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宴请继续,杨兮夫妻心情不错吃着美食,剩余的客人哪怕问心无愧也心惊胆战着,本以为几个人倒霉,没想到一锅端啊!
好一会才有人缓过劲开口说话。
彭署壮着胆子起身敬酒,“国公,我有一问想请教。”
周钰,“请讲。”
彭署想到儿子给自己鼓气,“周家学堂建在瑞州,现在都知道京城依旧是国都,周家学堂会迁回京城吗?”
周钰给了肯定的答案,“会。”
彭署听后目光灼热,他觉得儿子有机会进入周家学堂。
彭署起了头,后面陆续又有人上来询问问题,有的问南方的情况,有的人问一些政策,一个州的情分周钰都一一解答了。
杨兮等人陆续离开,她拿着扇子有些心不在焉,周钰喝了不少酒缓了一会醒醒神,这才注意到媳妇一直在走神。
周钰晃了晃手,见媳妇回神才问,“想什么呢?”
杨兮放下扇子,“周家学堂变为皇家学院,我这心里有些怅然。”
周家学堂的确会迁回京城,但是曦轩和他们聊过,周家学堂成为皇家学院。
周钰也舍不得,可周家学堂的影响太大了,现在国内外都知道周家学堂,这还只是知名度,另一个惹人注意的是学生,这些年收的学生众多,能考进来的学生不是家族势大就是真天才,这就造成周家学堂的学生未来能量太大。
这还不算实验室和他们夫妻培养的研究人员,实验室的很多研究已经交给杨曦轩,这意味着实验室不能掌控在个人手里,加上研究人员的重要,他们夫妻活着一切不是问题,一旦他们夫妻没了,整个周家学堂就会是利益的必争之地。
他们夫妻不想给儿孙留下祸患,思前想后做了决定。
杨曦轩也看清了学堂的未来,这才和杨兮夫妻讨论,最后几人商定周家学堂变为皇家学院。
杨兮夫妻为创始人与院长,而上河镇的学堂原址依旧以周家学堂命名。
惠州的事情没传到胶州,杨曦轩报喜信件到了,两个喜事,一个是皇后再次有孕,一个是周苒也怀孕了。
杨兮为两人高兴,不过与周钰嘀咕,“皇后的压力不小啊。”
周钰理性的很,“只有太子一个的确危险,谁也不能保证中途没有意外。”
杨兮不想提不吉利的话,可周钰说的是实事,谁能保证无病无灾一直老死?
在古代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皇后和李家明白,加之太多人盯着后宫,皇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皇后再次有孕,这不仅安抚大臣们的担忧,也挡了一些人的心思。
杨兮有些唏嘘的道:“以前还能听曦轩和皇后说第二胎女儿凑一个好字,现在都不提了。”
周钰,“曦轩的年纪也不小了,他大权在握也想后继有人。”
至于曦轩想没想过女儿继承皇位,卷卷在的情况下曦轩不会想的,哪怕有再多的儿女,他看得清楚曦轩心里卷卷最重要。
这也是多方因素造成的结果,曦轩成亲晚,成亲后又没急着要孩子,万众瞩目下长子出生了,曦轩在长子身上投注了全部的父爱。
人的心是偏的,真正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父母不多,曦轩在卷卷身上倾注的父爱越多越难收回,其他儿女难免会被忽略一些。
好处就是太子地位无可撼动,坏处是容易造成孩子们的不服气,而且就怕曦轩对卷卷要求太高,未来出现不可控制的问题。
周钰想的有些远,自己忍不住笑了,现在曦轩的二胎刚来,还不知道是女儿还是儿子。
杨兮已经兴匆匆的准备礼物了,今年是昭元元年,不论是皇后这一胎还是周苒的,这两个孩子意义不同。
胶州,杨曦轩再次当父亲是高兴的,然正如周钰所想,杨曦轩高兴过后没了兴奋劲,反而将卷卷带在身边,可以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太子人不大已经坐在皇上怀里上朝了,虽然太子会继承皇位,可龙椅坐的有些早。
朝堂上不少大臣心梗的不行,皇上将对长子的喜爱表现的明明白白。
太子也老实听话,十分乖巧的不哭不闹,明明人不大好像能听明白一样,眼睛会追着说话的大臣。
杨曦轩很喜欢抱着胖儿子,时不时摸摸儿子软软的头发,嗯,十分的解压,遇到心梗事情想发怒时,再大的怒火也会压下去。
皇后高兴丈夫对长子的喜爱,同时怀孕会多想,她见到母亲时忍不住叹气,“皇上的心偏的明明白白。”
第八百一十二章 旱灾
婉宁知道丈夫高兴再次当父亲,可高兴过后心思都在卷卷身上,对她肚子里这个没那么耐心了。
李家老夫人认真听女儿说完,“皇上得卷卷的时候还不是天下之主,当时忙也能抽时间陪你,现在朝廷上的事情太多,我这个不懂的老太太都知道北方事情棘手,加上卷卷是太子,皇上的心思自然会在卷卷身上。”
婉宁笑了笑,“我也知道,只是两次怀孕有些落差,我这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李家老夫人点了女儿的额头,“你想想我,我当初和妾室一起怀孕的时候,你可知我当时的感受?”
丈夫对她很尊重,他们夫妻有名的恩爱,可中间还是有妾室通房,她心里不知泡了多少苦水。
婉宁听后愣住了,握住娘亲的双手,“我这次怀孕时常多思,的确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李家老夫人摸着女儿的发髻,女儿从小顺风顺水,长大又得如意郎君,女儿被皇上偏爱才有底气去多思,这也说明女儿的幸福,“你和皇上好好的,娘死而无憾了。”
她一辈子渴望没实现,希望女儿能守住这份帝王的真心。
婉宁心头一松,“我会的。”
说完摸了摸腹部,她也知道丈夫不希望其他孩子越过卷卷,卷卷不仅是长子也是太子。
皇后怀孕的消息掀翻了不少流言,皇后生了太子再也没有喜讯,已经有传言皇后生太子伤了身子,还有传言皇后命中只有一子。
现在许多谣言不攻自破,已经有人开始私下做赌局了,赌这一胎是皇子还是公主!
周苒怀孕关注度也不小,女官员怀孕有产假,这一条还是周苒提出的,同时提出的还有女官员的特殊福利,产假,生产的补贴和专属医女照顾等等。
周苒提出的时候掀起不小波澜,男子们都酸了,这福利也太好了。
沈家的两个长辈是最高兴的,不是孙女不好,而是根深的观念一时很难彻底改变,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也没彻底改变,重男轻女的例子太多了。
朝廷中有女子为官,女子地位得已快速提升,正因乱世这股风才打破规则,否则安稳的年月想要快速提升女子地位太难。
现在胶州有了私人报社,不仅招收男子还招收女子,因为女子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
以前女子识字都难,更不会去关注邸报,现在报纸种类多,女子识字又能赚取银子,经济决定了地位,一些有工作的女子买报纸不用小心翼翼了。
自从建国后,南方每一日都在变化,南方的发展提速了,而北方各州依旧为温饱奋斗。
今年夏日雨水多,南方加大了对河堤的治理,虽然有几个河道多的州发了水,也在朝廷的控制内。
北方夏日风调雨顺,百姓看着茁壮的秧苗喜极而泣。
草原的情况就不好了,今年草原出现了干旱,不少草场枯死,为了商贸增加了牛羊数量,现在出现干旱草场不够了。
杨曦轩接到了胡勒赤那的信件,信件上写了很多的废话,中心只有一个就是买粮食,最后点出签订的和平契约。
杨曦轩询问诸位大臣,“你们怎么看?”
明琛,“还需要派人去草原看看。”
别情况没那么严重,最后反而帮着草原存储粮食。
李咏言也是这么想的,“臣愿意出使草原。”
杨曦轩心里有自己的思量,他可不想草原部族迁民入东北部族领地,“你不能出使,朕会另外安排人。”
等众人离开,杨曦轩叫住明琛,“可惜现在不是吞了草原的时机。”
北方各州的耕种并不乐观,哪怕免了税收,今年依旧需要南方支援北方粮食。
明琛摸着胡子,“胡勒赤那向朝廷买粮,老臣觉得他想攻打小国。”
再也没有大战更便于转嫁危机,何况战争还能掠夺一切。
杨曦轩,“东北边境有异动,北方洋人不满河道被掌控,他们时不时会试探边境。”
明琛沉思后道:“皇上是怕北方洋人与胡勒赤那联手?”
杨曦轩语气幽幽,“不得不防。”
他在东北的防御还没建设完,东北各州的官道修缮进度缓慢,粮食运送不便利,如果不是他先占了圈定的海岸,光运送物资就是一大难题。
对于现在的边境线,他是不满意的,他想继续往外扩张,不过他不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明琛沉吟,“朝廷占据的海岸威胁到北方洋人了。”
杨曦轩嗯了一声,“朕准备在东北边境军事演习。”
先武力震慑,如果北方洋人还不收手,他可不会退让。
京城,杨兮夫妻也关注着草原的旱灾,翼州最先得到消息,最近翼州市场上的牛羊价格下降了,反之粮食涨了许多。
朝廷对翼州和容州的粮食管控最为严格,草原商贾买不到大量的粮食。
周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去翼州看看。”
韩辰辉成了国公后,韩辰辉带着家眷住在胶州,现在冀州的权力已经交接完毕。
说来韩辰辉有个性极了,他依旧没娶正妻,谁介绍也没用,后来不耐烦的放出话来,他这辈子都不会娶正妻。
杨兮离不开京城,她要盯着皇家学院的建设,“早去早回。”
周钰说走就走,次日一早就启程了,周钰前脚刚走振远和子律到了京城。
杨兮差点没认出小儿子,“你这是挖煤去了?”
小儿子黑瘦黑瘦的,哪里还有贵公子的模样。
子律欲哭无泪的,“娘,我太惨了,大哥真当我是苦劳力。”
他还真挖过煤矿!
杨兮心疼小儿子,不过小儿子的确该收拾,“你大哥也是为了你好。”
子律苦着脸就知道娘会这么说,他四处寻找,“我爹呢?”
“你爹去翼州了。”
振远将手里的捧着的礼物打开,“姑姑,上面的两盒是我爹收的人参和鹿茸,下边的是子恒表哥收的人参。”
杨兮知道儿子收了几支百年人参,她没想到展鹏也收了,打开盒子一看,竟然也有上百年了。
杨兮挑眉,“你爹没留下几支?”
振远笑着,“留了,家乡得天独厚的位置,好东西我爹一直盯着,他能收下这么多还因为姑姑护着,否则我爹也不敢大肆收购。”
杨兮将盒子盖上,“这些都是好东西。”
还好展鹏知道轻重,现在看来家乡因为药材再次繁荣了起来。
子律突然想起大哥的信件,“娘,大哥给您的信。”
第八百一十三章 警惕
杨兮捏着信封一瞧,子恒的信件有些厚啊,她看向小儿子只见小儿子拉着振远,这两个孩子下去洗漱去了。
杨兮无奈的摇了摇头,子律依旧是孩子性子,展开子恒的信件上面先问杨兮夫妻的好,信上一半内容是儿子的感悟,这次建设东北儿子的感悟很深,字里行间能看出儿子的成长。
信上最后才说了正事,原来是有商贾想要捐款建设东北,却不是无常的捐款,人家想求一个低级的爵位。
杨兮摸着信件,自从建国后并不是没有商贾动心思,只是一直没开这个头,现在儿子写信给她,可见东北的建设艰难。
虽然士农工商,然必须要承认商贾的力量庞大,有的时候商贾能办府衙不能办的事情。
杨兮起身去了书房,儿子先写信给她可见没往胶州送折子,她要为儿子分析其中的利弊。
等杨兮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女官说子律没休息拉着振远逛京城去了。
当杨兮的信件送到子恒手里的时候,周钰已经到了翼州牟城,牟城为翼州与草原的商贸城,城内不仅有草原各部族,还有一些小国的商人。
这些小国的商人不敢横穿草原,只能沿着草原边缘来牟城,牟城的小国商人不多,容州的小国商人才是真多。
周钰没住进客栈,为了安全住进了牟城的驿站,特殊的地理位置,牟城的驿站由现役兵种管理,不仅能保证驿站子人员的安全,还能随时拎刀上战场。
次日一早,周钰带着程锦去了牟城外,说是草原出现了旱灾,其实已经影响到牟城,牟城三十里外已经出现干旱,地上的草出现大面积枯萎。
周钰抬头时阳光刺眼极了,这才出来没一会就热的不行。
程锦看着周围的情况忧心忡忡,“翼州会不会也出现旱灾?”
周钰控制缰绳调转马儿的方向,“已经出现旱灾了。”
旱灾后最怕蝗灾,哎,希望草原的旱灾不要影响翼州。
程锦心里沉甸甸的,他经历过旱灾清楚旱灾的可怕,“国公,您还要去哪里看看?”
周钰已经没心情四处闲逛,“我们回城。”
回到牟城外,城门口排在草原来的商贾,有些商贾队伍有女眷和孩子,他们焦急的等待着入城。
周钰一看这是来牟城躲旱灾了,不过,通商的时候定下过协议,草原在城内停留的时间有期限,最长为一个月,最短为七日。
程锦也注意到了,“我说牟城的外族人怎么如此多,原来都是来避旱灾的。”
这也行为朝廷对市场把控严苛,牟城并没有出现过物价飞涨的情况,否则牟城的百姓吃食都买不起了。
周钰回到驿站,他不知道胡勒赤那向没向曦轩求助,他要给曦轩写信,牟城再过一些日子就该人满为患,这说明草原的情况十分糟糕。
在生死存亡的环境面前,签订的和平一些随时能够撕毁,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草原的危机,比如继续往外打,而不是将目光放在中原。
周钰点出北方洋人水土富饶等等,双方互相消耗对朝廷最有利。
当信件送出后,周钰再也没出过牟城,牟城外五十里处已经有草原百姓在边境搭帐篷,边境处并不安稳。
当周钰了解牟城情况后,他心里有底了,当初牟城收留了不少惠州百姓,这些年挖了不少井和灌溉的沟渠,现在牟城并没有到缺水的程度。
一个星期后,牟城离开了大批的草原商贾,然随后又涌进来更多的草原商贾,整个牟城到处是巡逻的士兵。
这日晚窗外刮起了狂风,风势之大掀了不少瓦片,牟城的一些树木被吹倒,不少房屋再也没办法住人。
周钰都不敢开窗户,只能站在窗边听着外面的动静,狂风过后是闪电与雷声,瓢泼的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一色连绵的大雨将天地相连。
周钰这才打开窗户,他的脸上沾到雨水,无声的笑了,这场雨来得好。
这一场雷阵雨一直下到了第二日辰时,瓢泼的大雨浇走燥热,城内新修的沟渠滚动着水流,有些味道的沟渠被冲刷干净,城外不少水塘被水冲出了缺口,可见大雨都多大。
牟城的百姓感谢老天,这场大雨太及时了。
程锦为此去了边境查看情况,为此还随着士兵过了边境,边境的确下了雨,但是随着深入草原依旧是干旱的,这说明大雨的面积只缓解了草原边境几十里。
周钰的驿站迎来了客人拜访,然后他就见到了北方的洋人。
卢克夫见礼后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听闻定国公来了牟城,一直仰慕国公,今日冒昧打扰了。”
周钰听着字正腔圆的汉语,“你说的汉语很