟着一起吃不能只拿粮食,这样五十文算嫂子和妹子的辛苦银钱。”
  杨兮收回铜钱,笑眯眯的,“好。”
  闫炳见时辰不早了道:“我要回去抄佛经,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