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32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32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兮闻着酸菜味,嘴里忍不住流了口水,北方的酸菜和南方的不同,不过,闻着都是酸的,还没吃饭就开了胃。
  杨兮指尖捏着筷子,“我一直念叨着这口,还寻思宅子建好多腌一些酸菜吃。”
  朱氏用公筷夹菜,“喜欢就多吃些,你现在一个人吃补两个人。”
  杨兮忙拿碗接菜,“嫂子不用照顾我,嫂子也吃。”
  朱氏笑着,“好,咱们是一家人,这里就是自己家。”
  杨兮的确没装,她吃的特别香,孙柳厨艺比不上专业厨娘,厨娘味道掌握的特别好,她也没敢多吃,肚子顶着胃,她吃多了难受。
  吃到六分饱就不吃了,端着汤碗喝排骨莲藕汤,论吃食多样还属南方,在北方想吃新鲜藕太难,周家日子不错的人家,在京城也很少买鲜藕,太贵了。
  饭后,两家子又聊了一会消了消食,杨兮一行才起身告辞。
  子恒是小辈,得了文房四宝,小家伙特别喜欢,自己抱着不撒手。
  杨兮手揪着儿子的小辫子,突然道:“儿子,娘给你换个发型?”
  儿子的发量少啊,忍不住看向周钰,周钰的发量挺多的。
  子恒不抱着文房四宝了,双手捂着脑袋,“不要。”
  杨兮,“你看你爹的发量,是不是很多?你再摸摸自己的,太少了。”
  子恒胖手摸着自己的小辫子,又抬手去碰爹的头发,眼睛瞪的大大的。
  杨兮语气担忧,“娘怕你没长大头发就掉没了,咱换个发型,多剪几次发量就多了。”
  周钰无奈,媳妇特别喜欢欺负儿子,他已经能想到儿子秃头的模样了。
  子恒眨了眨眼睛,“头发能和爹爹一样多?”
  杨兮一点都不心虚的点头,“等你长了,一定比你爹的头发多。”
  子恒又摸了摸自己的辫子,“听娘亲的。”
  杨兮亲了儿子一口,儿子太好欺负了。
  晚上,周家的小和尚出炉了,子恒成了小秃头,然后小家伙哭了。
  杨兮笑的不行,“好了,别哭了,头发很快就长出来了。”
  子恒一抽一抽的哭,叶氏搂紧了孙子,瞪着儿媳妇又想笑,孙子从小早熟,小大人一样,除了相公去世,孙子头一次哭的这么惨。
  周小妹拿着帕子挡嘴角,周小弟已经笑的不行。
  子恒好不容易不哭了,顶着秃头转过头,屋子里安静了,随后噗嗤都笑了。
  子恒撇着嘴,哇的又哭了!
  周家家变到今日,第一次欢声笑语,最后子恒也不哭了,自己摸着光溜溜的脑袋也笑了。
  小家伙的想法很简单,他很喜欢有笑声的家,好像回到爷爷没去世的家。
  两日很快过去,钟谨送来消息,老爷子来的路途遇到大雨受了凉,上了年纪病倒了,要留在原地养病,等病好了再启程。
  周钰十分过意不去,亲自去了县衙。
  钟谨神色还不错,他的长子带着小厮过去照顾了,让周钰不用担心。
  周钰确认老爷子不严重才安心,老爷子不平安到达,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
  一转眼,周家的宅子可以入住了,一大家子来了上河村,叶氏下马车,“光看图纸不觉得,建成了比京城的宅子好。”
  杨兮失笑,“娘,您没进里面看就知道比京城的宅子好?”
  叶氏喜滋滋的看着宅子,这是安身的家,他们又有家了,“我说好就好。”
  周钰抱下儿子,“娘,咱们进去看看。”
  叶氏拉着孙子的手,“好。”
  大门上了锁,宅子建好定制的家具都送了过来,现在的治安可达不到夜不闭户的程度。
  杨三已经请李氏和叶顺的媳妇打扫过院子,现在院子里干干净净的。
  。


第九十三章 底线
  杨兮拿出钥匙,开了大门的锁,大门很沉重,杨三和周小弟推开门。
  大门打开,入目的是影壁,院子铺的石板,下雨不会泥泞十分干净,绕过影壁才能看到院子,杨兮并没有按照四合院设计,而是以小院子为基础,几个院子组成的宅子,前院地方宽敞,院子里种了两棵树,前院没什么看的。
  穿过前院是一片空地,这是杨兮留出来种菜用的,围绕着空地是几个小院,周钰两口子一个,叶氏带着周小妹住一个,杨三和周小弟一个,周炳自己住。
  为啥周炳一人一个院子,全因周小弟和杨三没人愿意跟他一起住。
  院子后是一排的罩房,给李争几个住的,罩房有八间房。
  还有两处隔的小院子,一处停放马车养马,一处专门放粮食等,还请手艺好的百姓建了个竹楼,晾粮食用的。
  一家子将宅子转了一遍,叶氏满意的不得了,“好,好。”
  杨兮可惜道:“银钱要是多,能建的更精致雅观。”
  现在只能入眼,屋子挺空的,院子也没有装饰,家里花不起装修的银钱,安慰自己建成现在的模样,已经出乎她意料了,她该知足。
  叶氏累了,坐在椅子上,“找人算算选个吉日搬家。”
  有了家,她想尽快离开租的院子。
  杨三负责建宅子,有周小弟在,他也没时刻盯着,半个多月转遍了附近村子,哪个村子算命先生好,他最清楚,“明日我拎肉去算日子。”
  叶氏语气真诚,“咱家多亏了你,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杨三,“这也是我家,应该的。”
  没一会,柳里正来了,宅子没建成,里正没少过来,对宅子熟悉的很,坐下问,“哪日搬家?”
  周钰,“等算好日子就搬。”
  柳里正道:“到时候说一声,还有,你们家建好宅子也没办一场,搬过来是不是办一场热闹热闹?”
  周钰早有打算,“搬过来,我给您老下帖子。”
  柳里正乐呵呵的,“村子里有不少人问你家什么时候办,定了日子我帮你通知,既然定居上河村,乡里乡亲要认识认识。”
  周钰笑着,“听您老的。”
  柳里正心道不枉费他多操心,又道:“我大孙子今年也参加童生试,你们家周炳去县里考试可有住处?”
  周钰,“我准备让他住客栈。”
  柳里正摸着胡子,“我县里有个小院,你要是不嫌弃一起住也有照应。”
  周钰侧目了,南方人口多又繁华,县城的房价比北方高不少,里正可以啊,能在县城买的起院子。
  柳里正看懂了意思,翻了白眼,“哼,我可没收过黑心银钱。”
  他赚的都是心甘情愿的,他才不怕银子烧手。
  周钰失笑,“是,是,您老有底线。”
  柳里正眼神有些飘,他的底线并不高,有些不自在也坐不下去了,“那行,我先回去了。”
  周家回镇子,一起同住的赵家前几日就走了,土坯建宅子快,因为住的急也没好好去湿气,不过,对于赵家而言不算什么。
  三日后,周家搬家的日子,这一日吴家几兄弟和叶家两兄弟都来了,赵老大也到了,柳里正亲自来的。
  周家的东西不少,在镇子里住,杨兮陆续将家用置办齐了,粮食装了一车,杂七杂八四车之多。
  这还不算大缸等大件,杨兮定了大缸和坛子,每个院子加上厨房用的大缸,光大缸就有十二个,坛子就更多了。
  周家搬家被村民围观,本来柳里正就对周家不同,今日亲自去帮忙,村子里百姓看在眼里,对周家更慎重了,周家光有银钱里正也不会亲自帮忙,看来周家不简单啊!
  杨兮先送婆婆去主院,主院交给小妹收拾。
  她带着儿子回了东边小院,主院最大,其次是东西小院,周炳住的院子最小了。
  每个院子里都有小厨房,日后几个小子成家也不用吃大锅饭,可以单独开火。
  每个院子有两间正房,四间侧房,娶妻生子足够用了。
  在阳镇,杨兮没少做被子,她和周钰的被子,儿子的,最多的是未出生孩子的,肚子里的孩子是杨兮两口子的执念,一心想给未出生孩子最好的。
  杨兮先将孩子的包裹打开,单独放到一个柜子里,然后是子恒的。
  最后才收拾他们两个人的衣服和被子,等都收拾好,杨兮累的不行,揉了揉腰坐在热乎的炕上。
  她看着满满的衣柜,回想他们被赶出门只有身上的穿的,现在才多久,又置办齐全了。
  杨兮心里充满对未来的期望,真好,又有属于自己的家了。
  子恒蹬蹬的跑进来,“娘,爹买菜回来了。”
  杨兮拿帕子给儿子擦汗,“瞧你跑的全是汗。”
  子恒有些不好意思了,“娘,儿子今天开心。”
  “娘也开心,走,我们去厨房看看。”
  子恒拉着娘亲的大手,“娘,您注意台阶。”
  “好。”
  院子里有大厨房,厨房有四口锅,还有两个炖汤的炉子,杨兮进来注意到一排排的大缸,笑了,“定的缸都送来了。”
  周钰揉了揉肩膀,刚才帮着卸缸来着,“嗯,已经烧上热水,等刷干净就能用。”
  杨兮又注意到墙角的十几个坛子,坛子有大有小,最后才看向买的菜和肉。
  杨兮问,“我一路过来怎么没见到里正等人?”
  周钰解释,“都知道咱们忙没留下吃饭,让咱们先收拾,等请客再好好热闹热闹。”
  杨兮肚子有些饿了,“刷好缸就做饭。”
  周钰,“你先回去休息一会,我这还有的忙。”
  杨兮是孕妇,她帮不上太多的忙,“我先去看看娘。”
  杨兮到主院,周小妹已经规整好行李,正拿着抹布擦桌子,因为高兴还哼了最近听的江南小调。
  周小妹注意到嫂子,忙放下抹布,“嫂子。”
  叶氏躺在热呼呼的炕上,舒服的有些迷糊,听到声音睁开眼睛,“快过来坐,你那边忙完了?”
  杨兮扶着肚子坐下,摸了摸热乎乎的炕,“忙完了,娘今晚能睡个好觉。”
  “还是火炕好,躺着舒服。”
  她太想念火炕,这些日子冷的她腿脚冰凉,抱着汤婆子都不暖和,晚上时常冻醒,她怕儿媳惦记都没敢说。
  。


第九十四章 钟衍
  杨兮与婆婆说了一会话,她也回院子休息了,迷迷糊糊睡着,午饭做好了都没醒,最后饿醒的。
  睁开眼睛见周钰坐在炕桌上写请帖,揉着额头坐起身,“什么时辰了?”
  “申时了。”
  杨兮,“我睡了两个多时辰?”
  “嗯,我见你累就没叫醒你,饭菜在锅里温着,我这就给你端过来。”
  杨兮拿起炕桌上的水喝了一杯,随后拿过写好的帖子,数了数有二十几张,等周钰回来问,“写这么多?”
  周钰将饭菜放好,“嗯,村里有童生的人家要送帖子,在村里大姓的也要送,按照柳里正说的,要写三十张。”
  杨兮端着粥碗喝了几口,胃里不饿的难受了,摸了摸肚子,“南下这孩子可乖了,现在一点委屈都受不了。”
  周钰眉眼温柔,大手摸着媳妇肚子,感受到孩子在肚子里动了,“这孩子知道家里有条件安稳了,是个聪明的孩子。”
  杨兮一碗粥下肚,肚子里的孩子不动了,又吃了些馒头和菜,她就不吃了。
  周钰看着也饿了,将媳妇剩下的一点没嫌弃都吃了。
  杨兮见墨有些干了,帮着研墨,“子恒呢?”
  周钰,“他在外面玩呢。”
  杨兮嘴角含笑,“咱们有了家,子恒都活泼许多。”
  周钰将饭菜吃完,“是啊。”
  他还是第一次见儿子满院子疯跑。
  周钰将碗筷拿下去,洗了才送去大厨房,回来继续写帖子。
  杨兮挨个看帖子上的名字,“柳里正就说了一遍,你的记性真好。”
  她比不上,这是天生的。
  周钰活动着手腕,“其实挺容易的。”
  杨兮哼了哼,“我觉得你在凡尔赛。”
  周钰低声笑着,“我也等着你凡尔赛。”
  杨兮放下帖子,“你快写吧。”
  周钰剩下的帖子写的飞快,没一会就写完了,杨兮拿起杨三给她买的书,杨三买了不少书,农桑,机械的书籍十分齐全。
  杨兮注视着书籍上的插图,图上是简易的织布机,只有大概的模样,指尖摸着图纸,脑子回忆外公给外婆做的织布机。
  耳边听到雨打在瓦片上的声音,雨越下越大,杨兮收回思路,“快拿伞去找儿子,别浇湿了受凉。”
  周钰忙起身下地,因为最近多雨,家里买了不少雨伞,找出雨伞出门接儿子。
  杨兮听着雨水顺着瓦片滑落的声音,水流声很急,杨兮又看向书上的插图,水流织布机,利用水力织布,现在市面上的织布机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依旧需要人力,想到这里,杨兮勾着嘴角。
  只是嘴角笑容见到湿哒哒的儿子没了,忙从炕柜里翻出儿子的衣服。
  周钰将儿子扒光放到被窝里先暖和着。
  子恒小朋友脸通红,他被扒光了,没有头发的脑袋缩在了被子里。
  杨兮乐了,“没有头发就是好,擦一下就干了。”
  周钰外衣湿了,他可没有儿子的待遇,自己找衣服换上,然后将他和儿子的湿衣服拿到外间晾着。
  屋子里没烧地龙,有火炕的热度屋子里也不潮,衣服明早就能干了。
  因为下雨,屋子里昏暗了起来,点燃了油灯,屋子里才亮堂。
  周钰将笔墨纸砚收起来,顺手将媳妇的书放到定制的书架上。
  杨兮听着雨势皱起眉头,“堤坝眼看着就要修葺结束,这场大雨推后了工期。”
  周钰也惦记河坝,河坝完成他们才安全,“希望是急雨。”
  还好一场大雨是急雨,没下一会就停了。
  宅子里铺了石板,杨兮又设计了排水系统,院子里并没有积水,一场大雨反而将院子打扫一遍。
  晚上饭菜很丰盛,庆祝入住新家,满满的仪式感。
  周家搬到新家,整日忙碌给家里添置用品,杨兮两口子没有和村民接触,杨三最近也不出去转了,每日在家帮忙。
  暖房前一日,钟谨与钟伯伯到了村子,对周家而言意外之喜。
  钟衍一进门就老泪纵横,“弟妹,你们怎么不去泉州,如果不是缘分遇到,我这心里如何能安。”
  叶氏眼睛也红了,“相公让我们回祖籍,他没提泉州,也是不想牵连大哥。”
  钟衍心里更难受了,“什么牵连不牵连,泉州离京城甚远,徐琛能耐我何?”
  叶氏声音哽咽,“徐家势大。”
  周钰接话,“徐家巴结上江千岁,我怀疑他已经投靠了江王。”
  钟衍擦干眼泪,政治敏锐的他,一脸的严肃,“为何提起江王?”
  周钰当时和钟谨只说了亳州之乱,没深说江王,南边离京远,消息也滞后,他扶着钟伯伯坐下,“您坐下暖一暖,我再慢慢说。”
  钟衍比周淮年纪大,他今年已经五十有五,当年为了科举成亲晚,在权力圈子自保劳心劳神,整个人像六十岁。
  钟衍喝了热茶缓和情绪,忍不住低声咳嗽,病没好利索他就急着赶路,还需要好好养养。
  周钰关心,“钟伯伯还没好利索?”
  钟衍摆手,“好的差不多了,你先说说江王。”
  周钰将有些发现讲了,他没自大的认为自己猜测全对,也想让钟伯伯分析分析,他并没有提周炳的身世。
  钟衍听完整个人都不好了,“江王早就收服景王了,这两人骗了所有人,嫡子都舍得,他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周钰也这么想的,为了皇位,他觉得江王什么都敢干。
  钟衍手抖哆嗦,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声音悲痛,“北方乱民成了气候,江王现在藏着,这是等乱民南下啊!”
  只有乱民入京,才能以护驾之名挥兵入京。
  周钰,“您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