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霍的心情更差了,他管辖的州城刚收了粮食,可粮食用一点少一点,以前还有海盗抢粮食补贴粮草,现在虽然得了东北之地,然粮食产量并不高,“张家呢?”
他就不问杨家和李家兵马了,问了只会让自己心梗。
奚涧语气毫无情绪波动,“张家占据济州后大力发展济州,济州前些日子又送了一批粮食去尞州。”
王霍心里不痛快极了,东北部族虎视眈眈想要夺取东北,张家更是想吞噬了他,然王霍心里不甘也没用,他没有粮草支撑派往尞州的兵马,“让许河退回来。”
奚涧恭敬的道:“是。”
王霍这一次损失不小,可他不得不派兵,他也知道拿下尞州渺茫,他被张家盯着不能暴露自己的短处,所以硬撑也要派兵去尞州。
次日,上河镇天蒙蒙亮就热闹了起来,街上店铺开业早,杨兮夫妻听下人汇报李家主一早就逛了上河镇。
杨兮,“你说李家主今日会不会去学堂?”
周钰见儿子竖着耳朵,示意子律快些吃早饭,“不会,李家主会先逛向县。”
杨兮一想也是,“算着日子,启恒快回来了。”
“我还挺期待他和钟煦拟定的章程。”
“我也挺期待。”
子律吃完了早饭,他的眼睛直转悠,“娘,我想去胶州。”
周钰拍了儿子的头,“你想也别想,这两年给我老实的待着。”
这小子在胶州待的有些野了,最近心思没在学习上。
周钰想到这里沉了脸,“这次考试考不进前三,我亲自给你补课。”
子律瞳孔一缩,“爹,您还不如打我一顿呢!”
杨兮捏了捏儿子的胳膊,一摸没了肥肉只剩下肌肉,“你现在可不怕挨打。”
这孩子为了练武都被打皮实了。
振远对表弟的求助爱莫能助,他也觉得表弟该静下心学习,他认为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不过,振远有些思绪漂远,他的年纪越大越是想念父母,因为时常听姑姑说起爹,他想爹娘一定很爱他,他不见了也不知道爹娘该如何伤心难过。
有的时候人真不能念叨,上午刚念叨了叶启恒,下午叶启恒就来了学堂。
因为李家主夫妻来上河镇,杨兮两口子没去实验室,二人难得整日待在学堂教书。
叶启恒带来了拟定的章程,“通信局是两位先生提出的,还请两位先生帮学生掌掌眼。”
周钰接过厚厚的计划书,真不愧是他们夫妻教导的学生,计划书清晰明了,从成本预算到送通信的规定,计划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杨兮看到实名登记户籍这一条,她是真的欣慰,“不错。”
曦轩管辖的八州对百姓重新登记了户籍,也是一次八州的人口普查,可以说全国只有曦轩掌管的八州人口最准确,新的户籍登记后减少了可疑人口,然最重要的好处是能准确查实户籍。
因为伪造户籍的乱象,对于路引和户籍登记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有明文规定不允许牙行代办户籍,八州一直没断了查探子,现在谁也不敢在户籍上动手脚。
所以实名户籍登记能大大减少探子送消息。
杨兮两口子看完计划书后,杨兮指出,“学堂的书画课教导了人物画像,在实名送信这一条加上画像,虽然成本高了一些但能将探子传递消息降到最低。”
探子最怕暴露长相,一旦暴露就是一条信息链,画像会让不少探子望而却步。
启恒脑子转的很快,“先将画像存根确认通信没问题后可将画像送到衙门,将画像与相应的户籍一同存储。”
日后衙门找寻户籍上的人也更方便快捷,对科举替考等也一种防范。
周钰满意的笑着,“不错。”
叶启恒挠了挠头,“哎呀,我的银子可不多有些请不起师弟妹们。”
杨兮失笑,“我想他们很愿意去通信局提前实习。”
叶启恒也笑了,所以有免费的画师了,他只要出纸和笔墨的银钱就够了,人物画像不用染料。
周钰将计划书还给启恒,“你们的计划书很完善,我很高兴你们顺利出师了。”
这是一份他找不出错处的计划书,他心里格外的满足,这是他和妻子培养出的人才。
叶启恒咧着嘴傻笑,周先生的这句话比他选官成功时还激动,“我们不会辜负两位先生的教导,我等会成为山河真正的脊梁。”
杨兮夫妻眼底有激动有温情,二人连连说好。
随后杨兮聊起了家常,叶启恒也说起了刚出生的儿子,这有了子嗣多了沉重的责任,叶启恒更加成熟稳重了。
叶启恒说起了耿家,“耿决没选上官,耿净选上了丽州官员,另一个耿家族人则去了医部在周苒大人手下办差。”
杨兮还真没关注耿家人是否选官成功,他们家和耿家的唯一联系是耿蓼,耿蓼成亲后很少管耿家的事,尤其是耿蓼怀孕后秦炳对耿家更是严防死守。
第六百四十一章 装醉
杨兮上次见到耿蓼是五日前,可见秦炳多重视耿蓼这一胎,不仅仅因为秦炳年纪大了想当爹,主要原因这个孩子是秦氏一族的传承。
周钰心思一转就知道为何耿决没选官成功,这一回不是因为叶顺,而是因为秦炳,显然曦轩上次回来了解了不少事情,虽然选官十分的公平,然做主的依旧是曦轩。
周钰十分不走心的道:“那挺可惜的。”
叶启恒清了清嗓子,“八州前二十名一共一百六十人选官,只有一百个官职,耿决虽然没被选中不过下次可直接参与选官,这位不用回学堂教书留在了胶州。”
他没看出选官的不公平,他觉得耿决太过于急切的表现自己,最后反而落了下乘。
叶启恒一直待到学堂下学,他从周家学堂走出的官员,叶启恒一出现就被学弟学妹们围住了,通信局的筹建早就在报纸上宣传过,学堂有不少官家子弟他们的消息十分灵通,有不少官家子弟想日后去通信局。
目前来看只是八州的通信局,然八州的官员对杨曦轩有信心,他们坚信最后的赢家是杨曦轩,当然也因为通信局是新的衙门,新衙门代表空缺的官职多,而不像其他衙门空缺的官职只会越来越稀少。
所以叶启恒一说找人画画像,许多人举手报名。
周家学堂的书画课一直是苏静青教,后来又招了几个先生,苏静青是真的喜爱画画,更让人惊喜的是苏静青的接受能力超强,他还研究西洋画,现在教画像的主要先生就是苏静青。
因为周家学堂难考,考入的学生没有蠢笨的,这就造成有书画天赋的人真不少,叶启恒很快就招满了。
杨兮夫妻远远的看着,直到发现远处的李家主夫妻。
周钰走过去,“您二位什么时候来的?”
李家主背着手,“我们早就来了,本来想去学堂后的田地看看,谁想到转着转着就忘了时间。”
杨兮注意到李家主的目光没离开过学生们,学堂的学生一脸的朝气蓬勃,这就是学堂学生的精神面貌。
杨兮出言,“现在天色还早,我们带两位进学堂转转?”
李家主想了想,“好。”
进入周家学堂,李家主看着雕刻的话语,他哪怕在报纸上看过了也没现在震撼,随后去教室和图书室参观,李家主呆愣的看着图书室。
李家主夫人震惊了,“这么多书籍?”
这还只是第一层,她可看清楚这里有两层,这里放置了多少书籍?
杨兮解释道,“图书室内都是收抄本,说来能有这么多书籍多亏了曦轩。”
大家都懂书籍怎么来的,当初在瑞州查隐田可抄了不少家,这些年陆陆续续的搜集,杨兮夫妻一辈子都研究不完。
李家主声音干涩,“学生都可以看吗?”
周钰讲了学堂积分的用处,语气略有些骄傲的道:“每次考试好的文章也会收录进来,您可要看看这两年学生做的文章?”
李家主虽然是武将却也是饱读诗书的,“我可以带回去看吗?”
周钰将这两年整理的文章册子找出来,“您什么时候看完什么时候还回来。”
李家主没让护卫拿着,他自己捧着厚厚的册子,“我会用心看。”
随后参观了杨兮夫妻的办公室,李家主对周家学堂十分了解,可文字终究是文字,他亲眼见到心里大受震动,他对什么都好奇,最后去了试验田才回神,李家主发现试验田明显比外面的粮食长势好。
杨兮主动解释,“粮食产量离不开优良种子和肥料,粮种需要一年年的筛选,最直观的是肥料,学堂的学生都有探索的精神,去年研制出的肥料实验成果不错。”
玉米已经收获了,还有稻子没有收获,只等收获时称量重量。
李家主蹲在稻田边能看到稻田里的鱼,“还养了鱼?”
杨兮点头,“稻花鱼味道很好,今晚您就可以尝尝。”
李家主声音发闷,“难怪我家老大让我出来看看。”
只有亲眼所见才知道真实的差距,荆州土地肥沃依旧缺粮食,他在为粮食费心的时候,杨曦轩这边已经制作出了增产的肥料,他心里闷的难受极了。
一行人离开学堂,李家主不断地问问题,杨兮夫妻没有不耐反而耐心的解答,夫妻两个想让李家主看清现实。
他们夫妻从未担忧曦轩拿不下李家,曦轩有他们夫妻这个外挂,曦轩又是脑子活泛的,其实挺欺负李家主的。
晚上李家主在周家吃的晚饭,主菜就是稻花香的鱼。
李家主有些喝高了,“这就是命。”
他一路所见越多,他心里越觉得老天爷偏心,为啥杨曦轩就这么好命!
只要脑子清楚的都看得明白,杨曦轩有今日离不开周杨这对夫妻,这两口子是能人。
李家主幽幽的道:“我听女婿说通信局也是两位先生的提议,这个主意好。”
他们李家也有大量的伤残兵,他也一直惦记着呢!
李家主握住周钰的手,“你也给我出出主意,我有心整顿管辖的六州。”
周钰嘴角一抽,他疯了才会给李家出主意,不过,“您要真有心好整顿六州,那么就要解决隐田。”
李家主瞬间松开周钰的手,当他不想查隐田,“我好好想想。”
杨兮心里翻了个白眼,所以说传承久远意味着牵扯越广,李家背后也是半根错节的,查隐田宛如在自己身上割肉。
李家主夫人见时辰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
周钰夫妻起身相送,门外有等待的车马,夜幕色下马车前的灯笼并不明亮,很快马车的光亮消失在了夜色中。
杨兮有些疲惫,“你说这位是真醉了还是装的?”
周钰,“你说呢?”
“装的。”
荆州之主,不,应该是六州之主怎会轻易喝醉,又是带兵打仗的更不会喝多了。
周钰失笑,“你知道还考我?”
杨兮揉了揉脖子,“希望这位能早些下决定,别等着曦轩帮着下决心。”
杨府,李家主回屋子休息哪里还有喝醉的模样,李家主夫人坐下询问,“你真要对隐田下手?”
李家主看向妻子,他是真头疼的厉害,妻子的母族就是隐田大户,“我累了。”
李家主夫人没吭声,她回想着今日所见的一切,丈夫,女儿,最后才是母族,“你不用顾忌我。”
她的心里丈夫和女儿最重要,她也怕女婿动手一点情面都不留。
第六百四十二章 人为之祸
自从李家主夫妻去过学堂后,杨兮夫妻发现李家主喜欢在向县附近到处转悠,这位家主还单独去了花县,然李家主夫人却成了周家学堂的常客。
李家主夫人每日固定时辰来学堂,有的时候杨兮在上课,她就询问能否旁听,有的时候杨兮闲着,这位就和杨兮聊聊家常。
这日李家主去了蔺县,杨兮发现李家主夫人手里拿着上店铺卖的学生包,“您这是?”
李家主夫人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想跟孩子们一起上课。”
这次不是旁听了,她在荆州的时候是李家的当家主母,她每日忙碌的不得空闲,这次来看女儿的决定太对了,她早已练就平稳的内心咚咚直跳,有种重活的感觉。
杨兮是佩服婉宁娘亲的,这位一点都不在意学生的打量,“您要去哪个区旁听?”
李家主夫人抓紧的手松了松,“丙区,我买了丙区的教学书。”
她未出嫁时也读了不少书,年幼也曾想过为何不能与男子一样,她嫁人后没有精力去想这些,她在上河镇感觉到了朝气,内心深处遗忘的想法就冒了出来。
杨兮亲自送人去了丙区,丙区的学生诧异极了,就连教书的先生也很意外,不过,学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有活泼的小姑娘和李家主夫人打招呼。
杨兮在窗外看了一会才转身离开,她听着朗朗的读书声,嘴角慢慢上翘心情跟着轻快了起来。
下午这份轻松就没了,瑞州港口快马送来了管邑的信件,准确说是管邑的求助信,管邑的管辖地出现了疟疾,就连管邑刚出生的孩子也被感染上,年幼的孩子没挺过去。
周钰的表情严肃,“管邑管辖地多蚊虫,已在人群中扩散开很难控制。”
杨兮抿着嘴,“你觉得是意外吗?”
周钰可不觉得会是意外,管邑在海外太惹眼了,这两年管邑掌握的利益足够让人铤而走险,“我现在只觉得万幸,幸好俞老爷子研究药材的时候研究过青蒿。”
俞家留存不少关于中医的古籍,对于疟疾又俗称打摆子有只字片语的记录,俞老爷子提取了青蒿汁水研究,虽然古代的条件不行,但老爷子已经有了经验。
杨兮也庆幸,她现在担忧瑞州,“管邑的人还等在港口,快派人去通知港口不能让他们下船。”
今年瑞州温度高,现在还有蚊子出没。
周钰拿出纸笔开始给港口写信,瑞州的港口船来船往一旦有人感染上离开了港口,后果会十分的严重,他记得好像疟疾是有潜伏期的。
这里是南方不是北方早已没了蚊虫,周钰因为着急字迹十分的潦草,他给港口写了一封信后又给瑞州的钱振写了一封信。
杨兮这边已经派人去问县城店铺有多少窗纱,灭蚊防蚊也是重中之重。
周钰寄走了信件后,他就听妻子长长的叹气,“会没事的。”
杨兮语气幽幽,“管邑管辖地界可是常年多蚊虫,刚才的信件你也看到了,我还是第一次见管邑笔迹潦草,可见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周钰皱着眉头,“哎,我们不是学医的。”
他们只知道疟疾,青蒿都是看了俞家书籍记载才知道的,至于其他的特效药他们夫妻是真不知道。
杨兮更惦记,“这次疟疾不是意外的话,说不准已经有人守在管邑管辖地外。”
周钰摇头,“如果真是人为造成的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没人敢守在管辖地外。”
杨兮想到管邑送来的信件,“你说得对,如果真有人守着管邑,他的信件可送不出来。”
“咳咳,管邑的船只配有火炮,虽然不会在管辖地外守着,却能在别处拦截管邑的船只。”
“你的意思管邑的船打过来的。”
两日后,还真让周钰猜对了,管邑为了稳妥一共派了两艘船送信,一艘船在海战的时候沉了,这也证实疟疾是人为照成的。
杨兮夫妻并没有猜到的喜悦,管邑的人的确没下船,然管邑派来的人出现了疟疾的反应,港口的蚊虫不少,在人来人往的港口不好控制。
周钰拿到白将军送来的信件,港口人多走漏了风声,许多人嚷嚷着离开,“白将军已经给曦轩快马送去信件,我们离港口近他想请我们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