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也告诉鄂州的各家族,魏家不会贪女儿的聘礼,魏家有骨气和气节。
因为魏茹嫁得好,本就想联姻的家族更高看了魏家,上门提亲少了奉承多了尊重。
杨兮与周钰感慨,“魏茹的爹是难得通透清醒之人。”
当初季然也不错,可季家的算计也不少。
周钰沉思道:“他因为腿不能晋升可惜了。”
杨兮也感慨,“也不知道俞老有没有法子医治?”
周钰想到周家学堂几个身有残疾的先生,“当初我们请俞老给几位先生看过,俞老说时间太久了,他也没办法。”
杨兮,“我记得魏茹爹伤了三年。”
他们的确可以向曦轩推荐魏茹父亲,可他们不愿意这么做,已经定下不会插手任何政务,他们就会坚守原则。
周钰想了想,“明日让周霖带太医去看看,拿到脉案给俞老爷子送去。”
杨兮,“这个主意好。”
也就是他们夫妻有这个脸面了,现在甚少有人能请得动俞老爷子出诊,老爷子可是南方有名的神医,嗯,还是百姓尊敬的药神。
夫妻二人又聊起了北方的战况,周钰想到儿子的信,失笑道:“儿子现在都没有上战场。”
杨兮也笑了,“曦轩比我们考虑的周到。”
“可惜兵力不足,否则此时是渡南江的好时机。”
杨兮叹气,“依照曦轩的计划,今年并不是北伐时机,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等明年鄂州与徽州几州安定了,就可抽调兵马渡南江了。”
周钰突然笑了,还是他们夫妻自在,“曦轩有批不完的折子,我们却喝着茶聊天,这才是过日子。”
杨兮噗嗤一笑,“那我们明日出游可好?”
“你明日不去帮温柔柔了?”
杨兮接过葡萄吃进嘴里,等咽下去才开口,“我组织一次募捐足够了。”
在胶州的时候,巴结她的人还克制,到了鄂州,官眷还好一些,本地的家族讨好的太直白。
不过,直白也有直白的好处,她组织募捐超额完成。
周钰突然道:“这两日我也烦透了,不过,我算是见识送礼的各种花样了。”
杨兮扯了扯嘴角,她也开了眼界。
北方济州城,济州的港口毁了,时不时有杨皇海军登陆,虽然不打扰百姓,却霸占着港口不让渔民出海。
渔民也不抱怨,因为杨皇海军会送粮食给渔民,渔民别说抱怨了,恨不得杨皇海军驻扎在港口不走了。
张旻海军几次想抢回港口,都被打退了。
济州城的守将压力巨大,城内的百姓确认杨皇兵马不会祸害百姓后,城内的百姓不慌了,济州的官员却越发的慌了。
随着秋收开始,百姓再次被征粮,百姓的不满情绪越发高涨,以前是没胆子,现在听说南方减税,还有州城免税,百姓看济州城士兵的眼神不对了。
征粮的士兵接连被百姓沉默注视,明明手里握着刀,士兵们却恨不得快些离开。
情绪是会传染的,北方兵也有父母妻儿,张旻不断扩军,有百姓兵也有军户兵,接连的败仗影响了士兵的气势。
尤其是北伐军善待百姓不说,还会给百姓分救命的粮食,士兵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想法,以前张旻一家独大,现在北伐军来了。
济州城,杨展鹏的家中,水氏的屋子里满是汤药味道,窗户密封着,整个屋子味道十分不好。
水氏病了多日,当日南方兵叛逃,水氏接受不了冲进了雨里,回来就受了凉。
家中的药材不多,卫氏给儿子存的,卫氏气恼也要分出药材救治婆婆,可婆婆的病一直不好。
卫氏心里清楚,婆婆早就生了心病,心病需要心药医治,除非济州城易主,否则婆婆走不出来。
卫氏狠了狠心将给儿子存的药都拿了出来,还出言劝过婆婆,她这么做不是真担心婆婆没了,而是怕未来姑姐调查,她装也要装出孝顺的模样。
卫氏端着汤药进来,“娘,我去女医馆求的药,您一定能好起来。”
水氏消瘦了许多,本来富态的脸多了刻薄,水氏直勾勾的盯着儿媳妇,“我知道你恨不得我死,呵,你一定给我下了药,你是不是想我死?”
卫氏手里的药碗差点被打落,卫氏急忙稳住药碗,“娘,儿媳的药都是配好的,我可以请大夫查看。”
水氏想死吗,她不想死,她还有荣华富贵没享受,颤抖着手接过药碗一饮而尽,可她什么时候能见到女儿?
杨皇的海军为何不攻入济州城,水氏面部有些狰狞,随后不断地咳嗽起来。
卫氏过去拍背,瞳孔一缩,她在婆婆的帕子上看到了一丝血迹。
第七百三十章 凡尔赛发言
当南方百姓享受秋收喜悦的时候,张旻管辖地的百姓正经受着痛苦,一年到头得的粮食全被征走,一点都没给百姓留下活路。
而北伐军打下的土地上,百姓们正享受着秋收的喜悦,北伐军不扰民不征粮,一一兑现了。
虽然土地肥力不够收获的粮食不多,在没税收的情况下,只要收上了粮食,那就是救命粮。
张旻管辖的百姓村子,夜晚静悄悄的,村子里不仅粮食没了,就连好不容易养的禽类也被抓走了。
漆黑的夜晚本该是沉睡的时辰,百姓们却睡不着,成年百姓心里充满怨恨,孩子们因饥饿佝偻着小身子,哪怕习惯了饥饿,这一次孩子们忍不了了。
前几日还充满喜悦想象粮食的味道,现在什么都没了,加上好不容易养的禽类也没了,孩子们哽咽的哭了起来。
夜晚的山林十分危险,对于特殊训练的山林士兵而言,眼睛好像能夜视一般,身上背着粮食袋子也不会影响士兵们的速度。
子恒统领这一支士兵,他也跟着训练多日,现在勉强能跟上行进的速度,然子恒是羞愧的,因为只有他没有背粮食。
本来明佼和韩辰辉死活不同意子恒跟着行动,后来子恒给自己化了妆,最后才勉强同意。
子恒带领士兵从山林走出,他们快速进入村子,每个人身上都背了几个袋子。
每个袋子里有一斤的盐,一斤抗饿的兵粮,八斤左右的小米和高粱,每袋十斤,外加一个宣传册。
一户丢进去一袋粮食,快速的丢完一个村子,迅速离开去下一个村子。
子恒带领的士兵只负责靠近山林的村子,其他的城镇由小九负责。
百姓们本就没睡,听到声响受到惊吓,他们等了好一会才确认没了声响,然依旧无人敢出去查看。
一直等到天蒙蒙亮,才有人出门查看,第一个发现袋子的老汉颤抖着双手,他小心的抱起袋子飞快的回屋子。
老汉叫醒家中所有人,将袋子里的粮食拿出来,然后一起看宣传册子。
老汉看完后跑到院子里,对着南方的方向不停磕头,杨皇送了救命粮食啊。
北方的冬日万物沉睡,野菜没了,百姓的日子更难过,家家户户都愁冬季如何过,现在有了救命粮。
百姓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粮食送过来,他们发自内心感激杨皇仁慈,粮食不多却救命。
类似的场景发生在每一户百姓家,就连家里有些存粮的百姓也心怀感激,他们期盼着,期盼杨皇统一江山。
百姓中也有想谋求富贵之人,想要去县里报信,可惜这种人走不出村子,因为百姓知道一旦粮食被发现,他们留不住粮食,一村子的命与个人的命而言,自然村子更重要。
败类的父母有脑子清醒的,也有一家子都不是好人的。
子恒白日躲在山林里,他亲眼看到百姓把守村口,还看到有人想报信跑出村子被抓回去。
最有意思有人想躲进山林,等到晚上去报信,可惜进了山林再也没出现过。
当子恒回到亳州时,没错就是亳州,冬日也没能阻挡北伐军进攻的脚步,北伐军身穿厚实毛衣毛裤,脚上一双毛袜,手上也有一双羊毛手套,冷了谁都冻不到北伐军。
更不用说北伐军的行囊了,虽不全是棉花做的棉被,却也填充了各种禽类的羽绒,跑毛不可避免,士兵们却不会在意,他们只在意是否保暖。
亳州,这些年饱受摧残,北伐军拿下亳州的时候,整个亳州何止是百姓稀少,走了许多村子都没有百姓,百姓再次逃离故土。
子恒一路到驻扎地,他的感触最深,他赶路想换口水喝,百姓的人影都见不到。
驻地的大帐内,韩辰辉等人哪怕看了消息世子安好,没见到人他们依旧不放心,世子回来了,几人恨不得上手检查。
子恒忍不住退后一步,“我没受伤。”
韩辰辉哈哈笑着,“平安就好。”
子恒找到位置坐下,很快面前摆好热汤,他说起亳州所见,忍不住询问,“亳州还有多少百姓?”
韩辰辉叹气,“没剩下多少了,就连府城都没有几个百姓了。”
顿了下道:“不过,惠州送来了消息,士兵巡视的时候,发现惠州南部被难民占据了。”
子恒眨着眼睛,“这么说,亳州的百姓逃到惠州了?”
韩辰辉点头,“应该是了,惠州北部也有难民,我制造了惠州无人区,现在成了百姓的避难之地。”
子恒亲自去过惠州,“惠州植被茂盛野物众多,百姓在惠州有生机。”
他想到一窝一窝的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惠州的蛇是真的多。
韩辰辉心想,他这辈子杀戮无数,没想到还有积德的一天,“我没让士兵驱赶,只是警告一些地方不能去。”
子恒想到成片的陷阱,希望百姓听警告,否则真能炸上天。
胶州府城,杨曦轩正看户部送上来的折子,秋收结束,一批批粮食运到兵粮作坊,秋收后的第一批兵粮已经运往北方,随着兵粮运过去的还有盐,一些干菜罐头等物资。
第二批物资正在准备,此次以武器和被褥等为主。
杨曦轩放下折子有些惆怅,明琛几位大臣疑惑了,虽然今年打下的各州免税,然户部的银子不仅没少反而增多了,他们正高兴着,皇上这是怎么了?
杨曦轩见几位大臣一脸疑惑,他又叹了一口气,“朕今年才注意到,朕才是交税大户。”
他的产业太多,为了起带头作用,他每年都尊法交税,加上税收法越来越精细,他每年交税的数额持续增长。
诸位大臣们,“。。。。。。”
谁争天下像自家皇上,发财不靠抢夺,竟然靠本本分分发展的产业。
明琛等人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他们羡慕皇上手里掌握的方子和实验室,可惜他们碰不到,实验室归两位先生。
杨曦轩见大臣们沉默,眼底尽是笑意,不怪他炫富,他是真的富裕,可惜他们仇富也要忍着,谁让他是皇上。
他也不想惹毛了大臣们,万一郁闷生病了,他分出的差事又要回到自己手里。
杨曦轩清了清嗓子,“今年诸位大臣们辛苦了,朕自掏银钱给诸位大臣添年终福利。”
第七百三十一章 有来无回
杨曦轩的话落下,被打击的大臣们精神了,皇上手里的好东西太多了,他们这些大臣不缺俸禄奖励,他们缺皇上产业内的好东西。
比如各种玻璃器具,各种限量的吃食等等。
杨曦轩见大臣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将李家送的折子给几位大臣传看,“今年草原大雪比往年都早,第一场初雪就是鹅毛大雪,现在草原的温度巨降,李将军汇报草原有异动。”
明琛看完冷哼一声,“他们敢南下抢粮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什么皇上带什么兵,杨曦轩能手动就动手,大臣们正是北伐最激动的时候,气愤草原不安分,一个字打,不仅打还要狠狠的打。
杨曦轩也是这么想的,他不仅要狠狠打,只要胡勒赤那敢过界,他不仅打回去,还要去草原抢马和牲畜。
他是真却牲畜,尤其是牛,容州几个部族的牛根本不够分,他也没做赔本买卖,今年光租用牛得的银钱,让各州财政富裕不少。
杨曦轩对大舅哥很有信心,大舅哥人狠话不多的典范!
鄂州,杨兮夫妻早早离开回到上河镇,周霖要待到明年夏季,周霖和魏茹是未婚夫妻,他们在一起再也没人议论。
这也方便了周霖给魏茹补课,周霖掌握的学识不比周家学堂先生差,而且周霖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他也参加了科举,周霖已经办差,他为了不留下话柄,堂堂正正考了举人。
所以周霖无论是学识还是经验都是难得的良师。
此时未婚夫妻难得休沐,二人也没在城内待着,两人骑马去附近村子转转。
鄂州今年免税,只要肯不出气力种地,今年都能过个富裕年。
田地多的人家卖了部分粮食,手里有余钱办喜事的多了,今日也是巧了,周霖和魏茹正遇到一家成亲。
周霖二人没去打扰,他们远远的看着迎亲队伍。
魏茹还记得百姓衣衫褴褛的模样,她指着迎亲百姓身上的穿着,“不少百姓添新衣了。”
不丰年不过节,这个时候添新衣,家家户户的确有余钱了。
周霖勾着嘴角,“真好啊。”
百姓的脸上有了笑容,对未来有了期盼。
二人逛了几个村子,村子里的孩子依旧三三两两挖野菜,然孩子们不再抢夺野菜,还会在田间歇一歇玩闹。
周霖看着几个孩子奔跑躲避,肚子里有粮食才有力气玩闹,孩子们的笑声是生机,周霖也忍不住嘴角上翘。
二人又去了军户居住地,妇人们家有余粮脸上的苦楚没了,然存储的习惯,妇人们聚在一起腌制咸菜,没错就是咸菜,现在南方的盐价是真便宜。
还有妇人聚在一起制作鞋底,这些鞋底是给士兵制作的,妇人们领取布料回来制作,做好后送回军备作坊算银钱。
周霖一露面就被孩子们围住了,周霖也好脾气的为每一个孩子解答问题。
魏茹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她发现周霖的内心一直是柔软的。
上河镇,杨兮夫妻送走了赵茳,赵茳去了胶州上任,夫妻二人为周霖成亲做准备。
并没有单独给周霖建造宅子单过,因为他们一家子终究要回京城,所以成亲后也住在一起。
宅子不用操心,成亲流程两口子太熟了,一切准备好只等周霖回来成亲。
这日两口子从学堂回家,秦炳夫妻来了,还带着一对龙凤胎,父母长得好,两个孩子跟小仙童似的。
杨兮稀罕的挨个抱了抱,两个小娃娃一直甜甜的笑着,别提多招人稀罕了。
杨兮见耿蓼脸色苍白,“你的气色不是很好,最近降温你多注意些。”
耿蓼,“最近没睡好。”
杨兮疑惑,“有烦心事?”
耿蓼扯了扯嘴角,她的烦心事太多了,嫡亲叔叔一直没被重用,皇上称帝后,婶子求上门,他们拒绝帮忙,婶子一直怨气十足,她听多了阴阳怪气心里堵得慌。
杨兮看向秦炳,秦炳出声道:“我是来请长休的,这些年我们一直没离开过上河镇,现在外面没危险了,我想带着妻儿出去转转。”
他不仅有躲的意思,还想趁着有时间多在南方转转,等日后回了北方,再想来南方就难了。
周钰问,“请多久?”
秦炳想了想,“半年。”
周钰痛快的同意了,这些年他们夫妻到处走,秦炳的确该出去看看了。
耿蓼脸上多了笑容,“今年我们想在外面过年。”
杨兮秒懂,每年过年秦炳家十分热闹,今年两口子躲了个彻底,也间接表态不会管耿家的事。
杨兮不意外耿家的变化,曦轩不想重用的人,甚少有人能改变他的想法,耿家不少人上了他的黑名单,他的不喜表现的明明白白。
耿家最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