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29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9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八十五章 柳柯
  上一次当玉佩,成色最好的玉佩了,死当才当了七十两,还是遇到喜玉的当铺。
  周钰解释,“大头是珍珠项链,项链保养的不错,好的珍珠都进贡朝廷,这条项链珍珠够大很难得。”
  杨兮抿了抿嘴,这条项链是她生子恒时,小弟送来的礼物,小弟信中说家中一切安好,还说家业经营的不错,巧合遇到不错的珍珠做成了项链给她,言语中全是她嫁妆太薄的意思。
  周钰拍了拍媳妇的肩膀,他不同意当媳妇首饰,媳妇说珍珠失去光泽不值银钱,不如换了银子,见媳妇神情低落,“我去赎回来?”
  杨兮摇头,“弟弟这几年陆续送了不少东西,我已经留下玉珠串做念想。”
  周钰将当票收好,“等服徭役后,我去义州一趟,拜托白当家打听小弟的消息。”
  杨兮,“有亳州拦着,镖行还往北行走吗?”
  周钰见儿子竖着耳朵偷听,眼里含笑,“京城需要南方的物资,江王不想惹皇上怀疑,亳州迟早会开辟一条安全的商道。”
  杨兮抿着嘴,“你说小弟去京城找我们会不会遇到危险?”
  周钰,“不会,小弟去京城也不用担心,他见到周府被封会躲起来。”
  这些年通信,他对小舅子了解甚多,年幼撑起家不容易,就算有周家依靠,想在家乡不被欺负也需要手段,从小舅子这些年送的年礼能看出,小舅子心机手段不错。
  所以他不担心小舅子到京城有危险,他更担心乱民害了岳母和小舅子一家,个人能力不错,也拼不过作乱的乱民。
  杨兮仔细回忆弟弟的信件,心安了不少,看着银钱,“你换了百两的金子?”
  周钰点头,“全换成银子太沉了,留下八十两银子,加上上次当的七十两够用了。”
  杨兮不管建宅子的账目,心里也是有数的。
  昨日地基挖完,除去干活不行的,留下十五人建宅子,宅子半个月能建好,人工钱就要二十多两,宅子的大头是青砖和木头,宅子用的青砖不少,大概要五十两,因建地龙又要多花十两,加上用的家具等家用,宅子建好花用百两银钱。
  花银子如流水啊!
  周钰等媳妇收好银子,“宅子建好没有大花销了,还是要赚银子。”
  杨兮,“嗯,的确需要赚银子。”
  两口子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杨三,他们不用出面交给杨三就好,二人忍不住笑了。
  晚上饭刚做好,杨三和周小弟回来了,杨兮两口子观察着柳里正的小儿子。
  柳柯紧张,他知道爹给他找了个师父,就怕入不了师父的眼,爹说他不行就换二哥过来,那怎么行!
  周钰开口,“介绍下自己?”
  柳柯介绍的干巴巴,“我爹是上河村里正,我今年二十五,叫柳柯,有两个儿子,大的七岁,小的三岁。”
  杨兮被第一句我爹是里正镇住了,眨了眨眼睛,又觉得没毛病!
  周钰也愣神了几秒,随后笑了,“可以了。”
  他要是不打断,这人能介绍他岳家是谁了。
  柳柯见先生笑了,心里想应该过关了吧。
  杨三和周小弟已经侧过头偷偷笑了,他们一路领教过了。
  杨兮瞪了两人一眼,笑着道:“先洗手,一会吃饭。”
  柳柯早就闻到酱肉的香味了,他的肚子咕咕直叫,他本想在家吃饭的,爹说他傻,果然听爹的没错,心里又感慨,有钱师父好啊!
  因为知道今日柳柯来,晚上的饭菜挺丰盛的,阳镇临河吃鱼方便,红烧的鱼,一道豆腐鱼丸汤,一锅酱骨头,还有一道青菜。
  柳柯没敢多吃,吃了五分饱就不吃了,这是师父家,爹说让他有分寸些,这伙食太好了,他拿的拜师礼有些不够看了。
  杨兮看着想乐,柳里正明显想吃大户,却让人讨厌不起来。
  晚上,周钰教课时间,今日多了柳柯,周钰不会因为多了柳柯改变课程,这些日子讲的都是典故,并没有出格的地方。
  柳柯有些懵,他字都不认识几个,干巴巴的听着,听了一会眼睛亮了,典故是故事啊。
  等周钰给杨三几个留了题目,才示意柳柯上前,“我先考考你。”
  柳柯紧张了,“我,我会的算数不多。”
  百姓没系统学过算数,会的也不多,还用绳结算数,大数目就蒙了。
  柳柯在家中算数并不是最好的,他二哥才是,谁让他是小儿子,爹娘偏疼他。
  周钰考的很简单,从十以内,到百以内,柳柯的确会算数,不会心算,又有几分聪明。
  周钰重新教算数,从十以内开始,柳柯没敢吭声说十以内的会。
  杨兮等儿子写完大字,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头,示意儿子跟着算。
  子恒愣了,因为太简单了。
  周钰发现媳妇和儿子的小动作没吭声,再次出题,子恒直接给了结果,而柳柯还没重复完题。
  连续十道题后,柳柯更不敢说自己会十以内的算数了,他连个孩子都比不过,心里又火热,周先生儿子都这么厉害,周先生更厉害。
  周钰见柳柯被打击也没恼火,心里满意几分,人可以不聪明,重要的是态度。
  次日,周钰指点周炳后,专心教导柳柯,柳柯主要学会算账和记账,所以要会打算盘,算盘家里有的。
  周钰拿出算盘,柳柯直勾勾的盯着算盘,对周钰更恭敬了。
  杨兮坐了许久,带着儿子到院子里走走,每日运动为了生产顺利些。
  杨兮出来见赵老汉妻子孙氏挑着红豆,出声问,“嫂子,晚上要吃红豆?”
  孙氏抬起头,笑着道:“是啊,一会给你们送一些。”
  杨兮摇头,“红豆不多,嫂子自己留着吃。”
  孙氏道:“我这里够熬粥就行。”
  顿了下问,“我听说上河村里正的儿子来学习了?”
  杨兮点头,“是,来学些算数。”
  孙氏心里羡慕,有学问就是好,到哪里都受尊敬,这才刚落户就和里正来往,哪里像他们家,求着他们阉猪背地里还嘀咕他们家。
  孙氏想到几个孙子,“娘子,周霖公子还教识字吗?”
  。


第八十六章 惊讶
  杨兮谢过赵大姑娘搬来的椅子,示意自己坐的有些久想站一会,走到孙氏身边回话,“最近有些忙,等宅子建好继续教。”
  孙氏问,“听说宅子的地基打好了,已经开始建宅子了?”
  因为徭役的事,没心思关心周家,今日难得杨娘子出来,正好聊聊天。
  杨兮点头,“已经动工了,大概半个月能建好,等去去湿放放味道就能搬进去住。”
  孙氏一听,“服徭役不影响建造宅子吗?”
  杨兮解释,“一家只出一个壮劳力服徭役,村子里每家都有几个壮劳力,不影响宅子建造。”
  孙氏想到自家没建的院子,这几日忙着买土坯和木料,今日当家的带着两个儿子去村子雇人,“我们家用土坯建院子,大概七八天就能盖好。”
  杨兮问,“土坯买够了吗?”
  孙氏干瘦的脸上笑容深了,“够了,大村子就是好,买土坯容易。”
  杨兮又问了什么时候动工,知道明日动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吱声。”
  孙氏有心思占便宜,却不敢,当家的严厉警告过,摇头道:“已经准备好了,谢谢娘子关心。”
  杨兮在院子里又走了一会,觉得差不多了,带着蹦跳的儿子回屋子。
  屋子里柳柯正算着题目,柳柯自带了笔墨纸砚,算账需要记录,数字需要多练练,账目整洁看账的人也舒服。
  转眼到了徭役登记的日子,周家住在镇里,柳里正亲自带衙役来的,登记后柳里正也没急着走。
  柳里正问,“我能听一会吗?”
  杨兮,“。。。。。。”
  这是明晃晃的来蹭课,他们还不能撵人走,人家亲自带衙役过来,衙役登记时十分的客气,看的是柳里正的面子。
  周钰言简意赅,“可。”
  柳里正扯过儿子的笔,扫了一眼儿子好看许多的字,心里十分满意,摸了摸胡子无视小儿子要笔的眼神。
  周钰可不会给柳里正重新讲,柳里正理解多少算多少。
  柳里正一把年纪算数比儿子好多了,他惊讶原来还有这么简便的方法算账,难怪小儿子学的这么快,心里算盘打的响,不过也要问问周先生。
  周炳放下手里的书,余光注视着柳里正,他觉得自己的见识还是少啊!
  中午柳里正知道周家三餐,打发儿子去买烧鸡和些下酒菜回来。
  柳里正,“添几道菜。”
  周钰笑不达眼底,这些日子光见这老头抓银子,还第一次舍得花银钱,“您老有话直说。”
  免得菜进肚子,他不应成都不行。
  柳里正心里啧啧两声,这也太谨慎了,“也没啥,我就问问先生,我小儿子学的简便算法可以传给他二哥吗?”
  他有五个儿子,一碗水端平太难了,长子是传承,从小就得他看重,二儿子和三儿子是被忽略的,四儿子自己有脑子,哄的亲家将四儿子当亲儿子,学了亲家炮制药材的本事。
  小儿子老来子,自然是偏疼的。
  这次送小儿子来学习,二儿子嘴上没说,心里也是难受的,他看在眼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周钰心思一转,“你二儿子算数不错?”
  柳里正,“我家老小说的?”
  “没有,我猜的。”
  柳里正,“。。。。。。”
  这么容易能猜到?
  周钰抱过儿子坐到他怀里,捏着儿子又胖起来的手,“只可交给你二儿子,不可教给其他人。”
  柳里正还想儿子教给孙子呢!
  周钰说了想法:“等宅子建好,我准备在村子里开个学堂,教孩子们识字算数,您老要是信得过我,可送孩子来学习。”
  柳里正愣了,皱着眉头,“先生可有功名?”
  至少也要是童生,镇里的私塾都是秀才开的。
  周钰,“没有,您老信得过我就送来。”
  他又不强迫孩子来学习,这就是南北方的不同了,在嘉州,他在村子里说教学不会多问就来了,在南方,一个上河村就出了两个秀才,镇子里私塾就三个,选择比较的多了,他这种属于无证没人认。
  上河村为什么没有私塾,因为秀才搬到了镇子里居住。
  柳里正听了一节课,心里清楚周先生有大本事,只是百姓信服功名,又一想没人信好啊,自家能闷头发财,“我自然信的过先生。”
  周先生都能教导弟弟考童生试,自己一定也不差的。
  下午柳里正喝了酒,柳柯跟着一起回去,明日再来。
  晚上,杨兮提前准备周钰服徭役的行李,换洗衣服准备着,服徭役住大通铺,哪怕算账的条件好一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被子要带好。
  杨兮盯着周钰的头发,周钰被看的不自在,“我头发有什么不对?”
  杨兮有些揪心的问,“你回来头发会不会起虱子?”
  周钰,“!!”
  这是个好问题,南下他们没接触过难民,自己也小心谨慎,才没传染上虱子。
  服徭役人特别的杂乱,冬日洗澡的本就不多,感染虱子的甚多,家家户户备着篦子,都用篦子梳头!
  周钰不想去服徭役了,想一想他的头皮都难受,忍不住抬手抓了抓。
  杨兮也有些头皮发麻,一个人感染了虱子,一家子别想幸免,“我明日去药铺买些药粉给你带着。”
  周钰,“好。”
  堤坝从向县交界处开始修,离镇子有些远,离得近他就可以通勤了。
  转眼到了服徭役的日子,没有衙役接你,全都是自己去,家里条件好的有牛车送,没条件的全靠一双脚走路。
  杨兮不放心,她和杨三亲自送周钰服徭役,柳里正赶着牛车来的,两家一起走。
  阳镇到堤坝将近一个时辰的路程,先修向县交界处的堤坝,他们一行人来的不算早,附近村子的百姓已经到了。
  杨兮见到服徭役的汉子排起长长的队伍,前面衙役按照名字登记,确认是否有人逃徭役。
  杨兮没下马车,柳里正带着周钰和柳柯去找表叔,杨兮注意到路上越来越多服徭役的百姓往这边走。
  近距离观察挺震撼的。
  没一会,周钰回来了,柳里正一脸的古怪,周钰眼底也满是惊讶。
  杨兮问,“怎么了?”
  。


第八十七章 处处是惊喜
  柳里正左瞧瞧右看看,拎着行李开口,“我先带行李进去。”
  这是让出空间给两口子聊天了。
  周钰等柳里正离开,站在马车边小声的道:“我见到县令了。”
  杨兮疑惑了,见到县令不是很正常吗?
  周钰语气幽幽,“县令咱俩不仅认识,还很熟悉!”
  杨兮,“!!”
  杨三猛的转过头,眼睛瞪的大大的,他太清楚周家为何隐姓埋名南下了!
  周钰见媳妇紧张,握住媳妇的手,“你可还记得钟伯伯的长子?”
  杨兮反应一会,“我记得,当初钟伯伯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对朝廷官场彻底失望,气的辞官回祖籍了,你的意思钟伯伯的长子是县令?”
  周钰点头,“钟伯伯祖籍泉州,瑞州离泉州不远,钟大哥是向县的县令。”
  杨兮,“不对啊,我记得钟大哥是你上一届的进士,爹当初私下想帮忙谋划,钟大哥拒绝了,我记得官职是淮州府七品推官,现在怎么成了瑞州向县县令?”
  周钰心里有猜测,“钟伯伯运作的吧,哪怕钟伯伯辞官,还是有些人脉可以利用的。”
  杨兮心想周家也有些人脉,可惜他们现在不信任任何人。
  杨三不关心什么钟家,他只关心,“姐夫,我们要不要离开瑞州?”
  他就怕姐夫一家被卖了,到时候跑的地方都没有。
  周钰心想人生处处是惊喜,他避开泉州就是不想遇到钟家人,结果人算不如天算,直接到了钟大哥管辖地,“不用离开。”
  钟家还是能信任的,钟伯伯和爹面上装出不合,私下来往不少,虽然没有年礼往来,一年只通一次信,爹和钟伯伯最信任彼此。
  爹临死前没提钟伯伯,让他们回祖籍,也怕徐家发现钟家,给钟家带去灾难,所以他南下就没考虑过投奔钟伯伯。
  当初钟伯伯劝爹早早辞官离京,爹心里顾忌太多,钟伯伯早早辞官反而得了平安。
  杨三咳嗽两声,周钰两口子抬头一看,见到钟大哥往马车这边走,只有钟大哥一人,并没有带小厮和衙役。
  杨兮看到县丞等官吏注视着这边,收回目光落在钟大哥身上,今日巡视徭役报道,钟大哥穿着县令官服,别说还挺精神的,与记忆里钟大哥重合,多年不见钟大哥没变多少。
  钟谨刚想开口,注意到有外人,嘴边话咽了回去。
  杨三一看跳下马车,“姐,姐夫,我去远处转转。”
  杨兮道:“别走太远。”
  杨三挥手,“知道了。”
  钟谨反应一会,“展鹏好像变了模样?”
  杨兮摇头,语气低落,“不是,他叫杨曦轩,南下时认的弟弟。”
  钟谨是个有玲珑心的人,没继续问杨展鹏,“刚才人多不好说话,现在只有我们三个,京城出了什么事?你们怎么南下来瑞州?还改了名字?”
  刚才他别提多惊讶了,他正巧问今年有多少秀才过来算账,周钰就来登记了,说出名字时,他好悬没崩住表情。
  周钰两口子神色哀伤,周钰开口,“我爹被徐家陷害,爹为了我们逃出京城死了。”
  钟谨有些猜测,亲耳听到瞳孔紧缩,“怎么会?周伯父心机过人,怎会落了徐家算计?”
  周钰语气沉痛,“徐琛这个老匹夫得了势,我爹这些年又碍了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