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247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47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琛抬手摸了摸马车,马车换了橡胶轮子,走在修好的官路上,他一点都感觉不到颠簸,这都来自于两位先生。
  明琛忍不住好奇,“现在都知道您和杨先生不是亲姐弟,当初怎么遇到的?”
  杨曦轩也没高深莫测,大大方方的道:“当初我一眼就看中了姐姐一家,然后就收拾行囊跟了上去,最后赖上认了亲戚。”
  明琛,“。。。。。。”
  这亲戚认得太值了,当初他要是有两位先生,他也能,算了,昨日事不想了。
  上河镇,杨曦轩离开百姓们纷纷送行,直到队伍看不见了,百姓们才三三两两的和周钰夫妻问好离开。
  今日是学堂休沐日,杨兮难得有时间休息,她关心耿蓼嫁妆还缺什么。
  她去了耿蓼自己的宅子,耿蓼和秦炳走的快先一步回来了。
  耿蓼见到嫂子,“早知道嫂子过来,我就等着嫂子了。”
  杨兮进院子,“我身边人多,我就没想让你等我,你们这是在核对单子?”
  耿蓼不好意思了,“嗯,这是我的嫁妆单子。”
  秦炳摸了摸鼻子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没成亲他就先看了未婚妻的嫁妆。
  杨兮表示理解,耿蓼不想因为嫁妆扎耿家的肺管子,秦炳也不是惦记未婚妻的嫁妆,而是想看看缺什么好添置上,“我能看看吗?”
  耿蓼将嫁妆单子递上,“当然能。”
  杨兮摸了下嫁妆单子的厚度,没看就知道很丰厚了,仔细看过后又提笔添了几样,“成双成对的摆件,你这里只有八对,我给你添两对凑成十全十美。”
  秦炳忙道,“嫂子,我添置就好。”
  杨兮失笑,“两对摆件就别争了。”
  秦炳只能感谢,“谢谢嫂子。”
  杨兮看到了压箱底的银子,这个银钱有些多,瞄了一眼秦炳懂了,她感慨道:“你们感情真好,我希望你们一辈子都能和和美美的。”
  秦炳本就不是有花花肠子之人,如果两族没出事他可能会有妾室,现在经历的太多,他的心变得很小,只想守着未婚妻一辈子,当然周大哥夫妻榜样做得好。
  秦炳没坐一会就走了,杨兮没离开,她亲手帮耿蓼装嫁妆,主要是装定制的首饰。
  严氏几个妇人来的时候,看到了摆放成排的首饰,严氏指尖都要掐断了,耿氏一族没出事也不会置办这么多的首饰为陪嫁。
  萧氏也有些被晃了眼,还好她稳得住心神,郭氏则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严氏忍下嫉妒,笑着道:“你二叔让我将族中给你准备的嫁妆单子送来,现在看来我们准备有些过于寒酸了。”
  耿蓼没生气,她已经和二叔说了不用为她准备嫁妆,“二婶也瞧见了,我得周家伯母喜爱,周大哥一家已经为我准备了添妆,加上秦炳送来的聘礼,我的嫁妆足够丰厚了,族中与其挖空家底给我置办嫁妆,不如多买些书本读书。”
  郭氏脸上高兴极了,这次准备嫁妆,她们家也拿了两个月的束脩,讨好的对杨先生道:“让先生破费了。”
  杨兮,“耿蓼蕙质兰心,这些年帮了我们家许多,这份添妆是耿蓼该得的。”
  萧氏与叶家关系好,她和张氏走的近得了不少指点,她知道耿家不知道的事,比如周家将秦炳当弟弟看待的,耿蓼又是聪慧女子,周家对耿蓼也是护着的,只是她也意外周家的大手笔。
  严氏目光看向出嫁要带的头冠,她知道秦炳送的聘礼,“这是?”
  杨兮笑着道:“这次出门看到合适耿蓼,我就买了下来。”
  严氏干巴巴的道:“让先生破费了。”
  耿蓼按了按眉心,她没想到今日这么巧,这些日子一直忙,杨先生送给她的添妆,她一直没收拾,选了今日装箱却被看了个正着。


第六百一十三章 机会
  京城,叶顺的胭脂铺子又开业了,只是生意并不好,京城权势人家不缺粮食过日子,然叶顺铺子消费人群不是大权贵,现在低级官员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叶顺重新开铺子,他雇佣的伙计很幸运,因为在胭脂铺当伙计,所以家中送了他弟弟去当兵,而他留下来等铺子开业干活救一家子的命。
  叶顺想着事手边就多了一杯热茶,一看是小伙计,他难得有说话的兴趣,“你坐下陪我说会话。”
  小伙计坐下也没坐实,“掌柜的,您想聊什么?”
  叶顺问,“你家怎么样了?”
  小伙计一脸的感激,“因为装柜的以粮食结算,家里没再饿死人了。”
  这是事实,家里最先饿死的是奶奶,然后是爷爷省下粮食,后来小弟当兵换的粮食救了娘一命,现在铺子开业了,他先拿到了一个月的粮食,死气沉沉的家里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叶顺又问了伙计一些情况,与他了解的相差无几,现在百姓都等着秋收,就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给百姓活路了。
  “哎。”
  小伙计见有人来买胭脂,忙起身去招呼客人,小伙计希望铺子能够一直开下去,他们家需要这份收入活命。
  叶顺派去排队买粮食的便宜儿子回来了,打开袋子一看,叶顺目光沉了沉,袋子里有些粮食已经发了霉,“这不能吃了。”
  小伙计送走客人后看过来,小脸刷的一下就白了,“这是发霉的粮食。”
  叶顺看向便宜儿子,这是来京城后多的儿子,少年十七岁,名字为林奇。
  林奇低声道:“粮食铺子并不全是发霉的粮食,爹,你看看另一袋子。”
  叶顺翻开一看,这一袋子是好的陈粮,“呵。”
  林奇也气愤,“粮食铺子看人下菜碟,没卖穷苦百姓发霉的粮食,卖的是我们这种还算有些家底的。”
  买一袋好粮食就要多买半袋发霉的粮食,否则别想从粮铺买到粮食。
  叶顺长出一口气,“将粮食收起来吧。”
  也不知道发霉粮食是谁的手笔,呵,好粮食换成了发霉的粮食,胆子真够大的。
  转眼杨曦轩在瑞州待了多日,他终于启程回胶州,胶州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还没到胶州就接到了李家的回信。
  杨曦轩目测厚厚的信封,不用拆开都能猜到李家主写了什么,他兴致勃勃的拆开信封,一页页读着李家主的回信,李家主的笔迹锋利,显然压抑着火气,明知道他的用意却也清楚恢复科举的好处。
  相对于杨曦轩而言,李家更缺有能力的人才。
  李家主同意恢复科举,但是有条件,李家会派人参与出题与监考等,最后一页才谈了两家的生意。
  杨曦轩挑眉,“李家主生气了,这次没向我透露一点闵家和张家的消息。”
  明琛,“。。。。。。”
  您摆出吞噬李家的意思,李家主能高兴才怪。
  杨曦轩收起信件,“事情还真多,先医部后公布恢复科举,你们近水楼台可以准备起来了。”
  明琛嘴角一抽,他们明家是武将家族,他可没那么大的野心涉文,他已经想好了,等主公得天下,他们明家再转文也不迟,现在不行。
  这还涉及了文官团体的利益,他可不想现在就得罪人,还不如让明家子嗣好好的读书,等待主公得天下。
  杨曦轩见明琛老神在在的,觉得有些没趣,明琛太老谋深算。
  上河镇,杨兮夫妻见到了管邑,他们惊讶了,“你怎么来了?”
  管邑胡子拉碴的,显的更加凶恶了,“我想向两位先生买些书籍。”
  周钰看着管邑的脸暗道可惜,管邑长的不错,哪怕有一条疤也是俊的,现在不修边幅只剩下凶了,“先说说买什么书籍?”
  管邑十分的困倦,他最近一直没好好休息,按了按眉心,“各学院学习的周家教学书。”
  杨兮懂了,管邑能从其他途径得到书籍,但是管邑没那么做,亲自向他们夫妻采买是给曦轩的态度,“好,你要多少册?我们给你插个队。”
  管邑想在海外建国,他不想一直受杨曦轩的牵制,“两百册就好。”
  他的地盘刚被毁了,目前两百册就足够了,其实他也可以印刷,但是没必要。
  周钰询问管邑第一手消息,“闵家想要什么?”
  管邑嗤笑一声,“他们想要的可太多了。”
  杨兮好奇,“能让你这么嘲讽,说来听听他们的野心有多大。”
  管邑伸出四根手指,“第一,他们想从我手里买织布机的图纸,第二,他们想掺和到我的生意里,第三,想让我倒卖瑞州的货物给他们,最后一条,他们想要洋人的火器。”
  杨兮,“。。。。。。这是做什么白日梦呢!”
  管邑摊开手,“所以我只同意了第三条。”
  周钰似笑非笑,哪里是管邑同意第三条,而是曦轩只允许第三条。
  管邑又说起了徽州的见闻,“闵家不愧是传承久远的大家族,我这次开了眼界,闵家的底蕴深得很。”
  他已经写信给杨曦轩,万不可小看了闵家。
  周钰见管邑接连打哈欠,“你先去休息吧。”
  管邑站起身,“幸亏我体格子够壮实,否则真能累出毛病,两位先生我先告辞了。”
  周钰起身送管邑离开,管邑并没有离开上河镇,这人在上河镇也建了宅子,宅子并不大只是歇脚的地方。
  夫妻二人又聊了闵家,他们更在意的其实是张家,杨兮感慨,“张家的封锁太严了。”
  周钰,“那是曦轩发愁的事。”
  杨兮也笑了,“你说曦轩成亲,闵家和张家会来人吗?”
  周钰语气幽幽,“一定会的。”
  本来曦轩成亲想定在明年,但因为高产粮种,曦轩将成亲的日子定在了秋收,就在秦炳成亲后的半个月。
  而京城,王霍正选派南下的官员,朝堂上没有人吭声,上次江皇派人游说和这次情况不同,他们不确定能不能顺利越过张家掌管的地盘。
  如果皇上还掌握着海盗,他们还多一些信心南下,现在他们怕出海遇到和寇。
  王霍沉着脸,他在意的是粮种,这次南下目的是粮种,可官员们却胆小如鼠,好,好得很。
  没讨论出结果,大臣们离开皇宫,吕尚书的心依旧疯狂的跳动着,他想的更多,上次派去游说杨曦轩的人都好好的回来了,可见杨曦轩不会难为他们这些官员。
  这是一次光明正大接触杨曦轩的机会,对吕尚书的诱惑太大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下
  秋风撵走了夏季的燥热,随着十四州联合恢复科举的消息传遍南北后,王霍朝堂宛如被狠狠的抽了一耳光,不管王霍如何暴怒,他和杨曦轩隔着几方势力,王霍所有的谋算只能干瞪眼。
  现在荆州也发行了报纸,李三公子亲自负责,意味着日后由李三公子掌控荆州的舆论。
  最近报纸上全部都是恢复科举的消息,为何选择初秋公布消息,因为李家建议用恢复科举吸引目光,李家借着机会先送李姑娘去瑞州,至于送嫁的队伍会按照商定的日子前往瑞州。
  科举考教的内容多了,杨曦轩也在报纸上说了要考的大概内容,乱世这些年,读书人一直盼着恢复科举,现在恢复了,虽然意外添加了其他的学科,但只要能恢复科举,他们也不在意了。
  上河镇,杨兮夫妻翻看着书铺送来的账目,因为科举的恢复,杨兮夫妻又出名了,李家的坚持下,杨曦轩退后一步,杨兮夫妻只出数算等添加的学科试题,其他的试题由李杨两家选出的大儒出题。
  这就造成今年科举题目会非常的难。
  杨兮夫妻也有了多余的时间干别的事情,比如学堂的考试题整理成为题册印刷出版,比如加紧印刷学堂丙区的教学书。
  随着消息的发酵,向县的各大书铺卖疯了,能长期驻守在向县的商贾脑子格外的精明,消息刚公布就开始大肆的囤书,一车车的将书运往李家掌管的六州。
  原因很简单,杨曦轩掌管的八州不允许倒卖高价,这就要说一说瑞德两州快速发展下出现的经济问题,经过两年的规范和法例的确定,商贾在杨曦轩管辖内再也不能从倒卖获取暴利,从而要乱整个市场的物价。
  然李家掌管的六州还十分的乱,只要书运送过去就能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银钱。
  杨兮夫妻核对完账目,杨兮笑眯眯的,这可是自家的店铺,“谁能想到有一日卖书能赚大钱?”
  他们已经是薄利多销了,短短五日就赚了上千两,这还不算给定金排队的银钱。
  周钰不缺银钱,可以说他们夫妻现在手里有的银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他们真正高兴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明理。
  周钰揉了揉肩膀,“还好在上河镇出题,咱们不用离开家。”
  杨兮噗嗤笑了,“李家怕我们出事,所以宁愿送人到上河镇。”
  周钰乐呵呵的,“曦轩的宅子建好,他还没住进去,我们先住进去了。”
  杨兮算着日子,“我们要在宅子里待上不少时日,先是童生试,童生试结束是乡试,曦轩的意思一个半月结束。”
  周钰动手将账册收拾起来,“他不想耽误今年的官员选拔。”
  杨兮,“再算上曦轩的婚礼,这两个月够他忙碌的。”
  周钰扶着娘子起身,“他现在手里能用的人无数,他只要掌握方向就好。”
  杨兮突然道:“各势力参加婚礼的官员该启程了吧。”
  周钰,“王霍离的最远,算着时日王霍派的官员会先启程。”
  现在的路可不好走,王霍要过张家管辖地,加上路上的山匪不断,虽然是最先启程的,说不准反而是最后一个到达的。
  两口子关上书房的门,二人住的主院有两个护卫和一个婆子守夜,整个院子静悄悄的,两口子已经习惯了,回屋子简单洗漱就休息了。
  京城吕家大宅,吕尚书和几个儿子坐在书房,他们一点睡意都没有,已经讨论多日了,吕家几位公子还是想拦着不让爹南下。
  吕大公子,“爹,家里不能没你这个主心骨,我替您南下。”
  吕二公子也是嫡出,“爹,大哥说得对,不过,大哥是未来的家主,还是儿子南下。”
  吕三公子动了动嘴角没敢吭声,谁都可以南下,只有他不敢南下,不仅怕路上的危险,他更怕见到杨曦轩。
  吕尚书抬手,“此行只有路途危险些,但是别忘了皇上派了足够的兵马南下,而杨曦轩既然同意各势力参加他的婚礼,那么他就不会斩杀我,在杨曦轩的地盘我反而是安全的。”
  顿了下压低声音,“而且我想离开京城一阵子,最近户部的日子不好过,再有我要亲自去会会杨曦轩。”
  吕大公子和吕二公子不吭声了,爹是户部尚书,这次南下的确是避开的好机会。
  吕尚书摸着胡子,“此次皇上同意我南下,用意于分我手里的权柄。”
  如果不是有瑾儿这张底牌,他一定会牢牢的抓紧手里的权力,无论未来如何,手里掌握的权力会为他换取想要的利益,但争就有危险,不知道会折损多少吕氏一族的子嗣。
  现在他有了更好的退路,并不需要一味地去争权,他听皇上派官南下就上了折子,皇上开始不同意,后来多番试探才同意他南下,一直拖了这么多久才确定了最后的名单。
  吕三公子突然开口,“爹,您要带瑾儿一起南下吗?”
  吕尚书摇头,“不带他南下。”
  瑾儿必须亲近吕家,在没教养好瑾儿的时候,他不会带瑾儿南下,因为他清楚杨曦轩一定会留下瑾儿,这可不行。
  吕大公子询问,“您会告之杨氏和瑾儿的消息吗?”
  吕尚书摸着胡子,“那就要看看杨曦轩如何了。”
  相认是有风险的,目前吕家占的风险更大。
  后院,瑾儿并没有休息,他缩在被子中手里握着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