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297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97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大军最气愤的是,投靠杨曦轩的部族拼杀最为卖力,当然内心深处是隐隐的嫉妒,都是差不多的血脉,身材体格类似,明显容州生活的部族日子更好。
  明明冬日是最难熬的季节,可容州的部族人面容红润,有人还出了双下巴。
  对比有些过于的惨烈,掠夺者的心态有些失衡了。
  小马等人凯旋而归,城内爆发了口哨和欢呼声,哪怕知道清扫了探子,容州的几个部族也没多言,他们清楚寒冬的苦楚,所以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子嗣后辈也能代代读书识字,读书才能明智,他们不想被称为野蛮人。阑
  容州的战况传回胶州府城,杨曦轩清楚草原大军还会卷土重来,今年冬日的确很冷,胶州也感觉到明显的降温。
  此时的亳州又经历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是一片片白茫。
  北伐的士兵轮流巡视,他们路过有百姓的村子会上前询问,有的时候帮助百姓清扫积雪,有的时候帮着撵走狼群等野兽。
  子恒也会带队巡视,他带领的兵习惯山林,子恒也会跟着进山,山上的小动物不少,时不时就能打到野兔子,每次下山会捡一些柴火下来。
  柴火会送给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这日子恒照例给村子送柴火。
  子恒敢进入村子就发现了不对,村子里的人多了,他停下脚步查看雪地上的足迹。
  校尉蹲下仔细查看,“多了几双成年脚印。”阑
  子恒心里咯噔一下,“亳州还有山匪没清理吗?”
  校尉摇头,“已经全部清理过。”
  子恒顺着足迹到了一处小院,院子的篱笆并不高,子恒一眼看清院子里的情况,多了几捆柴火。
  子恒对这家记忆尤深,这家只剩下一个老婆婆带着一个孙子,还没等子恒走进小院,屋子内出走一个汉子。
  汉子干瘦畏惧的看着子恒一行,很快老婆婆也出来了,老婆婆将汉子挡在身后,子恒就明白了。
  老婆婆抹着眼泪,“这是我儿子,他逃回来了。”
  子恒记得老婆婆说,他的儿子被抓走挖矿去了,“一共逃回来多少人?”阑
  这些人可真厉害,竟然没被巡视兵发现。
  汉子声音有些哆嗦,“一共逃走五十多人,在山林里死了十几个,我们村子只逃回来四人。”
  子恒心道这些人真是命大,冬日横穿山林十分危险。
  子恒示意士兵去送柴火,随后道:“你可愿跟我回去说明情况?”
  汉子搓着手,他已经听娘说了亳州情况,他以为娘和儿子已经死了,天知道他的内心有多绝望,这些年他的亲人要死绝了。
  汉子回到家门口不敢入内,直到确认家中有人,他才壮着胆子敲门,见到娘和儿子好好的,他是真心感激北伐军。
  汉子深吸一口气,“小人愿意。”阑
  子恒将随身带的肉干分给村子里的孩子,这才带着汉子回府城。
  韩辰辉几人听了矿山的情况后,几人眼睛亮了,北伐大军接连胜仗的消息瞒不住,矿山也封锁不住,看管矿山的兵马慌乱了起来,因为亳州离矿山太近了。
  这也就造成,矿山上的汉子起了逃跑的心思,尤其是家在亳州的汉子,他们只要逃了,追兵就不敢追到亳州,汉子们心里一横与其冬日等死不如拼一把。
  韩辰辉让人给汉子装了粮食作为报酬,子恒又给了几两银子,随后派人送汉子回去了。
  韩辰辉等人商讨拿下矿山的事宜,他们本不想推进,现在有了矿山的情况,他们不仅能解救抓去的矿工,还能拿下矿山。
  当亳州选拔士兵突袭的时候,朔州城外也迎来了草原的大军,胡勒赤那分两路大军,每一路都是真的,小马的猜测最准确。
  李咏言发现了王帐,“胡勒赤那亲自带兵。”阑
  李家主一身铠甲,“这一仗不容易。”
  李咏言,“到时候还不知道谁抢谁。”
  他很支持皇上的想法,他们也可以抢回去,再多的战马,他们都不嫌弃多。
  朔州和容州阻挡草原大军,杨曦轩没有更多的兵马调动,还好他有足够的火器支持。
  北方因为冬日安静了下来,现在所有目光都放在胡勒赤那的身上,然杨曦轩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
  南方各州的百姓不关注北伐军了,他们关注草原部族会不会杀入中原。
  对于鄂州几州而言,军户们更关心会不会征兵,为此周霖特意巡视安抚,这才让军户们安心。阑
  胡勒赤那接连进攻拿不下朔州,他的压力剧增,瓦林等部族再次来信,这次商量一同南下攻城。
  胡勒赤那气恼的同时给回了信,哪怕明知道东北部族有占便宜的心思,他也忍了下来,因为他必须要攻下朔州。


第七百三十五章 饥饿
  南方与草原部族打仗,而张旻管辖地陷入了饥饿,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催生着恶念。阑
  亳州,柳将军顺利拿下矿场,解救了将近两万的劳力,柳将军拿下矿场的时候,矿场已经断粮两日,如果在晚几日,矿山上会多出无数白骨。
  柳将军带去了粮食,可以说没废多少力气就拿下了矿山,因为看守的兵营也断了粮,敌兵看打不过直接投降成为俘虏。
  矿山上的劳力算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回家与家人团圆,而张旻管辖的其他州城,因为饥饿发生了许多抢劫案件。
  许多百姓逃到了山里,百姓进山才发现山里藏了不少百姓,都是这几年陆续逃进山的。
  北伐军偷偷给百姓送过粮食,随着大量百姓进山,消息再次传开,最后为了活命百姓离开藏身的山林前往亳州。
  最近子恒很忙,他每次随士兵巡视山林,都会带回一些逃到亳州的百姓。
  次数多了,子恒每次巡视都会多带一些兵粮,今日是子恒遇到最多的一批百姓,将近两百人的队伍,最有意思的是还有几个敌兵。阑
  子恒见到敌兵十分的警惕,目光打量着逃难的百姓,确认没有威胁后,他才再次看向敌兵。
  几个敌兵被箭瞄准,他们利索的丢下手里的刀,随后抱着头蹲下。
  百姓中领头的老者出声道:“这些娃子是我们村征走的兵,我们听说来亳州能活命,这些娃子为了送我们叛逃了。”
  子恒不会掉以轻心,示意护卫将敌兵看管起来,他的目光再次看向逃难的百姓。
  这支逃难百姓因为人多,穿梭山林更安全,又有刀剑护送,勉强有力气赶路,子恒见到十几个孩子面容缓和了。
  尤其是队伍里还有一个几岁的小娃娃,小娃娃被吓到了,正偷偷的抽泣着。
  子恒将难民带下了山,山下就有空置的村子,随后将携带的兵粮熬成热汤分给难民。阑
  营养味道又不错的浓汤,逃难的百姓很久没喝过了,尤其是浓汤的味道足够咸。
  难民们喝的狼吞虎咽,他们身体需要盐分,虚弱的内脏需要营养。
  子恒已经将最小的孩子抱在怀里,孩子没有几两肉,因为瘦弱显得眼睛特别大,可以说这个孩子活着是奇迹。
  小孩子才四岁,小姑娘已经不哭了,肚子喝了汤鼓鼓的,子恒拿出水果软糖刚到孩子嘴里。
  小姑娘尝到甜味眼睛都瞪圆了。
  子恒摸着小姑娘干枯的头发,“这是糖。”
  小姑娘的爹眼里带着惶恐,“将,将军,小人一家身份卑贱,糖太贵重了。”阑
  别说糖了,他们都要忘了盐的滋味,这个时候还能拿出糖,南方果然富裕,百姓们安心了,他们能活下去。
  子恒见小姑娘要抠出糖,“你们是百姓并不卑贱,未来的日子会好起来,你们不仅能吃到糖,还能吃饱饭再也不用饿肚子。”
  百姓中有人偷偷抹眼泪,他们做梦都想有这么一天。
  老汉抖着手,“大人,您说的会实现吗?”
  子恒语气郑重,“当杨皇一统江山,我说的都会实现。”
  北伐兵都是杨皇的死忠,士兵们七嘴八舌说起了南方的变化。
  子恒带的兵是特殊兵种,他们是最早跟随杨曦轩的士兵,很多士兵是瑞州籍贯,说起自己家乡十分的自豪。阑
  瑞州军户也是最先改革的,可以说瑞州真是福窝窝了。
  随后子恒将百姓们先安顿下来,他留下了一些兵粮熬汤,又派了士兵看守,随后会有人带粮食过来,同时登记逃难百姓的户籍等信息。
  子恒这才回去,不过没将小姑娘留下,他带着小姑娘离开,并不是多喜欢小姑娘,而是带小姑娘回去给大夫看看,他怕再来看这些难民小姑娘夭折了。
  同时还将投降的士兵带回去,从这些士兵的嘴里得到不少消息。
  北伐军拿下矿山后安静下来,随着饥饿的爆发,不仅百姓往亳州逃,不少敌兵也会趁乱逃走,都是为了活着。
  亳州迎来了大量逃兵,本来人少的亳州热闹了起来。
  明佼唏嘘的很,“幸好第四批粮食运送过来,否则,我们的粮食也要吃紧了。”阑
  柳将军抿了一口酒暖身子,“应该说幸好拿下滨州,我们才有足够安全的运粮密道。”
  现在运粮不能走尞州了,大量的草原兵马守着。
  韩辰辉目光扫过桌子上的酒,各种鱼干虾干等零嘴摆了不少,他感受到了粮草充裕的快乐,自从他搅风搅雨开始,他就没富裕过,每日为了粮草揪头发,现在什么都不用操心,大雪纷飞又如何,他依旧能吃着零食喝着酒,幸福啊!
  此时的胶州,杨曦轩正和大臣商量北方缺粮的事,是否继续给张旻管辖地的百姓送粮食救命。
  可粮食缺口不小,杨曦轩要满足明年的军粮储备,还要留出明年安抚北方百姓的粮食。
  杨曦轩听着大臣们讨论,南方的确丰收了,可用粮的地方依旧不少,鄂州与徽州几州免税,百姓手里有了粮,可经受过饥饿的百姓,卖粮食给朝廷的百姓不多,大部分百姓将粮食存储了起来。
  这就意味着朝廷少了好几州的粮食,如果不是杨曦轩掌握的州城众多,他也拿不出大批的粮食。阑
  朝廷的大臣们为了北伐也为了表现自己,入秋的时候就卖了不少粮食给朝廷,很多大臣已经拿不出更多的粮食,所以不少大臣反对继续送粮食。
  杨曦轩其实心里有了想法,等所有大臣停下争论后才出声,“管邑的国家种植了大量的稻米,朕决定向他赊粮食。”
  户部尚书钱振精神一振,皇上说的是赊,只要不立刻掏银子他举双手赞成,“皇上英明。”
  其他大臣们,“。。。。。。”
  朝廷并不缺银钱,虽然南方诸多港口继续建设中,可海贸税收的是真多。
  诸位大臣看向皇上,这是空手套白狼?还是欺负惯了管邑?
  杨曦轩说赊粮食动作十分的快,他亲手写了书信给管邑,他早就摸透了管邑的情况,管邑真不缺粮食,甚至粮食多的要放不下了,管邑这两年没少做粮食买卖。阑


第七百三十六章 赊粮食
  管邑还没接到赊账的书信,杨兮夫妻先接到了杨曦轩的信件,也知道了赊账信件的内容。
  周钰甩了甩手里的信件,“他不仅想白拿粮食,还想加深对管邑国民的同化。”
  杨兮忍不住笑出声,“好事都让他给占了。”
  周钰放下信件,“管邑称王我们就送了不少书籍,曦轩的意思重新编辑适合管邑国家的书籍。”
  曦轩算盘打得响,他不怕管邑不用书籍,因为管邑比他更期望同化,这有利于管邑的统治。
  杨兮已经盘算哪些先生一起编辑了,“这次带上我师父一起编书。”
  周钰想到谢老爷子,这位在上河镇待舒服了,这两年只有新年才回荆州,剩下的时间就在上河镇待着,老爷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杨兮算着日子,“周霖和魏家人该启程了。”
  周钰嗯了一声,“明日我想去祭拜下娘。”
  “我也去。”
  “好。”
  周钰最近总是想起刚离京的事,当年一起逃难的几家,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叶顺有大功劳在身,长子和长媳都当了官,待一统江山时,叶顺会有爵位在身。
  吴家有吴三和吴四两个儿子,还有吴芳晴与吴芊宜两个争气的闺女,吴家的日子也不差,今年吴山夫妻不放心吴芳晴,老两口去照顾吴芳晴。
  赵家早就分了家,赵老大儿子有出息,还有个不错的女婿,赵老大日子过的不错,赵老二这些年老实了,也过起了小日子。
  杨兮挥了挥手,“想什么这么出神?”
  周钰握住妻子的手,“想了不少以前的事。”
  杨兮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都三十多要奔四十了。”
  周钰无语,“还没那么快步入四十。”
  杨兮失笑,“好,好,你还是帅小伙。”
  周钰这回不好意思了,他的确三十多了,这些年身子骨不错全因练武和保养的好。
  朔州和容州,两州上空弥漫着血腥味,尤其是朔州城外,城墙上坑坑洼洼,城外血迹染红了大地,战况紧张没有收尸的时间,到处是尸体。
  李咏言多日没休息过,他的嘴唇干裂,然眼睛却格外的有神,打了这么多日,他没计算过胡勒赤那伤亡多少兵马,却也猜了个大概。
  他抬头看着天空,乌云密布的天空昭示着一场大雪,留给胡勒赤那的时间不多了。
  胡勒赤那的王帐内,瓦林为首的东北部族失去了斗志,他们来的时候志得意满,一路上畅想能分到多少粮食,虽然朔州是边境要塞,然朔州并不穷,他们已经想好从朔州烧杀抢夺,结果现在连边境城门都没攻破。
  瓦林首领真的急了,“杨曦轩的大炮太厉害。”
  真是邪门了,杨曦轩怎么有这么厉害的大炮?
  胡勒赤那心道何止大炮厉害,一想心里就堵等慌,一统南方的时候没用过新式大炮,全招呼草原身上了,不对,还要算上一个张旻。
  可北伐军推进不仅用武还攻心,胡勒赤那清楚记得,北伐军拿下亳州没用过大炮。
  胡勒赤那早就没信心抢粮了,一而衰再而竭,他的兵马已经产生了恐惧,他利用东北各部挡大炮,可朔州的大炮太多了,效果并不太好。
  现在东北部族有了退意,他也想退回草原了。
  胡勒赤那垂下眼帘,这些日子他将胡勒部族的精锐留了下来,派了其他部族的士兵冲锋,虽然没抢掠到粮食,他依旧有兵力,而且此战消耗了不少兵力,也能节省出不少粮食。
  胡勒赤那算计的时候,李咏言也算计着,他们早就磨好了刀,只待胡勒赤那心生退意。
  济州府城也陷入了饥饿危机,卫氏娘家上门借粮,卫氏借了五斤粮食给大哥,当晚杨府就遭了贼,有人翻墙进入厨房找粮食。
  卫氏害怕的不行,贼人没找到粮食冲进了水氏的屋子,只在屋子里找到一些藏起来的碎银子。
  卫氏听到声响也不敢出门,唯一庆幸她将下人都集中在她的院子,甚至为了让婆婆活着,她也将婆婆接了过来。
  水氏难得有精神,她也被吓到了,“我们去你娘家借住,你看如何?”
  卫氏抱紧了儿子,娘家的人口众多,现在娘家就断了粮食,她一旦去娘家住根本守不住粮食,“娘,我们再忍忍。”
  水氏脸瞬间扭曲了,“这次只是偷偷摸摸的贼人,下次就是杀人的匪徒,你这点下人能护得住谁?”
  她最近听儿媳妇宽慰,她的病情好了不少,她要活着,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只有活着才能享富贵。
  卫氏抱紧了儿子,她内心深处恐惧极了,逃难的路上,她见过饿疯的人有多疯狂。
  卫氏抱着肉乎乎的儿子,她的手颤抖着,“明日搬去我娘家。”
  水氏急了,“今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